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梦寻唐-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运河和大海的连接航道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胡莱不过为此付出了六十两银子的材料费和三十万两银子的租借战俘费用;而孙德也将那三十万两银子作为了犒军的银子,让众将士的伙食改善了一下,毕竟,平逆军不是我的私军。
我花几百万两银子这么一条航道划算不划算?问这个问题就如同问皇帝花几千万两银子修幽州到东北四省的驿道划不划算一样,这个,是一个长期投资的问题。
全国的省份划分已经粗略完成,各地刺史和各级机构都已经开始进驻各省首府,就只剩下一些细节,比如各省省界这些问题而已;各省的报纸都办了起来,在文人们就圣贤之说现在是否应该改进上进行争夺之后,报纸开始慢慢的深入人心,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也开始向这个新生的事物靠拢。
现在的报纸并不是每日一份,现在的传递条件还答不到这个要求,所有的报纸都是五天一期。借助驿站,某些报纸的消息传递速度尽然可以和朝廷的六百里加急相比,各地的信息交流得到了大大的加强。天梦日报是唯一一家每日发行报纸的报馆,只要有天梦商行的省份,就有天梦日报的发行,这样一来,这边的天梦日报就可以把另外一省的日报弄过来发行,也让大家了解其他地方的消息;江南日报现在成了江南各省文人的领头羊,和天梦日报全方位报道不同的是,他主要发表的是对朝廷新政策、改革的一些见解和讨论,而扬州日报现在彻底的沦为了朝廷颁布法令的地方,任何新法令总是从扬州日报先行发出,然后天梦日报和江南日报对其进行评论。
报纸的兴起让皇帝意识到报纸的威力,也让他有些担心报纸在某些方面的不良用途,所以,皇帝在召集朝臣文人商议之后,颁布了《报馆开办和管理律》,报纸在还没有被人控制而走入歧途的时候就被老道的皇帝给规范了起来。舆论,这个监督朝政的最佳工具被在我一时的头脑发热中拿了出来,产生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要想发展好,获取最大的利润,就得缩减成品的成本,而作为生产这一环节,缩减成本的唯一方法就是提高效率……”
效率,这个名词在我对胡莱的信里无意中写了出来,胡莱还专门写信来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第二次用到这个词就是在我宣布〈工人工资最低保障〉以及〈合同法〉这两个东西后,对着那些找上门来的商人们说的。
“……你们想要赚钱,不是让那些工人,恩,工人就是给你们做工的人。不是让那些人成天给你们干,而是想办法从生产工艺上想办法……”
“……在本王的领地,不允许出现工人劳累过度这种情况,每天工人的工作时间最多为六个时辰,这是本王的要求……”
“……每人每月两钱银子的工资,对于你们现在发下去的工资来讲,其实多不了多少,在某些大商家眼里,这根本不是问题,他们原来给的就比我规定的要多,关键是小商人……”
“……做生意,要讲诚信,也要讲良心,因为,你们也是人!不要为了钱就克扣工钱,让他们整日劳作,或者是偷工减料,这样也不成,有人问了,那我们实在没办法怎么办?……”
“……并不是要你们现在就加工钱,有一年的时间嘛,你们那些开酒楼的,就不知道怎么想办法么?一年的时候,足够让你们调整了……”
“……效率,什么叫效率?在相同的时间内做同一件事情所产生的结果之比,那就是效率。司马老爷现在在我的天梦商行里买了一百台织布机和一百台纺纱机,在工人们能熟练的运用之后,每天做出来的布匹和丝绸比以前多了近十倍,也就是说,他的效率就提高了十倍。而提高效率的方法,不光是技术上的改进,还有管理等等方面……”
说实话,大唐的商人并不是傻瓜,而且在管理上面是一个比一个精通,特别是那些年纪大的。在我的权威下,这些人不敢多言,但是下来之后纷纷跑到司马豪那里请教。在一夜之后,一个胆子大的酒楼老板叫人蒸上包子馒头、煎上大饼,跑到船厂外的住宅区去兜售,负责保卫的将领来问我,我大吃一惊,这些人反应得真快。三天之后,这个身家清白的老板连同另外一家有实力的老板一起,和船厂签定了合同,由他们提供船厂的饭菜。当然,如果一个月内有超过某个数字的人说你的饭菜不好吃,那你就得自己走人……
扩大经营范围或者另劈蹊径成为了江南省商人们在冬天里的主题,当然,这个消息传到同样执行最低工钱保障的幽州还有绕乐的时候,那边的商人们也纷纷行动了起来。
政体改制上有各级人士和民间清流大豪的监督,军制上新兴的参谋机构和每省都督府的建立让大唐不用忧虑再次进入藩镇割据的状态,经济上朝廷做出了不再抑制任其发展的决定,大唐的商业开始迅猛的发展起来。现在,体制上的东西我实在是弄不出个什么来了,总算是江郎才尽,现在只要是皇家本身不出问题,皇帝不至于太傻,这个江山,至少又能安稳个几百年了吧?
