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生文言文知识辞典-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55)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记王忠肃公翱事》)

——特:范围副词,只,仅,修饰动词“示”。

(156)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

——直:范围副词,只是,修饰动词“好”。

(157)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并:范围副词,一起,共同,修饰动词“起”。

(158)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第:范围副词,只管,尽管,修饰动词“射”。

(159)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三国志·诸葛亮传》)

——惟:范围副词,惟独,位置在主语前,修饰全句。

4。情态副词

表示发生动作行为时的情态、状况的副词叫情态副词。在文言副词中,情态副词的数量最多,应用最广。它的位置一般在动词的前面,用来修饰动词。除了它本身属于这一类的副词之外,这类副词,有的是从形容词转来的,有些是叠字构成的,有些是带着“然”、“焉”、“尔”、“若”、“乎”等字作词尾而构成的。例如:

(160)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史记·鸿门宴》)

——固:情态副词,实在,表示肯定语气,修饰动词“如”。

(161)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必:情态副词,一定,表肯定语气,修饰使动词“急”。

(16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

——诚:副词,假如、果真。表确认语气,修饰动词“称”。

(163)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两个“亦”:都是副词,“也”的意思,修饰动词“予”。

(164)北山愚公长息曰……(《列子·愚公移山》)

——长:形容词作副词用,作状语,修饰动词“息”。

(165)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经·魏风·伐檀》)

——坎坎:叠字构成的副词,伐木的声音。修饰动作“伐”。

(166)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柳宗元:《捕蛇者说》)

——熙熙、旦旦:叠字构成的副词,“熙熙”修饰动词“乐”,“旦旦”修饰动词“有”。它们分别表示“乐”和“有”的状态。

(167)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柳宗元《捕蛇者说》)

——恂恂:叠字构成的副词,修饰动词“起”。弛然:用“然”作词尾的副词,修饰动词“卧”。它们分别表示“起”和“卧”的情态。

(168)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柳宗元:《捕蛇者说》)

——汪然:用“然”作词尾的副词“汪”,修饰动词“出”,表示出泪的状态。

(169)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率尔:用“尔”作词尾的副词“率”,修饰动词“对”,表示回答时的情态。

5。否定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给予否定的副词叫否定副词。文言中常见的否定副词有:“不”、“弗”、“未”、“毋”、“勿”、“莫”、“非”、“靡”、“亡”、“否”等。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没有”。例如:

(170)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劝学》)

——两个“不”:否定副词,分别修饰动词“登”和“知”。

(17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未: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的否定语气。

(17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毋:表示禁止的否定语气,当“不要”讲,作状语。

(173)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勿:表示祈使的否定语气,当“不要”讲,作状语。

(174)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莫:表示禁止的否定语气,当“不要”讲,修饰动词“用”,作状语。

(175)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史记·项羽本纪》)

——非:副词,在名词“臣”前,否定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当“不是”讲。

(176)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非:副词,在形容词“异”前,否认“异”这一事实,当“不是”讲。

(177)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通“否”,放在句末,表示对“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这一事实的疑问的否定副词。

(178)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无:动词,作谓语,“阙处”是它的宾语。

(179)群臣莫对。(《战国策·楚策》)

——莫:无指代词,没有人,作主语,“对”作谓语。

6。表敬副词

表示对别人尊敬或者表示自己的谦虚的副词叫表敬副词。它经常用在对话中,放在动词的前面,无实在意义。文言中常见的对人表示尊敬的副词有: “请”、“谨”、“敬”、“幸”、“敢”、“辱”、“惠”等,表示自己谦虚敬让的副词有:“窃”、“忝”、“仸”、“猥”等。例如:

(180)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请:有“请让我”的意思。

(181)张良曰:“谨诺。”(《史记·项羽本纪》)

——谨:带有下级对上级表示遵命的意思。

(182)徒属皆曰:“敬受命。”(《史记·项羽本纪》)

——敬:有恭谨接受的意思。

(183)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幸:带有表示感激的意思。

(184)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三国志·诸葛亮传》)

——敢:表示做人臣的一定采取的态度。

(185)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窃:带有“私下认为”、“内心认为”的谦意。(18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国志·诸葛亮传》)

——猥:对别人屈身俯就拜访自己表示敬意。

(187)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敢:表示做人臣的一定采取的态度。

【相关链接】

副词的基本功能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上面介绍了六种副词,其中“情态副词”,有的归为“语气副词”,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

除上述各类副词外,还有表示频率的副词,如“屡、数、辄、每、频、累”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常常、往往、一再、再三、多次”等。

值得注意的是,副词不仅修饰动词、形容词,有时它还修饰整个谓语部分或句子,这样用法的副词常常是位于一个句子的前面。

(二)介 词

【要点点击】

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目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六种。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有:以、为、于、与。

【示例平台】

1。于

“于”是文言文中最主要的介词,常见的用法有五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相当于“在”。它组成的介宾词组,通常是放在动词的后面,作补语;也有放在动词前作状语的。第二种,表示动作行为所从出或所归向,相当于“从、由、到”等。它所组成的介宾词组,通常放在动词的后面。第三种,引进动作行为的或叙述的对象,相当于“对、向、给”等。它所组成的介宾词组,常放在动词的后面,也有放在动词前面的。第四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相当于“在、到”。第五种,引进用来比较的事物,相当于“比”,一般用在描写句中作谓语的形容词的后面。例如:

(188)会于西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与“西河”组成介宾词组,说明动词“会”的处所,作补语。

(189)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于:和“宇下”组成介宾词组,表示动词“追”的归向,作补语。

(190)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于:与“孙将军”组成介宾词组,引进动词“求救”的对象,作补语。

(191)余将告于莅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于:与“莅事者”组成介宾词组,引进叙述的对象,作补语。

(19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韩愈《师说》)

——于:与“其身”组成介宾词组,引进陈述对象,作状语。

(19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第一个“于”:与“蓝”组成介宾词组,表示动作行为“取”所从出,作补语;第二、三两个“于”:分别与“蓝”“水”组成介宾词组,引进和“青”“冰”作比较的事物,作补语。

(19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于:与“人”组成介宾词组,引出主动者,表被动,译为“被”,作状语。

(195)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用于形容词引出比较的事物,同“比”。

2。以

“以”本来是个动词,意思是“用”、“以为”。介词“以”就是由动词转化而来的。用法主要有:①引出动作行为的凭借和依据,作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