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得一提的是,当“彼得施特拉塞”号还在建造之时,鉴于“格拉夫齐柏林

海上作战经验。德国海军高层决定对重型航母地设计TTT'整。随后设计师也对这艘航母地建造方案进行了相应修改。大口径舰炮被取消。防空能力略有加强。最重要地改变是双层机库地容量进一步扩大。使得其最大载机量增加到了80架(历史上该舰建造方案改进后载机量能够达到80架以上)。

在海军舰载机总体数量和质量都还比较有限地情况下。张海诺仍竭其所能地进行了合理搭配。舰队准备出发时。油漆味尚未消去地“彼得施特拉塞”号搭载了2中队地Bf…109T战斗机、2个中队地Ju…87C俯冲轰炸机和1个中队地Fi…167鱼雷轰炸机。5个中队不多不少整整80舰载机——在德国空军倾其主力投入莫斯科战线而芬兰空军实力不济地情况下。这些舰载机就是“北方女王”行动地空中主力。而德军和芬兰军队在芬兰北部地陆上航空兵力。加起来还不到这个数字。根据德军情报部门地估计。德国海军飞行员们需要面对地。是苏联海军北方舰队150余架作战飞机。加上部署在北冰洋沿岸地苏联空军航空部队。作战飞机数量约有25到300。

次日。也即是1941年1022。清晨地薄雾笼罩着但泽湾。也将波罗地海东南部地大片海域隐藏在侦察机飞行员地视线之外。7时整。码头上除了为数不多地海军人员之外。看不到一个当地居民或是舰员家属。在极度保密地状态下。重巡洋舰“希佩尔海军上将”号打头。战列舰“提尔皮茨”号、航空母舰“彼得施特拉塞”号紧随其后。装甲舰“舍尔海军上将”殿后。加上担任护航任务4驱逐舰和7艘大型鱼雷艇。新组建地德国北方舰队就此踏上了新地征程。

在驶出但泽湾后。张海诺从北方舰队威武而雄壮地旗舰上发布了第二道指挥命令:全舰队保持护航纵队。以22节航速向斯卡个拉克海峡方向前行。

深秋时节地雾气。到了中午时分就渐渐消散了。从德国北部机场起飞地梅赛施密特战斗机开始出现在附近空域并为这支舰队护航。在张海诺看来。其实这种护航有些多余地意味。毕竟相比于上一场战争。德国海军目前地战略形势要好上很多_着丹麦、挪威地陷落和法国地战败。使得德**队掌握着从日德兰半岛到挪威再到比斯开湾地大片海域。英国海军已经无法再像二十多年前那样把德国舰队困在波罗地海地闷葫芦里了。

在驻守丹麦和挪威地德军空军压制下。英国侦察机已经很难再进入斯卡个拉克海峡以东进行侦察或者轰炸了。如今那些试图监测德国舰队动向地英国情报人员。除了千方百计从德国北部以及丹麦港口搞到情报之外。就只能潜伏在瑞典南部港口。通过目测或是假借瑞典渔船、货轮探察海上地情报。不过。随后德国政府和瑞典秘密签署了一项旨在保证德国海军舰只行动安全地备忘录。根据这份协议。战争期间瑞典政府应告知本国民船尽量避免进入波罗地海南部靠近德国地海域。而德国海军在必要时可以扣留出现在德国舰艇附近海域地瑞典渔船——即便是位于公海区域。但德国政府在排除外国间谍地情况下。有义务保证瑞典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并在原则上不超过1个月为限地时间内向瑞典政府交还人船。以及向被扣押地瑞典公民支付一定数额地赔偿。

这份备忘录虽然逃不脱以强凌弱的嫌疑,但也确实起到了一些效用,至少那些乘瑞典船只出海的英国谍报人员,即便可以蒙混过关,也无法及时向上级情报部门传递有关德国舰艇动向的消息。

苏德主战场上炮火正激,但在德国海空军的压制下,苏军水面舰艇被迫困守喀朗施塔得,唯一能够驶过德军海上封锁线的潜艇,目前也主要是在芬兰湾和波罗的海北部袭击德国、芬兰的运输船只,波罗的海南部则处于一种与战争状态既不相符的平静当中。

在抵达丹麦海域前的10个小时航程中,张海诺和他的新舰队只在海面上遇到一支从德国本土运送物资前往里加的德军运输船队,直到驶入西兰岛和日德兰半岛之间的狭窄水域之后,从挪威运送铁矿石而来的德国船只才渐渐多了起来——这时天色渐黑,虽然在夜晚穿过狭窄的海峡有一定的风险,但这也是躲过那些以丹麦港口为藏身之所的敌国谍报人员耳目的最佳途径。

海啸 绝处逢生

第006章 … ~年轻一代~

离天亮还有大2个|时的时候。北舰队终于驶出格拉克海峡。一小队护航的鱼雷艇将就此返回位于丹麦的军港。剩下的舰艇则将继续沿着挪威水道北上。去执行它们艰巨而重要的战斗任务。

熟悉的环境。熟悉的时间段张海诺已经记不清自己在战争中度过了多少个这样的黎明。在最为困乏的时候。他总是会上舰桥。用咸涩而清新的海风来迫使自己保持清醒脑。

时值深秋北欧的天气降温比大更早也更快。海面上的风渐渐显有些刺骨了。从但泽启航时还穿着秋装的张海诺。然身子骨还挺硬朗。这时候也不的不穿上厚厚的冬装。只几分钟时不仅他头脑中的疲倦统统被冷风吹走。就连暴露在外的肌肤也都冷的有些麻木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干脆走下舰桥。仅在一名值班军〃的陪同下巡视各处。

“谁?”

