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趋势-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邋遢人可能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都是男人。邋遢的男人确实比邋遢的女人多,但两者的比率仅为55%对45%。邋遢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不是那种懒惰或事业无成的人。超过三分之二的邋遢人有全职的工作,大部分有孩子的邋遢人有不到5岁的孩子。他们显然比不邋遢的人更有可能完成了大学或研究生的学业。他们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可能性是不邋遢人的两倍。37%的邋遢人心胸开阔,而心胸开阔的不邋遢的人只有19%,前者几乎是后者的两倍。47%的邋遢人说,他们是民主党人。

在邋遢人中,每天照例要整理床铺的人不到四分之一。超过三分之一的邋遢人会把脏盘子放在水槽里,至少一天以后再清洗。还有大约15%的邋遢人,甚至会把脏盘子放在自家的书房、起居间或卧室里,至少一天以后再清洗。晚上睡觉的时候,每10个邋遢人中就有4个人会把脱下的衣服扔在地板上。每3个邋遢人中还有1个人,会把杂物放在厨房的餐柜上面,而清理这些杂物的时间如果不是遥遥无期的话,也要等到一个星期之后了。

2007年,商务专家埃里克·亚伯拉罕森(EricAbrahamson)和戴维·弗里德曼(DavidFreedman)出版了一本为凌乱正名的书《凌乱也不错》(PerfectMess)。他们认为,书桌凌乱的人,常常都是富有才智和经验的人,他们都有比较高的工资收入(这一点与我们的民意调查是一致的,至少在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他们认为,马虎和凌乱,与即兴发挥、适应能力和机缘一样,是成就大事的重要素质。(如果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Fleming'不是把没有清洗过的实验用培养皿胡乱堆放在桌子上,他根本就不会发现青霉素。)他们甚至认为,凌乱的人是更称职的父母,他们注重温馨的家庭气氛,不在意有多少玩具和有没有可以不放电话的茶几。

他们甚至暗示了这样一种说法:清洁对人有害。医生们现在开始信奉一种“卫生假说”(hygienehypothesis)——现在,哮喘病和过敏症在儿童中发病率的激增,可以归因于没有接触某种微生物。含有氯元素的漂白剂可以清除衣服上的污渍,据说每年也会使不少孩子中毒,而且可以导致女性的乳腺癌和男性的生育障碍。用于草坪除虫的杀虫剂也会给孩子们造成短期记忆力衰退、手眼协调障碍和绘画能力下降等问题。一时间,脏乱如果不是完全符合卫生的要求,倒也成了合乎情理的事情了。或许,反对使用消毒液也可以成为顺理成章的话题了。

但是,我们的民意调查发现,大多数邋遢人对凌乱只是屈从,但并不崇尚。他们并不认为杂乱无章不是杂乱无章,他们甚至会设法克服凌乱的状况。超过三分之二的邋遢人说,他们希望自己更有条理(没有人希望自己更凌乱)。三分之二的邋遢人认为,整洁有助于人们支配自己的生活。邋遢人很少会为凌乱辩解,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邋遢人认为凌乱能够激发创造力。实际上,超过一半的邋遢人说,他们根本无法与邋遢人共同生活,而不邋遢的人中,也有超过一半的人持有这种说法。持有这种说法的人不是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凌乱,他们只是想努力克服自己凌乱的毛病。

外观与时尚(3)

在回答为什么自己的家里杂乱无章这个问题时,无论是邋遢人还是任何其他的人,都没有把骄傲、无所谓,甚至没有时间作为杂乱的理由。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东西太多了。东西太多,没地方存放,这就是使美国一半以上的邋遢人陷入杂乱的原因。'TXT小说下载:。。'

所以,这是美国的一种过度拥有的趋势,它与懒惰的趋势不同,而与肥胖症的趋势更为相像。就像我们吃的食品超过了自身的需求一样,我们拥有的物品超过了我们的需求。我们的购买力越强,购买的东西就越多,同样,我们得到的、赢来的、收集到的和保存的东西也就越多。虽然许多人会购买更多的东西来解决整理自己物品的问题,而邋遢人却干脆对自己的物品不加整理,他们可以让凌乱的状态成为自己正常的状态,不会一次只洗一只盘子,也不会只洗一只脏袜子。

关于邋遢人的重要启示是,首先,如果与邋遢人生活在一起,就不要老是抱怨。胖人一般不喜欢受到自己配偶的呵斥,也不会由于配偶的抱怨就少吃一点东西。同样,有76%的邋遢人说,他们也不愿意因为自己的凌乱而老是被人唠叨。邋遢人不愿意听关于杂乱的理性劝说;杂乱的状况一直是他们感到非常苦恼的问题。

