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破山河在-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唉!杀了也好!”郑队长没想到李卫真是说杀就杀,连眼睛都不眨一下,背后寒毛一下子都竖了起来,不过却是没有半点对这个叛徒的同情。

“你们回来路上没遇见什么吧?!”郑队长语气听起来有些奇怪。

“能遇见什么?!没有啊!”李卫耸耸肩做了个什么都没有的手势,郑队长的表情有些让他看不懂,难道路上应该碰见外星人或者日本天皇之类的什么东西?!

“例如很奇怪的东西!”郑队长也不知道该怎么问。

李卫有点莫名其妙道:“白洋淀还出水怪?!”

郑队长提醒道:“比如发现巨大吼声的动物?!”刚才那一声几乎令风云变色的冗长吼声,让他又惊又喜。

“这个?!~”李卫和王保一干人等的表情一下子都变得古怪起来,貌似方才战场上吼得最大嗓门的罪魁祸首就只有李卫,别无分号。

跟着李卫的那个雁翎队战士主动凑到郑队长耳边小声嘀咕起来:“队长!是这样的……”一边说着,一边还把目光投到李卫这边,看得李卫心里毛毛的。

“啊!……这样!……没弄错吧!……厉害!到底是主力部队出来的。”郑队长看向李卫的眼神明显和方才不一样,让数千日本士兵失去战斗力的绝顶战斗英雄和在挂在船边嬉水扎鱼玩的李卫,这两个人一时之间他还无法重合起来。

郑队长现在倒是完全理解了为什么暗影连会这么放心把一个排长扔到鬼子监狱里,也难怪李卫会说到监狱几日游,不把那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当作一回事的漫不经心态度,人家还真是有几把刷子的。

郑队长满脸崇拜,紧拉住李卫的手不放,语无伦次只会重复说道:“呵呵!你的,大大的厉害!”差点没掏出纸笔来请李卫签名,战场之上最崇尚英雄,光是放倒三千敌人的战绩,已经足以将李卫,正应了那一句杀一为罪,屠万是雄。

“咳咳!哪里哪里,根据地排名我才是第五呢!前面还有四个,我算什么厉害!”李卫撇撇嘴谦虚道,军事大比武倒是让范国文拿了两个第一,而李卫自己连前三都没进,谈起这个就特别没面子。

“第五?!前面还有四个?!”周围雁翎队的战士们齐齐倒吸一口冷气,这种高手也不过第五名,就能一次放到三千敌人,那前四的高手岂不是可以在重重敌军横着走?!没能去延安观看军事大比武简直是人生一大憾事。

“嘿嘿!玩笑,玩笑!大家别放在心上。”王保连忙岔开话题,开玩笑,九天龙吟仅此一家,若不是顾忌到全范围无差别通杀把首长们也给波及了,李卫早就可以排到格斗高手排行榜第一。

交待完被救出的群众们安排去向,王保赶紧拉着暗影连全队跑路,李卫在雁翎队眼里几乎快成了唐僧肉,临走的时候听说李卫喜欢吃白洋淀熏鱼,足足塞了百十斤熏鱼整整一独轮车给暗影连,还有船家渔妹子抛过来的那眼神儿,直让人起鸡皮疙瘩,天知道白洋淀的家伙们还会想什么歪招挖墙脚,若真让李卫被雁翎队的人挖走,那比投敌叛变还要丢面子。

负责这一带进行军事联络任务的黄维谦联络员则加入王保的队伍,直接受暗影连队保护,以避免再次被鬼子偷袭。

清田秀子的伤势刚好就又匆匆地离开了,毕竟她和李卫是分别隶属于不同战线。

任丘县城被八路军打了个底朝天,几乎减员三分之一,而在白洋淀又出现了神秘的巨大吼声,令一个大队兵力当场出现全员溃逃,这让日军华北战区司令部不得不重视起出现在冀中一带的异常现像。

九月末,日伪军突然分成个八个方向冀鲁豫边抗日根据地对根据地发动铁壁合围进攻,企图通过细密的扫荡,梳理出进攻任丘县日军大营的那支八路军武装,同时捕获那个传说中在五一扫荡中大规模杀伤第36师团两个联队的神秘人物。

李卫孤身入敌营,里应外合解救被囚军民的战报得到了三团团部和冀中分区司令部的嘉奖,晋察冀军区从这次战斗成果中觉察到了日军控制区实则外强中干,虽然日军重兵进攻根据地,但是后方却出现明显空虚和漏洞,仅仅一个不到两百人的小连队能把一个县城搅得鸡飞狗跳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而且敌占区因主战部队在扫荡,原驻地留守部队战斗薄弱的现像普遍存在。暗影连和雁翎队此次战斗成果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借鉴,在日军再次发动铁壁合围扫荡的同时,晋察冀军区下达了到敌后之敌后的作战指示,作为反扫荡的新战术为推广。

十月初,冀鲁豫根据地的铁壁合围扫荡尘烟刚起,冈村宁次又再次发动了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巩固五一大扫荡以来取得的成果。

