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6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个过程将会是无比艰难的,我们就拿铁矿石、石油等矿物原料为例子,优质铁矿石产地在澳大利亚等地,石油在中东,如果我们不把这些资源掌握在手中,那这些地方的产品就会在市场上排挤我们的产品,所以我们要把中东、澳大利亚、南非等主要工业矿石产地都掌控在手中!这个过程将无可避免地和老牌欧洲列强对抗,甚至是爆发新的战争!”

    众人都面带沉重地点头,林远接着说道:“这些都是长期的,我们最近的任务,是把纸币推广到内地,这个过程不仅要和清廷守旧势力作斗争,更要和外国银行作斗争,所以我下一步就是前往上海,现在那里是名副其实的金融之都,很多外国银行的总部都设立在那里,我就去把那些搜刮中国人民血汗的外国银行一扫而空!”

    林远开完就和雷云商议货币的发行情况,雷云说道:“经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我们可以用一毛钱来兑换一个铜板,这样的话一两银子差不多就是一百元钱,我们让老百姓尽快来兑换,并且规定社会上的铜、银、金到了五月一日之后就不准流通。”

    林远说道:“那就执行吧。”

    雷云说道:“我们决定把新发行的货币称为人民币,它采用了凸版印刷,变色油墨等等防伪技术,至少民间是不可能仿制出来了,所以也不必担心假币问题,只是我们应该在钱币上印上什么图案比较好呢?”

    林远说道:“我看正面就印上各个民族的人像,背面印上祖国的名山大川,总之就是体现咱们中华文化的东西。”

    雷云点点头,接着说道:“我还是比较担心一点,那就是老百姓会不会接受我们的货币,在东北肯定没有问题,蒙古也是一样,可是在广大的内地就不好说了。”

    林远想了想,说道:“只要商人能够接收我们的货币,同意用人民币结算货物,老百姓就没有什么问题,这个时代中国有十大商帮,其中最鼎盛的是徽商和晋商,晋商就不用说了,经过了蒙古一战,我们的关系已经非比寻常了,所以他们能够接受咱们的货币,至于徽商嘛,我这次去上海,也去见见徽商们,让他们接受我们发行的货币!”

    雷云点点头,然后说道:“其实你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人,那个人就是清政府!如果清政府不准许你发行货币怎么办?”

    林远笑道:“你未免也太高看清政府了,这个时代的清政府根本就不懂银行和货币,你看那么多外国银行发行纸币,清政府管过吗?”

    雷云笑着点点头,林远从这里出来,就启程前往上海,在路上沈晚晴问道:“你到上海之后打算怎么铲除那些外国银行啊?”

    林远说道:“他们能开得下去是因为里面有中国百姓和商人,还有一些官员的存款,我去了之后,一方面四处散布谣言,让存款人对银行丧失信任,一方面调查这些银行,找他们的错,取缔几家,杀一儆百。”

    沈晚晴问道:“这些银行能有什么大错,能让你把他们给取缔呢?如果他们没有大错的话,你强行取缔他们可就不占理了。”

    林远笑道:“你放心吧,我都已经想好了,他们没有错我也可以给他们找错!”三月十五日的时候,林远就带着一行人抵达了上海,来到上海,林远首先去东北人民银行询问货币发放情况,东北人民银行位于上海市中心,和张氏实业公司的大楼挨着,大楼如同宫殿,十分气派。

    林远进来找到行长,行长也是北京舰上学经济出身的高手,名叫谢宁,他一见林远的面就着急地说道:“舰长,您可算来了,我们的货币发放情况可算惨到家了!”

969 十七朵玫瑰() 
林远急忙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快点和我说说。”

    谢宁说道:“我们准备了价值一百万的纸币,想要给百姓兑换,可是谁知道好几天过去了,那些纸币根本就没有人来兑换。”

    林远接着问道:“百姓没有来兑换的,那商号呢?”

    谢宁说道:“商号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不光是没有来兑换,而且咱们的张氏实业公司想要用人民币和他们结算货物都被他们拒绝了。”

    林远问道:“那调查原因了吗?”

    谢宁无奈地说道:“我们的人手实在不够,所以还没有来得及调查。”

    林远说道:“那好,我亲自带人去调查这里面的原因。”林远从银行出来便对沈晚晴说道:“咱们两个改扮一下,调查一下百姓不愿意使用人民币的原因。”

    沈晚晴答应下来,两人扮成商人夫妇模样,来到街上,林远用手指着一间茶馆,笑道:“走,咱们到那里去看看。”

    进了茶馆,只见墙上贴着斗大的四个字:莫谈国事,沈晚晴小声地问林远:“这里不是贴着莫谈国事吗?还会有人说这些事情吗?”

