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第一妹控-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腾是老实人,在击败韩遂,为自己出了口恶气后,也开始对羌族作战。按他的理解,甄尧把鲜卑解决了,吕布把乌桓甚至北匈奴解决了,他这个马援的后人,若是还不能解决羌族问题,那他死后还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带着儿子马超与侄子马岱,留下庞德镇守西凉三郡,马腾在正月期间就开始调兵遣将,并且派出细作散往羌族居住地。

    西蜀刘璋,依旧如同往年一样,安乐的居于蜀中,虽然有时也会动兵去找张鲁寻仇,但没有一次成功。久而久之,他也就不愿动兵了,手下空有张任、严颜等大将,黄权、王累等谋士,却毫无动作,也不知任用,似乎打算就这样当个土皇帝了。

    大汉局势如此,甄尧没有任何战事,不过他现在也很忙,忙什么?忙着调教由糜贞丫头四处搜罗来的鹦鹉。糜贞丫头动作不小,在她有心挖掘下,一口气弄了二十只,虽然路上死了一些,但还有十余只活着来到毋极。

    从年前开始,一直到春耕时期,鹦鹉调教了也有数月,基本上可以出去‘接客’了。秉承着后世炒作方式,甄尧忽然传了一道看似请帖的檄文发往大汉各地:

    ‘尧有感于大汉连年争乱,百姓纷纷投于行伍,却无甚多识笔墨。特此举行一场文宴,广邀各地才俊前来相会。届时有孔文举,胡孔明,邴根矩,陈孔璋,蔡伯喈等大家,与诸君畅聊,望诸君识尧真意…………

    洋洋洒洒数百字的邀请函,经过半月至一月的颠簸,已经到了各方诸侯手中。曹操看着手中毋极传来的檄文,很是感兴趣:“尔等说说看,这毋极文宴,该不该派人前去?”

    作为一代文豪,曹操对这种文学性的聚会很是向往,他自己也常在治下与众多文士,或者不愿出仕的才干相聚。只是他人脉有限,每每相邀,人都是那些,很少变动。

    而如今檄文上提到的名字,不论是孔融、蔡邕这些成名已久的高人,还是新进的龙腹邴原、陈琳,都是大汉最优秀的一批文士,能够和他们当堂交流,这种机会当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主公应当派人去,但又不可太过理会。”荀彧首先开口,他其实很想说这场文宴若是在兖州举办,那该多好?可惜比起这方面的人脉,曹操与甄尧之间差距就更大了。

    年岁不小,儿子都可以打酱油的曹丕当即开口:“丕,愿代父前往,文宴上必有大汉各地俊杰出没,若能相识一二,带回昌邑,亦能助父亲一臂之力。”

    曹操缓缓点头:“我儿能有此心,吾甚感安慰。”

    主公叹罢,陈群出列笑道:“大公子文采、谈吐不下主公,此番前往或许能有斩获。”

    周围众人也开始恭维起来,曹操环视一周见没有人再有意见,当下开口道:“那此事便交由我儿去办,子鱼啊,还要麻烦你跟着一同前去毋极。既然是文宴,那就不能让他甄尧小看了我曹操,有丕儿与子鱼前往,操甚是放心。”

    子鱼,也就是化歆,作为一龙之龙首,他的才学那是毋庸置疑的。而曹丕身为建安三曹之一,七言诗句的首创者,在文坛中同样不是弱者。

    当曹丕与化歆带着人马北上毋极时,大汉各地也都有人纷纷出行。辽东平郭城内,有着龙尾之称的管宁,正在拾捡行李。接到邴原的来信,邀他去毋极参加文宴,管宁本不愿去,但又想到二人分隔数载,却是许久不见了,当下收拾行囊,准备南下。

    而与他同住一城,当世大儒郑玄的弟子国渊,也接到了来自毋极的邀请,想着有很久没回中原,便有借着这个机会回去的打算。

    除去这两人,身在徐州,相助董昭处理政务的徐干也接到了邀请,主公相邀,而亦师亦友的孔融也有意让他去,自然就向董昭请了假期,准备前往毋极。

    “老师相招,雍还需向主公告假一番才是。”江东建邺城内,顾家大少在看到来信后,低叹一声就准备起身前去寻孙坚。虽然知道徐州一事让冀州与江东恶交,但老师蔡邕来信,他顾雍自然不能当做没事发生一样。

    一时间八方动静,都只为了甄尧在毋极所举办的文宴。他们并不知道,这场文宴,仅仅是甄尧为了炒作鹦鹉,把宠物业发展起来的一种商业行为。若是知道了,那这些读了一辈子儒学的才干,估计都要丑骂甄尧三天三夜。

    自从这道檄文传下去,毋极每日都会有文士来访,众多的文人骚客聚集,让甄尧夜晚都在被窝里偷袭。张瑛不明所以的问他为什么,甄尧很是兴奋的回答:“如此多的文人聚集,城内勾栏可是日进千金。只需一月,因为战事频繁而钱财大损的毋极钱库,将再次饱满。”

