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皇帝全传-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广任扬州总管时,趁入宫辞别皇后的机会,故意跪在母亲面前痛哭流涕,说皇太子要加害他。这如同火上加油,促使独孤皇后决计废除太子。此后,杨广便加快了夺嫡的步伐。寿州刺史宇文述是杨广的亲信,他献计请重臣杨素向皇上提出废立太子之议。

杨素是隋朝著名的大将,屡立战功,深受隋文帝宠幸,为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而杨素很信任弟弟杨约。宇文述找到任大理少卿的杨约,整日和他赌博,故意将金钱都输给他,趁机将杨广的意思告诉他,并危言耸听地说:“你们兄弟得罪了皇太子。皇帝一死,你家就要大祸临头了。如今皇太子失爱,主上有废立之意,能否立晋王为太子,就在你哥哥一句话。”杨素兄弟遂答应挑唆文帝和独孤皇后废掉杨勇,援立杨广为太子。

在一次宴会上,杨素巧妙地试探独孤皇后说:“晋王仁孝恭顺,很像当今圣上。”一句话触到了皇后的心痛处,对杨素说了一大通晋王的好处和太子的不是,二人一拍即合,独孤皇后又送给杨素一大批金银,让他作为废立太子的费用。

隋文帝心里也有废立太子之意,只是碍于朝中大臣,难于启口。有一次他曾暗示尚书仆射、齐国公高颎,高颎马上提出反对,文帝很不高兴。又有一次,文帝命选东宫卫士宿卫自己,高颎又加以反对。文帝认为这是因为高颎与太子是儿女亲家,庇护太子。随着积怨越来越深,高颎终于被削职为民。杨勇失去了朝臣中有力的支持者,就更加势单力薄了。

杨素这时担任了一个穿针引线的角色:一方面在文帝夫妇面前称誉杨广,攻击杨勇,催促文帝废勇立广;一方面在朝中大肆活动,广造舆论,煽动更多的人诽谤太子。于是,关于太子的流言蜚语接二连三地传到文帝那儿。杨素又进谗言说:“太子心怀怨望,恐有他变,应严加防范。”于是,文帝派人刺探太子的动静,随时禀告;又裁减东宫卫士,去壮健,留老弱,东宫属官有才能者也分别调开。

经过这一番部署和行动,杨勇终于被废为庶人,杨广如愿以偿,被立为皇太子,取得了皇位的继承权。杨广坐上太子的宝座后,又命杨素捏造罪名,将另一个皇子杨秀废为庶人。杨勇屡次请求见文帝申冤,都被杨广阻挡了。这样,杨广便稳坐东宫,光等文帝死了好坐皇帝。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文帝卧病仁寿宫,杨广已急不可待,写信给杨素问如何处理后事。杨素的回信被错送给文帝,文帝看了非常生气。正好文帝宠幸的宣华夫人陈氏入侍,杨广见其美貌,不由得欲火烧身,兽性大发,企图逼奸她。文帝得知大怒道:“畜牲何足付大事!”对柳述、元岩说:“速召我儿!”柳述等以为是召杨广,文帝连呼“勇也!”柳、元二人便出外起草诏书,召杨勇前来。

这一突变的风云,使形势急转直下。但杨广的心腹已布满内外,得知这一消息,杨广急命心腹宇文述、郭衍率东宫卫士包围皇宫,撤换文帝的卫士和服侍文帝之人,后又干脆杀掉文帝和杨勇。就这样,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年号大业,当时他36岁。他就是历史上著名昏君隋炀帝。

炀帝即位后,最小的弟弟并州总管杨谅马上举兵反抗,但很快被平定。

三、改新律制大兴土木

隋炀帝取得帝位后,也做了一些改革制度、轻徭薄赋、收揽民心的工作。他刚办完文帝的丧事,就下诏免除妇人和奴婢、部曲的课役,男子成丁的时间由21岁改为22岁,以缩短服役时间。这是自北魏实行均田制以来的重大改变。北魏妇人授田服役的制度到此即行中止了。

此外,炀帝厘定的制度主要有:其一,并省州县,改州、县为郡县。其二,创立进士科,确立科举制。从隋唐到明清,科举制一直是封建政府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三,修订法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炀帝以文帝末年法令峻刻,人民喜于宽政,诏吏部尚书牛弘等修改律令。次年,新律成,共18篇,称作《大业律》。它与《开皇律》相比,除去了十恶之条,死、流、徒、杖、笞等五刑中改重就轻的条款有二百多条。但是,律成以后并没真正执行。特别是炀帝末年,用刑残酷,生杀任情。其四、兴建学校,搜访遗书,整理典籍。恢复了文帝时一度取消的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和州县学。

另外,隋炀帝颇好读书著述。在任扬州总管时,就设王府学士百人,修撰书籍。即位不久,又命写成《长洲玉镜》四百卷,《区宇图志》1200卷。炀帝统治下的这些整理、保存典籍的措施和古书分类的方法,对中国文化是有贡献的。