    林远笑道:“当然会有了,人就是这样,你越是不让他做什么事情,他就一定要去做什么,所以尽管这里贴着‘莫谈国事’的牌子,人们却谈国事谈得最多。”

    沈晚晴点点头,指着屋子说道:“这里空座位好多啊,咱们随便找一个桌子吧。”说着便走到窗边的一个桌子边上,刚要坐下,林远却伸手把她一拉,说道:“我们先出去,过上一会儿再来。”

    沈晚晴好奇地问道:“为什么啊?”

    林远指着周围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说道:“如果我们现在想要调查的话,那就要坐到那些人身边去,这样一来他们就不敢说这些事情了,他们都担心我们是朝廷的探子,说错了话可是要掉脑袋的,现在正好是中午饭的时间,所以人少,等过一会儿我们再来。”

    沈晚晴“哦”的答应一声,跟着林远走出茶馆,林远说道:“我们先在街上转转,看看做买卖的情况。”上海是这个时代中国商品贸易最发达的城市,繁华程度甚至超过了正在飞速发展的东北。

    两个人正在走着,只听见边上一个女声说道:“先生,太太,买些花吧。”

    林远转头一看,只见边上是一个老年女人开的杂货摊,杂货摊上摆着针头线脑等物件,最让人惊讶的是:摊子边上放着几个大箩筐,筐里竟然满满的都是鲜花!

    沈晚晴蹲下身去,看着那些鲜花,惊讶地说道:“快看啊,这些花竟然是玫瑰!现在竟然就流行送玫瑰花了!”

    林远也觉得不可思议,心想:“送玫瑰花这样的事情在我的时代很常见,可是现在这个时代怎么就有了呢?看来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比我想象得要快得多啊。”林远于是问道:“大妈,这些花怎么卖啊?”

    那个老妇笑着说道:“一朵一个铜板!”

    林远惊讶地说道:“这也太便宜了吧!现在可不是这种花开的时候!要把这花保存得这么好肯定得花费不少钱啊,您一朵只卖一个铜板,能赚到钱吗?”

    老妇笑得合不拢嘴,说道:“实话告诉您吧,我这些东西是从一个洋人那里买的,总共只花了五个铜板!那个洋人运来了好几船花,可是根本就没有人买,他见到再放下去就得白扔了,于是就贱卖处理了!”

    林远心想:“唉,这一定又是哪个异想天开的洋鬼子商人干的好事,他也不想想中国人有没有送玫瑰花的习惯,运来这么多花怎么可能卖得掉!”

    沈晚晴在边上惊讶地说道:“还真有这么傻的洋鬼子啊!”

    林远笑道:“当然有了,你不记得我最开始造黑索金的时候遇见的那个洋鬼子了吗?他竟然想着要把动物运到中国来做展览挣钱,唉,不靠谱的洋鬼子多得是啊!”

    这时老妇笑道:“买不买一些啊?那个洋人说了,在他们国家男的都给女的买。”

    林远嘿嘿一笑,说道:“买!怎么不买?给我拿十七朵。”

    老妇痛快地数花,沈晚晴在一边笑着问道:“你买玫瑰花要送给谁啊?”

    林远嘿嘿一笑,说道:“反正不是送给你的。”沈晚晴猛然想道:“喜欢他的女孩好多呢,而且都很漂亮,不知道他要送给谁?”正胡思乱想着,就听见林远笑道:“我要把它们送给一个叫沈晚晴的人!”

    沈晚晴“扑哧”一笑,脸色绯红,害羞地问道:“那你为什么要买十七朵呢?”

    林远笑道:“你知道我们认识多少天了吗?”

    沈晚晴连连摇头,说道:“记不清楚了。”

    林远笑道:“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为北京舰饯行的晚会上,那个时候你唱了一首歌,红莓花儿开,到今天一共是1358天,这四个数字加起来就是十七。”

    沈晚晴听见这番话心中想道:“他竟然连这么小的事情都记得!”她的眼泪“刷”的一下流了出来,而林远正在伸手接过老妇的花,没有看到她流泪,林远说道:“一共是十七个铜板,我照顾您的生意,给您二十个铜板,您看怎么样?”

    老妇眉开眼笑地点头,林远从衣袋里拿出两张一元钱的人民币,笑着递给老妇,老妇一看连忙赔笑,说道:“这位先生,您给我的这是什么啊?”

    林远笑道:“人民币啊,林帅的东北人民银行发的钱,怎么?不能用吗?”

    老妇连连摆手,说道:“不行不行,先生,我可不敢用。”

    林远问道:“不敢用?有什么不敢用的?”

    老妇说道:“我这是小本买卖啊,一天也就能混个半饱,您给我这样的钱,我拿着它去买米面人家要是不收,我的买卖不是白做了?我得看着什么时候大家都用这个钱了,我才敢用啊。”

    林远心中一动,想道:“看来这就是小本生意人的态度了,他们害怕这种钱不值钱,只要用的人多了他们自然敢用了,过一会儿我再去茶馆看看普通老百姓对这种钱是什么态度,对症下药才好解决问题。”

    林远回头把花递到沈晚晴手里,却突然看到她眼睛泛红,不由得问道:“你怎么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