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两年,赵明诚当了官,他把所得的官俸几乎全花在购买金石图书上,他的父亲有一 些亲戚朋友在国家的藏书阁里工作,那里有许多外面没有流传的古书刻本,赵明诚通过这些 亲友,千方百计把它们借来摹写。这样日积月累,他们家收藏的金石书画越来越多。李清照 建立了书库大橱,编好目录,发现有一点污损,一定随时整理好。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努力, 赵明诚完成了一部记载古代历史文物的著作,叫《金石录》。

在国家动荡的年代,要埋头整理文物已经不可能了。东京被金兵攻陷的时候,李清照和 赵明诚还在淄州(在今山东省)。不久,风声越来越紧,李清照跟着赵明诚到了建康。他们 把最名贵的金石图书,随身带走了十五车。后来金兵攻下青州,李清照留在老家的十几间文 物,竟被战火烧成一堆灰烬。

到了建康以后,赵明诚接到诏令,被派到湖州当知府。那时候,兵荒马乱,李清照不可 能跟他上任。临走时候,李清照问丈夫说:“万一金人再打过来,我该怎么办?”

赵明诚坚定地说:“瞧着办吧。实在不行,你把家具衣被先放弃了;再不行,把书画古 器丢了;但是有几件珍贵的古代礼器,你可一定得亲自保护好,要看作自己生命一样。”

想不到赵明诚这一去,就得了一场疟疾死去了。

李清照死了丈夫,她的伤心可别提了。但是最要紧的还是继承丈夫的遗志,把文物保护 好。赵明诚有个妹婿在洪州(今江西南昌),那时候李清照身边还有图书二万卷,金石刻本 二千卷,就托人带到洪州。没有多久,金兵打到洪州,这些文物又不知去向。

赵明诚病重的时候,有个名叫张飞卿的学士来看望他,随身带着一个玉壶。李清照是善 于鉴别文物的人,一眼就看出那玉壶并不真是玉制的,而是一种玉石制品。后来,张飞卿把 那个壶带走了。赵明诚死后,有人捕风捉影说赵明诚把名贵文物送给了金朝人。这种谣言使 李清照大为冤屈,她想找朝廷申诉,但是宋高宗的小朝廷已经逃之夭夭了。

李清照为了逃难,到处奔走。到她在绍兴定居的时候,她身边的文物散失的散失,被偷 的被愉,只留了一些残简零篇了。

国家山河的破碎,珍贵文物的散失,对李清照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她把国破家亡的痛苦 写成了许多诗词,她的词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有的还富有爱国精神。她在一首诗里表达了 她对南宋统治者渡江南逃的不满。诗中说: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上下五千年

205 韩世忠阻击金兵

金兵南下,一直赶到明州海边,一路上不断遭到百姓组织起来的义军的袭击。金将兀术 想到长江沿岸还留着宋军的大批人马,不敢多留,带领金兵抢掠了一阵以后,向北方退兵。

公元1130年三月,兀术带了十万金兵北撤,到了镇江附近,就遇到宋军大将韩世忠 的拦击。韩世忠是主张抗金的将领,他对金兵的侵略暴行,十分气愤,决心趁金兵北撤的时 候,狠狠阻击。

兀术到了江边,打听到韩世忠不放他们过江,就派个使者到宋营下了战书,要求跟宋军 决战。韩世忠答应了他们,还跟兀术约定了决战的日期。那时候,金兵有十万人,但是韩世 忠手下宋军总共才八千人,双方兵力相差很大。韩世忠明白,要打赢这个仗,只有依靠士 气。他跟妻子梁红玉商量。梁红玉是个很有见识、又懂武艺的女将。她支持丈夫的计划,并 且要求一起参加战斗。

韩世忠又召集部将商量,说:“这一带地势,要数金山(在镇江西北)上的龙王庙最险 要。估计金人一定会到那儿去侦察。”他派出一名部将带领二百兵士到龙王庙设下埋伏。

果然不出韩世忠所料,过了一天,就有五名金军将士骑马上了金山,到龙王庙前察看宋 军动静。庙里埋伏的宋兵等到金人靠近,擂响战鼓,冲杀出来。五名金军将士一见中了埋 伏,拨转马头就逃。宋兵追赶上去,抓住了两名金兵。另外三名伏在马背上没命地逃奔,其 中一个身穿红色战袍、系着玉腰带的金将,慌里慌张从马上摔了下来,又急忙跳上马背逃 走。宋军审问了俘虏,才知道那个穿红袍的,就是金军主帅兀术。

决战的时刻来到了。双方在江边摆开阵势,展开了一场血战。韩世忠披挂上阵,他的夫 人梁红玉身穿戎装,在江心的一艘战船上擂响战鼓。将士们见主帅夫人上阵助战,士气高 涨,纷纷冲杀过去。金兵虽然人马多,但是,一来军纪涣散,二来长途行军,十分疲劳,哪 儿敌得过韩世忠手下精兵的袭击。一场战斗下来,金兵被杀伤的多得数不清,连兀术的女婿 龙虎大王也被活捉。

