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投机者-第5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面战争快则五年,慢则八年,所以他要去四川搞西南开发,搞军事工业。算算看,这不是才五年吗。”
  “还好,重庆的兵工厂基本走上正轨,虽然还不能完全满足抗战需要,也勉强能满足战争需要。”杨永泰对重庆的了解恐怕比蒋介石更多,不过他对庄继华的有些做法还不是很理解:“我有点不明白,文革为什么要武装川军,中央军的整编还没完成。”
  “畅卿,这你就不懂了,装备川军有几层含义,首先川军也是中**队,也是抗战的一股力量,而且一旦装备了,抗战一起,川军就必须出川参战,这样为国民政府迁都四川扫清了障碍。”蒋介石叹口气:“文革是不想使用武力,不是武力不能拿下四川,而是拿下之后的后患,那会耽误西南开发,庄文革是绝不愿做这种事的。”蒋介石扭头看看西边:“他们在四川的演习结束了吗?”
  “结束了?”戴笠从角落过来答道:“最新的报告说他们正在搞演习总结。不过,庄继华命令洪君器向武汉地区集中弹药。”
  演习进行得很顺利也很精彩,在郭勋祺和蓝运东指挥两个师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攻防转化能力,野战工事构筑以及防空防毒气的能力,可演习到后面,庄继华有些分心了。
  七七事变的消息传来后,庄继华不时向上海、云南、重庆发出命令,让李安定、范汉杰尽快赶到重庆,电告张静江立刻组织江浙一带的工厂西迁,电告天津山东等地的合作伙伴立刻西迁,电告卢作孚虞洽卿立刻组织船队东下上海,电告李之龙加快弹药的生产储备,电告洪君器立刻将弹药运到武汉储备。
  庄继华下这些命令时没有回避蒋百里和刘湘他们,而且这些电报都是以加急电报的形式发出,这让蒋百里刘湘等人有些意外,蒋百里刘湘私下里问他是不是认为卢沟桥事件真能发展成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刘湘邓锡侯更进一步询问他们应该怎么办?
  总结会很热闹,刘湘是最满意的,郭勋祺师是他的王牌部队之一,这两周的表现让他非常吃惊,部队完全脱胎换骨,不但武器装备,士兵个人的战斗技能,还有部队的战术执行能力,都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刘湘这几天都是乐呵呵的,一张脸笑得像开了花一样;邓锡侯等人一方面有些妒忌,一方面也心存希望,毕竟部队都在重庆整训,而且也换了装备,王铭章师还在新一集团军系统内,属于庄继华亲自指挥的部队。
  第一节 “意外”的战争(六)
  蒋百里的总结结束之后,庄继华宣布休息半小时,众人纷纷离开座位,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边轻声谈论,他们很自然的分成几堆,邓锡侯田颂尧孙震刘文辉几个在一起说说笑笑,刘湘傅常潘文华郭勋祺在却眉头深皱,杜聿明蓝运东廖耀湘等人神情,王赓孙立人几个留美的则是是另一道风景,蒋百里和卢汉、安恩溥则在一边闲聊。
  在一遍众将领略有些轻松的交流中,也都有些不安,成都、重庆、泸州、南充等地相继发生抗议怒潮,而且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是由重庆领头,重庆的大中学校、各个工会、社会团体,他们的话题已很自然的很快从演习转到卢沟桥事变上了。
  “晋康兄,你说委员长这次是真的要打还是只拉个架子(四川方言,意思是做个样子)。”刘文辉悄声问。
  邓锡侯将香烟从嘴里取下打了个哈哈:“不清楚,不过看这架势,恐怕小不了,自乾,当初不是商议好了吗?你不出兵的,你的兵负责护卫川藏线建设,对了这喻培棣建川藏线建得怎样了?”
