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声-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路过的男生看得一呆,连连打了一个招呼,“孟教授好,孟教授!”

孟菊轻描淡写地点了点头,扬长而去。

……

……

第二天一大早,安在涛打车去了中央党校。今天是青干班开学的日子,所以往常庄严肃穆安静的党校大门口,人来人往,颇为热闹,到处可见提着公文包的青年男女。安在涛望着门口条形大门柱石上那鲜红的“中央党校”四个鲜红大字,长出了一口气。

他明白,只要跨进这个门槛,他就正式踏入了官场。从今天开始,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小记者——2个月后,他既是副科级甚至科级的滨海市委办秘书了。

他同时也知道,在现在的这个年月,有过中央党校青干班培训的经历,对于他日后的仕途升迁有着极大的好处。因为90年代的中央党校青干班培训,不同于后来的党校培训,带有明显培养后备干部的政治色彩。

进了大门,是一片巨大的草坪,而草坪的对面,就是一幢跟人民大会堂颇有几分相似的建筑物,安在涛知道那就是中央党校的礼堂了。

礼堂的门口,一排铺着红色条绒布的桌椅上,有中央党校的老师和工作人员负责接待各地赶来的青干班学员,排队等了好半天,安在涛才将自己的介绍信递了过去,然后换成了一张盖有中央党校公章的临时学员证,瞥了一眼学员证上那鲜艳的党徽,安在涛心情变得很好起来,他将学员证揣入口袋,随着人流进了大礼堂。

但他却感觉,这一期的青干班似乎跟往届有些不太一样,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学员似乎是有些少,安在涛大体估算了一下,前来报到的人数顶多百余人,似乎学员有些少啊!

礼堂中的坐席跟电影院有些类似,安在涛扫了一眼,是以省为单位来划分的,最前面是中央机关和中直单位,其次是四个直辖市,东山省正好排在第七排。安在涛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坐在了第七排的一个边角处。

看了看,第七排上已经坐上了十几个人,都是面目神采飞扬的青年机关干部模样的人,他心里清楚这大概就是来自东山省各地市的青年后备干部了。十几年后,这些人如果不犯政治上或者经济上的错误,想必基本上都能跃居一方高位。而将目光放得更远一些,说不定在这批百余名学员中,将来会有人走得更远。

安在涛坐在了那里,默默地望着空无一人的主席台,以及主席台上那高挂的红底黄字的巨大横幅:中央党校第8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开训典礼。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将在这里完成他重生后官场生涯的第一次镀金。他默默地想着自己的心事,突然在大门处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黄色的时尚大衣,乌黑的头发挽成了一个高贵的发髻,脖子上悬挂着一条红黑相间的长条围巾,娇俏的嘴角微微上翘,修长的婀娜身影正一步步向里走来。

竟然是刘彦!

安在涛讶然,心道,还真成了冤家了,竟然她也是青干班的学员?!

或者还真是冤家的缘故,正在径自向第一排坐席走去的刘彦,突然感觉有一道熟悉的眼神向自己望来,下意识地扫了一眼,也蓦然一怔,继而脸色变得有些变幻。她狠狠地瞪了安在涛一眼,扭着自己的小柳腰向坐席大步走了过去。

……

……

热烈的掌声雷动,百余名学员虽然在诺大的礼堂中坐的稀稀拉拉的,但全体起立拼命鼓掌的动静倒也不小,六七个穿着中规中矩的领导依次走上台去,按照级别坐下,坐在正中的是一个60岁左右戴着金边眼镜的男子,头发梳得锃亮,而在他左边的则是一个看上去年富力强的学者模样的干部,旁边立即有学员议论说那是中央党校的李副校长。

安在涛心里讶然,中央党校的常务副校长是正部级领导,一般副校长是副部级的领导,这种档次的青干班培训开学典礼,中央党校顶多有个教研部主任或者培训部主任的厅级干部出来主持就不错了,怎么来了个副校长?

他立即联想起此次青干班学员人数出奇的少,心道,莫非这一期的青干班这的有些不同寻常?难道自己误打误撞地还……

正在沉吟间,突然听到李副校长斯斯文文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了出来,“同志们,首先我代表中央党校欢迎你们……现在,我来介绍光临本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学典礼的领导……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中组部正部级巡视员冯老的莅临……”

中组部的正部级巡视员?安在涛心里一震,中组部来了一个正部级的巡视员?一般而言,巡视员是厅级配置的非领导职务,居然出现了正部级的巡视员,这意味着特殊的权力配置——很显然,这是一个刚刚从部级实职领导退居二线的老领导,因为没有合适的岗位或者是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这才出现了正部级的巡视员。

望着冯老扶着金边眼镜笑吟吟地起身点头,他暗暗惊讶起来。

但接下来,李副校长的介绍,更加让他震惊。坐在台上的不仅有中组部的正部级巡视员,其他几个领导分别是中组部的办公厅副主任、人事局副局长、干部一局和三局的副局长,还有中组部机关党委的副书记。

