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耳曼全面战争-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计划,建成之后,在大厅的中央是一个巨大的沙盘,将整个日耳曼地区全部布置其中。沙盘周围则是战争议会议员们的坐席。而更外圈,则是旁听者和记录员的坐席——战争议会的商讨过程以及最终结果,都要被记录下来,以便日后有据可查,更可以为以后总结成败得失使用。

尽管这个雄伟的战争议会大厅只是刚刚开始破土动工,但大厅周围的一些房屋已经被预先划为战争议会议员们的住所了——万尼乌斯过去的时候,正看到几个老议员们忧心忡忡的聊着什么。

见到万尼乌斯那身招牌的大熊皮,议员们就停止了议论,纷纷过来和万尼乌斯打招呼。

看到议员们仍旧镇定自若,万尼乌斯心里就松了一口气——这些老家伙们没有对自己畏畏缩缩的就好,毕竟以后作战时还需要他们作为自己的参谋团队呢。

跟几位议员打过招呼之后,万尼乌斯便了解到,原来这些议员正在为了来年的春耕和战事发愁——塞姆诺内斯人那边,终究是人多势众而且力量集中,而万尼乌斯这边,不止是力量分散,而且还面临着多面威胁,总体实力又不如塞姆诺内斯人,来年决战,怕也是凶多吉少。

听到一群长者的担忧,万尼乌斯反到笑了起来——这些人对自己麾下军队的力量,还是没有足够的认识,而且对自己的作战方式,更是没什么概念。

不过,这也不能怪一干议员们——毕竟他们对于战争的理解,还停留在以前那种大猪突时代里——相比之下,哥托内斯人歌德巴就要厉害很多了。

但是,万尼乌斯相信,这些长者在了解到自己的军队是怎么作战的之后,对自己的帮助一定会突飞猛进的。

于是,万尼乌斯笑了笑,索性直接走到了旁边建筑工地的空地,直接抽出匕首,在地画着地图,给一干议员们讲起了自己的策略。

塞姆诺内斯人的领地,是位于大日耳曼中心偏北,最古老也最富庶的一片狭长广阔的土地。据说这里也是许多日耳曼部族的发源地。

塞姆诺内斯人北方的陆地,则是芬尼人的土地——即便是在日耳曼人之中,这一支也是极原始和野蛮的。

据说在更北方的地方,大海中的岛屿,则是苏约内斯人——这些人极擅海战,是北方所有试图展开航海贸易的民族的噩梦。

在他们领地的西边,则是卡狄人的山区——虽然说名义是山区,但很多地方不过是些小山包和密林而已——这一年的战争,如果不是塞姆诺内斯人鼓足了劲要消灭卡狄人的主力部队,也许卡狄人的许多村镇部族早就被塞姆诺内斯的大军荡平了。

至于他们领地的南边,则是哥俤尼人栖身的山林,因为林木茂密山地崎岖,即便连塞姆诺内斯人也不愿意定居其中。

而东方的草原,自然就是刚被万尼乌斯击败并收服的哥托内斯人了——为了给哥托内斯人一个足够深刻的教训,尽管万尼乌斯对哥德巴很是看好,却仍旧没有让他加入战争议会。

无论如何,尽管万尼乌斯的实力还不如塞姆诺内斯人,但却已经将塞姆诺内斯人和他们的附庸部族三面包围了,却是不争的事实。

一方面,这意味着万尼乌斯要照顾的战线更加宽广,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万尼乌斯可以自由的从任何一个方向对塞姆诺内斯人发动打击。

相比于随意挥洒的万尼乌斯,塞姆诺内斯人面对万尼乌斯却没有多少选择。

向东进发,是东欧大草原,在这种大平原即便以塞姆诺内斯人强大的步兵队,面对来去如风的骑兵部队也实在难以讨到什么便宜。

事实,就算是以万尼乌斯的车垒,之所以能连续两次击败哥托内斯人,更大的原因也是运气好而已——第一次的时候,哥德巴手头人手不足,能够一战的兵力处于劣势;第二次的时候,虽然哥托内斯人集结了大军,可领军的却是个只会砍人不会统军的二货。

如果是由哥德巴来统帅那十几万大军,万尼乌斯自问自己也没信心能活着回来——就更别说在战术思想和军械技术都要比自己落后的塞姆诺内斯人了。

因此,即便眼下哥托内斯人被自己狠揍一通损失不小,来年春天塞姆诺内斯人也不可能东进。

至于南边就更不必想了——那种穷乡僻壤荒山野岭的,塞姆诺内斯人傻了才会派遣大军去抢夺呢。

更何况万尼乌斯之前在哥俤尼人那边安置的抛石塔也不是吃素的,再加哥俤尼人加入了战争议会之后,南谷和东谷的防备都可以适当放松些,西谷要塞的守备力量就算没有直接变成三倍,变成两倍还是绰绰有余的。