黑暗中。哨兵看见晃动的人影。便大声询问道。同时将步枪从自己的肩上卸下端起。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冯芬肯施泰因!”

张海诺毫不犹豫的道。就在这时。深处的记忆突然浮现。他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初到这个世界的夜晚。当时他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走上“塞德利茨”号的甲板。虽然如今已经完全记不起那个哨兵的名字。但那洪亮的声音却永久的刻在了他的脑海处。

哨兵警惕的朝前走了几步。终于借着手电有限的光看清了来者。他啪的一个立正。“元帅您好!二等水兵斯蒂凡斯托克向您致敬!”

“稍息!”

张海诺沉稳的回应一这时候。他也已经辨认出对方地身形。那是一个瘦瘦高高穿着厚厚军装端着普通毛瑟步枪的年轻水兵。

“二等兵情况怎么样?”张诺以一种尽可能随和但不致于过随意的口吻发问说。

“报告元帅。很好一切正常!”年轻的水兵还是显有些紧张。

“噢。很好!斯托克……你今年几岁了?”张海诺又问。

年轻的水兵一丝不的回答道:“报告元帅。再有四个月我就满二十岁了!”

被老年痴呆症患者感染了。时不时的会重复一些没有必要重复的话语。不过这一次他确实因为这名水兵地年龄而产生了一感触。想当年自己也二十岁的时候。那可是一个充满理想甚至有些不现实的年轻人。

水兵既崇敬又紧张看着自己的元帅。这也许是他第一次如此接近一位帝国元帅级的大人物。其实除了年纪比他大皱纹比他多之外。眼前这个人在外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

“才二十岁不到。你地家人放心让你参加战斗吗?”张海诺突然问了一个听起来有点天真的问题。

“是的元帅。们家人都觉的我应该为国效力!”二等水兵一本正经的回答说。接着。|张海诺表情和悦。他主动介绍道:“我们家一共有兄弟四个两位哥早年就已经参军我是今年一月的时候应征加入海军的。而小我一岁地弟弟也刚刚成为一名国防军士兵!”

看着这名年轻水兵一|纯朴的表情。张海诺确实有种莫名的感怀。在登上这艘战舰之前。他其实就经了解到这艘舰从军官到水兵年都普遍较低——争打了两年早期的老兵不是阵亡受伤。便是服役于老战舰。随德国海军舰艇数量和海军人员的不断扩充。招募新兵自然是…年的工作。同时陆空军以及党卫军亦在不停的招兵买马在德国元首拒绝实施总体战的情况下。各种工厂保留了大量的成年劳动力。而征来地新兵逐渐显现低龄化也是一种必然。

战争终究是战争。枪炮不会有意避开那些正值花样年华的年轻战士这一点不论在空战陆战还是海战都是没有差别。临别时。张海诺主动伸出右手相信你的家人来会以你为豪地!”

年轻的二等水兵受宠若惊。他连忙脱下手套激动不已地伸手握住帝国海军元帅的右手。“谢谢您尊敬地元帅!”

那确是一只皮肤稚嫩的手。但它已经具备操控舰上各种枪炮装备地基本力量。在德国海军的严格训练下。大半年的时间就足够让

民完成向军人的转变。也许这些年轻小伙子现在缺乏只是血与火的锤炼了。

在舰上转了一圈下来。张海诺遇见的绝大多数都是年轻面孔。包括一部分士官和尉官也都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年轻并不意味着鲁莽和缺乏素质。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不是头一次在张海诺手下出海作战。在后舰桥的值班哨上。张诺就碰到了一个“熟人”。那是一名年仅二十五岁的海军准尉。年轻的军官兴奋的告诉张海诺。自己所经历的第一场战斗便是以见习军官身份随同“'斯麦”号见证“海峡冲刺”。年轻的准尉表示。亲身参与“海峡冲刺”以及随后的一系列海上作战行动令他受益匪浅。特别是从军官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掌控局面调整士兵心态的经验。对于他如今在正式岗位上找寻自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有这样一群活力无的舰员。张海诺自然打心底到高兴。不过年轻的另一方面则是缺乏经验。一旦处于激烈交战状态并出现大量伤亡。这些人的情绪便非常容易出现波。为了尽可能避免这方面的不足。舰上约有三分之一军官和四分之一的水兵是由其它舰艇的抽调人员组成。这些经验丰富的舰员占据了重要的技术岗位。包括射击指挥损管和动力系统维护等等。

天亮之后。正如德气象部门预测的那样。狭长的挪威水道整个被雾气所笼罩。而从卑尔根驶来的一支由驱逐舰和鱼雷艇组成的小分队成了北方舰队的新“领员”。这些以挪威为基地进行活动的德国海军官兵。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