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兰陵风流-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她的第二个目的就达到了。

    无论萧氏,沈氏,还是齐王那边……都应该知道了:她十分重视沈清猗。

    这必然引起各方的反应,无论是引起萧暎翮陨蚯邂⒌牟录梢上叮故抢I蚴希爰渖蚴嫌胂羰系囊銮坠叵担蚴羌泳缙胪跄潜叨陨蚯邂⒌牟乱桑即锏搅怂砺冻稣庵帧爸厥印钡哪康摹

    李毓祯对此感到满意,唇边的那抹凉淡笑意也多了分温度。

    谋划在按预想实施,沈清猗的立场也让她愉快,毕竟这是个宰辅级的人才,不到万不得已,她并不想毁去她。

    能为她所用是最好,不多搜罗些人才做牛做马——哦不,为国分劳,秉政执事,难道要她以后耽于国政?

    “耽于国政”这个词恐怕只有李毓祯说得出来了。

    她抬头望着天空,薄冰质的眸子里映出湛蓝,高远,广袤。

    ……她的大道,只有一个。

    ***

    山色空濛如薄雾。

    沈清猗立在道舍窗前,透过推开的棂窗望着远处青山,清冽的眸子仿佛也笼了薄雾,显得朦胧,幽沉。

    她回来后已经沐浴换了一身衣衫,鞋袜和道袍下摆被被雨露浸湿了,贴身穿着的丝罗内衫也沾染了微汗意,盖因在亭子里的那番问答太耗心神之故。

    她必须时刻压制自己隐在心底的暗潮,不能让心绪波动,泄露出分毫;又必须迅速果断对答,展现自己的才能,让李毓祯“惜才”,这是相当耗心神的,尤其前者——虽然她在心中对这番问答已有预演,但真临其境时,李毓祯的见事之明、洞事之利、诘难之犀利都超出了她的预想,这让她心中一凛,不是生惧,而是发现了对手比她想象中更强……让她心绪发生了一些波动,而这个波动,又是为萧琰而起。另一个耗心思的,是拒绝李毓祯的入仕招揽。

    无论怎么回答,都不能完全取信李毓祯。

    因为李毓祯已经确定她有大鹏展翅的野心,而一个有野心的人,面对未来君主给出的金光前程,怎么会拒绝?

    但她又不能做一个“淡泊功名”的人,必须让李毓祯相信她有野心,唯有如此,才能让李毓祯和大明宫的那位陛下相信,她有不愿为萧氏之媳的动机和决心,也唯有如此,才能借助皇帝的势,达成她摆脱这个身份的目的。

    她知道,李毓祯因她拒绝入朝,对她起了一些疑虑。

    但这个疑虑,还在李毓祯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不至于让她生出“不为所用就毁掉”的程度。

    沈清猗谨慎的把握着这个分寸,如履薄冰,任中一个失误,就可能迎来的,是萧氏与皇室的两边封杀。

    她必须两面算计,缜密行事,既要让梁国公觉得,她还在他的掌握中;又要让圣人和李毓祯觉得,她有脱离萧氏的决心。

    而至目前为止,一步步都在按她的谋算走着。

    按说,她应该高兴。

    但是这次再见李毓祯,无论气势气魄,都胜过庭州之时。毕竟那一次,双方都有防备,表面有礼,而客气疏离,交浅言也浅。但这次亭中问答,李毓祯不再将她当成萧琮的妻子,而是道玄子的弟子,又动了爱才招揽之心,气度格局就完全显现出来,对治国经世的见地,也展露出来。这样的李毓祯,兼具气度气魄格局,以及打破旧格局的风云气概,令人胸襟动撼,若是其他人,怕是要为之倾折了。

    ……这样的李毓祯,萧琰会不会也为之倾折?

    沈清猗原本笃定的心,蓦地悠悠荡荡了。

    阿琰,你会喜欢上她么?

    沈清猗怔立在窗前,道袍下清瘦的身子似乎愈发纤薄,又莫名的让人心酸。

    白苏霎了霎眼,和菘蓝对望一眼,胸口都有些闷闷的,发塞的感觉。

    直道相思了无益……

    沈清猗心里幽叹。

    明明知道徒然相思,无益于事,再怎么想你,你也不知,鸿雁在云鱼在水,此情难寄……可是,仍然甘愿为你情深而惆怅。

    未妨惆怅是清狂。

    她清瘦的手指在窗沿上划着,看似凌乱,不成章法,心间却早已成字。

    长相思,在长安。

    ……

    此时,萧琰正在读书。

    她没有在藏书楼里读书,而是在自己的书斋里。

    半个月前,她已经上了藏书楼的三楼、登极境这一层,看书的速度就放慢了。有时候,她只看三五本书,便提早出了藏书楼。

    今天,她回来得比较早,日头才从正中往西移了一点。

    她坐在书房的窗边,读书。她的手中没有拿书,微闭着眼睛,书在她的脑海里。那些文字,一遍一遍的在她灵台识海过,从莲花的上端,从星空中飘过。她每次从藏书楼回来,都要默诵这些书。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她自幼通读道藏、佛藏、墨藏这“三藏”武学经籍就是这个习惯,母亲说,用心去看,比用眼睛去看,更能致达“其义自见于内”,而她的神识也因为这样的默诵通读,日积月累百炼而强。当然,也可以用来修复神识的损伤。

    阳光透过玻窗和浅碧色蝉翼纱,落在她的脸上,光辉萦绕,宛若玉人一般。她的手掌交叠,掌心向上,横置在丹田前,阳光落在她的掌心里,脉络清晰,一根一根,仿佛玉线一般。

    仿佛是冥冥中的牵动,她忽然心湖一动,睁开眼来。

第一九六章 她的星() 
“奇怪,刚刚那丝触动是什么?”

