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葛亮的十堂哲学课-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给哈什。

诸葛亮指出,此后,“把信带给哈什”就成了“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的代名词。哈什将军已不在人间,但现在还有其他的哈什。凡是需要众多人手的企业经营者,有时候都会因一般人无法或不愿专心去做一件事而大吃一惊。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做事态度,似乎已经变成常态;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地叫属下帮忙,或者,除非奇迹出现,上帝派一名助手给他,没有人能把事情办成。

诸葛亮举例说:你此刻坐在办公室里——周围有6名职员。把其中一名叫来,对他说:“请帮我查一查百科全书,把某某的生平做成一篇摘录。”

那个职员会静静地说:“好的,先生。”然后就去执行吗?

我敢说他绝不会,反而会满脸狐疑地提出一个或数个问题:

他是谁呀?

他过世了吗?

哪套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放在哪儿?

这是我的工作吗?

为什么不叫张三去做呢?

急不急?

你为什么要查他?

在你回答了他所提出的问题,解释了怎么样去查那个资料,以及你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后,那个职员会走开,去找另外一个职员帮助他查某某的资料,然后,会再回来对你说,根本查不到这个人。真的,如果你是聪明人,你就不会对你的“助理”解释,某某编在什么类,而不是什么类,你会满面笑容地说:“算啦。”然后自己去查。这种被动的行为,这种道德的愚行,这种心灵的脆弱,这种姑息的作风,有可能把这个社会带到3个和尚没水吃的危险境界。如果人们都不能为了自己而自动自发,你又怎能期待他们为别人采取行动呢?

你登广告征求一名速记员,应征者中,十之八九不会拼也不会写,他们甚至不认为这些是必要条件。这种人能把信带给哈什吗?

诸葛亮告诉诸葛方,近来我们听到了许多人,为“那些为了廉价工资工作而又无出头之日的工人”以及“那些为求温饱而工作的无家可归人士”表示同情,同时把那些雇主骂得体无完肤。

但从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一直到年老,都无法使有些不求上进的懒虫做点正经的工作,也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长久而耐心地想感动那些当他一转身就投机取巧的员工。在每个商店和工厂,都有一个持续的整顿过程。公司负责人经常送走那些显然无法对公司有所贡献的员工,同时也吸引新的进来。不论业务怎么忙碌,这种整顿一直在进行着。只有当公司不景气,就业机会不多,整顿才会出现较佳的成绩——那些不能胜任,没有才能的人,都被摒弃在就业的大门之外,只有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每个老板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职员——那些能把信带给哈什的人。

诸葛亮强调:要想在工作中出人头地,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敬业精神,不论老板是否在办公室都会努力工作。那些能够把信交给哈什的人,静静地把信拿去,不会提出任何愚笨问题,也不会随手把信丢进水沟里,而是不顾一切地把信送到。这种人到处受欢迎,永远也不会被解雇。

诸葛亮问儿子:“你知道在社会上立足的关键是什么吗?”

“是学历!”

诸葛亮摇摇头。

“是知识!”

诸葛亮摇摇头。

“是能力!”

诸葛亮还是摇摇头。

“那是——”诸葛方疑惑地望着爸爸。

诸葛亮严肃地说:“是人际关系!很多时候,做人确实比做事重要,一个人缘好、有声誉的人,凡事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办成。反过来不少恃才傲物的人才就可能水土不服怀才不遇,荒废满腹经纶。”说着,他递给诸葛方一张纸。

诸葛方迅速扫了一眼,只见上面写着:“为人清单”,其中有这么几条:别让小争端损害了大友谊;偶尔邀请排队排在你后面的人站到你前面;永远别做第一个开门出去的人;接受任何指示时至少确认两遍;可以生气,但要适时适所,以适当方式向适当对象恰如其分地生气;别太在意你的权利以至忘了你的风度;男人的劣根性是自我吹捧……

诸葛亮解释说:假如你拥有众多的朋友,与朋友之间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你便可以通过这些朋友的力量来协助你解决很多难题。在这世上,有不少人并非很有才华,但他们却拥有一个无形的资产——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因为这无形资产,使他在各方面各领域都能平步青云。

诸葛方想了想问道:“爸爸,那么,我应该从哪里着手呢?”

