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破山河在-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伍里的这仨洋人真是看啥都新鲜!~队伍里的翻译和向导都是彻底无语,只能放慢了速度让这三个外国客人一边走一边看个够。

“这里怎么不打仗啊!~哎!这庄稼怎么长的,这么喜欢勾人,会不会有虫子!~”穿着一身半西式短裙的中国女子也是拿着一只照相机,苦着脸蛋,一边走着一边心里抱怨着路旁的高梁桠子总想勾她的裙子,这让她总时很小心的拔开横伸向田垅的高梁枝叶。

“茉莉小姐。这可不是大公报社的后花园,搞不好一眨眼儿的功夫这里就会变成战场!”手里柱着一根文明棍,头发油溜溜,身着一身丛林探险装的一个干瘦男人故作着很严肃地回答了女记者的抱怨。

“闻大编辑,瞧你说的,难不成中央日报的后花园也是随时会变成战场?!”看到那个干瘦男人,被叫作茉莉的中国女子脸上却是不咸不淡,显然对这个干瘦的男人没什么好印象。

“话可不是这么说,咱们中央日报的记者可是在战场虽然不是手刃敌酋,却也是出生入死,把战场变成咱们中央日报的后花园。”干瘦男人却是语风一转,轻描淡写地把大公报的女记者借题发挥的嘲讽给卸了开来,能进入到这支队伍里的中央日报编辑也不是什么混白饭吃的货色。

指着队伍里不时与中央日报的干瘦编辑来上两句不带烟火气儿的针锋相对言词的女记者,队伍后面负责保护任务的一名年轻武工队员小声跟着身旁年纪大些的武工队员嘀咕道:“那女的叫茉莉,这名儿可真好听!人又长的跟花儿一样。”

“嘘!~”年纪大的武工队员立刻对年轻的武工队员打了个手势,对着人家身后指指点点可不礼貌,然后观察了一下,队伍前面的人没有任何异常反应,才用更低的声音道:“那是记者,说的可不是真名,是笔名,专门用来蒙人的,就算是说错话了,别人也不知道是谁,还有前面那三个洋鬼子也都是些记者,耍耍笔杆子,把文章发到报纸上,就能领到工钱,养家糊口,一不用卖力气做苦工,二不用下地刨食儿,不受冻,不被太阳晒,轻松着呢。

“哦!~做记者可真是好!不像咱们死命的干才能填饱肚子,游山玩水,再卖弄一下肚子里的墨水儿,比咱们庄稼人强多了,瞧他们皮肤白嫩的,比咱们村的小茹姐都要水灵。”年轻的武工队员听的两眼直放光,一脸的羡慕道:“等俺以后也多学点文化。以后也做什么记者去,胡叔,你说这编辑大还是记者大啊!”

“这个,这个,我也不知道,大概一样大吧!~瞧见当记者的茉莉也没给那个闻编辑好脸色看么!”年纪大的武工队员摸了摸脑袋,他比年轻人多点见识,却也不一定对什么都知道。

“可不。这回上级让咱们保护他们一路过来,就是想让他们瞧瞧咱们根据地的抗战形势,听说以后还会有大人物要来!对了,小子,你可要保密啊,别乱跟人说!”年纪大的武工队员忽然发觉自己多嘴了一句,急忙板起脸色对身旁的年轻武工队员道。

“是是是!~”年轻的武工队员立刻严肃地猛点头。

这支队伍中,五个中外记者由十余名武工队精锐的战士保护下,穿过了敌人的封锁线,不断辗转进十二区队的根据地进发。

各村地农田里作为百姓主食的农作物还是有许多。除了高梁、玉米、小麦和荠麦等传统农作物外。还有十二区队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土豆,美洲甜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

“停止前进!”

“STOP!~”

队伍前面的向导突然停了下来,身后的翻译也同时向那三个外国记者发出警告。

刚才还在谈笑风生的队伍立刻静了下来,三个外国人没了之前的嘻嘻哈哈,脸也都凝重了下来,尽管出发前都被交待了可能面对的突发情况,但是真正遇到意外时,心头就像是被压了一块巨石,随时会压破脆弱的心脏。

初夏的暖风吹拂过刚刚进入的玉米田里,连成片地玉米地覆盖了这片丘陵地带,带起波浪般地拂动,除了天空中不时飞过的鸟雀外,庄稼田里一片宁静。

“怎么回事?!”哈利,米露尼和默多克三个外国记者一脸紧张,枪一响这子弹可不管你美利坚合众国的还是管你是哪个报的记者,不论哪一方士兵,见了面就是互搏生死的敌人,根本没有任何怜悯可言。

大公报的记者茉莉粉脸发青,作为对日本最为了解的中国报社,日本人的凶残早有了解,可怕不是被枪弹打死。而是被日军士兵凌辱至死。中央日报闻编辑也是微微发抖,自己也是倒霉,只不过平时爱说上几句硬气话,就被推选来参加这次中美记者联合秘密采访行动。

“看那边!~”队伍前面的向导突然指着右边五百多米处丘陵,矮坡的玉米间晃动着一面印着红太阳的白旗,似是有不少人在行进。

不一会儿,一队士兵出现在向导等人的视野里,好像是正在巡逻。

“是日本人!~快,快低下身!~”向导骇然发现居然是一队日军士兵,后面好像还有伪军。

正当他和那些记者们慌乱中低下身,利用玉米庄稼藏身时,没有什么经验的记者们碰到了几株玉米,异常摇曳晃动的玉米杆子并没有逃过那队日伪军士兵的视线,稍有吹草动就如临大敌的日伪军们立刻怪叫着四散开来,拉开一个散兵线包围圈围了上来。