    如此念想,让张瑛哭笑不得,同时也为这些赶赴文宴的大汉文士们默哀,他们来时带着的所有路费,估计最后都得让自己夫君剥削的一干二净。

    因为毋极曾今举办过一次诗会,是以部分文士这次已经算是第二次聚首,就如建安七子中的几位。不过当日诗会,‘七子’并未来齐,这一次,却是一个都不曾落下。

    ‘七子’这个名头,甄尧知道暂时还没有出现,不过甄尧觉得,若是陈琳、孔融等人少了这个名头,始终有些缺憾,是以他在看到七人齐聚于学府后,心中就在盘算着怎么给这七位增上这么一个封号。

    而除去‘七子’外,大汉一龙的另外两位也到了,管宁见到邴原很是高兴,拉着诉说这些年自己在辽东苦学所得,但一看到化歆,脸色又沉了下来。

    因为性格不同,心性差异比较大,龙头和龙尾早就‘割席断交’了。这一次因为文宴而聚集,还是近年来的第一次。

    ‘七子’、‘一龙’都是到齐了的,还有不少‘组合’人没有到齐。比如‘三曹’只来了一个曹丕,‘江夏八骏’只来了五人:陈翔、范滂、孔昱、范康、檀敷,如刘表、岑晊就没来,而剩下的一个张俭前年就挂掉了。

    除去这些名头已久的人物,蔡邕的几个弟子也都到了,顾雍比较慢,是在檄文发至江东一个月以后才来的。孔融平时所交好友也来了不少,有名气的如祢衡、孙绍等人也都来了。

    而这一次的文宴,也是毋极学府首次对外开放,上百名大汉能道得出姓名的才子、学士入住学府,让这座建起才不过十年时间的建筑,一时间底蕴膨胀。

    毋极学府得以再次名扬,而入住其中的众多文,也对这座面积巨大的学堂很感兴趣。在这里他们见到了百千学子,有孩童,少年,青年以及即将出仕的弱冠男子。

    当所有该来的、不该来的都到齐,已经是深春时节,大汉交通、通讯上的不便,有此可见一斑。不过时间越长,甄尧就越发高兴。

    虽然后面两个月,随着大儒的增多,逛勾栏的人少了,可每日盈利较之往常还是多了数倍,但此一项,甄尧就有把文宴一直举办下去的欲望。

    拖了这么长时间,众多文士之间也都十分熟悉,甄尧便在学府内开办此次文宴。文宴的第一项,是在学府内进行,而为了增加不少趣味,甄尧特意出了点难题。

    从学府中数百学生里面挑出十人,然后让众多文士猜测,他们都是学什么。在学府内呆了这么久,各文士也都知道学府的教学,是分不同‘科目’的,这种方式似乎有些像孔子当年所提出的‘因材施教’,但却又有不同。

    “你且背诵一篇礼记。”为了分辨十位学生所学,这些儒士们就开始绞尽脑汁的问问题了。当然,孔融等老人家不会去凑这个热闹,他们只在一旁看着,时不时的对几个作答的学生点评一二。

    背完了礼记,又与之论辨,而之后又论韬略,在众多成名已久的大能面前,毋极学子终究是掩藏不了身份,一个个的被报出他们的主修课程。

    这自然是甄尧有意为之,如此多的大能齐聚,若是不让自己学府内的弟子见识并收获点东西,那也太对不起从后世而来的他了。何谓压榨?就是要把这些大汉才俊们,利用到最后一分钟,来创造出属于他甄尧的财富。

    文宴第一日众人都玩的尽兴,十位学府内的精英弟子的表现,也让众人肯定了毋极学府的教学能力。其实这很正常,在孔融、胡昭、邴原等人的教育下,还不能成材的,那就有些对不起众多老师了。

    而第二日,甄尧便带着上百文士离开城池,来到毋极地界的一处山间小溪,玩起了‘流觞曲水’的游戏。而这一日的安排,便是甄尧为鹦鹉造势而推出的第二步。

    酒水顺着小溪往下流,停在谁面前,谁就饮酒赋诗一首,或当场做赋一篇。几番轮转,陈琳、徐干、顾雍几个小辈都有不俗的表现。而看到场面开始热化,甄尧小声的对身旁伺候的亲卫吩咐一句,后者略微点头,从甄尧身后离开。       

第三卷 风起东都 第三百七十八章炒作之‘咏鹦鹉’

    第三百七十八章炒作之‘咏鹦鹉’

    侍卫离开,甄尧在最上游开口道:“诸位,尔等皆为名扬大汉之辈,相互之间嘴上不说,但心里总想分个高下。常言‘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等以文会友,但相互切磋未尝不可。”

    此话传入百人耳中,几乎没多少人会反对,年长的都是亲甄尧派,年轻的哪个没有傲骨?是以口头上连称自己不敢,但暗地里都开始摩拳擦掌,一个个的准备较量。因为甄尧既然这么说了,那肯定会给出较量的方式。

    “尧近日,偶得几只灵鸟,诸公或许都曾有过耳闻,甚至见到过。”见无人反对,甄尧笑着拍了拍手,一旁便有不少侍卫上前,手中都提着一只鸟笼。

    鸟笼中装着的自然是糜贞从各地搜罗来的鹦鹉,经过这几个月的悉心照料,这些鹦鹉比野外生长的更具灵动神色。时不时的学上一两句话,让在座所有文士都为之畅叹。

    甄尧很满意自己对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