就是皇家本身,我也听说袁天罡回了趟长安,和皇帝一夜长谈之后皇帝搞了一个天策司,专门负责培养皇子皇孙。好象这个意思就是若干年后,下任皇帝的确立将由天策司里面的人加上一些朝廷人士和民间大儒从皇子皇孙中挑选,皇帝再也没有直接决定的权利了。知道这个消息后,我大汗,这皇帝,真够开通的……
我把江南省的事务全部抛给了狄崔元,幽州的发展有胡莱,和少数民族打交道的人我也很放心,他们有人专门盯着,在我各民族平等的口号下,还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至少现在有大几个部落上奏朝廷让朝廷修通他们部落和山下市集之间道路的要求,甚至有几个小部落干脆搬出了大山,来到城市之中,和汉人杂居。
那些事情都不用我关心了,反正只要监督到了位,官员们卖力,也就没问题。现在我关注的,就是海军的建立及训练,由于新船还在建造,工人们还没熟悉船只的构造,第一批十八艘改良后的阿拉伯帆船要到二月才能建成,而两艘宝船则要到三月才行,召集来的三万海军只有在大唐的、只有阿拉伯帆船三分之一的小海船上操练,只有那个统帅人选还没最终确定,毕竟在大唐,又有远航经验,又有军事才能的人,太少太少,少到我到现在为止连个头绪都没有。
水泥厂落成之日,我跑过去看了一下。那些密谍营的家伙们对研究这个水泥出来的几个新进男爵威胁道,如果外界也出现了水泥,那你们几个都是全家完蛋的局面。几个男爵大人并没有理会这些密谍们的威胁,他们都是纯粹的工匠,在他们心里,只有技术的存在,再说他们也向我发过誓,在这个时代,一个誓言可比他们自己的性命都还要重要。
在我的提示下,学院里那伙人的一阵捣鼓之后,一个粗糙的生产流水线被搞了出来,进料口、铁皮做的靠人力转动的传送带、出料口等等,从材料进厂到废弃物放置和水泥出厂,虽然不算是全自动,但是半自动这个标志还是达到了的,从那个时候开始,一批人都专门搞起了半自动化、也就是流水线设计,这个被我在扬州学院里专门设立了一个课程出来,让大家研究学习。
十一月下旬,李隶离开扬州,第三批移民,也就是最后的一批六十万人,近五万户百姓就要到来,他要去监督一下;而李显则整天混吃混喝,不顾他皇帝老子给他的任务,反而跑到我这里来偷懒,直到我看不下去准备收拾他的时候,他却自己找他老子要了建立海关的任务,找了一批对数字十分精通的人后,溜到泉州去了,让我郁闷了半天。
“天梦,司马豪带了几位客人来,在客厅等你呢!”欣然在我坚持下不叫我相公,因为我听上去挺别扭的,还是叫我名字得了。
“司马豪?他今天来干什么?”我无奈的将手上这尊只雕了一半的欣然的雕像放下,满怀疑惑的走到了客厅之中。
我看着那三个跟在司马豪后面的人,觉得十分的惊讶。三个人,一个肥头大耳、穿着不凡;两个黑膛紫面、目光炯炯。前面那是个商人,不然就是地主,至于后面两个,一看就是海上生活的,而且功夫不错,司马豪什么时候和江湖人也打起交道了?
“王爷,我来给你引见。这位是我的表弟,西江月;这两位是我表弟的结拜兄弟,此次是来专门拜访王爷的!”
司马豪知道我不喜欢拐弯抹角,也就开门见山的说出了来意。西江月也是个商人,但是也司马家经营丝绸不同,他主要经营的是茶叶,此次来是因为他和司马豪一起搞了个建筑队,想来了解一下我上次说的幽州通往东北四省的道路修建的事;而那两个他的结拜兄弟西门乾和西门坤则身份大大不凡,是以东沙群岛为基地,专门打劫商船的海盗。这次是看了我的海军招募状,来投靠我的。
在详细询问后我才知道,西门兄弟手里有三千多人,是海上的海盗之王,大唐最大的海上团伙。由于海上的商船都是阿拉伯人和少数的一些红毛人的,他们打劫起来也颇不在意。不过近来这些商船的防卫大大增加,经常都是接伴而行,往往十几条大船一起,让只有小船的海盗们根本无法下手。而作为海上最大的海盗头目,西门兄弟手里也不过只有两条抢来的阿拉伯大船,因为海上有规矩,留财不留命,不赶尽杀绝。你把人家的船都抢了,那以后谁还敢来做买卖,这两艘船也是他们在才起家没有这规矩的情况下抢的,直接导致了半年时间里,一艘商船也没有过来,这样一来海盗们才定了这么一个规矩。
现在海上讨饭吃越来越难了,大多数海盗都散了伙,几个交情深的在到了海军之后给他们来了信,让他们也过来,西门兄弟在咨询了西江月,并和司马豪商量好了之后,这才到了我这,准备投靠我。
海上的海盗王?那不是精通海上战事么?
我一听这个消息就知道机会来了,在我表示将以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