到时候就算塞姆诺内斯人真的想打通那里,也得问问有没有足够的尸首填进去才行。

所以说,明年春播结束后,塞姆诺内斯人还是只有一个选择——集结大军摧毁卡狄人的武装力量,征服卡狄人。

而卡狄人在得到邓科德里、乌西彼得斯、巴达维这三个大部族的援助之后,虽然说不可能战胜塞姆诺内斯人,但是抵挡到夏季还是可以的。

趁着这个时候,万尼乌斯就会调动哥托内斯人的骑兵,从东边进攻塞姆诺内斯人,更多的牵制塞姆诺内斯人的兵力。

等到塞姆诺内斯人陷入两面作战之后,万尼乌斯就会亲自率军从西谷要塞突击而出,在塞姆诺内斯人的腹地狠狠掠夺一番,不以占领土地或者杀伤战士为目的,只以夺取人口物资和逼迫塞姆诺内斯人大军回援为目的。

如果塞姆诺内斯人不回援,那么他的诸多附庸部族就要考虑自己的生存问题了。

而如果塞姆诺内斯人回援,万尼乌斯就会立即缩回西谷要塞里面躲起来——哥俤尼人这个冬季要尽快的将三座要塞之间的道路修好,方便万尼乌斯迅速调动部队……

战争议会里的诸多议员都不是傻子,万尼乌斯把话说到这一步,所有人都明白了万尼乌斯的计划。

想到万尼乌斯带着自己的军队迅速在三个方向调动,而塞姆诺内斯人的大军来来回回疲于奔命的情境,所有议员都畅快的笑了起来。

克拉苏056暴熊战旗

056暴熊战旗

使战争议会里的议员们安心之后,万尼乌斯便带着议员们去了万尼乌斯大学——这些也都是有经历的人,让他们给孩子们讲课,一方面能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师资力量,一举两得。

在大学里跟一群小孩子讲故事讲到口干舌燥,同时也收获了无数崇拜的眼光之后,万尼乌斯才和战争议会里的议员们离开了大学。

之后,万尼乌斯有了新的安排——为自己的军队制作军旗

在听议员们讲故事的时候,万尼乌斯发现一件很要命的事情——日耳曼人以往的战斗,都是战前制订计划,战时临场发挥,一直打到一方失败完事,和自己战斗中的临时指挥完全不同。

而日耳曼人之所以不指挥,除了战士们的纪律性差之外,还有另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没法指挥。

一旦打起来,几百千的战士们互相厮杀在一起,尘土漫天杀声动地,有几个能看清楚战场状况的?

看不清楚战场状况,又怎么谈得指挥?

就更别提日耳曼人这个时候连传令系统都还没有了。

而为了以后能够更加有效的和其它诸多文明世界战斗,战场的指挥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

传令兵队么,万尼乌斯可以直接从骑兵队和突击队中招募手脚灵便嗓门大的来担当,只要每人给个特别标志,证明他们的身份和命令的有效性,也就行了。

但是战场指挥,就得让诸军统帅能够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军队分别在什么位置尽管万尼乌斯军中诸多部队由于各队内装备的整齐化和队伍间装备的区分化,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但也还是不太方便——尤其是当万尼乌斯军中的队伍越来越多的时候,也就越来越不方便了。

为此,用军旗将每支队伍的所在、效能、实力标志出来,对于万尼乌斯而言就成了必须尽快完成的事情。

首先,是中军大旗,也就是万尼乌斯自己的战旗——这面旗帜一定要做得巨大、拉风,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在这里。

虽然这么做有可能导致这里变成敌人的重点攻击目标,但另一方面,也会极大的激励己方战士的士气,使他们越发勇猛——在万尼乌斯看来,还是利大于弊的。

既然要醒目,那么就一定要高——只稍微迟疑了一下,万尼乌斯就将这面战旗的旗杆定在了十人高的高度。

为了避免被罗马人精准到了变态地步的弩炮一箭射穿,旗杆应该是铁质的。

不过这样一来,它的分量也就可想而知了——除了底端沉重的配重之外,这个旗杆还被安置在一辆有八个轮子的大车,由八头牛拉着。

旗杆顶端,以结实的白色帆布做了一面足够四个壮汉在面躺着打滚的大旗,旗帜中央绘着一只人立而起挥爪咆哮的巨熊——这巨熊就足有两个人那么大,即便离得很远,也能一眼看清。

可想而知,在未来的激战里,如果万尼乌斯麾下的战士因为长期艰苦的格斗而心生迟疑,那么只要他回头看到暴熊战旗高高飘扬,势必会在瞬间就被补满士气,重新恢复必胜的信心。

而万尼乌斯以下,各军统帅也有各自的战旗——由于不象万尼乌斯所处的中军可以安稳坐镇,而需要经常移动,这些战旗要小得多,也轻便得多,可以由一个足够强壮的旗手携带,跟随军队转移。

这些战旗有两人高的旗杆,旗帜的大小只有半人高,和万尼乌斯的战旗一样也是方旗,面绘着的是代表军队统帅的私人标记。

海尔曼的战旗是一只伏低身体的山猫。

阿洛尤斯的战旗是一匹雄健的骏马。

尽管奥维尼娅的女兵在理论以后将很少出现在战场,但如果日耳曼青年公社遭到进攻就不好说了。所以奥维尼娅仍旧有她自己的战旗——绘制着代表芙蕾雅女神的石榴花。

按理说威利娅和她的丛林猎手们更多的应该散布在密林里,分散作战,并不需要什么显眼的标志。但如果集群作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