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的减肥手册(亚洲版)-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胆石症者较正常人高4~6倍,更为严重的是肥胖者的寿命将明显缩短。据报导,超重10%的45岁男性,其寿命比正常体重者要缩短4年。
  2.影响劳动力,易遭受外伤
  身体肥胖的人往往怕热、多汗、易疲劳、下肢浮肿、静脉曲张、皮肤皱折处患皮炎等,严重肥胖的人,行动迟缓,行走活动都有困难,稍微活动就心慌气短,以致影响正常生活,严重的甚至导致劳动力丧失。由于肥胖者行动反应迟缓,也易遭受各种外伤、车祸、骨折及扭伤等。
  3.易患冠心病及高血压
  肥胖者脂肪组织增多,耗氧量加大,心脏做功量大,使心肌肥厚,尤其左心室负担加重,久之易诱发高血压。脂质沉积在动脉壁内,致使管腔狭窄,硬化,易发生冠心病、心绞痛、中风和猝死。书包 网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三章  肥胖的危害(2)
4.易患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伴随肥胖所致的代谢、内分泌异常,常可引起多种疾病。糖代谢异常可引起糖尿病,脂肪代谢异常可引起高脂血症,核酸代谢异常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等。肥胖女性因卵巢机能障碍可引起月经不调。
  5.影响肺功能
  肺功能的作用是向全身供应氧及排出二氧化碳。肥胖者因体重增加需要更多的氧气,但肺不能随之而增加功能,同时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积又限制了肺的呼吸运动,故可造成缺氧和呼吸困难,最终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6.易引起肝胆病变
  由于肥胖者的高胰岛素血症使其内因性甘油三酯合成亢进,就会造成在肝脏中合成的甘油三酯蓄积从而形成脂肪肝。肥胖者与正常人相比,胆汁酸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超过了胆汁中的溶解度,因此肥胖者容易并发高比例的胆固醇结石,有报道患胆石症的女性50%~80%是肥胖者。在外科手术时,约30%的高度肥胖者合并有胆结石。胆石症在以下情况下发病的较多40岁以上肥胖妇女,肥胖症者与正常体重的妇女相比,其胆结石的发病率约高六倍。
  7.增加手术难度,术后容易感染
  肥胖者会增加麻醉时的危险,手术后伤口易裂开,感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机会均较不胖者为多。
  8.可引起关节病变
  体重的增加可使许多关节如脊椎、肩、肘、髋、足关节等磨损或撕裂而致疼痛。

()好看的txt电子书
  9.并发疝气
  肥胖者可并发许多疝病,其中以胃上部易位至胸腔中的食道裂孔疝最为常见。
  肥胖者易患高血压病
  肥胖者容易患高血压病,其发病机理是: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大量增加,使血液循环量相应增加,从而使小动脉的外因阻力增加,这使得心脏必须加强做功,增加心搏出量,以保证外周组织的血液供应。由此而致的小动脉硬化,促使高血压发生,加上肥胖病病人体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水钠潴留,进一步增加了循环血量,加重高血压。
  血压若长期持续在较高状态,会损伤心血管、脑血管、肾脏血管等,最终导致心肌梗塞、脑中风、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尽管肥胖可以引起高血压,但临床观察中的确有不少肥胖者的血压正常,这可能与机体本身的代偿能力有关。当然,代偿能力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代偿能力则会出现血压升高。减轻体重是防止高血压发生的有效措施,甚至对已经发生高血压的肥胖者,经低热量饮食疗法治疗使体重下降后,高血压也可自行缓解。
  遗传因素对肥胖者高血压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包括一部分体重正常的高血压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对血管壁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对高血压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该类患者常有家族发病倾向。
  医学研究指出,体重超重的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大约是体重正常成年人的4倍。
  肥胖易导致肺血管阻塞
  医学研究表明,肥胖和致命的突发性肺部动脉血管阻塞有密切的关系。这种阻塞肺部动脉血管的血栓常常是随血流从大腿部向肺部转移的。
  研究人员通过对20年来的医院医疗记录的调查分析发现,肥胖的病人发生突发性肺部动脉血管阻塞而导致死亡的几率比一般人高25倍。这种风险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的发生率更高。突发性肺部动脉血管阻塞是紧随心肌梗塞和中风之后的第三大致命的心血管疾病。
  肥胖可损害心血管系统
  心脏就像一部机器的发动机一样,是人体的动力系统,而血管就像发动机的油路管道。伴随着心脏的每一次搏动,血管相应地扩张,血液被源源不断地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心脏和血管就是这样共同维持血液在人体内不停息地循环运转的。
