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宫熹妃传-第1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月连连摇头道:“二阿哥客气了,您自己吃就是了。”

    不论水月怎么说,永琏就是不肯收回手,令水月不知如何是好,还是凌若说了一句,“水月,既然二阿哥有心,你接过就是了。”

    听得凌若这话,水月方才谢恩接过,待她说好吃后,永琏方才自己吃了起来,虽然只剩下一小半,但他却吃的很开心。

    富察氏在一旁撇了撇嘴,满心不屑。这个时候,原本遮住了天空的云层散了开来,令秋阳重新洒落,驱散原本的阴暗。

    富察氏趁机讨好地:“之前儿臣还担心这天阴沉沉的会下雨,没想到这会儿竟然云散天开,看来连上天也不愿打扰皇额娘赏菊的兴致。”说罢,她推了推身边的永璜道:“你之前不是说想到一首咏菊的诗吗?赶紧说给皇祖母听听。”

    永璜怔了一会儿方才点头,走到凌若面前,有些紧张地吟道:“兰既春敷,菊又秋荣。芳熏百草,色艳群英。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整首诗背下来,倒是没什么错,只是因为过于紧张,所以显得有些干巴,听起来不是那么舒服。

    “哀家记得这首诗,是晋时诗人王淑之的《兰确铭》,永璜,这首诗是南书房的师傅教你的吗?”

    “回皇祖母的话,是孙儿自己在书中看到的。”永璜规规矩矩的回答着,在其话音落下后,富察氏补充道:“皇额娘有所不知,永璜这孩子很是用功,每日下了课,便自己在习文,经常一坐就是大半日,有时候儿臣唤过用膳,都充耳不闻,非得将他手里的书拿走不可。有时候儿臣甚至觉得,他对着书比对着儿臣还要亲。”

    凌若睨了她一眼,淡淡地道:“哀家有问你话吗?”

    富察氏一愣,她原是想趁机为永璜在凌若同前捕得几分好大感,没想到招来这么一句话,讪讪地道:“是儿臣多嘴了,请皇额娘恕罪。”

    凌若招手将永璜唤到身前,拉过他的手,轻摸着其指上因为长时间执笔而磨出来的的薄茧,凉声道:“若真喜欢识文读书,那自然是好的,就怕是有人逼着他到底,永璜只有七岁,还是个孩子,莫要将他逼得太紧。哲妃你说是不是?”

    富察氏不明白她为何突然说这样的话,赔笑道:“皇额娘说的是,儿臣也尝劝他别整日待在屋中,得空四处走走。”

    “这样最好,有些东西,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命中注定之事,强求也无用,识清楚本份是最要紧的。”在说完这番看似莫名其妙的话后,凌若低头道:“永璜,你喜欢吃橘子吗?”

    永璜看了一眼碟中还剩了几个的金橘,点点头,凌若见状,取了一个亲自剥好后递给永璜,拿着,慢慢吃。”

    “谢皇祖母。”永璜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方才接过她手中的橘子,然后退到富察氏身边,一瓣一瓣的吃着。直至一个橘子吃完,永璜都没有想起要分给别人,凌若将这一切暗自收入眼底,却不曾说什么,至于富察氏还在想着凌若刚才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坐了一会儿后,凌若抚着额头道:“这年纪大了就是不行,才坐了这么会儿功夫,便觉得乏了。罢了,哀家先回宫了,你们再多坐一会儿。”

    高氏闻言,连忙道:“皇额娘,不如让儿臣陪您回宫吧?”

    凌若目光在从刚才起就一直沉默寡言的瑕月身上扫过,“不必了,让娴妃陪哀家回去就好。你们几个要是喜欢这园子里哪几盆菊花,就让宫人端去你们宫里,这花啊,得有人赏,才会开得好。”

    高氏瞥了扶着凌若的瑕月一眼,忍着心中的不悦,与诸女一道恭送已经起身了的凌若。

    且不提高氏等人是何等心思,凌若在离开御花园后,对旁边的瑕月道:“哲妃的事,是你让人告诉钱莫多的?”

    瑕月心中一紧,故作茫然道:“儿臣不明白皇额娘的意思,哲妃怎么了,与钱总管又有何关系?”

    凌若微微一笑道:“瑕月,你是一个聪明女子,也多少知道一些本宫与你那位姑姑之间的争斗,本宫与她整整斗了三十年,你以为本宫会看不出你那些花招吗?”

    瑕月双手微微一颤,虽然很快便恢复如常,但凌若还是有所感知,脚步一转,走到一株开得正好的茶花前,在俯身深深嗅了一口后,凌若摘下一朵深粉色的茶花别在瑕月鬓边,打量着道:“茶花虽美,却不及娴妃姿容之万一。”

    瑕月忍着心中的惧意,低头道:“皇额娘如此廖赞,儿臣实在担不起。”

    “哀家说的是实话。”在重新抬步后,凌若缓缓道:“既然你知道哲妃有这个心思,大概直接来告诉哀家,何必要用这样拐弯抹角的方式?”