呯呯!~枪是人的胆,子弹打得玉米杆子爆断,跟在武工队护送队伍里,躲藏在玉米田里的两个女记者不顾出发时千叮咛万嘱咐不可随意发声的禁止,忍不住被吓得惊叫连连,彻底暴露了玉米地里有人的真相。

“糟糕!~快撤,快撤!~”护送队伍的武工队小队长拍着脑袋脸色极不好看的抱怨道,就快到达十二区队地根据地了,在十二区队接应人马到达前,偏偏运气不好,碰到敌人巡逻的队伍,这两个女的还叫得跟杀猪一样。

一行人手忙脚乱从玉米田里亡命奔逃,这玉米杆子可不比秋后的芦苇杆子,子弹打上去根本是见枝穿枝,见叶穿叶,若不是队伍里的向导和翻译在奔跑中还算极为负责不断发声提醒,不让其他人像没头苍蝇蒙头乱窜掉了队,当然发声的代价,就是敌人的子弹直追着附近玉米上直蹦。

听到玉米田里那几声女人的惊慌尖叫,日军士兵立刻兴奋地狼嚎起来,三年大头兵,母猪赛貂蝉,“花姑娘!~哈哈哈!~”“米西,米西!~”散兵线包围圈里的日军士兵怪声乱叫起来,追得更急了。

“什么人?!”没跟着手下一起怪叫的小队长中村健有些奇怪,看对方转身就跑的样子,就知道这柿子软的好捏,立刻下令边上的保安队小队长道:“你们的,快快的跟上,要是放跑了一个,你的第一个死啦死啦的。”

即便是军职同衔,日军却普遍比伪军们高一等,也算是战斗力和种族直接划分了高低,有些治安区直接就有一个日军士兵可以命令三个伪军的规则,同样出任务,保安队的小队长也不得不听从日军小队长的命令。

两支日伪军小队就像是阴魂不散一样直追在武工队和记者们的身后,十几个武工队员对上一百多号日伪军士兵,就算是打不赢,逃走保命也是没问题,可是队伍里那几个记者却成了拖后腿,两个外国男记者倒是不要紧,至少是男人,西方人也生得强壮,跑起来两腿生风,还能照顾着两个身小力弱的女记者,搀着一起奔跑,那个中央日报的闻编辑却是吓得像一摊稀泥似,被两个武工队员一左一边像拖死狗一样拖着跑,冲得的玉米杆子七倒八歪,反弹起的玉玉杆子直奔他的下裆去,闻编辑颓丧的表情上也不知是痛苦还是害怕。

护送记者的武工队员几乎分出一大半的人断后,手里的驳壳枪连连射击,不过在玉米的这种地形里,短枪的杀伤力显然及不上步枪,玉米杆子虽柔弱,但也架不住多,也影响着手枪子弹的射程。

“跟上!跟上,别拉下!~”习惯于在交战中在战场上穿梭的武工队员竭力拉扯着记者们跟上他们的脚步,然而背后弹雨越来越密集,不时有断后的武工队员中枪发出闷哼声,硬是拼着中枪,他们也不舍得痛叫出声暴露自己的位置。

第十卷

第四百六十节

玉米田里枪声不断,子弹带着啸节乱蹦,每当身边的玉米杆子被子弹削断时,惊得两个女记者尖叫起来,武工队员们此刻已经无法抱怨这两个女人缺乏军事素质,因为日伪军已经完全发现了他们,冲进了玉米田包抄过来。

武工队员们仍得庆幸日伪军使用得是三八式步枪,只要不是打到要害和骨头,基本上就是一枪两个眼,由于玉米农作物的遮挡视线,乱窜的子弹仍然给武工队员们带来了伤亡,一名武工队员身负重伤,再也无法跟上队伍,绝望看了一眼自己的其他战友,道:“别管我,你们走!~”手里掏出了一枚手榴弹。

“弟兄保重!”“走好!~”

几名断后的武工队员含着泪最后看了一眼,再也不敢扭过头,继续掩护着记者们撤离,伤亡不可避免,战场上只有眼泪是最多余的东西。

庄稼地里被踩踏的一踏糊涂,玉米杆子急促晃动着,附近的农家听到枪声,唯恐避之不及,没有人敢跑出来触霉头。

轰!~

一团火球夹杂着日军士兵的惨嚎声在玉米田中炸起无数青翠枝叶和血肉。

听到这一声爆炸,武工队员们脸上都不约而同的露出悲痛神色,负伤自愿留在后面的同志拉响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八嘎,快快的!~”日军小队长中村健就像是见了腥的苍蝇,赤红着双眼,升官晋级就在眼前,完全无视部下的伤亡,更加大声呼喊着手下和伪军们加快脚步包抄,幸亏现在仍是农作物生长茂盛的季节,不是春耕前和秋收后一望无垠的平原,武工队员虽然拖着人,但做惯了农活锻炼出来的体力,撤离速度一点也不慢,日伪军两支小队一时之间还不能形成有效的包围圈,一方拼命的想转移脱离战斗,另一方拉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