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型潜艇每周4艘的速度意味着一个季度下来就会有50艘左右的潜艇加入作战序列,综合目前德国潜艇的损失速度以及新艇员训练磨合地时间,长此以往投入对英封锁作战地德国潜艇只会越来越多,而考虑到目前德国还没有完全将法国、比利时、荷兰的各种工业资源转为己用,海军建造潜艇地速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赫森紧接着又向大家展示了另外几张图纸,并配合着讲解说:“这是对U…5至U…21的改造计划。预计改造工程将在11月之前全部结束,重点是装备大功率艇载雷达以及更换新型的柴油发动机。在不增加艇员人数的前提下,我们预期这些潜艇的性能可以增加到原来的百分之一百六十!在潜艇改造期间,原有艇员将配属至新建成服役的IX…A/39型和IX…B/40型潜艇上!”

众所周知,战争是科学技术的特殊催化剂,在战争状态下。一个国家最出色的科学家大都会为它的战争机器所用。加上大量资源的投入,各种军事装备在技术性能上出现日新月异的进步不足为奇。在介绍完海军潜艇部队的新装备计划之后。冯。赫森接下来又以世界海图向在座的海军核心将领们介绍了德国潜艇部队目前的部署情况…………现役状态下的280余艘潜艇让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的规模达到了20多年来的顶峰,按照邓尼茨提出的轮换作战体制,它们中的大约三分之一留在德国本土维修、补给和休整,三分之一在开赴战区或者返回的途中,真正在第一线活动的在90到100艘左右。

用醒目颜色标注出潜艇活动情况的海图看过去一目了然,大西洋作为对英封锁战的重中之重集结了一线潜艇中的大部分,这一点张海诺不久前已经在海战中深刻体会到了,在返回柏林之后他还特意请邓尼茨向参加那场战斗的艇长们转达敬意。若没有他们的配合,他的舰队未必未必能够凭借自身力量击沉“拉米利斯”号………到头来反而有可能因为弹药耗尽而不得不提前返航。

待冯。赫森坐回到位置之后,雷德尔向冈瑟。吕特晏斯中将作出一个手势,“吕特晏斯将军,请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最新的海上袭击舰!”

吕特晏斯起身后大步流星的走向赫森先前所站的位置,他的副官适时的从随身携带的皮箱里取出一个只比手臂稍短的木质轮船模型,并将其放在长桌靠近雷德尔的那一侧。这并不是新式海上袭击舰的概念第一次登堂入室,作为德国海军的高层人物,在座其他将军之前也或多或少的了解到一些情况…………由于德国海军适合远洋作战的大型舰艇数量有限,而国内的大批商船在战争爆发后只能呆在本土港口,一些军官便萌生了将它们中性能较好的改造成为海上袭击舰的想法。事实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就曾这么干过,只不过那时的海上袭击舰由于敌众我寡开战后没多久便被英国海军一一消灭。

“这就是我们的新式袭击舰,或许我们称之为辅助巡洋舰更为贴切!”摆在桌上的轮船模型或许称不上精密,但计划中的海上袭击舰却不容小视。在吕特晏斯的亲自演示下,它在短短几秒钟就从一艘外观普通的货轮变成了拥有好几门巡洋舰口径主炮的战斗舰艇,而所有的火炮都被巧妙的配置于可翻倒的舷侧板后面。

“遭遇敌方船只时,我们的辅助巡洋舰将悬挂该国或者中立国的旗帜,外观上也会做一些相应的伪装,等到对方放松警惕的时候,我们从近距离给他们致命一击!”吕特晏斯铿锵有力的解说道,而在另一个世界,他出众的才能更多的表现在率领主力舰队进行远洋破交战上,如果不是“俾斯麦”号落寞的失败,他或许会成为德国海军有史以来最出色的舰队司令。

将军们的目光很快从那个轮船模型转到了其他同僚那里,从彼此的表情和眼神中,他们得到了非常一致的意见:既然海军的兵力近期将捉襟见肘,何不大胆的尝试一下这种简易低成本的新袭击舰呢?

“我们目前已经完成了3艘这种辅助巡洋舰的改装工作,它们均装备150毫米舰炮、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以及一些辅助火炮,我们还将为它们配置阿拉多196型飞机以及大量的水雷!”吕特晏斯进一步讲解道:“它们将主要部署在主力舰队和潜艇较少光顾的海域…………南非和东非沿海、印度洋以及南太平洋,攻击英国及其盟友国家的船只。我们最终的计划是改装20艘这样的辅助巡洋舰,在主力舰队重新投入作战之前尽可能的破坏英国本土与外界的海上运输线!”