  “唉,”刘文辉叹口气:“难呀,西藏的地形太复杂,又缺少重工程机械,全靠人力,英国人和**那个王八蛋又在捣乱,进展缓慢十分缓慢,快一年了才过昌都,到拉萨还早着呢。”策划了一条路,滇缅公路吗,李安定负责的那条公路,现在不知怎样了。“田颂尧说
  “恐怕也轻松不了,”邓锡侯摇头说:“我们在川藏公路上与英国人发生冲突,英国人还会允许我们使用或者修建滇缅公路吗?文革在这事上恐怕有些操之过急。”
  “晋公,如果。我说如果,”孙震有些目光闪烁:“这次卢沟桥事变真的演变为全面战争,我们是真的出兵
  “当然,”邓锡侯一下就严肃起来,他看看孙震和田颂尧:“这事没商量,必须出兵,而且必须是主力部队,别说当初说好的,就算不整编。我们还都是中国人,中**人,保国御敌责无旁贷。”
  邓锡侯他们的谈话落到抗战出兵上了,一边刘湘他们的话题却集中在部队训练上,刘湘很是纳闷,同样地战术手册,同样的装备,为什么其他部队练出来的与郭勋祺不一样。
  “甫公。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主要有四条,”郭勋祺笑着说,这次他的部队打得很漂亮,连带着心情也十分愉快:“庄文革练兵首先练神,这个神是精神的神,所以第一条就是每个连队都有文化教员,这文化教员就相当于北伐时期的党代表。这文化教员不但教士兵识字还要教士兵认识到为何而战,所以士兵的积,根本不需要我们督促,士兵自己就要练,训练场上一天到晚都热闹非凡。第二条就是服从。庄文革特别强调执行,命令一旦下达,必须无条件执行,即便全员战死也必须执行;第三条是合作,就是不许有任何保存实力的做法,一经发现立刻驱逐出队;第四条是团队精神,我们很少处罚个人,受处罚的都是团体,一人落后,全体受罚。这样地例子数不胜数。甫公。我以前也没想到,就这样平平淡淡的四条。几个月下来居然让部队有脱胎换骨的感觉。”
  “早就听孙元良说起过,庄文革善于练兵,原来还以为他只是装备好,没想到…”潘文华略有些钦佩的说道。
  不过刘湘却没听到他的话,他正注意到,不远处杜聿明蓝运东廖耀湘的谈话,他们的话题却是卢沟桥事变。
  “学长,你看校长是不是已经下决心了,要和日本人干一场?”廖耀湘的声音有点大,以至刘湘听得清清楚楚。
  “你这可是问道于盲了,你应该去文革,黄埔同学中要论猜校长心思最准恐怕就是他了。”杜聿明闷闷地说。
  “学长,你那里还要不要人,我去给你当个团长怎么样?”廖耀湘恬着脸问,军校当老师根本不是他地愿望,要不是庄继华有严令,他早就跑南京了。
  “团长?”杜聿明一愣,廖耀湘以为他不干,连忙说:“要不营长也行。你看看呀,这抗战就要打响了,可我还窝在学校当老师,这不让人着急吗?等战争真打起来,他要还让我留在学校,那就不要怪我不告而辞了。”

()好看的txt电子书
  “你要不告而辞,”杜聿明一笑:“我跟你打赌,你肯定走不了,你要敢走,我敢肯定你会后悔,以后再也没有带部队的希望了。”
  廖耀湘有点莫名其妙,不走也无法带部队呀。他根本不想教书育人,他的理想是指挥千军万马,浴血疆场,雪国耻,恢复河山,在军校里当教官,实在是个没前途的职业。
  “你放心,文革不会把你一直留在军校的,你到军校不久我就向他要过你,我想要你过来当副参谋长,可他不干,他说副参谋长屈才了,你和孙立人都是师长的料,他要给你们组建两个师。”杜聿明轻声把庄继华的打算透露出来。
  廖耀湘闻言大喜,一个师,舒服,爽,蓝运东忍不住骂道:“你小子这下乐了,六期毕业,这么就快就升到师长,不知让多少同学羡慕。”
  廖耀湘闻言夸张地缩缩脖子,他是黄埔小字辈,与戴笠同期,这么快就升到师长,却是让很多学长羡慕妒忌。二十九军守得住北平吗?“蓝运东没理会廖耀湘的怪相,而是转换了一个关心的话题。
  “守不住。”侧面传来一声话语,杜聿明不用回头就知道是庄继华回来了。
  “二十九军肯定守不住,”庄继华毫不犹豫的说:“一支没有准备的军队怎么可能取得战争地胜利。”
  “文革,你这是什么意思?二十九军没有准备?已经交手数次,宋哲元不可能没有准备吧。”蒋百里插话道。
  “宋哲元没有准备?他们是在宛平和卢沟桥与日军几次交手,把日本人都打回去了,怎么可能没有准备呢?”刘湘也很奇怪。他忍不住走了过来。
  庄继华看看屋里的众将领然后说:“大家请坐,我正要与大家谈谈对此次卢沟桥事变的看法,以及我们应该作那些准备。”
  等众人纷纷回到自己地座位上后,庄继华这才说道:“我说宋哲元没有是指他最近发表的一些言论和作出的决定,从报上得来的消息看,宋哲元希望以让步来求得妥协,但他错了,卢沟桥事件只是一个药引子,华北自治才是日本人真正想要的。日本人想这个已经想了好几年了,他想息事宁人,所以步步退让,对中央的警告,全国抗战热情视若无睹,这种状态下,日本人可选择发起进攻时机。他不败就没天理了。”
  庄继华停顿一下看看在座诸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卢沟桥会不会演变成中日之间地全面战争,我地判断是,会,原因很简单,中国已经无路可退了,中国不能丢了华北。委员长在庐山地谈话也已经表明,这次中央不会让步。不会妥协,日本人也表明他们一定要达到目地,日本内阁已经通过向华北增兵的决定,战争不可避免。现在我想说说我们怎么办。”
  庄继华说到这里拿出一张电报:“这是我刚收到的委员长发给我的电报,估计甫公和光亭也有。内容应该是相同的,委员长在电报中命令我做好战备,随时准备出兵川外。日本内阁的决定和这份电报已经表明,一个月之内战争就将打响,正好川滇两省军事长官都在,就请大家说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庄继华说完就坐下了,众人先是沉默了两分钟,随后就像炸开锅的开水,了。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