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限制级末日症候-第6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再度展现在我面前。

    在某种意义上,我暂时甩掉了他们。不过,只要仍旧停留在这一层,就有再次碰上的一刻,而且。我直觉感到,那个时间不会太远。下一次见面,就不再是当前的尾行,而是明明白白地面对面了。

    关于这一层的大概情况,我已经整理出大致的头绪。在找到这一层的异常根源之前,没有人能够离开这里,即便龙傲天和丘比这样和瓦尔普吉斯之夜有某种关联的重要人物也没办法做到,因为。这里的异常并非是瓦尔普吉斯之夜的力量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找到这一根源的关键人物在我手中,因此他们不可能甩开我独自行动。而这一层最强大的敌人无非就是红衣女郎和“魔女”。这两者具备一定的威胁性,曾经杀死两名灰石强化者。但也无法给龙傲天等待带来致命性的压迫。

    我认为自己再度拿回了局势的主动权。我想,察觉到我的存在后,龙傲天等人此时一定意识到因为我的存在而带来的某些奇异的地方了吧。他们在无法走出这一层的情况下,一定会下大力气来追寻我的行踪,而不再是我主动去尾行他们了。

    虽然此刻,我们双方被空间的异常分隔开来,但随时都有再度处于同一空间的一刻,他们一定有许多追踪到哥特少女的方法,这意味着,在我把持这个女孩的时间里,她自身就是极为明显的坐标。时间不多,我推开某间房门,将三人放在地上。

    五月玲子和玛丽并不是第一次被我启动伪速掠带着跑了,在落地后稍微喘了口气,就将目光聚焦在哥特少女身上。

    “高川先生,这个女孩真的可以让我们走出这里吗?”五月玲子迟疑地问道,玛丽蹲下身体,用手指戳了戳哥特女孩的脸蛋。她们的不确信,源于没有看到当时展现在房间诸人眼前的“真实录像”,只聆听对话的话,就算被人说“你们已经死了”,也没有任何真实感。这对于未来是否有坏处尚无从知晓,但目前来说无疑是值得庆幸的事情,连身为魔纹使者,见识过各种奇异神秘的牛仔雇佣兵都差点崩溃了,何况五月玲子和玛丽这样的新人,她们连弥漫在这个层落中的负面气息都难以抗拒,一旦遭到“真实录像”的冲击,说不定当场就毫无挽回的余地。

    崩溃的下场也许不是化为灰烬这么糟糕的下场,毕竟,如果真是如此,哥特少女在杀戮其他存在于此处的人类时,只要给他们看一看“真实录像”就行了,没必要亲手去屠戮他们。所以,崩溃的话,大概会变成“恶灵”之类的东西,并不是那种因为空间不同而以“幽灵”呈现出来的个体,而是更贴近“幽灵”本意的存在。

    但是,如果真如哥特少女所说,俩人真的已经死亡,在我面前呈“活人”状态的,不过是一介由此处的神秘力量塑造的执念幻影,那么,她们当然是不可能得到解脱的,一旦这个异空间被破坏,不,哪怕是走出大厦,都有可能会导致她们彻底消失。我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冒险,是否会导致如此糟糕的结果,而且,也不完全确定,哥特少女所说的就是真相——因为,脑硬体并没有给予异常的警告,在她们身上所观测到的一切数据,都和正常的活人别无它样。

    不过,毫无疑问,事态已经糟糕到了极点,这个瓦尔普吉斯之夜的力量强大而狡猾,其力量的呈现模式,将一切都导入了真假难辨的模糊状态——我觉得这种呈现模式比它的力量是“随意操纵范围内的时空因果”这种说法更加契合瓦尔普吉斯之夜的力量本质。

    无论在神秘学、科学假设还是哲学中,“模糊”是个意义超凡的概念,它意味着一切皆有可能,例如梦境,例如薛定鄂之猫,它构造出一个身处其中而无法辨识真伪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一旦物事处于“模糊”概念中,那么,即便是伪物,在它被澄清确定之前,便处于无限接近“真”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却又因为极不稳定而轻易可以被修改。

    而这种将物事定性为“模糊”的力量,恰好可以解释,为什么连脑硬体都无法辨识出异常数据,因为它所接收到的一切,都被当作“真”被处理了。

    “模糊”不是“幻觉”,它仅仅是真伪,乃至于存在和不存在的间隙。。。)

518 思维间隙() 
这个末日幻境的构造,同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这种“模糊”的概念——要以最小的代价塑造出谁也不会怀疑的“真实世界”,使用具备模糊概念的理论,是最简单的方法,它比“拥有发展成大一统理论的基础的超弦理论”更加贴近现实的科技水平。

    即便在脑硬体换算出来的数据化可能性中,比起最初的对这个瓦尔普吉斯之夜的力量本质的猜想,现在这种猜想的可能性更高,哪怕这意味着瓦尔普吉斯之夜的“神”级划分推断会因为这种猜想进一步被证实。

