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战旗-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些投城的士兵没有编入部队,只是集中起来整,人数不下三四万人。人虽然多,可架不住看上的人多。
    三方面军的减员也很大。四十军需要补充三千兵,六十七军没八千人,部队无法形成战斗力。
    听说军委有两万俘虏,几个人也不说了,都去找周副主席了。这点人够他们几个军团分的了。
    “陈大哥,你要的一个师的兵力也不多。”曾一阳对最后还没走的陈养说道。
    “什么?”陈康诧异的看着曾一阳,刚才还一口气回绝了他。本来他也没指望要这么多兵。
    “可是我实在凑不出来。”曾一阳两手一摊,无奈的说道。
    他也知道,这是不现实的,一个师要九千人,先在五军团才只有六千多人。一开口这么多,是存心准备和曾一阳讨价还价,其实有三千人,就够他忙活的了。
    看着立马要暴走的陈鹿,曾一阳连忙解释道:“宣陕父不是你黄埔的老同学吗?在陕北整军。说起来他手下的兵一部分是西北军残部,一部分是东北军,还有地方武装小都是从华北跟着过来的,还有四万人,不过照他们的心思,有三万人就够了。组建两个师,还有不少人会淘汰下来,准备开荒去,你去要小一准就给你。”
    宣陕父和吉鸿昌的抗日救国军,武器缺少,大部分都是拿着老套筒、汉阳造,弹药也不够。很多武器,都是清政府督造的,年纪比人都大,能使唤已经是奇迹了。
    就这样,连两个人都轮不上一支枪,更不用说编成两个师,去热河找小鬼子晦气去了。
    曾一阳见陈床盯着他看,哪里不知道对方的意思。不就是要枪吗?可真没有多少枪可以送了。曾一阳几乎把仓库都掏空了,连清军的单发枪都拿出来,很多武器连子弹都无法淘换去,还是被抢了个空。
    “三百支马枪,都是日本三八式马枪。另外我再送三百匹东洋马。”曾一阳低声说道。
    最后陈鹿也满意而去。
    留下曾一阳和黄苏两人,面对苦笑:“老黄,我们等明天的回忆开完后,就回宁夏。”
    “我早就想走了,都是老战友了,抹不开脸。打了一辈子土豪,没想到,自己也有一天成了“土豪”黄苏感慨道。
    “汉中不好打,没有重武器小各军团的损失不会”
    不是他不想解决汉中的中央军,当时红军占据陕西的时候,宣传说的好,就是北上抗日,连中央也都是这么宣传,还谴责中央军打内战,如果红军真的乘着这段时间拿下汉中,不但舆论上失去了支持,更是会被很多人认为他们是国家的罪人。
    红军入陕才两个月不到,日军的出兵热河,曾一阳不得不组建一支部队,补充到察哈尔的防线上去。
    好在二方面军虽然兵力不足,加上红万军,守卫陕西已经不成冉题。
    “一阳,你说打汉中,中央会不会派上我们黄苏有些期望的说道,曾一阳刚去见过主席,加上老总他们都在,如果需要红四十军打先锋,这次缴获肯定不会少。“不会,三方面军说白了就是红四十军的两万人,还有六十七军的两万多人。本来六十七军战斗力不强,现在华北和关东军打过一仗后,战斗力也上来了,装备也补充了不少,但这些都要等到伤病都归队后才能见到成效。就这四万多人,还要防止馁远的傅作义进攻陕北,山西的阎锡山渡过黄河,我都嫌兵力不足,怎么可能抽调部队去陕南阎锡山自从和关东军联系上后,态度也变得强硬起来。至少跟刚被红军打败时不可同日而语,曾一阳清楚,阎锡山是想在几股势力中左右逢源。
    “不过,我觉得打汉中彰老总指挥全军的可能性很大。”曾一阳想了想,接着说道。
    “我觉得是林总,林在长征进入甘南之前,一直是方面军总指挥。彭总虽然不差,但也是刚当上方面军总指挥,很可能坐镇后方黄苏不同意道,一军团是红一方面军中战斗力最强,人员最齐整,人数最多的军团。
    如果中穴决定用一方面军的兵力,进攻汉中,那么一军团军团长是最有希望成为战役指挥员的。黄苏想的倒是不差,但他忘了一点,如果军委再偏袒一军团,说不定另外几个军团长就要不服气。
    而彰总的资历老,三军团也是凝聚力最强的部队,战斗力一点不比一军团差。
    “我敢和你打赌”可惜了,你现在没什么可以输的,连下个月的津贴都输给我了,还是算了”曾一阳摇着头,可惜道。黄苏和曾一阳搭档,最不得意的就是曾一阳时常会对未来的一些看法和黄苏打赌,只不过输的人一定是黄苏。
    “我还有半坛子地瓜烧,大冬天的喝上一口,在风口都能感到胸口的热乎劲。你赢了,这酒就是你的了。你要是输了,你的钢笔给我就成黄苏盯着曾一阳口袋中露出的黄灿灿的笔帽。
    “老黄,我不是说你,你的人品越来越差了”曾一阳叹息道,惋惜的看了一眼黄苏,心说,用半坛子地瓜烧,想要我的金笔,门都没有。
    没办法,谁让曾一阳是从未来来的呢?