    萧琰喃喃自语。

    她眉间微微褶皱,那丝波动却似羚羊眠挂角般,无迹可寻。

    她想了想,又闭上眼睛。

    神识进入灵台识海中,清澈的莲池中央,金色的莲花剔透如琉璃,静凝不动,莲池上方是星空,天幕黑得纯粹又莹透,宛如黑色琉璃,上面镶嵌着一颗颗星子,或明或暗——而就在刚才,南方黑幕之外忽然耀亮,一道赤色光华似乎是从看不见的天际飞来,划过南方天幕,赤光射入,便有一颗星辰瞬间点亮,光芒耀目。

    就在那一刻,莲池漾起一丝波纹,萧琰的心湖悸动。

    她定了下神,认真看去:没错,南方天幕上多了一颗大星。

    准确的说,是耀亮了一颗大星。

    在南方黑如琉璃的天幕上,缀着七颗星辰,但只耀亮了一颗,另外六颗星子则如米粒大的珍珠散发着莹淡的光,刚才天外飞来赤色光华,点亮了第二颗星,就如第一颗星一样,灿烂明亮,流转着一丝丝像火一般跳跃的光芒。

    萧琰一感知,果然,那也是离火之气。

    她心中一喜。

    自从她识海出现星空后,四方天幕上就各出现了七颗星,但耀亮的星不多,东方是最多的,亮了四颗,西方亮了两颗,而南、北两方都只各亮一颗,不过,没多久,北方就亮了第二颗,便是南方最“弱”了。

    萧琰下意识的用了个“弱”字。

    因为灵台识海就是紫府,是人与天地相应者,武者修行开辟紫府后,便与天地有了联系,人与天地的气机就会互相感应,互为反应,互为映照。但一般来讲,武者晋入洞真境后才能开辟紫府,因为洞真境后才能对天道规则生出感应,自此踏入大道门槛;但萧琰不一样,她在登极境初期就开辟了紫府——里面的一切,都是她神识和气机的具象,也是她的气机与天地气机相应的表现,清池的扩大,莲花的成长,星空的亮星,都是她的生机气数,耀亮的星辰越多,就意味着她的生机气数越强,无论是对大道的领悟,还是对晋阶突破,以及个人的气运,都是有莫大好处的。

    如今南方又亮了一颗星,叫她如何不欣喜?

    当然她至今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星空从开始就是四方各有七颗星,按墨藏《虚府经》所说的,境界越高,气机越强,才会多一颗星,为什么自己是“点亮”星辰呢?萧琰瞬间有种自己拿着蜡烛去点星的感觉……

    但紫府是每个人的秘密,纵是至亲也不能说,若是母亲墨尊在此,她自是没什么顾虑便会询问母亲,但母亲不在,她对申王当然没那么信任和亲近,而且她深知自己的紫府与别人不一样——应该是兼习了道、墨、佛三藏武学之故,开辟出来的紫府既有道藏的灵池莲台,却不是道藏常见的玉莲台,而似佛藏的琉璃净莲识海,后来又有了墨藏紫府才会出现的星空,这叫她怎么能将自己的玄秘说出去?

    她又通读了几遍《虚府经》,还是没弄明白,大约她这情况是特殊的,是以道藏为基,揉合了墨、佛二家,不是修习的完全的墨藏功法,所以紫府星空也不一样——萧琰只能这么想了。但星星越亮,她的气机越强,这点她是确定的。

    “气机”最浅表就是内气的运行,包括经脉和脏腑的运行,内力越强,气机就会越强,当然如果是普通人,经脉越畅通,脏腑越强健,气机也就越强。所以深入的讲,气机就是生机。萧琰记得北方点亮的第二颗星,就是她在与慕容绝千丈崖一战之后,进入天策书院之前,她的修为从登极境后期进阶到了后期大圆满,内气更强,生命层次也因进阶有了些微的提高,当然气机就增强了。

    但是,南方这颗星点亮得蹊跷,她的修为境界没有任何变化,甚至因为神识受损还没恢复到最强的时候,气机怎么可能无端增强?——这颗星点亮想来与生机无关。

    既与生机无关,那就应该是气数有变化了。萧琰通读三藏,其中道墨二藏都是以易为宗,而易演化的就是天地有序,万物都有生死枯荣、繁盛衰落的规则,其中就包括气数。天地有气数,国有气数,人也有气数,也即俗称的气运,这就是“气机”更深层次的涵义了。萧琰最初就有猜想,觉得紫府里的四方星空,约摸就是对应自己的四方气运,东方最强,而南方最弱……只是不知这个东南西北是以什么为分界?萧琰心里嘀咕着:这第二颗星,难道是南方气运增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