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宫熹妃传-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十三章 德妃() 
随着时辰推移,朝阳升起洒下清晨第一缕阳光,紫禁城厚重宫门初秋和熙朝阳下缓缓打开。|

    四贝勒府马车官道上飞地行驶着,后稳稳停神武门外,凌若扶着墨玉手从马车上下来,望着近咫尺紫禁城心中感慨万千。曾以为这座华美壮丽皇宫会是她终归宿,结果命运却与她开了一个天大玩笑,令她所有努力与牺牲皆成了一场笑话。

    负责守城门侍卫验明那拉氏身份后收起刀剑退后,任她们一行人入宫谒见德妃,车夫则拉了装有寿礼马车后面缓缓跟随。

    德妃性喜幽静,所以当初晋封为德嫔时择了相对僻静西六宫之一长春gng居住,从神武门过去有很长一段路,再加上李氏怀了身孕走走停停,足足花了近半个时辰方才来到长春gng外。

    隔了老远便看到一身石青绣四龙朝服胤禛等那里,与他一起还有十三阿哥胤祥,胤祥瞧见走后凌若微微一愣,目光飞扫过一旁神色平静胤禛。他还记得这个书房侍候女子,是四哥格格,没想到她也来了,看来四哥对甚是喜欢她。

    那拉氏领了众人上前行过礼后对胤祥笑道:十三弟也来为德妃娘娘贺寿啊?”

    “胤祥见过四嫂。”胤祥对于这个大方和善四嫂颇有好感,当下拱一拱手道:胤祥生母早丧,是德妃娘娘代为抚养照顾,而今她生辰,我怎么能不来呢,何况我还备了一份大礼送给德妃娘娘。”

    胤祥生母乃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生下胤祥没多久便因病逝世,之后胤祥一直由当时已身为德妃那拉氏抚养,直至其出宫建府为止,也正因为如此,他与胤禛感情极好。|

    胤禛拍一拍胤祥肩膀道:额娘知道你这么记着她一定很高兴。好了,咱们进去吧,别让额娘久等。”

    “贝勒爷。”年氏软软唤了一声上前挽住胤禛胳膊,精致如画眉眼淡淡横过静默无言凌若,娇声道:素来只有嫡侧福晋可以出入宫禁,为何此次凌格格也会随我们来给德妃娘娘贺寿?”

    胤禛看了她一眼不经意地道:怎么,素言对此有意见?”

    年氏心中一凛,她是个聪明人,否则当初胤禛也不会将打理府中之事权利交给她。是以几乎是一瞬间就听出了胤禛深藏不经意背后不满,想起胤禛喜怒不定性格,忙堆了笑容道:妾身能有什么意见,只是觉着与宫规不合罢了。”

    胤禛抚着她垂颊边熠熠生辉珠络似笑非笑地道:素言若觉得于宫规不合话,就将她当成随行婢女好了,这总没问题了吧?不少字”

    胤禛这么说就表示着此事他已经决定了,而胤禛决定事往往没人能改变,再多言只会触怒于他,年氏将所有不满小心地收起,笑着称是后跟随胤禛一道往长春gng走去。

    那拉氏从头到尾没有说过一句话,连神色都不曾有一丝变化,仿佛早已料到会是这样一个结局。

    李氏若有所思地瞥了凌若一眼,就这偶尔一瞥中,她捕捉到胤禛看凌若眼神,柔煦如拂面轻风。短暂愕然后她笑了,低头轻抚着微凸小腹,她终于证实了自己猜测,钮祜禄凌若从不曾失宠

    长春gng虽地处偏僻,但德妃如今是后宫四妃之一,又与宜妃一道掌着协理后宫之权,灸手可热;所以她生辰自不会冷清到哪里去,不时可见宫嫔来贺,不过多数都会挡了回去。

    守门是跟了德妃多年太监小夏子,看到胤禛他们来忙迎上来打了个千儿,大声道:奴才给四爷请安、给十三阿哥请安、给四福晋、年福晋、李福晋请安”他不识凌若,且凌若装扮又素淡,只当是哪位福晋身边得脸侍女。

    “嗯,十四弟来了吗?”不跳字。胤禛掸一掸袍角问道,他与十四阿哥胤禔乃一母同胞,均是德妃所出。

    “回四阿哥话,十四阿哥还不曾到。”小夏子赔笑道,话刚说完脑后就挨了一下,却是胤祥,只见他笑道:怎么不里面侍候着出来守门了?可是想讨赏银?”

    胤祥是德妃宫里长大,与小夏子极熟,且他为人豪爽不拘,经常与底下人常打成一片,跟总板着一张脸不苟言笑胤禛截然相反。

    小夏子摸着后脑勺咧嘴笑道:瞧十三爷说,奴才哪是这种人啊。您是不知道,自打昨天起,咱这宫里就没清静过,宫里宫外都过来贺寿,主子娘娘被拢不得安宁,所以让奴才守着宫门,非是熟稔都打发了回去。”他顿一顿又嘻笑道:当然若能顺便讨点赏就好了。”

    “你这狗奴才。”胤祥笑骂了一句,从平金钱袋里摸出一锭银子扔给他,狗儿也胤禛示意下取了一锭银子给他,喜得小夏子笑开了花,忙不迭地谢恩,随后引了他们进去。

    胤禛与胤祥都是这里长大,即使出宫建府后也常有过来请安,自不用另行通报,径直走了进去。

    待进到正殿里,胤禛一拍袖子领着众人朝端坐正当中女子跪了下去,“儿臣给额娘请安,额娘万福。”

    德妃此时正坐正殿饮茶,见他们过来不禁为之一喜,放下茶盏道:都是自家人不用多礼,起来,你们两个怎么一起来了?”

