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凰涅磐-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复合材料
要点一:复合材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物理相,包括基体和增强材料(颗粒、片状物、纤维及其织物)组成的一类固体产物。
要点二:由于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因此已广泛为各种飞机所采用,而且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用量越来越多。例如:在战斗机中,雄猫舰载战斗机所占比例占百分之一,鹰式重型战斗机占百分之二,猛禽战斗机占百分之二十四;在客机中,波音七四七占百分之一,波音七七七占百分之十一,波音七八七占百分之五十。
在整理完这些资料后,韦克剑开始考虑起选择那些飞机来,虽然他也钟情与国产飞机,但是他也知道国产飞机有很多缺点显然已经限制住了飞机的发展。而且最重要的是,就那时候美苏两个国家武器对比来说,虽然各有所长,但是就实用性来说,似乎西方的飞机,特别是美式要比苏联的和国内的就要强许多。所以处于这样的考虑,韦克剑最终还是决定以美式战机作为主要选择对象,而至于能不能生产出来,在他看来,问题不大。毕竟他所选的都是一些比较老式的武器装备了,不过他为部队选择的第一种飞机不是战斗机,而是运输机,一种在当时引起很大争议的运输机,它的最早型号就是叫V22鱼鹰特种运输机。
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介绍:二零零五年五月二十日。美国空军在凯特兰空军基地组建了第一个V…22倾转旋翼机训练中队,围绕V…22用于运送特种作战部队的设计初衷展开系统训练。二零零五年六月。美国海军陆战队VMX…22作战试验与评估中队的全部八架“鱼鹰”集中在美国海军LHD5“巴丹”号两栖攻击舰上。进行最后阶段的作战评估试验……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这种研制期长达二十五年的新型作战飞机真正投入了部署。V一22有着独特而优异的性能。但在技术上仍然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
对此,我国专家将进行详尽的分析。美国研制的V一22“鱼鹰”倾转旋翼机,是一款颇受媒体关注的多功能垂直/短距起降航空器。其新颖的构思、优异的性能和宽广的适用范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这种先进的三军通用型飞机的称谓却值得商榷,所采用的技术和总体设计方案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于V…22的称谓:严格地讲,V一22“鱼鹰”这一类的飞行器不应叫做“倾转旋翼机”。虽然相对干正常的飞行状态(发动机、螺旋桨处在与飞机纵轴平行的位置),V一22的螺桨旋翼在短距起降、垂直起降、悬停、过渡飞行等状态时的确是“倾转”的,但它们并非单独偏转,而是随着发动机舱的转动而转动。因此,该机种的准确名称应该是“采用倾转发动机技术”的直升飞机。
美国人之所以将“鱼鹰”定义为倾转旋翼机,是沿用了贝尔直升机公司对XV…3的叫法。一九五五年八月试飞成功的XV…3垂直起降研究机,是一架真正意义上的倾转旋翼飞行器。该机的动力装置是一台四百五十马力的涡轴发动机,飞行时,发动机输出的功率通过一个横轴传给设在左右翼尖上的螺桨旋翼,使之能够同步对转、产生拉力。两副工作中的螺桨旋翼可由一套特殊的操纵机构控制,在水平和垂直位置间来回转动,以改变拉力矢量的方向,从而构成“直升机状态”、“定翼机状态”和“过渡飞行状态”。试飞结果表明,XV…3能够在十秒钟之内完成九十度的飞行姿态转换。
一九七三年,应美国陆军和航空航天局的要求,贝尔公司结合XV…3倾转旋翼机的设计经验,研制了一种采用低桨盘载荷旋翼和倾转发动机技术的垂直起降航空器一一xV…15试验机。但贝尔直升机公司的技术人员仍将其称为“倾转旋翼机”。这大概是因为转动发动机舱的目的,也是为了改变螺桨旋翼的拉力矢量方向。虽然这两类“倾转”方案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和控制机构不一样,但在功能、原理、效果方面则相差不大。后来,在XV…15基础上新开发的实用型V…22“鱼鹰”,亦承袭了这一称谓。
V…22的研制情况:与固定翼飞机相比,直升机最明显的长处是可以垂直起降和在空中悬停,对起降场所的依赖程度较低。不过,在平飞过程中,直升机由于旋翼的气动效率很低,一百千克拉力最多可以拉动三百千克重量,运输效率K(K=G/W)只有四左右;而以螺旋桨为动力的、同等功率的固定翼飞机的运输效率K可达十二以上,一百千克拉力最多可以拉动一千五百千克重量。由于效率高、经济性好,固定翼飞机的航程远远高于直升机。普通直升机的最大航程不过五百千米左右,而轻型螺旋桨飞机的航程往往在一千五百到两千千米以上。另外,由于受旋翼工作特点的限制,直升机的最大飞行速度、飞行高度等技术指标也比同级别的固定翼飞机低许多。
