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史-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日,盖为前部,当因事变化,效命在近”。黄盖挑选蒙冲斗舰十艘,内装干获枯柴,灌以油膏,覆上帐幕,竖起旌旗,趁正刮着东南风的大好时机,身率战舰在前,顺风举帆,向操军开去,其他战船亦鱼贯而进。

  曹操对黄盖虽非完全相信,但丝毫未曾料及吴军会采用火攻,因之无任何预防措施。所以当黄盖的舰只已经接近,吴兵高喊投降的时候,操军官兵还伸颈观望,并指着来舰传述黄盖来降的消息。黄盖到距操军只有二里多远的时候,命各舰一齐点火,猛烈的东南风助长了火势,奔驶着的船舰顷刻间就把火烧到操军船舰上,甚至蔓延到岸上的营寨。一时烟焰滚滚,冲天盖野,整个操军驻地被吞没在火海之中。操军大乱,人马被烧坏和溺死的甚众。周瑜、刘备水陆并进,擂鼓之声,震天动地。曹操慌忙破坏掉一些船舰物资,引军从陆路华容道(今湖北监利县境)向江陵撤退。时寒风凛冽,道路泥泞,操命病卒负草填路,骑兵才得过去,病卒为人马所践踏,死伤狼藉。操军在退却中因饥饿和疠疫,死亡大半。

  曹操经此重大败衄,恐本土发生变故,不敢再在荆州停留,留下亲信大将曹仁守江陵,乐进守襄阳,自己引军北还。

  周瑜进攻江陵,费了一年多的工夫才将城拿下,迫使操军退守襄、樊。在此期间,刘备除以少数兵力协助周瑜攻江陵外,主力部队南下攻占了荆州长江以南的四个郡,即:武陵(郡城在今湖南常德市)、长沙、桂阳(郡城在湖南郴县)、零陵(湖南今县)。

  赤壁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三国的曹、孙、刘三家都参加战斗。大战以前的形势是,曹操以强大的兵势,不战而使刘琮投降,企图顺江东下,一举而并江东。但他对孙权的实力估计过低,对孙、刘联盟给自身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因而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情绪。在孙、刘方面,军事力量虽远不及操,但双方有远见卓识的决策人物,如诸葛亮、鲁肃、周瑜,都力主抗操。在强敌面前,周瑜、黄盖等人也能知己知彼,以己之长,制敌之短,充分发挥了南军擅长水战的优点,利用曹操骄傲轻敌的情绪,采用诈降、火攻,一举袭破操军。在曹操方面,赤壁战前,“军众已有疾疫”,战争开始,遭到火攻,兼以饥疫,死者大半,军遂败退。由此可见,操军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先已遇疫,假若不是士卒有疾,水军纵然败退,还有十余万精锐步骑,犹足以顶挡孙、刘联军的攻势。关于疫病流行对士兵战斗力的损耗,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比如,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操率领大军南下攻濡须坞,军中发生了大疫,连司马朗在前线给士兵送医药,亦遇疫而卒,致使操不得不引军北还;又如嘉平五年(253年),吴大将军诸葛恪率大军包围合肥新城,因士卒疲病,死者大半,恪亦被迫退军。由此可知,遭遇疾疫,往往是战争失利的原因之一。操于赤壁战后之次年下令说:“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操与孙权书亦言:“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裴松之在《三国志》卷10《贾诩传》注以为:“赤壁之战,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淩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松之所说“有运数”和“天实为之”,实际只能指偶然事故。假若操不轻敌冒进,在得到襄、樊和江陵之后,就巩固既得成果,然后俟机进取,则赤壁之败,就不是不可避免的了。所以我们说:赤壁之战,操所以败北,既有人为因素,也有偶然情况,二者相较,人事的因素,仍然是主要的。

一、曹操平定关陇

  赤壁战后,曹操看到孙权和刘备手下都有些出类拔萃的文武人才,他们如果继续合作下去,吞并南方殊非易事,故北归以后,分别写信给孙权、刘备,试图拆散其联盟;并密遣蒋干以私人名义往说周瑜,劝瑜背离孙权,归附自己。这两事均未取得成功。与此同时,曹操对因作战或遇疫死亡的吏士家室进行抚恤。还在谯“作轻舟,治水军”,并以合肥作为对吴战争的军事重镇,重新部署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今安徽寿县南,周百二十余里)屯田,以储军粮。

  赤壁战前,操所以不能从容在荆州作好战斗准备,以致匆匆东下,迅遭败北,诚如周瑜所分析:“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这是操战败的原因之一。所以建安十六年(211年)春,操即着手解决关西问题,以解除西顾之忧。

  关西的武装力量,最强的是马超和韩遂。马超是马腾的长子,操在进攻荆州之前,已将马腾征召入朝,任为卫尉。腾留在关西的军队由马超统率。关西地区除了马超和韩遂以外,还有不少武装力量,其将帅虽无大作为,但人马尚称精悍,且陇右地形险塞,疆域辽阔,平定亦非易事。操西征的借口是讨伐汉中的张鲁。三月,操先令司隶校尉钟繇进兵关中,然后使征西护军夏侯渊出河东,与繇会师。

