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声-第8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狼藉不堪的废墟上,一群市里大大小小的官员站在后面,而安在涛一个人站在前面,独自面对着黑压压一群媒体记者,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另类味道。

安在涛面前临时搬来的一张桌子上,摆满了话筒和录音笔。他手里持着一个扩音器,面色凝重地朗声道,“各位媒体朋友,首先我代表房山市委市政府欢迎大家的到来……对于这起违规的错误的行政强拆事件,我们市委市政府感觉非常痛心和沉重,我们的态度很坚决,立即整改纠正,欢迎媒体的同志们来房山采访,对于这一事件,我们是完全开放的。”

“有错就要承认和面对。下面,我简单向各位通报一下事件的起因……”安在涛站在那里,朗声说着,语速不急不慢,再三强调这一次强拆事件的发生,不是房山市委市政府集体决策的结果,而是负责这个项目的分管副市长侯阳明一意孤行擅自拍板滥用职权推进的结果。

“安书记,我是央视新闻频道记者薛红艳。我有一个问题,想必这也是在场所有媒体同仁的共同问题。那就是:这么大的一个工程,这样大规模声势浩大的行政强拆,如果没有您这个市委书记点头或者没有杨华市长这个市政府主要领导点头,下面的分管副市长怎么可能擅自做主?请恕我直言,这不太符合常理。不知道安书记作何解释?”

一个面容清秀的年轻女记者挤上前来,将手里的话筒对准了安在涛。

安在涛默然点头,没有任何犹豫道,“薛记者,你提的问题很好。东山理工大筹建工程是建在我市的全省重点工程,一般而言,没有我这个一把手点头,强拆是不可能推进的。但是,这一次有些特殊情况,事发突然。强拆当天,我按照组织程序,向省委有关部门报告请假、并跟市委其他领导同志通气,我家里有点私事要处理,回燕京休探亲假三天。而当时,杨华市长在省政府的组织下去了临州参观考察,也不在家……”

“记者同志如果不信,可以向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调查核实求证。”安在涛淡淡一笑,又沉声道,“在我们两位党政主官不在房山的短短两三天时间里,分管主抓这项工作的市委常委、副市长侯阳明同志为了保证工期顺利完成省里交给的工作任务,急于求成,错误地作出了强拆的决策。这项决策,是错误的、违规的,是非常严重的滥用职权行为,市委已经对这项错误决策进行了立即纠正,对侯阳明同志提出了严肃批评,同时暂时停止了他的工作。”

“侯阳明同志错误决策的领导责任,我们市委常委会今天马上要开会研究确认,完了会上报省委省政府予以追究问责。对于事件中粗暴强拆、伤害群众的相关干部和工作人员,我们也会进一步调查取证然后予以严惩。该查办的查办,该开除的开除,该绳之于法的绳之于法,严惩不贷,坚决不姑息养奸!整个过程,我们都会向媒体放开,欢迎大家随时监督。”

“同时,市里已经紧急启动对受伤群众和财产受损害群众的补偿安置工作,我们会尽最大可能地满足群众的合理合法要求,对群众进行补偿安置。这也欢迎朋友们监督。”

“最后,我代表房山市委市政府,向房南一村的所有村民、向全市人民进行公开检讨道歉。作为房山市委书记,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会立即向省委省政府作出书面检讨,请求处分。请大家相信,我们的党委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一次事件,是一次沉重的教训,我们会牢牢铭记……在日后的工作中,欢迎全市人民和媒体朋友对政府的工作进行严格监督。”

说完,安在涛深深地躬下腰去,弯腰道歉的姿势保持了足足有一分多钟。

现场一片寂静无声。不管事件多么恶劣,产生了多么大的负面影响,但房山市委市政府此次紧急应对、承认错误、敢于放开舆论管制和立即纠正行政错误的态度,以及安在涛个人公开检讨道歉的政治姿态,都是可圈可点的,引起了在场记者的一致赞赏。

说白了,现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各地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哪个城市里没有强拆事件发生?只是房山这一次凑巧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成为舆论焦点而已。

而作为地方党委政府,能够公开承认错误并立即纠正错误,放开媒体采访,市委书记本人还代表党委政府公开检讨道歉——安在涛以到位的实际行动和开放开明政治作风,赢得了不少“同情分”。

所谓舆论能杀人也能救人,安在涛的这一番公开表态,看似自爆短处,其实是化被动为主动,站在了一个可以扭转不利局面的制高点上。

当然也有人在背后猜疑,这事儿似乎有些太过“凑巧”和诡异:一个副市长怎么敢在没有征得市里主要领导同意的前提下就敢擅自做主?