采用倾转旋翼(或倾转发动机、倾转带发动机的机翼)方案,可以把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的优点较完美地结合起来,构建出一种独特的既能垂直起降和悬停,又能飞得更高、更快、更远的新型航空器一一螺旋桨式“直升飞机”。这就是美国人开发V…22“鱼鹰”的动因。
一九八一年底,美国军方提出了“多军种先进垂直起降飞机”(JVX)计划,为空、海军研制一种具有较高运输效率、三军通用的“直升飞机”。为了竞争JVX项目,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与波音直升机公司联手推出以XV…15为蓝本、但尺寸放大了的V…22方案。一九八五年一月,这种飞行器被正式命名为V…22“鱼鹰”。从该机以英文字母“V”而不是“H”打头,就可看出:它是垂直起降飞机而不是直升机。V…22分为空军型、海军型和海军陆战队型,编号分别为CV…22、HV一22、MV…22,今后还有可能发展陆军型以及海军反潜型SV一22。
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三日,V…22的一号原型机出厂。一九八九年三月十九日,该机试飞成功。一九八九年九月十四日,完成了首次由直升机状态向定翼机状态过渡的飞行实验。一九九零年十二月,V…22的原型机开始在航空母舰上进行海上试飞。按照原先的计划,V…22的生产型应于一九九一年底交付美国海军陆战队,一九九三年开始配备美国空军,一九九五年进入美国海军服役。但由于经费、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到一九九七年时,这种先进垂直,短距起降飞行器仍处于工程制造阶段。此时的“鱼鹰”已比原型机有了较大变化,材料、工艺、结构、系统方面的改动很多,而后来的小批量生产型又在设计上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直至本世纪初,复杂、昂贵的v一22型直升飞机才逐步装备美国军队。
V…22的设计特点:在V…22的机翼翼尖部位,安装有两台可倾转的T406一AD…400型涡轮轴发动机和两副直径十一点六一米的螺旋桨(旋翼),单台起飞功率六千二百三十五轴马力。两台发动机工作时,螺桨旋翼是对转的,产生的扭矩相互抵消。若发动机处于水平位置,整架飞机与普通的螺旋桨飞机没有什么两样。而当发动机转向上方时,
旋桨便相当于一对旋翼,飞机可以垂直起降和悬停。V一22的发动机、传动系统和螺旋桨(旋翼)在定翼机平飞状态、直升机工作状态以及过渡飞行状态之间的偏转变换角度可达九十七点三度。
V…22能在大气温度三十三度、高度九百多米处进行无地效悬停。不过,由于它的螺旋桨直径小于同等重量直升机的旋翼、排气速度较大、桨盘载荷略高于一般直升机,因此垂直起飞和悬停时的效率亦稍逊于直升机。但它的常规飞行性能却是直升机无法匹敌的。该机在直升机状态的最大垂直起飞重量为两万三千九百八十千克,最大前飞速度三百九十六千米,小时;在固定翼飞机状态的最大短距起飞重量为两万七千四百四十二千克;实用升限约八千米,试飞速度曾达到六百四十七千米每小时,垂直起飞的航程为两千二百二十四千米,短距起飞的最大转场航程接近三千九百千米。与普通的直升机相较,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为了提高垂直起降的效率,为V…22配备的螺旋桨的直径较长(即桨盘面比普通螺旋桨要大),这样可以减小排气速度。虽然在垂直起飞和悬停状态,它的耗油率仍比普通直升机高一些,但远低于采用发动机喷口转向的“鹞”式飞机。与“鹞”式、“雅克…38”等喷气式垂直起降攻击机和“米…8”、AH…64等型直升机相比,V…22“鱼鹰”的最大飞行速度、悬停和垂直起飞时的经济效率居中,但航程最远、巡航经济性最好、运输效率最高。
上述特点使V…22具备了承担某些特殊使命的能力。它的主要的军事用途有:从大型舰船上向陆地战场快速投送兵员和物资、潜入敌方纵深进行战斗搜索和救援、以垂直机降方式远距离运送突击队、执行特种作战任务和后勤支援任务等等。以V一22“鱼鹰”式飞机为平台,还可以派生出具备悬停和垂直,短距起降能力的侦察机、反潜机、预警机、海上巡逻机、空中继通信飞机、电子对抗飞机等特殊用途的机种、机型。三军通用的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的出现,将对未来的空地作战方式和军事思想的演变产生影响。
V…22存在严重缺陷:V…22“鱼鹰”想要保证位于翼尖的大功率、大负荷的发动机和螺旋桨同步转动,而且转速、桨矩等工作参数基本一致(或按要求进行调整),在操纵与控制上是相当困难的,存在着一些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很少遇到的矛盾。为了克服这些“品质”上的缺陷,“鱼鹰”不得不采取许多复杂的、非常规的技术措施,从而使全机的重量、性能和生产成本都受到影响。倾转发动机(倾转旋翼)飞机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起降和过渡飞行阶段。
起飞降落阶段:由于v…22桨盘面的直径较大,发动机舱转至水平位置时,桨叶一旋转就会触地。因此它不能像普通飞机那样采用常规滑跑方式起飞。该机离陆前,发动机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