  关陇诸将知道操进军矛头是指向他们,于是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等十部一齐反叛,共十万人,屯据潼关。操遣安西将军曹仁督诸将拒之。诫以关西兵精悍,且坚壁自守,不与交锋。至秋七月,操留长子丕守邺,自率大军西征,议者多言:“关西兵习长矛,非精选前锋,不可当也”。操曰:“战在我,非在贼也。贼虽习长矛,将使不得以刺,诸君但观之。”

  八月,操至潼关(今陕西省潼关县东南),与超等夹关对峙。操故意做出将与超等全力拚搏的模样,而潜遣徐晃、朱灵以步骑四千人,从河东渡过蒲坂津(今山西永济县西黄河渡口)到河西扎营。闰八月,操大军自潼关北渡黄河,兵士先渡,操自与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马超将步骑万余人来攻,矢下如雨,操犹坐胡床不动。许褚扶操上船,船工中流矢死,许褚左手举马鞍蔽操,右手刺船。校尉丁斐为转移敌兵攻击目标,乃放牛马以饵敌,敌乱取牛马,操始得渡。操自蒲坂再波河到河西,沿河向南筑了一条甬道,绕到潼关背后。超等后方受到威胁,退守渭口(今陕西华阴县东北)。

  操又多设疑兵以迷惑敌人,暗地在渭水上架一浮桥,渡兵扎营于南岸,而设伏于营旁。超等夜袭营,被伏兵击破。超等见渭水南岸已被操兵突入,遣使请和,表示愿割河以西之地,操不许。九月,操军全部渡过渭水,超等数挑战,又不许。超等又请割地,并送任子。操用贾诩策,伪许之,而施离间之计。

  韩遂请与操阵前叙谈,操与遂父同岁孝廉,又与遂少共交游,于是二人交马而语,不谈军事,只叙京都旧故,拊手欢笑。是时超,遂军各族士兵观看操者,前后重沓。操笑谓之曰:“汝欲观曹公邪?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耳!”

  超等见遂、操谈话时间很长,状甚亲切,会毕,超等问遂谈话内容,遂曰:“无所言也。”超、遂本来就多摩擦,这时超对遂更疑团重重。他日,操与遂书,多加点窜,好像是遂自己改过的,超等看见,更加狐疑,因此对抗操便谈不上精诚合作、同仇敌忾了。

  操作了以上动作之后,乃与超等约期会战。操先以轻兵挑战,等敌人力量消耗殆尽时,乃纵虎骑夹击,超等大败,临阵斩成宜、李堪等。遂、超奔凉州,杨秋奔安定(郡治临泾县,故城在今甘肃镇原县东南)。

  操既得胜,诸将问操:“初贼守潼关,渭北道缺,不从河东击冯翊,而反守潼关,引日而后北渡,何也?”操曰:“贼守潼关,若吾入河东,贼必引守诸津,则西河未可渡,吾故盛兵向潼关;贼悉众南守,西河之备虚,故二将得擅取西河;然后引军北渡,贼不能与吾争西河者,以二将之军也。连车树栅,为甬道而南,既为不可胜,且以示弱。渡渭为坚垒,虏至不出,所以骄之也;故敌不为营垒而求割地。吾顺言许之,所以从其意,使自安而不为备,因畜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

  战争开始时,操闻关西每一支敌军开到,都面露喜色。敌破之后,诸将问其故。操答曰:“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适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由此可知,关西之兵虽号称精强,但团结不牢固,指挥不统一,是其致败弱点。

  冬十月,操又自长安讨杨秋,围安定,秋不战而降,操使秋留守原地,官爵如故。

  这时,冀州河间郡(治乐成,在今河北献县东南)民田银、苏伯趁曹操西征之际,聚众起义,被曹丕自邺遣将镇压下去。这次起义规模虽不大,但发生在曹魏统治中心地区,所以曹操便不能不自安定撤兵东归,而留下其亲信将领夏侯渊屯驻长安。

  操东归前,参凉州军事杨阜对操曰:“马超有英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军还,不设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后马超果率羌胡击陇上诸郡县,郡县皆应之,唯为凉州刺史及汉阳郡太守治所的冀县城(在今甘肃甘谷县东南)固守。马超率诸戎渠帅万余人攻城,自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至八月,救兵不至,州遣别驾阎温循水潜出求救,为超所杀,刺史韦康为人素仁,不愿看到士民伤亡过多,欲与超媾和。参凉州军事杨阜、赵昂等苦口谏阻,康不听,终于开城门迎超。超既入,背约杀韦康及太守。杨阜等州吏及士大夫内有报超之志,时阜姑子抚夷将军姜叙屯历城(今甘肃礼县东南),杨阜借口丧妻请假得出,遂直奔叙家,见叙及姑,号陶大哭。叙曰:“何以如是”。阜即告以马超杀害刺史韦康事,而请叙与己并力讨超。叙未及答,叙母即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