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声-第8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前在谈平价医院时说,平价医院的建设需要各地另起炉灶,因为虽然大多数医疗机构都还戴着公立的帽子,而且还被归为非营利组织,但事实上却并没有真正行使公立医院的职能,要让它们一夜之间回归本位也不现实……把问题都推到政府身上,你们本身就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

安在涛的声音越来越严肃低沉,他摆了摆手道,“别的不说,单说说你们一院医生护士的工资福利待遇吧……我打听了一下,一院一个普通的医生公开的收入能接近3000,如果再加上奖金红包什么的,恐怕不会是一个小数字。这意味着什么呢?去年房山人均工资才16780,你们公开的收入是全市平均水平的两倍。这些钱从哪里来?我有没有冤枉你们?你们医院工作人员的收入比我这个市委书记的工资还高出一大截,这种现象正常吗?”

“很不正常!”安在涛霍然挥了挥手,断然道,“这种情况必须要改变。张致恒,你们下去以后,马上开会研究一下,看看怎么拿出一个方案来,如何来保住我们市属医院头上这顶公立的帽子。第一,要重点改良以药养医的体制机制,虽然全国性的医改没有成功,但我们可以参照一些发达地区的地方医改试点来尝试一下……;第二,每一家市属公立医院,都要拿出各自的工资标准来,上报卫生局审核,然后召开听证会进行论证,通过后施行,原则上要控制在全市平均工资水平之上50%的幅度之内……这个幅度已经不小了,要知道有很多单位、很多企业的职工都还在平均线以下。医生职业救死扶伤,伟大光荣,我们要尊重,当然要体现在收入上;第三,每家医院都上报所需财政补贴的数目,打一个申请报告出来,由卫生局统一进行审核论证,只要不漫天要价,你们放心,哪怕是砸锅卖铁,市里也会保证财政拨款到位……”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着手做这样一件事情: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由政府负责保障;明确医务人员工资水平与全市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保证其平均收入不低于平均水平……”安在涛目光炯炯,一一从众人震惊的面孔上扫过。

望着张致恒和几个医院领导不断地站在那里往笔记本上记录,安在涛微微停顿了一下,“医改。这是我们市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在全面的医改推开之前,我希望我们的市属公立医院能提前推进,给全市医疗机构做出一个表率来。我知道,改革就会触及到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就要得罪人,但是我安在涛不怕,我希望你们也不要怕。只要是有利于全市人民的事情,只要是有利于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事情,我们都要大胆地做下去。当然,我今天的意见还不完善、不成熟,只是给大家通通气吹吹风,希望大家先做一些基础工作——下一步我们还要集中精力加以完善和进行充分的论证……我们还要召开全市医疗事业改革的动员大会……”

“古市长,你是分管市长,最近就辛苦一些,抓一抓这件事情。”安在涛扭头静静地望着古岚。古岚心里暗暗诅咒了一声,脸上却微笑着回道,“嗯,我明白,请安书记放心。”

……

……

第二天房山各大媒体纷纷在头版报道了安在涛在房山第一人民医院召集卫生系统各单位负责人召开现场会的新闻,都以醒目的标题传递出房山即将推进新医改的消息。《房山日报》的消息尤其引人注目:《市委书记安在涛在一院调研时指出,房山即将推开新医改》——

“‘市场化非医改方向’,2005年5月24日,卫生部下属的《医院报》头版头条刊出了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新明的一次最新讲话,并冠以这个让人注目的标题。这一报道最初并未引人关注。事实上,卫生部副部长马俊5月初也讲过类似的话,他说: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引入市场机制。他批评了当前公立医疗的公益性淡化,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并且着重强调,‘产权制度改革’,‘不是医疗制度改革的主要途径,我们决不主张民进国退。’”

“安书记在第一人民医院调研时重点强调指出,看病贵、看病难等现象,根源在于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要解决这两个难题,主要靠政府,而不是让医疗体制改革走市场化的道路……”

这篇稿子经过了安在涛的审阅和润色,主要观点来自于他的定调。当然,这种涉及重大工作的重大方针原则,必须要由领导亲自把关,没有领导定调调,媒体也不敢发这样的稿子。正因如此,非常熟悉安在涛风格的人一眼就看出,这稿子虽然署名为“记者孙楠”,但其实是出自安在涛这个文采横溢的市委书记之手。

这一系列报道的推出,发散出一个明显的信号:房山市要推行加大投入主导的新医改。这样的消息当然立即引起了省内和国内媒体的强烈关注,在第三天,国内很多大媒体都在显著位置上,转载或者援引了房山媒体的报道。

……

马晓燕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案头上的一些报纸,看着报纸上铺天盖地关于房山即将推开政府主导的新医改的消息,她不禁微微苦笑起来。