    她比康熙小了七岁,如今已是四十五六人了,但因保养得宜养尊处优,望之依然如三十许人,且端庄高贵,仪态万方;谁能想到三十年前,德妃尚只是一个身份卑微、负责端茶送水等细活官女子。

    “刚才外头碰到四哥,索性便一起来给娘娘贺寿了,娘娘该不会见怪吧?不少字”胤祥半真半假地道。

    德妃笑嗔道:你能记着我来给我贺寿,我高兴都来不及,哪还会见怪,坐下吧。”说话间早有机灵宫女端了茶奉与诸人,众人谢恩之后分别落坐,这椅子一左一右各四把,胤禛与胤祥分左右而坐,那拉氏等人自是坐于胤禛下手,随后是年氏、李氏,如此一来凌若便没了坐位,虽胤祥那里有空着,但又不能坐过去,德妃也不曾注意到她,凌若干脆垂手站李氏身侧。

    “娘娘对胤祥有养育之恩,娘娘寿辰胤祥岂有不到之理。”胤祥笑道。

    德妃感慨道:都过了这么多年了,难为你还记得,本宫还记得你来时才那样小,连路都不会走;当时本宫又刚刚生下十四,忙得团团转。其实真要说起来,照顾你应该是老四才对。”

    胤禛神色有一瞬间冰冷,旋即已是若无其事地道:不论怎样,能得到额娘垂怜收留都是十三弟福气,他现孝敬额娘是应该。”

    第四十三章 德妃

    第四十三章 德妃*

第四十四章 贺寿(1)() 
胤祥接过随从捧手里锦盒起身道:“娘娘知道几个阿哥里面,我是穷,所以没什么好东西,只寻到一对百子献寿玉杯晋献给娘娘,祝娘娘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长流水。'siksh'”

    德妃接过锦盒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摆着一对通体翠绿玉杯,杯身细细雕刻了百子献寿图案,雕工细腻传神,这么小范围竟能清晰看到百子脸上各不相同表情,可见雕刻之人工夫之深。纵使德妃久居宫闱见惯奇珍异宝,依然为之惊叹。

    “传闻天下第一巧匠孙子晋善于雕人,能于米粒之上雕人细微,十三弟这对玉杯上人物如此繁多却又能栩栩如生,莫非出自他之手?”那拉氏好奇地问。

    “四嫂好眼力,虽不中亦不远矣。”说到这里胤祥又有些遗憾地道:“孙子晋早几年前就封刀归隐,再不为人雕刻,我央了他好几次他都不肯,终只答应由他徒弟为我雕刻这一对百子献寿玉杯。”

    德妃颇为喜欢那对玉杯,含笑道:“宫里也收有几件孙子晋作品,本宫曾见过,这对玉杯,论雕工足以与之比拟,只是还欠了一丝火候,看来那徒弟至少得了他七八成真传。十三有心了,玉杯很好,本宫很喜欢。”她将玉杯交给宫人收了起来。

    胤禛从狗儿一直捧手中长锦匣中取出一副卷轴,亲自递给德妃:“儿臣持斋十日,亲手写了这幅寿字,祝愿额娘福寿安康,长命千岁。”说这话时,胤禛眼中流露出深深濡慕之情

    “长命千岁?能长命百岁本宫就心满意足了。”德妃笑笑好奇地道:“什么寿字要写上十日这么久?”

    好奇不止德妃,还有那拉氏等人,她们均未见过胤禛这幅寿礼,只有曾经去书房侍候过凌若知道一些。

    她一边说着一边打开手中卷轴,只见朱红底色卷轴上写了一个金色大寿字,这一字集正、篆、隶、行四法为一体,四法交融,无解无击,匠心独具之余又酣畅自然,显得庄重浑穆,古朴圆润。|胤禛虽然于书法上颇有造诣,但要写就这样一个寿字也绝非易事。

    但这还不是难得,难得是嵌大寿字笔画中一百个小寿字,珠玑并列,异彩纷呈,有小篆、甲骨文、金文等,一一作别体,无一相同。甚至还有火文,如火焰燃烧;水文,如曲折回环;树文,如莽莽森林;凤书,似彩凤起舞等,无不形神兼备,呼之欲出。

    这哪是一幅寿字,分别是一幅百寿图,虽不曾有金银珠玉,但论心思与孝意,实比千金贵重百倍。

    德妃亦深深为之动容,这幅百寿图令她想起一事,看胤禛眼神不觉柔和了几分,“当年荣贵妃生辰,三阿哥胤祉曾以双手同书写过一个寿字给荣贵妃,本宫记得那时你也场是不是?”

    “是,当时额娘虽然没说,但儿臣能看得出额娘很喜欢那幅寿字,可惜论书法儿臣始终不及三哥,写不出那样字,所以只能别地方费点心思,希望额娘不要嫌弃。”

    她招手示意胤禛过去,待胤禛走到近前后她细细睇视自己第一个儿子,依稀记得生下胤禛时她是多么高兴,那是她儿子啊可惜她当时只是个贵人,根本没资格抚育孩子,再加上当时身为贵妃孝懿仁皇后病中丧子,康熙为抚她丧子之痛将胤禛抱至其宫中抚养,直至孝懿仁皇后过世,她晋为德妃后方才将胤禛接回来,那时胤禛已经九岁;且当时她忙于照顾尚襁褓中胤祯,对胤禛疏于照料,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