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第一妹控-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屁股,开口道:“你今日来就为此事?”

    “主公,往日之仇虽不能现在便报,但我等却可以为其火上焦油。”李儒嘴角冷笑,开口道:“如今袁绍占据魏郡、清河、渤海三地。主公可以天子之令,封其为冀州牧,而将甄尧封为魏郡太守。如此,两人便是想要偃旗息鼓也是难以取舍。” 本来听到要给甄尧封官的董卓心底满是怒火,可仔细一琢磨却是连笑点头:“冀州牧,魏郡太守。妙,此计甚妙,好,便你之言,将此官爵封与甄尧、袁绍。”

    李儒却是意犹未尽,继续说道:“不但是冀州,如今孙坚南归在江东已闯下不小的名头,可他却依旧对长沙念念不忘。主公可封其为长沙太守,封袁术为扬州刺史,封曹操为豫州牧,如此混乱局面,各路诸侯只要一人中计,便会牵连所有人”

    董卓虽老,但心智未昏,点点头赞赏道:“好,好,贤胥终究是贤胥,这番计谋虽是肤浅,却直至人心,这些人中必然有不甘心的,到时整个大汉必将大乱,老夫却能悠哉的在此看戏。”

    李儒闻言双眼也是为之一亮,他似乎已经看到中原各路诸侯为了自己的私欲互相征伐的场景,待各路诸侯兵困马乏,便是他劝诫主公出兵报仇的最好时机。

    从长安出来的天使动作很快,不过大半月便将任命送至毋极,此刻张飞、张颌等人依旧领兵驻扎在钜鹿、河间等地,而袁绍也默契的并未轻易进犯。

    “主公,董卓这一手调令,尤为狠毒。”一旁陈琳就跟在甄尧身边,他自然也是听清楚了所为的天子封赏。在知道南方几位诸侯也受到同等待遇后,摇头苦叹:“怕是不少人会因此而大动干戈。”

    “董贼欺君罔上,终究是个祸害。奈何鞭长莫及,动他不得啊”甄尧无奈摇头,同时自己何尝没有一点想法?要知道他才是占据冀州大半地盘的人。

    如今他虽然攻克了河间诸郡,但他已没有四将军职位,二没有刺史、州牧的官位,便是委派了太守也是名不正言不顺。而袁绍,若是一心想战的话,自己有几分胜算? “主公,唯今之计只有加快新练兵马的步伐,等不得了。”陈琳在一旁琢磨片刻,开口道:“主公一直倡导精兵政策,可现在董卓完全不给主公时间与机会,若袁绍真的因此而挑起战事,主公必然会因兵少而势弱。以琳之见,屯兵制可以推广了。”

    甄尧摸着已有胡匝的下巴思索起来,片刻后点头道:“如今春耕差不多进入尾声,屯田兵士的确可以征召。传我号令,将甄断、甄霸二人调回,此事便交由他们负责。令传令与张颌、徐晃、张飞三将,令三人各自在其治下选连新兵,每人可领三千之数。”

    “诺”陈琳点点头躬身开始走向一旁案桌开始起草传文,心中也在感慨,恐怕世间能如此仓促选连新兵的也只有自家主公了,毕竟自家主公是最不缺兵源的。

    因为之前一直走精兵路线,所以整个中山郡虽有青壮男二十余万,却没有多少人能被选入兵营,不少人还因此而捶胸顿足,毕竟种田虽然安稳,却很难发家。

    但在毋极当兵却不同,每月军饷发下,岁末还有钱帛,便是战死了家中也能得到一笔抚恤财产。看到了生的希望,看到了能让家人安居乐业的希望。

    中山郡每个十五岁以上的平民男子无一不想入伍,入伍就代表着自己和家人衣食无忧,还能为自己敬仰的太守效力,又有谁会拒绝?可惜以前甄尧挑选兵卒那可是相当苛刻的,几十人中挑一个小兵那是常有的事情,这种选拔却是让不少百姓心底失落。

    换做其他诸侯,治下有人愿意当兵他们哪会不要?巴不得治下所有男子都从军更好,反正对他们而言,吃穿永远是不愁的,似袁术等人便是时常在治下暴敛暴征。

    “未想董卓退居西都依旧不甘寂寞,居然发出这么一道诏书?封操为豫州牧?”曹操冷笑着将手中文书递与身旁众人,此刻他刚刚全领了兖州,各地文士、武者来投,正处意气风发之时,没想到却被董卓的诏书给搅坏了兴致。

    如今曹操身边聚集的人可不少了,文官有荀家两兄弟,还有毛玠、程昱、化歆等人,武将就更多了,曹家、夏侯家便有五六个族兄、族弟前来效命,似李典、乐进几人也是不少。

    这些人几乎都是呼朋唤友的前来相投,让曹操意外的同时也颇为头痛,他现在说的不好听依旧是个白身,虽然有张邈相赠了陈留太守之职,但也是和甄尧一般无二,名不正言不顺的。

    他自己也就挂个太守的名号,哪有许多官职分封下去,所以很无奈的事情发生了,便是像程昱等大才也只能委身成为太守府幕僚,而像夏侯渊、曹仁这等大将,至多也就是一军都尉。

    而就在曹操开口后,一名面色虚白,双目几乎紧闭的中年士子开口说道:“主公,此事急迫,主公当调集兵马,屯于陈留、济阴。”话刚说完,便是一阵咳嗽不止。

    看到眼前病态的中年士子,曹操眉目中透露着关系,开口道:“志才身子如何了?操不是许你在家中好好调养,待痊愈后再来议事?来人,给军师拿壶热茶。”

