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艘航母去抗日-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伊涅克斯早就忍不住了,想要询问舰炮的威力怎么能那么大,林远却故意不搭理他,等到了晚上,伊涅克斯拉上了一个英国人来找林远,那个英国人说道:“我们想和您好好地聊一聊。”

    林远拿起手边的一张纸,笑道:“不行啊,按照时间表,一会儿我们要给大家展示‘活的布’。”

    伊涅克斯听不懂林远说话,那个英国人听见“活的布”这个词之后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该怎样翻译,林远站起身来,说道:“时间到了,我们走吧。”说完就带着他们来到一间大屋子。

    屋子是阶梯形的,和现代的电影院很像,其他的人已经落座了,林远把两人安排好,走上前台,笑道:“我们即将给大家展示琉球最新的娱乐技术,请大家观赏!”

    这时一块雪白的布在前台上放了下来,然后窗户上的黑布也放了下来,屋子里一片漆黑,最高处的屋子里,“啪”地一下放出一道亮光,投射在前台的布上,众人发出一阵惊呼,有几个人却小声地对周围人说道:“这不就是电影吗!”

    舞台上的那块布实际上是北京舰上的投影仪屏幕,后面打出亮光的是北京舰的投影仪,原始的电影此时已经出现了,爱迪生已经做过了电影的展示,不过这个时候的电影还处在婴儿期,没有声音,没有剪辑,更没有特技效果,所以那几个人也只是知道原理,并没有看过太多电影,都聚精会神地看着。

    正在这时,屏幕上出现一门大炮,然后,其他的部分渐渐隐去,只留下身管和发射机构,这时,身管好像被一把刀切开一样,身管里面的结构清晰地显示出来,一枚炮弹放在药室里,蓄势待发。

    内行看门道,伊涅克斯此时却看出了诡异的地方,那就是那枚炮弹的模样简直是太奇怪了,就是一根细长的杆,杆位于火炮身管的轴线上,杆身上长出两个圆筒,两个圆筒把长杆支撑在炮管里。

    这时撞针一动,药筒喷出一团火光,那个长杆就向着炮口外飞出,为了能让人看清楚,所以长杆飞行的速度很慢,长杆在飞出炮口之后,身上的圆筒竟然缓缓地脱落了,长杆飞了一段距离之后,就穿透了一块靶板,电影也就结束了。

    这一段电影只有二分钟不到,不过众人也不奇怪,因为和最初的电影比较起来,两分钟已经算是长片了!这时黑布拉起,墙壁两边点起了油灯,林远走上前台,笑道:“大家看到的这段电影,就是今天上午我们使用的炮弹的发射原理演示图,我们把它称为杆式穿甲弹。”

    然后林远笑道:“希望第一天的参观给大家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大家好好休息吧。”

    一个人突然站起来,用俄语问道:“关于这个杆式穿甲弹,您能多讲一些吗?”

    林远说道:“好,那我就多讲一些,相信大家都知道,炮弹的动能越大,穿透装甲的能力也就越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考虑过,动能相同炮弹,如果质量和速度也相同,那什么形状的炮弹穿甲能力最强?”

    林远见到没有人回答,说道:“一块装甲板,可以看作各个部分的特性是相同的,那么穿出单位容积的孔需要的能量也是相同的,所以炮弹的头部面积越小,穿出的孔深度就越大,所以炮弹的就要做得细长一些。”

    “炮弹如果做得细长,口径就小了,炮膛就要随之变小,能够装填的发射药容量也就跟着变小,这样炮弹就无法达到很高的速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如下的结构。”

    林远说完,给后面做了一个手势,投影仪重新开启,定格在一幅图片上,上面圆筒正在掉落,林远拿起手边的一根长杆,其实他更习惯用激光笔,不过这个时代还没有激光发生器。

    林远指着掉落的圆筒说道:“我们设计了这个结构,它能够让炮弹的外径和炮管的内径一致,而且能把发射药产生的气体封在弹体后面。”

    那个俄国人又问道:“那这个圆筒在离开炮管之后是怎样脱落的呢?”

317 岿然不动() 
林远说道:“当炮弹以极高的速度飞离炮口的时候,炮口之后的火药气体和弹体前方空气共同完成了脱壳,至于更加具体的数值计算,讲到明天都未必能讲完。”

    人群之中响起了各种语言的议论声,有一个中年人站起来,用法语说道:“我看到这种炮弹起杀伤作用的主体是一根细长的杆,这种杆的材料是什么?”

    其他几个人也纷纷点头,他们的心里都清楚,这种所谓的杆式穿甲弹,细杆的硬度必须非常高,这样才能穿透装甲,密度也必须很大,这样在相同的体积条件下,动能才会大,可是他们搜遍了自己知道的材料,也不知道这种材料是什么。

    林远微微一笑,说道:“你们知道有一种叫做钨的金属吗?”