而引发一九四二年下半年晋冀豫鲁根据地的敌我大混战的祸水李卫,正美滋滋的抱着白洋淀捎来的纯天然手工制农家风味熏鱼啃得正欢实。

暗影连队在接到上级嘉奖后也没有闲着,趁着敌人出现混乱,接连拔除了十余个敌人据点碉楼,采用大规模地雷战和地道战,让敌人对石井村一带不敢轻易涉足。

石井村的地道已经初俱规模,接连了六个村庄,上百个真假地道口,多层次立体结构,即便日军工兵开挖和爆破,也不能伤到地道内的人。

日伪军的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显然已经没有了五一大扫荡时的突然性和突袭性,在经历了五月至八月最残酷的反击战斗后,各根据地的军民在应对日伪军的扫荡显然已经有了更丰富和经验和对策,反击手段越发的多样话,若说战争是一门艺术,那么这门艺术在晋察冀战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谓柱链锁的囚笼政策中,作为铁路为柱,反复遭到扒毁破坏,甚至受到八路军的大规模破袭战,公路也成了地雷陷坑的乐园,而碉堡更是越加被独立起来。

第七卷

第三百一十节

十一月初晋绥分局发布了“把敌人挤出去”的作战会议,会议主要内容经过挑选摘录,编制为小册子在各根据地之间进行传阅借鉴。

时势造人,五一大扫荡期间晋察冀根据地在吃了大亏后,抛弃了曾在百团大战时产生的打歼灭战和打硬战的骄纵思想,在辗转作战过程中,反而越发意识到零敲碎打的游击战优势所在,尤其是八路军各主战部队,都放下了主力的架子,主动配合起下面地方游击队进行大规模运动战,凭借着在红军长征过程中锻炼的一双铁腿在运动中消耗敌人的兵力。

十月和十一月连续两个月日军的第五次治安强化扫荡攻势,对有所防备的北方各抗日根据地而言,已经不如五一大扫荡那么猛烈,各根据地内军民花样百出的反击手段使得日军扫荡显得有些雷声大雨点小,大小各支抗日队伍都处于化整为零的灵活机动状态,利用群众为掩护,每每从日伪军的铁拳指隙之间逃逸而出,虽然日伪军重兵扫荡,却有一种有力无处使,找不到目标的感觉,昔日庞大臃肿的八路军集总经过精兵简政后,变得有如战斗队伍一般飘忽不定,各地的电台组成的信息网轮流担负起发布情报和命令的任务,更让日伪特务无从追踪。

冀中地区的经济基础仍是以小作坊为主的小农经济,由于日伪军的封锁和刻意政策控制下,老百姓们依靠着华北最大产粮地勉强不至饿死,想继续发展却是有心无力,有如被日军在脖子上勒着一根绳子,虽然断不了气,也好过不到哪里去,半死不活的吊着,老老实实成为侵华日军南下的粮食供给基地之一。

仅以简单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冀中地区,若只想小打小闹与日军周旋也倒足以支撑暗影连和各支游击队。但考虑到将来大反攻的长远规划,王保采纳了李卫的建议,由石井村为中心点向四周进行幅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诱降日伪军和武力进攻为两个基本点,两手齐抓发展当地经济与军事建设,这个地方土政策也同时符合了月初毛主席在党中央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发布了《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报告,重点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

刚刚收到《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会议参考时,王保忍不住多打量了几眼四排长李卫,这个一上战场就会开始发疯,满脑子只知道杀人的家伙怎么会有这种心思考虑经济发展,殊不知在现代社会连三岁小孩都知道要活跃经济,更何况现代经济社会里这个大染缸里出来的李卫。

石井村的“地雷经济”虽然只是小区域的易货交易,并没有直接的钱货经济,但连带着其他物资在石井村流通,在暗影连队军事保护下,各地区产物的交换和集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冀中地区根据地物资紧张情况。

唯一的缺憾就是貌似延安发行的抗币在冀中地区并不怎么受欢迎,还是以硬通货银元、大洋和实物互换。

发展经济并不是只以军工经济为主,毕竟群众和战士不能靠啃地雷过日子。整天馒头面条饮食也不均衡,除了以军工坊为主业外,相关附带地各类副食、学校、纺织等产业都被带动起来,不仅替暗影连分流了战士家属的负担,而且还把不能直接参战的老弱妇孺都组织起来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分工协作的优势。

地雷、手榴弹等简单军工产品销售走势连连攀升,一片利好,暗影连这支队伍小日子过得相当滋润,远比当初在太行山上啃石头整梯田,节约缩食的艰苦日子强得太多了,在暗影连队内。即便是从三团带出来的战士,一碗玉米面叠上几块霉豆腐的简单伙食对不少新战士而言,几乎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

由冀中分区司令部整理印制的小规模袭扰作战学习手册,让石井村的满堂红牌地雷陷入了一供不应求的火爆行情,兵工厂管帐先生算盘打得噼叭作响,统计着每天进出货,可以维持多大规模的再生产,军工生意异常红火,给暗影连这支近两百人的小队伍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当兵打仗耗得是钱粮,王保等几个连排长在训练和作战中地底气都倚仗着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