不过,这种小范围内的猜疑很快又有了其他的消息来加以“冲抵”了。有外地记者通过某种渠道,在采访的过程中得知了侯阳明本人的背景和身份。而这样一来,一切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不少记者感叹着鄙夷着,离开了房山。到了这个份上,这起事件已经失去了继续跟踪下去的新闻价值。

果然,第二天,各大媒体上的报道多数都对房山市敢于承认错误并立即整改的态度,对安在涛这个市委书记本人开明开放的民主作风,给予了相应的赞赏。中央党报《中央日报》还在二版刊发了一则署名评论《房山强拆事件:过程可悲结局可喜》

第705章 侯阳明的结局

上午,正在拆迁现场忙着善后处理事情的安在涛,接到了省委办公厅某领导打来的电话,说是省委省政府几个主要领导,要求他和市长杨华下午去省委当面汇报工作。

这起事件的主要责任人侯阳明已经被暂时停职接受审查,这是在省委指示下、房山市委常委会作出的决定。尽管燕京的侯家通过不同的关系打了几个电话来省里,找上了阚新民等省领导说清,但显然无济于事了。这一次,处在舆论漩涡当中的侯阳明已经是其“罪”难逃了。

安在涛不仅要善后安抚群众,还要尽快地继续推进拆迁。不是说出现了错误的违规的强拆事件,房南一村的拆迁工作就停止不前了。拆迁还是要拆迁的,距离省里给出的时间还有不到十天的时间,他脸上看上去不动声色,其实心里也很着急。

副市长古云兰再次临危受命,承担起拆迁和主抓东山理工大学筹建工程的重任。能被安在涛如此看重,古云兰心里既甜蜜欣慰又倍感压力巨大。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相处,她已经非常了解安在涛的性格,如果她不能为安在涛分担工作,什么都是虚的。

安在涛走出指挥部的大门,仰望着头顶上湛蓝无云的天空,和煦的春风扑面而过,风和日丽,他的心情却微微有些凝重。

“安书记,我们一会就动身去省委?”杨华也走出屋来,站在了安在涛的身侧。

安在涛点点头,慢慢转过身去,又笑了笑,“去省里汇报,不过是一个形式。咱们的书面报告打上去了,估计省里领导也就是想当面敲打敲打我们两个,同时——”

安在涛说到这里欲言又止,然后主动岔开了话题去,“强拆出了问题固然令人挠头,但现在国内各地大兴土木搞建设,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强拆也不少见——我估摸着,省里领导最担心的反倒不是这个……”

杨华一怔,旋即笑道,“安书记,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省里领导更关心我们的筹建工程能不能按期动工和完工……如果因为出现了这种意外突发事件就耽误了工期,影响了省里的整体规划,怕是我们要吃‘挂面’!”

杨华叹了口气,“是啊,安书记,现在这事儿还真是有些不好办……好在安书记处理及时措施得当,群众的怨气已经渐渐平息下去——只要补偿到位,想必应该能尽快恢复拆迁的。”

说到这里,杨华恼火地皱了皱眉,“这个侯阳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自打他来了市里,咱们就一直没有消停过!”

安在涛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出身好,有些才气,便就有些自命不凡了。如果能俯下身来踏踏实实干几年,也算是个人才,可惜太急功近利太自以为是了……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安在涛脸上虽然挂着笑容,但声音却透着一丝丝的冰冷。杨华心里一颤,下意识地扭过头去,避过了安在涛那貌似温和实则暗藏杀机的凌厉眼神。

“安书记,杨市长。”古云兰笑吟吟地也从临时指挥部里走出来,身后跟着薛烈和建委主任欧阳夏普。薛烈和欧阳夏普的脸色不太好看,虽然强拆是侯阳明一人的主导推进,但作为指挥部领导,他们显然也必须要承担一定的领导责任,尽管他们有过劝谏,侯阳明仍然一意孤行。

尤其是在现在鼎沸的舆情面前,为了平息众怒,为了安抚群众,薛烈和欧阳夏普必然要受处分。真的是有些冤枉……两人这两天心情就一直比较消沉,心理压力很大,如果不是担心会遭受更大的问责,他们可能早就请假回家休息了。

“云兰。”杨华回头来向古云兰点点头。而安在涛也回头来望着古云兰笑笑,“云兰同志,这一次辛苦你了,你的担子很重。下午,我和杨市长要去省里向省委领导当面汇报工作……家里这边,一定要赶紧结束善后补偿,立即推进拆迁和安置,按照我们调整后的安置方案来进行,这两天同志们辛苦一些,加加班,分两班昼夜开展工作,一定要按期完成省里交给的工作任务,在4月25日左右完成拆迁安置,确保4月底整个工程顺利开工!”

“这个没有回旋的余地,开工典礼的时间都已经定好,省里主要领导、教育部的领导还要来亲自剪彩……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必须要保证按期开工!”安在涛轻轻又追加了一句,“拜托大家了。”→文·冇·人·冇·书·冇·屋←

古云兰赶紧腰板一挺,“好的,安书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