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声-第9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电灯线晃晃荡荡,一个100瓦的白炽灯发散着耀眼的光芒,将这间不大的会议室里照射得纤毫毕现,以至于每个调查组成员脸上的表情都清晰可辩。

调查组的成员中,除了有几名来自于矿大的专家教授之外,其他多是煤监局各业务部门的技术人员和干部。苟平主持会议,先为安在涛简单介绍了一下众人,然后点名让煤监局调查司的一个叫孙楠的技术处长发言。

“安局长,苟局长,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和有关法律法规,专家组和事故调查组多次下井勘察,多方调查取证,对相关资料反复分析,认定了爆源,查明了事故原因,已经基本上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孙楠有些疲倦地抬头望着安在涛,朗声道。

安在涛皱了皱眉,猛然挥手插话道,“给我一个明确的答案,不要模棱两可。是不是责任事故,能不能确定?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我们的态度一定要严谨,不要用基本上、原则上、初步上这些模棱两可的话。”

孙楠立即涨红了脸,尴尬道,“不好意思,安局长。经过专家组和调查组同志们的努力工作,我们完全可以确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冲击地压造成35号工作面风道外段大量瓦斯异常涌出,36风道里段掘进工作面局部停风造成瓦斯积聚,致使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工人违章带电检修架子道距专用回风上山8米处临时配电点的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产生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的间接原因主要是孟家湾煤矿一号立井在生产、安全和机电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多管理上的问题……”

孙楠的话一说完,安在涛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向苟平轻轻一笑道,“苟局长,既然已经确定,那么,我们就可以对事故进行定性了。一会安排一个同志今晚立即形成书面的事故初步调查报告,通过传真和网络向总局和国务院办公厅汇报。”

苟平嗯了一声。

“其他同志还有没有补充的了?”苟平扫了众人一眼,沉声道。

另外一个女干部犹豫了一下,“安局长,苟局长,我补充两句。虽然目前的情况表明,瓦斯爆炸已经结束,但也不能排除在井下的局部区域,还存有残余的瓦斯,一旦浓度到达标准,也很容易再次造成小范围的爆炸,构成二次伤害。我建议立即抽调先进设备,加大对矿井的通风排气,确保万无一失……”

安在涛点点头,“你说的很有道理。苟局长,我看有必要按照这位同志所说的……”

安在涛的话还没有说完,突然听外面传来一阵阵凌乱的脚步声和哭喊声。

“怎么回事?”苟平皱眉道,“小孙,你去看看!”

孙楠应声跑了出去,不多时就跑了回来,喘了口气道,“安局长,苟局长,是一些矿工家属找上门来,要见矿上的领导……孟家湾煤矿的矿长孙家正被堵在办公室里,不敢出来。”

第711章 雷霆手段(三)

“他为什么不敢出来?”安在涛沉声道。

“安局长,他是怕挨揍吧。”有一个调查组的成员低低轻笑了一声,“我们来了几天,已经发现矿上的很多矿工包括家属在内,都对矿上的领导有很大的意见。矿难发生,工人积攒已久的情绪就被刺激着爆发起来,昨天……昨天好像是已经发生过一次职工和家属围堵矿领导了,是不是这样,老李?”

“嗯。”调查司的科长老李点点头,声音很小。这个话题是他们私底下议论了好几天的话题,但当着煤监局主要领导的面,这些调查组的成员却不敢放肆。

“安局长,我们来的时间短,虽然主要工作是调查事故不是参与矿上的日常管理,但我们也从侧面、从一些矿工嘴里得到了一些信息。您可能还不知道,这个煤矿虽然是国有煤矿,南河矿业也算是国内数得着的大矿业集团,但工人的工资福利很低很低,比起很多民营私人矿井都不如!而且,越是在井下干活的工人,收入就越低,反而是那些管理人员,收入高的很!”

“工人对此很有意见!平日里也就算了,一旦发生了矿难,这些积攒的怨气就都爆发出来了……”

孙楠插话道,“而且,还有一个消息说,煤矿方面报上来的矿难发生时间其实并不准确,比真实矿难发生时间起码晚了好几个小时,据说矿上领导有瞒报的行为。因此,工人和家属们都很气愤,都说是矿上耽误了救援时间,否则的话,应该死不了这么多人……我们本来想查一查,但省里市里的领导却公开表态说……”

孙楠欲言又止,苟平则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怒道,“小孙,道听途说的消息怎么能当真?那些矿工随口乱说的话能相信?不要不负责任地乱说话!”