    可这次不一样,历史上红军在三十年代根本就没有占据过关中,更别提什么汉中了。
    曾一阳这次打赌是用他对于整个局势的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当然失败的肯能性也不是没有。但他觉得不大。主席获得了共产国际的支持,而王(明)却在苏联被冷落。林军团长是不错,但主席也不能一直偏袒他,变成了培养自己军队势力,一个领袖是不屑于这么做的。
    这次见到主席,曾一阳心中越来越感觉到了那种领袖的气息。虽然对曾一阳,主席一直就是那副亲热劲,说白了,主席是看着曾一阳长大的,和曾父也是战友关系,当然要照顾他,把他当成小辈看,也在所难免
    但眼神中,那种意气风发的光彩,是任何人都学不来的。
    见过列宁,见过斯大林,曾一阳从他们的眼丰也能看到这种光彩。正是这股无形的力量,才推动他们成就一代伟人的光辉。
    “还赌不赌?”黄苏追问道。
    “不赌了,我怕你输了又反悔曾一阳一翻白眼,没好气的说:“还是好好想想黄河的防御吧!一方面军要打汉中,我们的任务也不轻,一定要守好黄河沿岸,尤其是榆林还在傅作义的手中,时刻能威胁到陕北的绥德、清河等地
    曾一阳带部队参加长城抗战后,蒋介石电令傅作义出兵榆林。这些都是当时情况下,红军和晋绥军默认的,傅作义象征性的用一个团驻防榆林。
    在曾一阳眼里,阎锡山更像是一个商人。早年参加同盟会时的豪气荡然无存,有的只是商人的唯利是图。阎锡山是最容易立场改变的人之一,红军不得不防止晋绥军的军事动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被板垣征四郎说成“蛇鼠两头派”也不是不无道理。太原兵工厂还在他手中,武器弹药也不缺,但是他在中原大战后,失去了河北,北京,天津的财源,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
    好在现在阎锡山财力不足,无法指挥大军进攻陕西。但如果南京方面出钱,山西出人出枪,说不定阎锡山会背弃先前的协议,进攻陕西。
    阎锡山和比利时人合作,建造贯穿山西全境的铁路,但是经费一直没有着落。
    早就设计完成的铁路工程图纸,沿线地质勤探也完成了,可就因为他凑不出足够的修建款项,只能造一段,通一段,请不起工人,只能让部队去做工。
    相对于蒋介石来说,钱是小事,反而军队很少打胜仗,才是他最难受的。
    第一军北伐就不用说了,武器、装备、人员,都是第一时间补充。但是北伐让张发本的第四军异军突起,桂系的第七军也是名声显赫,唯独缺了第一军的影子。而代表国民政府的第一军,在南昌城八股。连指挥军队的师长都诽了,成为军界的笑蒋介石一直努力想以一个元首的面容出现在公众面前,以实力为尊的部队,却屡屡驳他面拜
    胡宗南被蒋介石看重,并不单单他是蒋的同乡,胡宗南在打仗上也有一手。北伐第一师虽然在南昌打败,但胡宗南却在南昌城外,一个团击垮了孙传芳的一个师,这才是他被重用的理由。
    说白了,第一师是蒋介石中央军的样板部队,是一支给人看的,威慑人的部队。
    全师三万人,比的上一个军。轻重火力齐全,除了在汉中有些施展不开之外,胡宗南一心要守住汉中,难妾也不大。
    “不过中央并没有打算全歼第一师的计划,主要是用大兵压境的态势,迫使第一师撤离汉中。”只要有两三年,蒋介石再妄想消灭红军就成了奢望,现在的红军兵力上不少,但精兵不多,硬攻汉中或许第师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但伤亡一定不用几万红军的种子。去获取一时的胜利,对红军的实力影响很大。
    “明天就会知道答案曾一阳接着道。
    部队打完了,重建,也是需要老兵和干部并没有很大损失的情况下,用两三个月的时间,补充兵员和练新兵,又是一支强军。
    再说了,消灭胡宗南部,一旦伤亡过大,那么阎锡山心思肯定会活络,河南的刘峙也不会做视,武汉的何应钦也不会干瞪眼。
    第二天,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贺总、彰总、林总,各个军团的政委都列席了,曾一阳和黄苏两人坐在角落中。对于曾一阳一开会,就往角落里钻,黄苏是意见的。
    可架不住曾一阳这人倔,就是看准了那儿离主席台远,就往哪里坐,都习惯了。
    会议一开始,并没有讨论进攻汉中,而是将盛世才在苏联的帮助下,获取了哈密之战的胜利,大军已经进入吐鲁番盆地,胜利指日可待”
    曾一阳在台下默不作声,心里可就骂开了,盛世才这个王八蛋,自己手下的归化军不是孕(扣)司令马仲英的对手,投靠苏联人。在国内,听红军,国际上听共产国际的,让他不但得到了苏联人的好感,连红军中也有不少人对他赞扬有加。
    这就是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