其次,如果我们都放松一点,我们就都能享受到更多的生活乐趣。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父母更加放任了,个人有更多的表达自由和更多的选择了。整洁不是已经成为过去的往事,但是,对于十分之一的美国人来说,那只是一个由于工作和职责太过繁重而未能实现的理想。就像我们的民意调查所证明的那样,不能达到现代的整洁标准,是一个“高级的”(high…class)问题。越是富有的人,越是文化程度高的人,越是忙得不可开交的人,就越是有可能成为美国日益壮大的邋遢者队伍中的一员。

技术(1)

喜爱社交的的奇客

美国的奇客与乔克(Jock)拉拉队员、朋克和反叛者一样,是指一种具有固定性格的人物。

但是,在《星际旅行》(StarTrek)的影迷聚会上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技术由一件为性格内向的人而存在的事情变成了一件为性格外向的人而存在的事情。虽然陈旧的看法坚持认为,技术的痴迷者——这些人一刻不停地在使用技术,熟悉它的术语,并且会迫不及待地去购买各种最新的科技产品——是社交方面的“失意者”,但事实是,美国最狂热的技术使用者也是美国最喜欢社交的人。

就像我们知道的一样,奇客几乎消失了,他们甚至可能正在变成反技术的人——在被隔绝和分离的状态中寻求慰藉。在过去,从事与技术相关的工作为那些有着杰出才能却反感社交的人提供了一条出路,他们在机器中找到了安慰,这些机器以人类无法提供的方式向他们做出回应。现在,技术扮演着完全相反的角色。随着微软Zune这样将其他人联系在一起的新音乐播放器的出现,像用耳机独自听音乐这类个人行为也即将成为社会交往的一部分。随着技术对“联系”(connection)的重新强调,技术在社会中的使用已经远远超越了它曾有的那些反社会的、个人化的目标。

这一点对于技术营销的意义是巨大的。技术公司曾经把它们的产品对准那些脸色苍白、孤僻的家伙,而现在它们兜售的概念是,买一部很棒的电脑或手机是很酷的,就像买一辆好车一样,是一件有趣而又具有社交意义的事情。通晓技术在社交生活中曾经不是什么风光的事情;而现在,技术成了朋友圈和聚会,以及家庭社交生活的中心。

下面就是一些证据。在最近的一次问卷调查中,我们提出了一些与迈尔斯…布里格斯(Myers…Briggs)性格测试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关于人们对于个人电脑、手机和像黑莓手机这类手持设备以及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的习惯、态度和偏好的。如果过去关于奇客的陈旧说法是正确的,那么,最痴迷技术的人应该是性格最内向的、对社交最反感的,这种说法对吗?

事实上,恰恰相反。虽然在美国全部成年人中大约只有49%是“外向型”的人(迈尔斯…布里格斯将其定义为从外部世界和周围的人当中获取能量的人群),但在最狂热的技术使用者中,就有将近60%是外向型的。这些人会翻阅消费类电子和数码产品的杂志,以便提前了解这方面的发展资讯;他们的朋友说他们是熟悉最新技术,并了解最新电脑软件的人;他们希望得到新版的操作系统。不过,他们也是这样一些人:在家庭、工作和学校之间穿梭忙碌,而且方方面面处理得都还不错,他们的生活态度最积极,对生活也最投入。和那些很不愿意使用这些技术的人相比,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去看电影,去进行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以及听最新从iTunes上下载下来的音乐。同那些不喜欢使用技术的人相比,技术痴迷者更愿意把“夜生活以及在城里喝酒”作为消遣方式,他们之间的比率超过了2∶1。

调查显示,在不喜欢使用技术的人——他们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购买和使用技术——当中,性格内向的人比性格外向的人要多,二者之间的比率是57%∶43%。这些人不仅对技术不感兴趣,而且对体育、新闻、杂志和时尚也缺乏兴趣,他们往往对周围的事物抱有比较保守和谨慎的态度。那些不喜欢社交的人也不喜欢电脑——因为电脑是与外向型性格联系在一起的,这真有点儿讽刺意味。

事实上,当我们问到他们自己的社交习惯时,关于奇客的陈旧说法完全是自相矛盾的。53%的“超级热衷于”和“狂热热衷于”技术的人认为自己很懂得社交;与之相比,只有39%的不喜欢使用技术的人对自己持有这种看法。58%的“狂热热衷于”技术的人说他们差不多可以“轻松地与其他任何人交谈,只要需要,多长时间都没问题”;与之相比,只有40%的不喜欢使用技术的人这样说。

在问到聚会时,这种对比就更加令人印象深刻了。41%的非常热衷于技术的人喜欢“从头到尾”地参加聚会;而在不喜欢使用技术的人中,只有24%。

技术曾经是不喜欢社交生活的人的避难所,而现在则成了在社交方面野心勃勃的人的敲门砖。

美国在线开发的AIM(instantmessenger),或facebook。采用了社会延伸技术,也许是对这种现象的最好说明,这种技术使高中和大学的学生能够互动、分享照片和传递信息。Facebook。网站已经拥有超过800万的帖子,根据Score的数据,它是美国流量最大的网站之一。更受欢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