兀术又派出使者到宋营,情愿把从江南抢来的财物全还给宋军,只求让他们渡江,韩世 忠不答应。兀术又提出把他带来的一匹名马献给韩世忠,也被拒绝。

兀术没法过江,只好带着金兵乘船退到黄天荡(今江苏南京市东北)。哪里知道黄天荡 是一条死港,船驶进那里,找不到出路。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有人献计说:“这里原来有 一条河道,可以直达建康,只是现在堵塞不通,如果叫兵士开凿出来,就可以逃过宋军的追 击了。”

兀术立刻命令金兵开挖河道。金兵人多,挖了一个通宵,就开凿了一条五十里长的水 道。兀术赶忙指挥金兵沿水道逃到建康,不料半路上又遇到宋将岳飞的堵击,只好退回到黄 天荡。

金兵在黄天荡被宋军围困了四十八天,将士们叫苦连天。这时候,江北的金军也派兵来 接应。兀术想用小船渡江,韩世忠早有准备,他在大船上备好大批带着铁索的挠钩,等金兵 的船只渡江的时候,大船上的宋兵用长钩把小船钩住,再用铁索用力一拉。小船翻了,金兵 连人带船一起沉在江心里。

兀术十分焦急,请求韩世忠上阵对话,苦苦要求韩世忠让他们渡江。韩世忠说:“你们 要过江不难,只要你们归还占领的地方,我就放你过江。”

兀术回到金营,跟金将商量对付宋军的办法,他愁眉苦脸地说:“宋军行船好像我们骑 马,来去像飞一样快,我们怎么渡得了江?”

部下有人说:“现在形势紧急,只要悬赏叫人献计,也许还有希望。”

兀术下命令挂出悬赏牌,果然有一个汉奸跑来献计说:“宋军的大海船,是靠风帆行驶 的,只要挑个没风的日子出江,大船就驶不动了。”他还教兀术用火攻的办法攻击宋军。

过了几天,正遇到个大晴天,江面上风平浪静。金兵偷偷登上小船,分批渡江。韩世忠 想用大船赶上去拦击,但是因为没有风,大船行驶慢,赶不上小船。正在着急的时候,金兵 的火箭纷纷射来,射中了宋船的风帆。风帆起了火,整个船只都延烧起来,船上的宋军纷纷 落水。韩世忠只好放弃船只,乘小船退回镇江。

兀术摆脱韩世忠的阻击,带兵回到建康,抢掠了一阵,准备撤回北方,到了静安镇(今 江苏江宁西北),又遭到了岳飞军的袭击,被杀得一败涂地,狼狈逃窜。岳飞赶走金兵,收 复了建康。

上下五千年

206 岳家军大破兀术

收复建康的岳飞,是南宋抗金的名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岳飞是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出生那年,黄河决口,家乡闹了一场水灾,家里生 活很困苦。岳飞从小刻苦读书,尤其爱读兵法。他力气大,十几岁的时候就能拉三百斤的大 弓。后来,他听说同乡老人周同武艺高强,岳飞就拜周同做老师,学得一手好箭,能左右开 弓,百发百中。

后来,岳飞从了军。金兵南下的时候,他在东京当小军官。有一次,他带了一百多名骑 兵,在黄河边练兵,忽然对面来了大股金兵,兵士们都吓呆了,岳飞却不慌不忙地说:“敌 人虽然多,但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兵力多少。我们可以趁他们没准备的时候击败他们。”说 着,就带头冲向敌阵,斩了金军一名将领。兵士们受到岳飞的鼓励,也冲上去,果然把金军 杀得七零八落。

这一来,岳飞的勇敢出了名。过了几年,他在宗泽部下当将领。宗泽很器重他,对他 说:“像你这样智勇双全,即使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但是光靠冲锋陷阵,毕竟不是常胜的 办法。”他交给岳飞一份古代的阵图,说:“你拿这个去好好研究一下。”

岳飞接过阵图,向宗泽道谢了,接着说:“按照阵图作战,这是兵法的常规。至于灵活 运用,随机应变,还得靠当将领善于用心。”

宗泽听了,连连点头,赞赏这个青年将领的见解。

岳飞跟宗泽一样,把抗金作为自己的职责。宋高宗即位以后,他就马上写了一份奏章, 希望高宗能亲自率领宋军北伐,激励士气,恢复中原。他还批评了黄潜善、汪伯彦一伙投降 派的主张。

奏章一上去,宋高宗不但不听,反而嫌岳飞小小将官,多管闲事,革了他的军职。

宗泽死后,岳飞归东京留守杜充指挥。金兵大举进攻,杜充逃到建康;金将兀术攻打建 康,杜充又可耻地向金军投降。杜充手下的将士都散了伙,只有岳飞的队伍仍旧坚持在建康 附近战斗。这回趁兀术北撤的时候,他跟韩世忠配合,把兀术打得大败。

金兵北撤以后,宋高宗从温州回到临安。金朝在中原地区立了一个傀儡皇帝刘豫,国号 大齐,充当金朝的帮凶,骚扰南宋地界。岳飞率领将士多次打退了金齐联军,建立战功。到 他三十二岁的时候,已经从一个普通将领提升到节度使的地位,跟当时的名将韩世忠、刘光 世、张俊并驾齐驱了。

就在这个时期,他写了一首传诵千古的词《满江红》,抒发了他抗金的壮志豪情。词的 上半首是: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