诸葛亮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迅速进入工作角色。”

第三课 学会做人重品德迅速进入工作角色

就如何迅速进入工作角色的问题,诸葛亮给儿子提出了如下建议:

(1)尽快适应职业工作

参加工作之前,人们往往对未来怀有远大的抱负和许多美好的梦想,希望事业获得成功,渴望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是,踏上工作岗位后,许多人很快就发现,自己对未来考虑得过多,却忽视了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因为,他们都明显地感到:自己对职业工作在很多方面都不适应。于是,有的人开始烦躁不安,有的人忧心忡忡,甚至还有一些人完全失去了自信心,精神上十分痛苦。

一般说来,人们对职业工作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所从事职业的意义、重要性不认识,对各种严格的职业要求不适应。

②对工作时间、劳动强度以及紧张程度不适应。

③对工作中各种信息引起的诸如感觉、知觉、注意、情绪、情感等心理反应不适应。

④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与自己原有的知识、技能不平衡而引起的不适应。那么,面临这种境况时,应该怎么办呢?

①把工作置于首位。许多刚刚参加工作的人觉得不适应——过去自己掌握课余时间、灵活安排学习和娱乐活动的生活,被严格的一分不差的坐班制取代。这时,人们难免会感到时间紧张、工作繁重。但是,如果能把工作置于首位,一切以本职工作为中心,合理地安排工作和业余生活,经过一段时间,人们是完全可以习惯的。

②尽快熟悉本职工作。刚参加工作时,人们由于刚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常常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感觉。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尽快地熟悉工作内容以外,还要能够把握正常的工作程序,使工作变得系统化,应清楚哪些工作要先做,哪些需要后做,然后进行统筹安排。

③提高工作技能。有些人不能适应职业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与工作要求不相符。解决办法,就是在本职工作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在这里,除了要有坚强的毅力外,还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具有足够的自信心。

对于新参加工作的人来说,在职业工作中出现各种不适应,是必然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它又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人们大可不必太过忧虑。如果能够正视这种现实,同时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对待之,那么,大多数人一定可以摆脱“困境”,并从职业工作中得到无限的乐趣和享受。

(2)尽快适应人际关系

当人们进入工作岗位以后,面对的不仅是某些具体的工作,还有从事这些具体工作的人。对职业工作要进行适应,对工作中出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也需要进行适应,即人际关系的适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作是“死”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比较容易适应,而人是“活”的,有思维能力,有喜、怒、哀、乐,有七情六欲,适应起来就比较困难,需要的时间也更长些。

在多数工作单位,各类人员年龄不同、经历各异,文化修养亦有很大差异,体现出多方面、多层次的人际关系。各种利害、权力结构的作用尤其明显。对于这一点,每个刚参加工作的人,都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

人际环境的适应,一般主要体现在与领导和同事关系的相处上。

应该怎样与领导相处呢?

①尊敬。

尊敬就是维护领导的权威。具体应该做到:不冲撞领导的喜好和忌讳;领导理亏时,要给他留个台阶下;领导有错时,不要当众纠正;要与领导保持一定距离。

②赞美。

适度的赞美是赢得上级的青睐、缩短与上级的距离。恰到好处的赞美被誉为“具有魔术般的力量”、“创造奇迹的良方”。称赞他人是一种内功,称赞应让人感觉到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应付式的恭维、阿谀、拍马屁。

③谅解。站在以工作为重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领导分忧,替他们着想。

④帮助。在领导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

如果能做到这几点,人们当可在人际环境的适应中,迈出一大步。

在工作中与同事也要保持一种正常、融洽的关系。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努力:

①遇事多商量。工作中会遇到许多需要相互协同完成的事,这时,不要自作主张,而要多和同事商量,以取得他们在实施行动中的配合。

②谦虚坦诚。身为同事,地位相等,谈话中就切不可表现出高人一等的样子。如不同意同事的意见,可阐述理由,正面论述,切不可语带讥讽,好为人师。

③当面交换意见,消除误解。同事间随时都可能产生矛盾,或意见相左。这时,应当面把自己的意见谈出,来谋求相互的了解和协作,不可背后散布消息,互相攻击。

④平时尽可能多交谈,联络感情。

(3)树立强烈的事业心

当人们投入到职业洪流中,开始一种崭新生活的时候,工作、事业就成了人们一切活动的中心。如果想在工作、事业上有所造就,那么,人们首先就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

事业心,就是指人们想成就某一事业的雄心。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