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旗卷天下-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十金。”
    “八十金第一次,今天是个历史性的日子,它一定会载入史册的,这瓮‘神仙醉’已卖到了八十金。八十金第二次…哦,那位又举起了手,那是多少,啊,这位爷出九十金,大家稍等一下,在下实在太激动了。九十金第一次,九十金第二次,还有没有人高过九十金的。”
    “一百金。”现场气氛热烈,就像是个火药桶,只要一点火星刺激,就会“咚”的一声爆炸。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斜视了旁边出九十金的男人一眼,大声叫道。他们此刻叫的不是金子,只是一连串数字。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那位大爷出一百金,一百金第一次,一百金第二次,一百金第…,呵!那位先生,那位先生又出价了,请问先生出多少金?”
    “一百二十金。”那位开价的年青人傲慢地说道,好像他说的根本不是金子而是铜板一样。
    “侯将军这下相信了吧!”贾诩笑着说道。
    虽然出乎自已的预料,但“神仙醉”能卖到这么高的价格还是让侯选兴奋不已,连声说道:“少主真乃神人也!这种法子也能想得出来,这下子飞马牧场有钱买粮了!”
    “如果少主计划成功的话,又何止是解决了钱粮问题,很多棘手问题也将迎刃而解。”贾诩轻松地笑了起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第一步,他对皇甫剑越来越有信心。
    贾诩、侯选正是奉皇甫剑之命带着一百五十瓮“神仙醉”进京。
第四十八章 贾诩见驾
    一连十天,富春苑每天都只拍出一瓮“神仙醉”,成交价却是一天比一天高,比外面的粮价涨得还要快。
    第一天拍出一百二十金,第二天拍出一百五十金,到了第十天已到了二百金。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只是好奇心作怪,更多的是图个新鲜好奇。但现在却完全不同,“神仙醉”以它超凡脱俗的酒品征服了雒阳城达官显贵的口,也征服了他们的心。
    雒阳城上流之间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便是“你喝过‘神仙醉’没有?”
    “神仙醉”成了雒阳上流社会身份的代名词,又可以说是晋升的敲门砖。有钱无势的人可以用它来敲开权势的大门,大权在握的人可以用它得到更高的权柄。
    送礼就送“神仙醉”成了雒阳城高门大阀的共识。
    贾诩先生毫无例外的成了雒阳城头号风云人物,一些巨商、门阀、显贵纷纷到富春苑拜访,他们知道“神仙醉”中蕴含着巨大商机。富春苑的生意也跟着火了起来,掌柜张胖子天天笑得合不拢嘴,更是将飞马牧场一伙人侍候得像爷一样。
    达到了初步目的,贾诩并不费事的拜见了中常侍王甫和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张让。在每人那里砸了五瓮“神仙醉”后,贾诩终于如愿以偿地等到黄门官传过来的圣上口谕,“明日午时銮殿觐见。”
    皇帝当然不是那么容易见到的,尤其对还是个白身的贾诩。但现在整个雒阳还有谁不知道“神仙醉”,不知道贾诩这个人啊!当今圣上也不例外。在“神仙醉”的诱惑下,在中常侍王甫、张让的欢言下,这汉灵帝还真就同意诏见贾诩这个草民了。
    贾诩一早起来,梳洗妥当,身着特地准备好的素服,头戴儒巾,精神抖擞,容光焕发,一付小生得志的样子,带着几名甲士晃晃悠悠地来到皇城门,立即有军士上前盘问,贾诩俱实回答,这军卒便让他们在城门外候诏。
    贾诩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一个上午,从太阳还没起山等到日中正午,还好九月的雒阳已是秋高气爽,贾诩站在那里看着这无边的宫殿阁宇倒也不觉得寂寞。就在贾诩以为皇上忘了他时,远远传来了一声公鸭般的尖鸣声,“传贾诩上殿晋见!”声音又尖又亮,传出老远。
    贾诩三步并作两步,踩过三十六级汉白玉台级,目不斜视,三跪九叩进了温德殿,口呼“草民贾诩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说完便一动不动地拜伏在地。
    第一次觐见圣颜,贾诩感到了一种无形压力,这种压力贾诩有时也能从皇甫剑身上感觉到,但远没有这次强烈。
    “下跪之人可是贾诩?”汉灵帝刘宏看也不看贾诩一眼,一对细小的眼睛似睁似闭地问道。
    “正是草民。”贾诩觉得嗓子眼发哑,胸闷异常,一颗心像是要跳出来一样,说话也没有往日利索。
    “起来说话。”汉灵帝刘宏有气无力、慵惫地说道。
    “谢陛下。”贾诩哆嗦了一会,好不容易站了起来。
    “朕听说你要见朕,所为何事啊?”汉灵帝问道。
    “启禀陛下,草民奉我家少爷之命特向陛下献天下第一美酒‘神仙醉’一百瓮。”经过一开始的紧张,贾诩稍稍调整了一下呼吸,心情放松了不少。