为了巩固隋王朝的统治,消除自西晋末年以来的分裂割据的遗迹,隋炀帝修建了一系列的浩大工程。

大业元年,炀帝命尚书令杨素领营东都大监,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为副监,每月役使200万人大规模地营建东都洛阳。从地理位置上看,隋都长安地偏西北,政令不易远达四境,尤其是对东方的控制鞭长莫及。而洛阳古号中州,地处全国中心,可以控制山东,威服江南。从经济上看,长安所在地关中物产有限,各地物资供应长安,漕运艰难,耗费巨资。而洛阳则四通八达,要想网罗天下财富,洛阳可以说是最理想之地。东都的营建工作,历时一年,到大业二年完成。城内规划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宫城是宫殿所在处,周围30余里。皇城是文武官司所在处。外郭城即大城,周围70多里。同时,隋炀帝又命宇文恺、封德彝于城西营造显仁宫和西苑,穷极华丽。

此外,炀帝还动辄调发民工数十万至百余万,修御道,筑长城。

在隋炀帝修建的土木工程中,最著名的是大运河,它可以和秦朝万里长城相媲美。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征调河南、河北100多万人民开通济渠。从西苑引谷、洛二水到黄河,再从板渚(今河南荥阳东北)引黄河水入汴水,又从大梁(今河南开封)以东引汴水入泗水,最后到达淮水。又征调淮南民工10余万,整修扩大了自山阳经江都至扬子(今江苏仪征县)入长江的山阳渎。大业四年,又征调河北100多万民工,引沁水南达黄河,北到涿郡(今北京)。大业六年,又征调江南10余万民工开凿了从京口到余杭的江南河。这样,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全长5000多里的大运河仅用6年的时间就完成了。

这一系列大规模的土木工程,一方面使国家耗费巨资,堆砌着人民的累累白骨。另一方面,又的确加强了隋朝对全国范围内的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东都的营建和大运河的开凿,为中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后,整个国家的政治布局,各地物资的统一平衡调动,提供了有效的方案,奠定了中国以后1000多年政治、经济的规模和格局。

四、肆意游玩穷奢极欲

隋炀帝为了夺得皇位曾经装出一副仁孝恭俭的假象,一朝天下在握,便原形毕露。穷极华丽的苑囿宫室,羽仪千里的巡游,清歌妙舞的宫庭,穷极奇珍的酒宴,陪伴了他的一生。

隋炀帝本来就是一个好色之徒。只不过文帝在时他善于掩饰罢了。隋炀帝的后宫除了萧皇后和众多的贵人、美人外,还有在西苑的十六院夫人及宫女数千人。大业八年,又命江淮诸郡每年挑选姿质端丽的童女送入宫中。无论是在两都宫苑中,还是在巡游的路上,炀帝都要携带她们寻欢作乐。

为了创造众多的游玩场所,隋炀帝几乎“无日不治宫室”。在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本来就有许多苑囿宫殿,后来在洛阳又增修了富丽堂皇的显仁宫和广阔的西苑。但他仍不满足,经常让手下在各地寻找修宫室的理想之地。于是,一处处豪华的宫室拔地而起。

隋炀帝生性好动,享乐游玩的兴趣要经常变换。即位的第一年,即大业元年八月,就坐船去游江都,第二年四月才回到洛阳。大业三年又北巡榆林,至突厥启民可汗帐。大业四年,又到五原,出长城巡行到塞外。大业五年,西行到张掖,接见许多西域的使者。大业六年,再游江都。大业七年到十年,三次亲征高丽。大业十一年,又北巡长城,被突厥始毕可汗围困于雁门。解围回来的第二年,又三游江都。直至灭亡,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到处巡游,在京城的时间,通共不足一年。

炀帝出巡不但次数频繁,而且每次出巡的气派大得惊人。第一次游江都,造成大小船只数千艘。皇帝坐的叫龙舟,高45尺,宽50尺,长200尺。船有四层,上层有正殿和东西朝堂。中间二层有120房,皆以金玉为饰,雕刻奇丽,最下层为内侍宦官所居。皇后乘的叫翔螭舟,比龙舟稍小而装饰无异。嫔妃乘的是浮景舟,计有9艘,上下三层。贵人、美人和十六院夫人所乘的是漾彩舟,计有36艘。还有随行船只数千艘。一路上舢舻相接200余里,骑兵沿运河两岸而行,旌旗蔽野。所过州县,500里内都要贡献食物,多者一州至百车,都是水陆珍奇,佳肴美馔,吃不了就埋掉。

一路上各地方官竞相盘剥百姓以向炀帝贡献,求得升迁。致使百姓陷入饥饿,不得已剥树皮,采树叶,扌寿野草,或者煮土而食,及至人自相食。炀帝的游幸,给人民带来了何等的灾难和负担。

炀帝到其他地方巡游,不仅不比游江都有丝毫逊色,还要改换口味,翻新花样。他北巡时,又有一番派场。凿太行山通驰道于并州,又于榆林至涿郡修长3000里,宽百步的御道,又命宇文恺造可容数百人,下施轮轴,可以行走的飞行殿。随行甲士50万,旌旗辎重千里不绝。

五、经营西域远征高丽

隋炀帝即位时,府库充实,兵马强盛,依靠这一雄厚的经济、军事力量,隋王朝本来可以成为历史上长治久安的王朝。可是经过隋炀帝的一番折腾,这些家底全被挥霍殆尽。他四处扩张固然有巩固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