    但是——

    如果末日幻境不是体现“大一统理论”,而是体现“模糊理论”的话,我们的计划就注定会失败。只是“人格意识被改造”,而并非“超越现实”的话,无论超级高川多么强大,都仍旧是“人类”,人类的话,是不可能和现实对抗的,拯救咲夜、八景、桃乐丝、系色和玛索也无从谈起,即便利用潜伏在病院中的地下势力逃出病院,也只会重蹈覆辙而已,成为那些地下势力的重要实验体。

    所以,不是“大一统理论”,不是超越常识,超越现实,能够解析利用世间所有存在的“大一统理论”,就没有价值。

    所以,末日幻境一定不是基于“模糊理论”,而是基于“大一统理论”,无法被了解的,因为“病毒”的存在和存在于小数点后千万亿的病变几率。极度偶然下诞生的异常之物——我无比坚信这一点。不得不坚信这一点,比起神,比起命运,比起任何一切可知和不可知都要确信,这就是我的信仰,除了它,我的生命中就再也没有光芒。

    不过,暂时将这个瓦尔普吉斯之夜视为“模糊理论”的体现,的确更能契合它的“神”级本质。“神秘”是不可理解之物,或者说。能够理解的一切都不是“神秘”,但是,“神秘”同样需要以某种形态体现出来,才能昭示其存在。而这种体现方式却是可以按照接触“神秘”的人所固有的知识进行猜想推测的,哪怕这个猜想无法完全描述“神秘”,却可以缓解因为“无知”和“不了解”所产生的恐惧,这是在涉及神秘时,能够最大程度获取一线生机的最简单的方法——唯心主义,这种时候,哪怕是用科学理论去解释,但因为“神秘”的本质就是不可解释,所以,相信基于科学理论的猜想。这本身就是唯心的做法。

    面对“神秘”时,猜想和推论本身并不足道,重要的是自己是否相信自己的猜想和推论,“相信”是唯心的力量,也是意志的力量。如果猜想和推论伴随着进程而显得支离破碎,就需要对其进行补完,或者寻找“看起来更合适”的猜想和推论,这并不是让自己明白自己有多无知渺小,也不是为了衬托“神秘”多么诡秘宏大,仅仅是为了让“相信”能够继续存在而已。

    没错。在正常的常识性的世界中,不断进行猜想和推论是为了尝试去理解万事万物的本质,但是,在异常的非常识的世界里,不断进行猜想和推论。不是为了理解“异常”和“神秘”的本质,而是为了竖立信心。让自己的意志更加坚韧。在诡变多样的“神秘”面前,哪怕是可怕的武器,坚硬的身体,也有可能因为药不对症而失去其威能,这种时候,除了坚韧的意志和信念,又有什么可依赖的呢?

    我坐在椅子里,盯着对面椅子上尚未转醒的哥特少女,心中重复着上述的思考,因为思维发散,每一个要点都会延伸出许多线条,在不同的方面产生诸多结论,其中有对现实,对末日幻境,对计划,对瓦尔普吉斯之夜,对广而泛之的“神秘”因为多而繁杂,不时还会出现逻辑上的冲突,从而显得混乱,但是,它们终将会成为和谐的一体。然后,这些丝线和节点会编织成一张大网,将我的内心过滤,筛除杂质,令我的心灵重复恢复平静。

    我知道,自己的思考也许是幼稚的,令人发笑,也许会让人觉得根本就不是正常人的思维,不过,我经历了如此多普通人和常识社会中不可能经历的事情,亲身体会到,这种如同精神病人在思考哲学般的思维方式对我而言有多么重要,它就像是教义和经文对真正的宗教信徒的重要性,宗教信徒每当在动摇、恐惧和迷惑时,念颂教义和经文以求得内心的安宁,而我的思考,也同样如此。

    我没有理会因为等待而有些焦躁的五月玲子和玛丽,没有催醒哥特少女,只是在这个昏暗的,陈旧的,仿佛摇摇欲坠的房间中,静静地思考着,思考自己能想到的事情,思考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思考,思考这样的思考到底有什么用处,甚至,只是单纯地习惯性地思考罢了。

    脑硬体虽然能够删除多余的和负面的情绪,但是,它却不能让我的内心平静下来。无论情绪被删除后显得多么冷静,让我产生自己仿佛机械一般的错觉,乃至于会为情绪产生波动而感到欢喜,但只要平静下来,在阴影中独自一人思索着,就会发现所谓的“机械般的冷静”只是错觉而已,因为,我之所以会在这种时候产生如此繁杂而混乱的思维,不正是内心不平静的体现吗?

    脑硬体删除情绪,不过是斩除了破土而出的杂草而已,只有挖掘自己的内心,穷而尽地思考,才能找到这些杂草的根须——它就扎根在自己的内心中,若将内心比若一个大湖,它们就如同水草,随着心湖的波涛摇摆着,繁殖着。难以穷尽。难以根绝,但是,只要让大湖平静下来,像镜子一样平静,它们就只能冰封一般继续沉眠。

    在神秘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