车改还没有真正完成,还留着一些尾巴,但安在涛却又公开放出了推进新医改的信号,他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太激进太着急了?马晓燕越想越觉得不对头,就起身离开办公室准备去安在涛那里跟他详谈一次。

马晓燕赶过去的时候,安在涛正接到了一个来自燕京的电话。

“请问是房山市的安书记吗?”电话里传来一个低沉的男中音。

“我是安在涛,请问你是……”见是燕京的号码,安在涛不敢怠慢,轻轻问道。

“呵呵,我是国家信访局来访接待司的副司长张曙光……”

“你好,张司长……”

一番简单的寒暄之后,张曙光这才用他那颇具磁性的男中音缓缓笑道,“安书记,我打这个电话给你呢,是我们林局长的指示。是这样,今天上午,我们接待司来了十几个群众上访,他们来自房山市……这个事儿林局长知道以后,指示我们一方面做好群众上访的安抚工作,一方面让我跟房山市联系沟通一下,看看究竟是一种什么状况……”

……

……

国家信访局的局长林虎成是安在涛的老熟人,当初他从莫城归国,时任商务部副部长的林虎成还曾经代表商务部和外交部专门为他们一行人举行过庆功宴。

放下电话,安在涛想了想,又给林虎成打了一个电话过去,亲自道谢了一次。正在沉吟间,马晓燕就进门来,见他脸色微微有些不好看,马晓燕就担心地问了几句。得知房山市有十几个司机去燕京上访,她的脸色也立即阴沉下来。

“怎么办?在涛。”马晓燕轻轻问道,脸上的担忧之色越来越浓重。

“你不要担心,这没啥。上访是他们的合法权利,我们总不能捆住他们的脚……这些人有经贸委的两个、建委的一个、财政局的三个、公安局的一个……晓燕,你马上让人通知这些部门的干部来市委开一个紧急会议,研究一下怎么处理这件事。我和杨华市长参加。”

安在涛摆了摆手,又追加了一句,“市政府班子成员也全部参加。”

马晓燕立即起身准备离去,走到门口却又绕了回来,轻轻道,“在涛,这事儿不简单呢,我觉得下面的人没有这么大的胆子,这背后肯定有人在暗中指使捣鬼……”

安在涛霍然起身,淡淡一笑,“幕后当然是有一只黑手,我早就猜到他会有所动作,但没有想到他会给我来这么一招……不过,这算什么?会闹大?会让车改推倒重来?笑话!他这顶多是在给我添添堵而已。”

马晓燕张了张嘴,“是不是……”

安在涛向她投过意味深长的一瞥,“嗯,你心里有数就行了。”

第673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

市建委主任是市长助理古云兰兼任,古云兰匆匆走进市委会议室,见在场众人除了市政府班子所有成员之外,竟然还有几个市直部门的主官,有财政局的局长,经贸委的主任,公安局局长,审计局的局长,等等。

市委书记和市长召集市政府班子所有成员以及部分部门领导开紧急会议……这……古云兰心里渐渐浮起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但疑惑归疑惑,她心里倒也不怎么慌乱。她虽然是副市长古岚的亲戚晚辈,但她却是安在涛的绝对亲信,因为古岚跟安在涛的关系不融洽,她与古岚的关系也在日渐疏远。在旁人看来,这是古云兰趋炎附势傍上了大领导,可她心里却很明白自己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为此,她甚至毫不在乎房山官场中人那微微带些嘲讽和不屑的异样目光。她虽然不是性格另类的人,但心里却自有一份坚韧和坚持。

古云兰无视了古岚那微微有些恼火的目光,径自走到庄宁的身边坐下,然后向安在涛投过关注和复杂的一瞥。安在涛的眼神有意无意地投射在她的身上,见那凌厉的眼神分明有了瞬间的柔和,古云兰心里便有些无言和莫名的欢喜。

安在涛已经和杨华通过气,杨华听说后心里也很不高兴,表情上也就带出了几分凝重之色。而市政府班子里,除了杨华和马晓燕之外,其他人或者也都莫名所以。

安在涛默默地扫视着众人,目光凛凛而具有夺人的气势。这并非他有意故作姿态,而是作为地方最高权力的掌握者,因为权力的辐射效应使然,安在涛这个市委书记身上天然发散着无形的“气场”。

经贸委主任蒙陶坐在那里,虽然脸色平静,但心里却像是开了锅一样波澜起伏忐忑不安。他隐隐猜出了安在涛突然召集会议的真正目的,当然他也从燕京得到了某种确切的消息。

在他的设想中,赵刚和马勇等人在燕京上访,国家信访局肯定会向省里反馈消息,然后省里又会向市里施压,固然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