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兵英姿-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安委还指示,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解决危机,但为防止意外,也要做好武力强攻的准备。为此,北京方面会调集精兵强将和新式武器装备,立即支援新疆。

孟副部长在接到国安委的指示后,不禁感到压力很大。

很快,当地水电局的负责人和正在休假的电站工地总指挥等相关人员,都赶到了现场。他们证实,虽然具体人数还要等过一段时间才能准确统计出来,但是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现在工地内差不多应该有一百五十到二百名工人。

不久之后,负责和恐怖分子进行近距离接洽的武警中队长,也返回了指挥车。

据他讲,在大门附近,大约有二十名匪徒;听匪首头目哈桑提到,里面还有第二小队和第三小队,所以不排除敌人有将近六十人的可能性。

据哈桑自己讲,他们是半个多月前从乌兹别里山口入境的,因为在山区无处栖身,又冷又饿,又无法与交通员接头,怕完不成任务,这才决定铤而走险,袭击水电站、绑架工人。

哈桑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要求我方不得切断工地的水电,并必须提供食物补给,算上人质的分量,他要求按照每日三百人的分量供应;第二,要求边防军对其开放一条安全通道,放他们出境,途中不得跟踪和攻击他们;第三,要求释放被我方抓捕的七名交通员,他们可以用七名女人质对等交换。

孟副部长听完后,沉吟片刻后,才问道:“大家都说说,他们的话可信吗?”

☆、024章 侦察的难题

赛买提局长迫不及待地摇头说道:“可信度为零!”

“哦?说说你的理由?”孟副部长问。

“我太了解他们了呀!从九十年代和他们一直斗到现在,都快二十年了,我们又打又抓,消灭了不知多少茬恐怖分子……军队前些年也端了他们的窝点……这两年,局势总算得到了控制。东突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人员比鼎盛时少多了。不过,这些留下的,可以说是大浪淘沙后的顽固派和死硬分子!今天抓的那几个交通员就是证明!他们全都是战斗到最后一刻,没一个主动投降的。就是受了轻伤的那两个,被俘后也是什么都不肯交待。可是再看看哈桑这伙人的表现?按理说是从阿富汗那边来的,那更是身经百战的亡命徒了。他们会因为困在山区里,饿了十几天,就变软蛋了?那帮子人,别说是山区了,就是冰天雪地里就着凉水啃着大饼,也能继续战斗的!你看他们搞出这么大动静,挟持了二百人,就为了换点食物和一条逃跑路线?这可能吗?我觉得,这里面有阴谋!”

“嗯,赛买提同志说的很有道理。”孟副部长又转向了武警中队长,“你刚才和哈桑近距离接触了一番,你怎么看?”

中队长点起了一根烟,慢慢地说:“我也同意赛买提局长的看法,这个哈桑的真实企图,绝不是他口头上说的这么简单。不过,我觉得他的话里,也不全是谎言,也有些真实的地方。比如,我看得出来,他和手下的确像是饿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所以,关于他带领小队入境后的情况。八成是真的。不过,在谎言里掺杂些真的东西,才会让谎言变得像真话。我的感觉是,哈桑提出的三点要求,恐怕就是来迷惑我们的,但是为了人质的安全,我们暂且也只能装作相信了他的话。”

“是啊!”孟副部长深以为然,“起码第一条,我们还是要满足的。”

中队长接着说:“还有,我刚才虽然进去见了哈桑。但是很遗憾,我没有搞清楚里面到底有多少匪徒。不过,就我看见的。大约有二十多人。我觉得,必须首先确认,哈桑手下到底有多少人?这对我们进行决策,和制订营救的具体方案,至关重要!”

“是啊。还有里面人质的情况,也很重要。方队长,你说说吧,你负责的侦察情况怎么样?”

方霖天摇了摇头:“非常抱歉,我这里得到的情报太少了!主要是天气太糟糕,肉眼能见度差。虽然有战场雷达。但是工地内的钢筋水泥建筑物又太多了,重重叠叠的,让我们最先进的雷达都难以穿透……”

说话的同时。他在指挥车的电脑上调出了由一线观察哨的女兵们发回的实时侦察图像,并指点着图像向各位领导解释起来。

“首长们请看,这个工地周边的地形也对我们的侦察很不利!它位于野马河一段比较狭窄的河谷,峡谷的两侧相距不过七十米,但是这两侧都是高耸入云的、被冰雪覆盖的山崖。坡度接近**十度,难以攀援。工地大门的前方。又几乎没有遮挡,处于敌人完全的监视之下,根本无法抵近侦察。我们在这里,就是峡谷左侧山崖上,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隐蔽的位置,可以作为观察哨,距离虽然有点远,但基本可以将大半个工地的人员活动都监视起来。”

方霖天的手点了一下,将图像放大了一些,“不过,受角度的限制,有些地方无法看得清楚。比如,在这里——这里有一个大厂房,距离大门约八百米,里面聚集了很多人,显然是关押人质的地方……”

曾经去过工地的水电局领导马上接口道:“那儿就是工地的食堂。”

孟副部长紧接着问道:“能确定里面的工人人数吗?”