    贾诩利用说话之机,偷偷地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汉灵帝,只见汉灵帝头戴通天冠,身穿玄袍,二十多岁,因纵欲过度的脸上有点苍白,细眼眉,下巴飘散着几缕黄须,面无表情。
    就在贾诩还想细看之时,突然感到一股无形威压,汉灵帝刘宏似是和这金碧辉煌的大殿融成了一体,高大空旷,犹若神明,高耸于大殿中间。贾诩一阵大骇,赶紧垂下眼帘,不敢再看。
    “难道这就是君威浩荡吗!”一刹那间,贾诩已是浑身大汗,刚换上的新衣紧紧地粘贴在身上,异常难受。
    “你家少爷又是谁,为何要给朕献酒?”汉灵帝并没有发现贾诩的异样,而是有点好奇地问道。
    “回禀陛下,草民家少爷是原度辽将军皇甫规之孙,单字名剑。老将军皇甫规去年仙逝,我家少爷守孝一年,刚刚守孝期满。不久前才依古法酿出了‘神仙醉’这等美酒。老将军生前教导我家少爷刚常有序,我家少爷乃是至孝之人,不敢独享,便想着将此等美酒献于陛下品嚐。”贾诩收敛心神,舒缓了一口气慢慢答道。
    “度辽将军仙逝了?朕怎么没有听人说起过?”听闻度辽将军皇甫规身死,汉灵帝也是面色动容,惊讶地问道。
    “老将军临去之时特别吩咐众人不得声张,将军是不想誓后还惊扰别人,因此便悄悄地发丧。”贾诩将老将军临死时的吩咐说了一遍。
    “老将军就这样走了,朕甚痛惜之。你家少爷可有什么言语要带给朕的?”汉灵帝虽然昏庸,但并不糊涂,谁好谁坏,谁忠谁奸,他还是分得清楚。但他因没有改变现实的决心也没有改变现状的能力,才造成汉室这般江河日下,一发不可收拾。
    皇甫规的忠君报国和拳拳不得志,汉灵帝心里清楚,因此他对皇甫规的死还是有一点愧疚,说起话来语气也平和了许多,不比先前那般生硬。
    “我家少爷说了,他还知道一种古法,利用葡萄能酿出一种美酒‘女儿红’,味道比‘神仙醉’还要好三分,最为重要的是若常年饮用,有延年益寿的功效。”说到重点,贾诩一点也不含糊。
    “世上还有如此神酒?”汉灵帝奇道。
    “草民不敢欺瞒圣上,确有此酒,不过酿造困难,所以我家少爷才没能酿造出来。”贾诩唯唯诺诺地道。
    “说!需要怎样才能酿出此酒?只要朕能办到的朕都答应他。”汉灵帝听了,一双细小的眼睛睁得园园的,冒着绿光,神色激动,直视着贾诩,不顾形象地吼道。
第四十九章 最年少的太守
    汉灵帝现在权有了,利有了,女人更有了,自己又不是什么雄心大志的人,只不过是过一天享受一天罢了。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多活几年,所以他一听说皇甫剑能酿出延年益寿的酒,顿时兴奋起来,精神也好了很多。
    想方设法益寿延年,成仙得道,长生不死是所有皇帝的梦想,就是秦始皇这样英明神武的人物也着了几个小道士的道,更不要说昏庸的汉灵帝刘宏了。
    “我家少爷说了,第一他要做安定郡太守,这样才可能调集人力物力种植出优质葡萄,才有酿造葡萄美酒的原料;第二需要青铜五十万斤,用来制造酿酒设备;第三需要神匠郑麻及三百名大匠,只有他们的高超技艺才能打造出那种酿酒设备。”
    “只要陛下能答应我家少爷这三点要求,以后每年我家少爷献贡一百瓮‘神仙醉’,一百瓮‘好儿红’,如不能完成甘愿受罚。”
    贾诩最善察颜观色,捉摸人心,见汉灵帝已然意动,便将皇甫剑交待的要求全都提高了一倍有余,让汉灵帝感到酿制此酒异常艰难。
    “朕准了!拟诏,度辽将军皇甫规之孙皇甫剑,忠勇可嘉,年少多才,今其献酒有功,破格提拔为安定郡太守,钦此!”汉灵帝几乎是不假思索,便答应了下来。
    在他眼里一个郡守屁都不是,更何况安定郡还是个人口只有几万人的边荒小郡,每年不仅收不到一个铜板的赋税还要倒贴一大堆粮食。至于贾诩所说的神匠、大匠,在他眼里更是抵不上一堆铜板,更何况是能够益寿的神酒了
    “谢陛下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贾诩连忙接过诏书、印缓,磕头谢恩。
    但就在贾诩谢恩的时候,站立两旁的大臣可就有意见了。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大汉朝按照地理区域,划分天下为十二州外加一司隶。虽然光武中兴后,朝廷加重州刺史的支配权力,但是州刺史依然不能绝对控制治下郡太守。汉帝国的根基依然基于天下一百零六郡国。
    太守一职可谓是大汉基本,拥有本郡内民政、军政所有权力。在任用太守上,朝廷考察相当严格,那有象现在这样,仅凭着贾诩的几句话和一百瓮“神仙醉”就能搞定,两边大臣觉得这也太过儿戏了。
    太尉陈耽手持笏板,颤巍巍地走了出来,躬身施礼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臣听闻皇甫规之孙皇甫剑年仅十三岁,哪有十三岁的少年做太守!还请陛下三思!”
    陈耽字汉公,东海人,当朝太尉,以忠直著称。
    此时在边上侍奉汉灵帝的常侍张让对站在文官前首的司空许训,做了个微不可见的手势,这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