对于这个计划,将领们很快都表示了赞同,而在张海诺看来,这些袭击舰的出现虽然要比历史上迟好几个月,但终究是适应德国海上袭击战略的产物,尤其适合对船只较为松散而且又远离主要战场的海域实施袭击作战。

海啸

第027章 … ~拐点~

德国,基尔,日耳曼尼亚造船厂。

蒙蒙细雨中,数千名海军官兵列队于7号船坞周边的空地上,船坞中横躺着的艨艟巨舰以它那比山丘更加雄伟的身躯阻隔了人们的视线。在船首前方大约两层楼高的观礼台上,德国海军元帅埃里希。雷德尔和海军将官们盛装列席,这里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神情。

在经过4年的漫长施工之后,“格拉夫。齐柏林”号的同级舰、预计满载排水量达到3。1万吨的“彼得。斯特拉塞”号终于迎来了自己离开襁褓的日子………尽管与“格拉夫。齐柏林”号同期铺设龙骨,但由于人力物资以及海军战略等原因,这艘重型航空母舰的工程进度大大慢于自己的姊妹舰,在雷德尔为首的海军将领们的不断努力下,它的下水日期才不至于遥遥无期。

放眼望去,整个下水仪式现场庄严而肃穆,只是相比于2年前“格拉夫。齐柏林”号下水之时元首亲临、高官齐至的轰动场景,如今“彼得。斯特拉塞”号享受的待遇未免显得有些寒酸。

上午9点的钟声敲响,作为海军领头人,埃里希。雷德尔以他那一贯沉稳有力的嗓音做了一番充满鼓励意味的讲演。当声音回荡在高度现代化和规模化的大型造船厂内时,在场的德国海军官兵们无不憧憬着他所描述的美好未来,人人相信只要按照这条道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德国海军摆脱悲惨宿命的日子并不遥远。

德国海军内部式的下水仪式不带任何花哨,各个环节按照惯例从简进行,最后,这艘以一战时期德国飞艇部队著名指挥官彼得。斯特拉塞的名字命名的重型航母缓缓滑下船台,等待它的将是持续数月的后期舾装…………具体时间取决于相应装备物资地配给和技术设备的装配工作。在吞并波兰和占领法国大部之后,德国近期在劳动力方面应该不会感到紧张。

下水仪式结束的当晚。海军在基尔港驻地举行了一个高级别的小型酒会。就着来自法国地高级香槟,雷德尔与自己信任的将领们低调地交流着。

“元首已经答应给海军增加3个梅塞施密特战斗机中队、4个俯冲轰炸机中队和2个鱼雷机中队的编额,所有作战飞机将在圣诞节之前到位,飞行人员由我们自己负责招募和训练!按照理想进度。彼得。斯特拉塞号可以在明年春天达到作战状态,但我们还是得做好应对各种意外状况的准备!”

在谈论到任何与元首有关的事情时。雷德尔通常都是不带个人感情色彩的,尽管他本人在希特勒登台之前就对国社党的政见持认同态度,但他总能保持一种公私分明的心态。也许有人会认为他是故作姿态,不过熟悉他的人,包括张海诺在内,还是能够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

在德国军中担任过一定级别职务的人,对于由元首本人创造地种种“意外状况”都不会感到太过意外,而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如果不列颠之战陷入困局或是提前结束,都有可能改变元首许诺过的事情。而在德军统帅部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海军吃这种亏恐怕已经不止一次了!

悲观的话语多说无益,张海诺举起酒杯:“相信这艘更加强调载机量、起降速度和远洋航行能力的新航母不仅能够为我们的主力舰队提供强大地空中掩护,更可以在关键时刻帮助我们打破敌人的海上牢笼!”

“英国人地封锁线对我们还有效吗?”赫森笑着反问道,他的这句话也代表着目前德国海军内部的一种观点,即在获得挪威入海口和法国西海岸之后,德国事实上已经摆脱了受英国海军压制和封锁的战略局势。

“等到有一天我们的商船也能自由进出北海地时候!”海耶善意地笑着说:“封锁才算真正被打破!”

“相信那一天不会太远!”上了年纪的京特。古泽是那种人老心不老地将领,他也许还想着某一天能够再次指挥舰队出海作战。不过有张海诺、吕特晏斯和邓尼茨这样出色的后辈指挥官,他完全没有必要拿自己毕生的名誉冒险。何况以年龄而论,他在战争爆发前就可以光荣退役了。

吕特晏斯亦举起酒杯,“就为胜利的那一天干杯!”

“干杯!”

一周之后,瑞士,苏黎世湖畔。

“你知道吗?我一直担心我们要到战争结束后才能再相见!”

一袭白色及膝长裙的安娜。和张海诺肩并肩漫步在沿湖小路上。充满生命力的草地灌木以及美丽的湖景是那样的让人心旷神怡,清新的空气中压根找不到一点战争的气息。

或许因为太久没有穿过军服以外服装的关系。张海诺对身上这件休闲样式的衬衫还有些不适,但能够和自己最深爱的人在一起,让他完全可以无视种种困难。

“元首特地准了我半个月假,他还希望我能够把你们接回德国去,并许诺在上阿尔卑斯山风景最好的地方送我们一处大庄园!”

“那你接受了吗?”安娜并无期待的问。

“元首的好意我没有当面拒绝,不过那处庄园还需要一段很长时间进行筹备,而且你母亲的病也不是随时适合长途旅行的,不是么?”张海诺转过头,以他一贯沉稳中带着自信的表情看着安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