天!中组部竟然为了一个小小的青干班培训出动了如此豪华的阵容。一个正部级巡视员带队,各大核心部门几乎全体出动。

这么多的领导出席典礼,全体学员顿时激动沸腾起来,热烈的掌声连续响了半个多小时。

李副校长笑吟吟地坐在那里,声音仍然还是斯斯文文地,“同志们,现在请冯老作重要讲话。”

冯老扶了扶眼镜,也没有推辞,冲着麦克风顿了顿,清了清嗓子,声音微微有些低沉威严,“同志们,你们这些青年同志都是各地政府选拔报送到中央党校的后备干部,在你们当中,即有来自乡镇基层政府的干部骨干,又有来自新闻媒体和企事业单位的顶尖人才……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经济要发展,民生要改善,中华民族要复兴,靠什么?靠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才。而你们,就是党和国家未来的希望所在。”

顿了顿,冯老喝了口水又道,“这一期的青干班培训,中央领导非常关注,中组部领导和中央党校领导也非常重视,中组部要求你们要在中央党校强化理论修养、改进工作作风、互相学习和交流,务必要进一步提高全面素质和工作能力……”

……

……

接下来的学习和培训对于安在涛这个重生者来说,基本上就等于是浪费时间了。学习的内容很单调,无非就分为三大块,一是改革创新更新观念,二是党风廉政建设,三是农村建设。

学员们基本上都入住了中央党校提供的宿舍里,条件还不错,两人一间。跟安在涛住一个屋的是绿岛市的一个青年干部,是绿岛市某区机关的一个副科长,但此人似乎在京里有亲戚,他就是将行李放在了房间里,却没有在这住下,每天上完课就溜出党校不知所踪。安在涛当然不会管这种闲事,他乐得清静。

开学典礼结束的当天晚上,他给夏家打了一个电话,专门跟夏天农说了说本次青干班的与众不同和特殊性。夏天农听说好像是规格如此之高,也有些意外,但他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叮嘱安在涛要珍惜机会,除了认真学习之外,还要尽量跟学员们搞好关系,为自己将来踏入官场积累些人脉。

其实,这一个多月的学习能学到什么?无非就是镀镀金,学的不是“素质”而是态度。或者说,这是中央组织部门大面积培养后备干部的一种手段,类似于封建王朝社会皇帝的殿试。经过了皇帝的御批,你就是天子门生,而这也基本就是这个意思。

夏天农犹豫了一会,还是给杜庚打了一个电话。他实在是拿不准,送安在涛参加本次分明很特殊的青干班,是杜庚有意为之,还是某种巧合。

杜庚在电话里微微一笑,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泛泛地说了几句机会难得,要夏天农无比要叮嘱安在涛把握机会而已。夏天农放下电话,沉吟了一下,向站在一旁的石青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老石,这肯定是省委组织部……老石啊,看起来我们这位见不得人的亲家对小涛还是蛮关照的。”

第108章 夏晓雪进京

石青撇了撇嘴,“没见过这种男人,简直就是现代的陈世美,他也姓陈,我真怀疑是不是陈世美的后代……哎,也苦了小涛这孩子了,亏他自己争气——晓雪,跟小涛说,以后让他好好争气,争取混出个人样来给那姓陈的看看。”

夏天农皱了皱眉,还没有说什么,石青又道,“老夏,我跟你说,你可不能为了你的仕途就……”

石青说到这里,看了站在一旁面色默然的女儿一眼,没再往下说。但夏天农跟她夫妻多年,焉能不清楚她心里在想些什么、想要说些什么。

夏天农叹了口气,缓缓走到沙发上坐了下去,“算了,别说这个了——老石啊,我们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你也知道,那时候的人是多么地疯狂——我想,陈部长也有他的苦衷吧,不管怎么说,他始终都是小涛的亲生父亲,不管小涛认不认他,这都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石青本来不想说,但她性子直爽,向来最看不惯这种“喜新厌旧的陈世美”,不由冷笑道,“屁的疯狂——明明是为了自己当官就撇下人家孤儿寡母,还抱怨时代干什么?还亲生父亲?就算是小涛肯认他,他又敢跟小涛相认吗?说的好听——怎么着,你是不是后悔当年没在农村搞出个私生子来?”

夏天农皱眉道,“你瞎扯些什么?好端端地,扯到我身上作甚?睡觉睡觉。走,睡觉去,晓雪你也睡觉。”

石青本待还要说什么,突然想起这些日子夏天农对于自己的需索无度,又听他招呼自己“睡觉”,顿时忘记了方才的话题,脸色微微有些涨红起来,瞥见夏晓雪站在一旁玩味的笑容,石青羞恼地跺了跺脚,闷着头回了卧房。

……

……

安在涛在京里的培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