    林远说完这句话,明显就看到几个人眼睛一亮,他们对这种元素并不陌生,这种元素在1781年就被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了,在1855年的时候,法国就已经有人申请生产钨的专利了,不过大规模的钨工业要到1925年才出现。

    刚才那个提问的人又说道:“如果是钨的话,你们的钨矿石是从哪里来的?”话音刚落,他就把头转向伊涅克斯,问道:“你们德国难道卖给他们矿石了吗?”

    德国的钨矿石世界闻名,伊涅克斯是知道的,可是他也不知道德国有没有卖过钨矿石,只好摇了摇头,那个法国人又转头面向林远,问道:“你们冶炼钨矿石的工厂在哪里,可不可以让我参观一下?”

    林远微笑着摇摇头,刚要说话,法国人从衣袋掏出一个本子,说道:“不就是钱吗!你要多少?”

    林远听见这话差点没笑出声来,冶炼钨的工厂,琉球现在也没有!

    于是林远装出无奈的样子,说道:“这个是机密,恕我们无可奉告。”

    还有几个人跃跃欲试想问问题,听见林远这句话都坐了回去,林远见到众人平静下来,说道:“那好吧,大家回去休息吧。”

    等到众人散去,沈晚晴来到林远面前,把一个文件袋交给他,说道:“通过我们的观察,人群中的火炮专家我们已经甄别出来了,这里是名单。”

    林远笑道:“这份名单上的名字应该没有意义,他们提交给我们的一定都是假名字。”

    沈晚晴妩媚地一笑,娇嗔道:“你是在怀疑我的水平吗?这点常识我会想不到,你先好好看看名文件都有些什么。”

    林远把文件袋打开,里面是一沓写满字的纸,上面有每个人正面和侧面的照片,还有密密麻麻的文字,沈晚晴解释道:“这些是我们监控他们的行为得到的资料,我们的人和他们聊天,得知了他们的爱好,这里还有他们喜欢吃的东西,如果你想要暗杀他们的话,我们可以在这些东西里下毒……”

    林远一笑,说道:“他们可是我计划上份量最重的旗子,棋子死光了我还怎么下棋啊!”

    沈晚晴问道:“他们还能有什么用处?”

    林远笑道:“等我们发展到一定时候,我打算去他们的国家里,好好拖一拖他们技术发展的后腿!”

    沈晚晴想了想,说道:“我又听不懂了,我刚刚查了资料,穿甲弹的核心使用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钨合金,另一种是铀合金,你不仅把杆式穿甲弹的原理告诉他们,还把使用的材料也告诉他们,不怕他们把杆式穿甲弹造出来吗?”

    林远笑道:“你放心,他们造不出来的,单是那个脱壳部分的结构设计,就足够他们想破脑袋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们的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根本造不出来这些东西。”

    沈晚晴又问道:“你不是要把他们往大舰巨炮的道路上面引吗?这个和大舰巨炮有什么关系吗?”

    林远笑道:“他们渐渐地会发现,杆式穿甲弹是一条死路,最终还是会回到增大火炮口径,提高发射药和炸药威力的道路上,不过这条弯路走上去,可就给我们赢得大量的时间了。”

    第二天,伴随着和煦的阳光,林远再次带领着众人再次来到试验场,不过这次林远把他们领到了一个大水池的旁边。

    水池是圆形,半径200米,距离地面有两米高,林远笑道:“这就是我们的军舰试验中心,这里可以试验军舰在波浪中的起伏程度,为后续的设计工作做铺垫。”

    伊涅克斯说道:“这个水池这么小,尺度和大海相差甚远,怎么可能模拟军舰在大海中的航行效果!”

    林远笑道:“你没有听说过相似原理吗?”这时伊涅克斯身边的一个人小声地给他解释了几句,伊涅克斯点点头,不再说话了。

    相似原理是一种科学理论,在武器的设计过程中,很多数据是没有办法算出来的,必须通过试验得到,但是受限于条件,试验件不可能和真实设备尺寸完全相同,比如说要测验军舰的耐波性,如果真的造一艘军舰出来试验,费时费力费钱,所以人们就想到,用模型来替代真实武器。

    科学研究最讲究严谨,你凭什么说模型得到的数据就和真实尺寸下的武器得到的相同呢?这个时候相似原理就登场了,简单地讲,相似原理就证明了满足一定的条件之后,可以用模型来代替真实尺寸武器。

    林远带领着众人走上池边的高台,只见水池中浮着两艘小船,林远笑道:“有没有谁愿意到浮台上参观一下?”

    这时人群中有六个人举起了手,林远心想:“这群人应该就是船舶领域的专家了。”于是林远把这六个人带进了船舱,船舱里面很宽敞,四周的壁上有扶手,林远笑道:“大家抓稳扶手,我们的试验要开始了。”

    等到六个人把扶手抓稳,林远走到外面,用力地吹了一声口哨,这时,就见到水面波动了起来,一个接一个的水波朝着小船涌来,小船顿时摇晃起来,林远踉踉跄跄走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