孙楠立即噤若寒蝉,心里虽不服气,但嘴上却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安在涛若有所思地瞥了苟平一眼,心道这苟平在煤监局看起来权威挺盛嘛,看得出来,煤监局这些中低层干部都比较害怕他。如果不是自己突然到任,他这个正厅级干部似乎可以顺理成章地接任吧?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丝淡然的微笑,但因为他此刻的表情比较凝重,再加上现在气氛不对劲,他的这一丝微笑却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

会议室里的气氛沉寂下来,苟平似乎是醒悟到了什么,赶紧笑着解释道,“安局长,这个事情,其实都是一些谣言,小道消息,没有任何根据。可能是因为有亲人在井下生死未卜,有些家属和矿工心里焦急胡乱猜疑所致。我曾经问过南州市的同志,经过仔细排查,发现矿上并没有瞒报的行为。”

“这么大的事故,料他们也没有这个胆量瞒报!”苟平又补充了一句。

安在涛淡淡一笑,“暂时先放开这个吧,先抓救援和事故原因调查。等救援完毕,我们再回头来重新梳理一遍……这是一个国有大煤矿,员工数千人,黑的白不了,如果真有瞒报行为,区区几个矿领导怎么能堵得住悠悠众口?”

“好了,我们继续开会!同志们继续谈。”安在涛向孙楠投过意味深长的一瞥。孙楠正抬头间,见安在涛威严凛然的目光投射过来,不由有些畏惧地垂下头去。

……

……

“安局长,两位领导,其实,孙处长所说的都是一些表面上的因素,导致矿难发生的深层次因素是利益驱动。”一个40多岁的学者模样的儒雅男子抓下自己的眼镜,随意用衣襟擦拭着,声音多少有些愤愤不平。

“安局长,这位是华夏矿业大学的陈紫光教授,国内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的顶尖专家,博士生导师,工程院院士。”苟平介绍道。

对于高级知识分子,尤其是有知识分子良心的高级知识分子,安在涛一向非常尊重,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他微微欠身,向陈紫光点点头道,“您好,陈教授,请继续说下去,我洗耳恭听。”

“安局长,为什么在高度重视下,矿难还是接踵发生?市场行情看好与高额利润刺激,导致煤炭行业超设计能力生产与频繁扩能改造现象成风,包括国有、地方、个体在内的各类煤矿纷纷挑战生产能力极限,不仅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加速枯竭,更成为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祸首”。

陈紫光深深叹息道,“孟家湾煤矿是一个典型的高龄煤矿,但在2006年,矿里却提出了小矿要有大作为的口号,煤炭生产量超越了年产150万吨的设计能力。一方面是安全设施的普遍简陋和技术的严重落后,另一方面又在严峻的形式下进行突破生产,为这次恶性矿难事故种下祸根。”

“更令人不解的是,就在矿难发生前的一个月,孟家湾矿井综采层工作面发现有着火现象,但生产并没有停止!我在走访当中了解到,矿业集团公司的某个重要领导大言不惭地讲:煤矿生产哪有不出事故、不死人的?如果不死人,全国人民这么大的用煤量谁来供应?不要太小题大做了。”

“什么叫小题大做?安局长,请问这是什么态度?请问这是什么责任心?请问这是如何的草菅人命!煤矿的管理混乱至此,我认为,煤矿管理者罪责难逃,必须要严惩严惩!”

陈紫光怒道,“如果这种人继续留在矿业领导岗位上,煤矿安全就等于是一句空话!”

“据统计,去年全国27个产煤省区中,有20个省区超产,其中19个省区超产在10%以上,很多地方超产均在50%以上。安局长,我曾经带学生做过一次调查,从2001年至2003年,全国原煤产量的累计增长量高达7。38亿吨,累计增幅接近74%。其中近两年实现的产量增长,相当程度上是建立在各类煤矿超能力生产的基础之上。”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研究中心和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进行了一项调查:2005年,我国原煤产量为17。28亿吨;到2006年底,全国共计上报具备生产安全保障能力矿井(含露天矿)2090处,生产能力约11亿吨/年。也就是说,2006年至少有6。28亿吨的原煤产量没有安全保障。三分之一产量无安全保障,能不出事故吗?”

陈紫光挥了挥手,“为什么明知安全生产得不到保障还要拼命超产?答案显而易见:高额利润导致利欲熏心。去年以来,煤炭价格一路飙升,8月份原煤涨幅高达40%,而供暖季的到来,令原本高价位运行的煤价更是涨势惊人。煤炭价格一路上涨,煤炭行业持续处于卖方市场,刺激了煤矿的超能力生产。在煤炭市场形势大好时,从上到下都认为超产就是好事,就是贡献大。至于本矿条件是否适宜超产,超产的安全风险如何,超产的幅度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内,许多干部不明白,工人更是不清楚。超供电能力生产,将导致用电负荷增大,容易引起断电、失火、损坏设备,停电后更容易引起瓦斯爆炸和井下失火;超通风能力生产,易导致井下风量不足,直接影响井下空气质量,影响井下作业人员身体健康,而且开采强度增大,很容易造成瓦斯积聚而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