“不能!”方霖天抱歉地示意,“距离太远,人体成像又都重叠在一起,连看守的匪徒人数都无法确定。下面,我说说我们观察到的匪徒情报吧!比较明确的,是在大门口有四个固定哨位,加上流动哨,一共十个人。而在大门和食堂之间,有四五个不时走动的人,估计是游动哨。另外,我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工地的中央地带,就是这儿——有一个塔吊,上面有一名哨兵,他这个位置应该可以将整个工地的情况一览无余——所以,这个制高点,万一我们采取强攻行动时,必须第一个敲掉它。”

孟副部长听得连连点头,赞许地说:“嗯,不错了!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你们还能搜集到这些情报,已经很不容易了!”

他很快从屏幕前直起了身子,回头问道:“工地的平面图,还没弄好吗?”

“我们局里的几位工程师,正在修改,应该还要等一会儿。”水电局领导也知道此图的重要性,又赶紧解释道:“因为施工开始后,有些设计好的建筑并不会马上修建,有些设计图上没有的建筑,却会因为需要而临时搭建起来。所以,工地的实际情况,和设计图、效果图往往有很大出入——我们的几位工程师,虽然都在现场呆过,但也只是熟悉自己常跑的那一摊,所以要等他们互相印证,把工地现场的实际情况画出来,可能还要等一会儿!”

“那就先画一个简图,然后让他们再好好画一个详尽的。”

“好,我马上去催。”

孟副部长不再多说了,只是偏着头看了一会儿车窗外的雪景。

半响,才叹了口气道:“哎,天公不作美啊!这场雪,看样子一两天都停不了!”

“是啊,这种风雪天,我们的卫星、直升机、无人机等侦察手段,都派不上用场了。”方霖天也是特别遗憾这一点。

“方队长,你们特种兵可不能像美国大兵一样,离开了高科技,就不会打仗了!虽然。武器很重要,它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但是,人!只有人——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啊。”

“是,首长说的对。”方霖天赶紧点头称是。

“好了,情报的事儿,你继续想办法!记得每过两小时,向我通报一下新的情况。有重要情况,随时通报!我希望二十四小时后,你能够获知匪徒的确切数目和分布情况!”

“是!”

方霖天答应之后。就走出了指挥车。

他知道孟副部长已经很体谅自己的难处了,提的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不过,在今天这样的天气。在工地这样的地形条件下,他还是有点犯难了。

唯一的办法,是潜行渗透,进入工地内部搜集情报。

但问题是——不知道从哪里渗透,才不会被匪徒发现?

地形!

还得研究地形。才能找出答案!

方霖天回到女兵队的装备车上,让史香玉去下载军事卫星在晴好天气下扫描的本地图像,同时请当地公安部门的人帮助寻找熟悉周边地形的塔吉克牧民。

在这平均海拔四五千米的冰川高原之上,只有鹰之族——塔吉克人,才能征服任何高山险峰。

不过,找人没有那么快。卫星图像倒是很快就搜集好了。

方霖天正在和史香玉一起探讨周边地形的时候,车门一开,肖勇和陈然等人一身风雪地回到了车上。

陈然小组是刚刚由观察哨换回来休息的。现在那边守着监视仪器的是蒲英小组。

“回来了?正好,过来一起看地形图,找个能绕过峡谷的地方!”方霖天招呼道。

“你带她们看吧,我要补一觉,不然晚上怕没精神。”肖勇却这样回答。

“嗯。也好。”方霖天自然知道他不是偷懒,而是因为监视哨在晚上的责任很重。但是夜间狙击的能力,三个女兵还不能独挡一面,肖勇势必要全程监视——昨晚已经没怎么睡了,这会儿不趁着没什么事赶紧睡一会儿,晚上怎么熬得下来?

不过说到睡觉,这里可没有舒适的床。

肖勇只能裹着大衣,蜷曲着腿,往后排的座椅上一躺,就闭上眼睛睡了。

方霖天给陈然、史香玉等人打了个噤声的手势,再凝神静听——后排那儿已经完全听不到声音了。

他知道,肖勇已经秒睡了。

狙击手的潜伏要求,让肖勇早就习惯了各种艰难的睡眠环境,现在又不是在冰天雪地,更不是颠簸的装甲车里,还能躺平了睡——这条件就已经够好的了,难怪他睡得这么快了。

至于不发出声音的睡觉,也是他的绝活儿。如果还能听到他的喘气声,那才是他还醒着的状况。

方霖天继续默不作声地研究地形图,偶尔以手语和女兵们交流意见。

他们查了资料后才发现,峡谷两侧的山峰不是一般的雪山,而是冰川。

这也是帕米尔高原的一个特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