  健康的动脉管壁光滑而富有弹性,可以保证血液在其中畅通流动。然而,当动脉复生粥样硬化改变时,血液中的一些成分就容易在动脉内壁形成斑块,降低管壁弹性,使血管通路变窄,血流受阻,甚至被切断。超重或肥胖的人比体重正常的人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因为肥胖降低了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胰腺只好拼命地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满足身体的需要。胰腺超负荷运转导致血液中胰岛素快速增加,损伤动脉内壁,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肥胖的危害(3)
血管不通畅就好比汽车的油路不通,会直接影响整体功能。它所造成危害的大小,取决于堵塞的部位。在心脏周围有一条叫做冠状动脉的血管,它担负着为心肌输送养料的重要任务。如果冠状动脉出现动脉硬化斑块,妨碍血流通过,会使其负责供给营养的那部分心肌缺血,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冠心病”。若血管被完全堵塞,血液循环中断,心肌就会因缺血而坏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肌梗塞”,其危险程度可威胁生命。
  肥胖可引发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其危害无年龄、性别、地域之分。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80%来自于低等和中等收入国家。
  我国肥胖的发生率日益增加,心脏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严重。2006年,由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显示,我国人口肥胖问题严重,成|人每5人中即有1人超重,每10人就有1人肥胖,现有超重和肥胖人数分别为2亿多和6000多万,儿童肥胖率达。而且肥胖者逐年增加,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三分之一,肥胖率上升一倍。
  在另一项包括中国在内的27个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10个医生中有6个认识到腹部肥胖是导致心脏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只有少部分人认识到腰围的超标会增加他们心脏病的风险,5个人中只有1人称他们的医生给他们测量过腰围。这项由世界心脏联盟支持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在中国存在对腹部肥胖和心脏病关联之间的认识,但是在医生(38%)和患者(23%)中并没有对此采取措施。只有少部分患者认识到腰围尺寸的增加也会使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增加,平均只有19%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被医生测量过腰围。
  肥胖会使大脑受损
  瑞典医学人员经研究指出,肥胖会对大脑造成不良影响。成年期肥胖的女性更有可能导致脑部组织损失,这种被称为脑部萎缩的现象会造成脑部功能受损和痴呆。
  这项研究对290名女性进行了为期24年的跟踪调查,并做了四次复检。在最后一次检查时,这些女性的年龄为70~84岁,她们都接受了计算机断层X光摄影,测量是否有脑部萎缩。研究人员比较CT的结果和这些女性的BMI值,结果发现,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脑部受损的危险,受损的区域称为颞叶,在大脑中负责语言、记忆、听觉。
  该项研究显示,有脑部萎缩的女性与正常女性相比,BMI值平均高出~2;总体来说,女性的BMI在这24年的研究期间都有增加,但那些有脑部组织受损迹象的人增加得较多。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这些女性的BMI值增加,其脑部萎缩的危险也跟着增加13%~16%;BMI值高的女性会有痴呆的危险,其他的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
  研究人员认为,他们仍需要做更多的研究来解释肥胖、脑部萎缩和痴呆之间的关系,但该研究结果为维护健康体重又多了一个重要理由。
  脑卒中与肥胖密切相关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和脑栓塞等。脑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脑梗塞因动脉硬化,管腔狭窄,血管内附着有血栓,造成血液循环停滞所致;脑栓塞则是冠状动脉、颈动脉、椎骨动脉所形成的血栓脱落后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脑部,阻塞住脑部的细小血管引起的。
  大脑是身体指挥系统的“司令部”,就像是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各种中枢都聚集在这里,如感觉中枢、运动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视觉中枢、内脏活动中枢等,重要的命令都从这里发出。脑部的血液需求量非常大,因为旺盛的新陈代谢才能满足大脑完成复杂生理功能的需要。人体所需的氧中有20%以上是大脑消耗的,所以脑细胞对于缺血和缺氧都很敏感。因此,当脑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时,脑组织就会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直接威胁人体的健康和生命。
  目前,脑卒中已成为位列癌症、心脏病之后的导致死亡的第三大“杀手”。2002年,我国死于脑卒中的人数达165万,居世界首位。脑卒中不仅死亡率高,致残率也相当高。我国发生脑卒中的患者约有三分之一死亡,三分之一永久致残。
第三章  肥胖的危害(4)

()免费TXT小说下载
研究发现,脑卒中与肥胖密切相关,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