    瑕月低头道:“儿臣知错,儿臣……也是怕皇额娘误会,所以才……”

第十二章 更适合() 
“哀家虽然年纪大了,但还不至于老眼昏花,辩不清谁是谁非,哲妃是大阿哥生母,会有这样的心思并不奇怪。可惜,她不懂得量力而行这四个字。”

    瑕月飞快地看了凌若一眼,道:“刚才在亭中,儿臣看得出,二阿哥虽然年纪小,却远较大阿哥聪慧懂礼,好比分橘子时,虽然水月是下人,但因为水月与他之间的情谊,他仍是会分给水月。儿臣相信,假以时日,二阿哥一定能承继皇上的大业,成为大清又一名英主。”

    “永琏才只有五岁,此事言之过早,或许会有比他更出色的皇子也说不定,咱们大清,一向都是立贤不立长。而且……这话若是传出去,这宫里头不知会出什么乱子。”

    瑕月闻言连忙道:“皇额娘说的是,是儿臣失言了。”

    “哀家这次借着赏菊,暗自敲打了哲妃一番,但她是否能听得进去,就非哀家所能控制的了。往后,你多注意着她一些,或真做了什么过去的份,及时来告诉哀家,但不要再借别人的口传到哀家耳中,知道吗?”

    “儿臣知道。”瑕月赶紧答应,若是仔细看,就会发现她的额发处有一层薄薄的冷汗。若说之前瑕月对凌若只是敬畏,那么现在就是恐惧了。

    这个钮祜禄氏,在与姑姑三十年的争斗中,已是磨练出超卓的头脑与洞悉力,看穿任何一个在她面前耍花样的人。

    走了一阵子,已是到了慈宁宫,凌若没有去到正殿,而是来到佛堂,瑕月刚一踏进,便能闻到阵阵檀香,三福正往香炉中添着檀香,看到凌若进来,连忙行礼,然后退到一边。

    一尊白玉观音立在供桌上,袅袅轻烟升起,在模糊观音容颜的同时,也令人越发感觉到观音的慈悲,有那么一瞬间,瑕月几乎看痴了。

    回过神来后,她细细看了一眼,道:“皇额娘这尊玉观音雕工极其细腻,将观音的悲天悯人通过刻刀完整呈现了出来?”

    “哀家也不知道,观音是皇上送来的。”凌若睇视着轻烟后面的观音像,喃喃道:“自从先皇去后,哀家只有看着这尊观音像,心情才能真正平静下来。”

    瑕月想了一会儿,试探着道:“皇额娘若是不嫌弃,儿臣以后常来此处陪您礼佛眷抄佛经可好?”

    凌若颇为意外地道:“你有这个心思自然是好的,只是你还年轻,怕是静不下心来,你也不必为了附和哀家而勉强自己。”

    瑕月连忙道:“皇额娘误会了,儿臣就是因为觉得自己经常心浮气燥,静不下心来,所以才会有此一说,请皇额娘明鉴。”

    凌若想了一会儿道:“既是这样,明日你就来此陪本宫礼佛吧。”

    瑕月心中一喜,连忙道:“多谢皇额娘!”

    “不早了,你先回去吧。”在瑕月行礼退下后,凌若无端叹了一口气,水秀小声道:“太后,您这是怎么了?”

    凌若望着掩起的宫门,神色复杂地道:“如果娴妃……不姓那拉氏,一切或许会好很多。”

    “太后是担心,她因为废后一事,对您与皇上心存怨意甚至……是加害之心?”面对水秀的话语,凌若摇头道:“那倒不至于,只是她若不是那拉氏一族的女子,她的处境会好许多。水秀,说来连哀家自己也觉得难以相信,哀家刚才竟然觉得……她比明玉更适合当这个皇后。”

    水秀极其意外,一时间竟是不知该如何说话,倒是三福道:“娴妃的心机与能耐,说她适合当皇后,并不为过。”

    凌若颔首道:“明玉……固然是一位纯善贤惠的皇后,但她耳根子软,对人没有过多的防心与手段,在这后宫中很容易吃亏。”

    三福宽慰道:“有太后与皇上护着,想必这后宫中没人敢对皇后怎样。”

    “宫中之祸,最可怕之处,在于防不胜防,哀家可没你这么大的信心。”说到这里,凌若再次叹道:“每每想起,哀家都很担心她与永琏。若换了是那拉瑕月,哀家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烦恼了。”

    趁着他们说话的时间,水秀仔细思索了一会儿,开口道:“太后,其实娴妃这些年来在潜邸中还算安份,您何不将她拉过来,让她好好助皇后娘娘治理后宫?”

    凌若嗤笑道:“你觉得她会肯屈居人下?”

    “恕奴才直言,这已经不是她肯不肯的事情,而是必须如此,这也是她唯一的出路。奴婢看得出,慧妃与哲妃,均不甘于眼下的位份,娴妃没有家族可依,又不能说十分得皇上宠爱,若是拒绝,早晚有一天,会被她们二人踩在头上。太后说过,娴妃是个聪明人,奴婢相信她会好好权衡利弊。”

    “你说的倒有几分道理,且先观察一阵子再说吧。”说完这句话,凌若合掌跪于观音像前,于无处不在的檀香中,为胤禛积福求德,盼他来生可以无病无灾,投胎好人家,不必再像今生那么累,自胤禛驾崩之后,她就每日如此,从不间断。

    且说高氏回到景仁宫后,恨恨地将手中的绢子往桌上一扔,一张脸绷得紧紧的,令宫人不敢靠近,唯恐惹她不喜。

    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