    “主公如今基业方成,忠如何能不来。”中年士子缓缓摇头,又是咳嗽几声,放开口道:“董贼命主公为豫州牧,恐怕此时消息已经传至袁术耳内。此时不可不防。”这病态男子,正是为曹操出谋规划兖州局势并一举成功的戏志才。

    “主公,志才之言便是彧所担心的。”这时荀彧也出列点头道:“若说南方几位诸侯,偏偏袁术势力最盛,而他却是最禁不起挑拨的。他若得知主公被封为豫州牧,必然羞恼憎恨,而以他治下兵马、粮草,想要挑起一场战事并不难。”

    这时,又有一人跳了出来,正是新投曹操的化歆,只见他抱拳道:“文若之言虽有理,可袁术毕竟身为一方诸侯,以歆来看,他未必会中董贼奸计。主公若能示之以弱,并书信与他直言董贼之计谋,我想袁术也不会因为董卓的一句话而大动干戈。”

    待化歆说完,厅堂算是彻底吵开了,这个说应该调兵提防,那个说应该先将昌邑把守起来,更有甚者,似夏侯渊这等便干脆请战,意思便是领着兵马杀入豫州,先把袁术给杀了再说。

    不过当所有人都开始争论的时候,却有一剑眉长须的男子摸着下巴上的胡须,皱眉思索着,始终不曾开口。曹操看着眼下乱哄哄的场面,但那男子却是格格不入,当即拍案说道:“都被争了,吵吵嚷嚷成何体统?仲德,旁人皆有言语,为何独你不曾开口?”

    曹操开了口,上了年岁的程昱才缓缓上前,抱拳道:“回禀主公,昱一直在想,那袁术如今虎踞豫州,而扬州刘繇本就依附于他,他下一步该如何走?似袁术这等野心勃勃,且又兵多粮足之辈,让他安安静静的呆在豫州,恐怕不比登天容易。”

    程昱边说着,周围十几人都暗自琢磨起来。见没人响应,老头只好继续唱独角戏:“袁术自讨董归来尚未有动静,不过是缺一个出兵的借口。而现在,董卓却是给了他这个借口主公以为,袁术之野心会因为兖州示弱而减少?”

    程昱说完,却有人开口道:“不然,如今袁术最恨的应当是孙坚,孙文台本是他帐下大将,如今却自立门户。似袁术这等嫉恨心极强的人,必然先出兵讨伐孙坚。”

    “仲德之言甚是,孙坚、刘表本就征战不休,长沙太守之职更是火上浇油。可一旦袁术介入其中,孙坚、刘表或许会暂时放下长沙之争而共击之。”

    “孙文台,刘景升并非善辈,袁术其人虽颇为自负,但好歹也是一方诸侯名门之后,这等局面如何看不出?主公月前才全领兖州,根基未稳,我想袁术必以主公窥伺其豫州为由,领兵来犯。”说出这番话的依旧是戏志才,不过说完后脸色却不好,连声重咳便是鲜血也隐隐溢出。

第三卷 风起东都 第二百章改进纸张有眉目

    第二百章改进纸张有眉目

    “袁术和曹操打起来了啊”将手中帛卷放下,甄尧无奈摇头,终究如陈琳所说,有些家伙就是会给董卓当枪使。“倒是孙文台出奇的冷静,居然在豫章设防,自己领兵打刘繇去了。”

    一旁的陈琳开口说道:“袁术北征是孙坚难得的机会,他若不乘此全取扬州,日后怕是很难有机会了。琳倒是有些奇怪,袁绍为何也按兵不动,以他的性子,此刻应该向主公开展的。”

    甄尧听罢眉头微皱,的确,以历史上那个好大喜功的袁本初而言,在自己兵多将广的时候,居然偃旗息鼓了,这让他也十分不信。奈何事实摆在眼前,袁绍除了在渤海城与河间的交界处、阳平城外各驻扎着一支万人兵马外,再无其他动静。

    不过转瞬一想,甄尧也明白袁绍的顾虑,此刻的董卓虽然比不上在东都时那么风光,但手下势力却依旧存在。即使吕布带着帐下兵马回转并州,也动弹不得董卓那真正的数万精锐。

    “现在冀州真的难得消停下来了。”甄尧嘴角泛起一丝好笑,如此看来自己和袁绍很可能长久对峙下去,除非一方率先打破僵局。但这么做的风险显然不小,便是袁绍也不敢轻涉。

    “主公,冀州目前处于兵马对峙,可北边却不尽然。”一旁陈琳似乎刚好整理出了什么信息,开口道:“公孙瓒自出任辽西太守后,便对刘虞的诏令阳奉阴违,更是将右北平也划入其治下,有细作来报,刘虞已经准备对其动武了。”

    甄尧闻言点头,不管是前世的记忆还是如今的体会,他都清楚公孙瓒那人的德性,他崇尚的暴力,而刘虞却是温和派,两人碰在一起不弄出矛盾是不可能的。不过现在幽州的局势和前世所知的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原因无他,便是刘备的发迹。

    刘备虽是公孙瓒的同窗,二人俱是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