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场教父-第7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8年完成改善提案33件。

张敢:我的改善是被课长*出来的。

调到工务后,我专门从事生产机台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对机台的结构和性能都有了系统的了解。2006年5月,又进入了宝科园区MH生技课。面对车间那么多高科技含量的自动机台,既兴奋又担心。为了能尽快熟悉每台机的特点,我把每台机的资料反复看了又看,在心里熟悉机台的零件、材料和结构。维修的次数多了,自信也增强了,在对一些机故作预防性维修的同时,我主动去了解正在生产的产品的特性和规格,以便做一些小改善,让机台的生产效率更快。

虽然通过刻苦自学学会了绘图,但接触的都只是一些小改善,每年的加薪检讨似乎总也轮不到我。我觉得很不公平,就去找课长。课长说“给你升职可以,但至少你要把你的能力表现出来,你做几个大案子给我看一下!”

这一年的5月,我果然成功做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大改善案——将半自动测试机改成全自动机。在改善前,测试机台为半自动,需人工取放产品,两台机两个人,作业效率很低。改善后,自动机感应产品自动分料,减少了作业员四个取放动作,还节省了机台检测时的等待时间,圆满达成人力节省和产量提升的双重目标。

第一次出手就抖了漂亮的“花枪”后,我又挟自动机端子裁切摆放及端子预插改善案再次迅速出击,不过却有些棘手。改善前,裁切机裁出来的端子摆放凌乱,不但需要安排人工来整理,还会造成端子变形等,不良率一直居高不下。要减少这种不良,就必须将它们整齐排列。经理并不看好,因为之前针对这个问题找过很多人改善,都说没有办法,自动化工程师也说让端子整齐排列是不可能的。采用流道式做实验,让裁切机裁完后自动流下去叠整齐,但因为控制不了端子的下落惯性而失败了。冥思苦想间,一根普通的绣花针让我找到了灵感:机台一裁切完端子后,治具上的针就自动把它穿好,一颗颗的端子就能整齐排在一起。这个想法几乎让我当场跳了起来。只花了三天时间,便构思与绘制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用一根针把端子的片孔穿好,然后再以自由落体的方式滑下去。18天后,承座及穿针的载具制作出来了,放在机台一调试,果然大获成功。

黄文斌:从现场找到改善的灵感。

组长夸我是组里难得的人才。我是年纪最小的,却是最有耐心的,肯学,责任心也特别强。

2008年7月,有一台新的自动机上线前调试问题不断,而交货任务紧急,新机上线迫在眉睫。新机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塑胶总是被刮伤。经过分析、排除,好不容易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弹夹的导入口边缘太过锋利。惟一解决的办法就是将其打磨光滑。但整台机子的弹夹多达40个,每个弹夹需打磨的边角为12个,也就是说要打磨多达480个边角,而且这么巨大的工程只能靠手工完成,时间紧迫,没有其他办法了!我当即拿起锉刀一寸一寸地打磨,手指锉破了、关节麻了,浑然不顾,继续磨,从早上8点一直到晚上8点,连续奋斗12个小时,终于完成了打磨,重新进行调试——成了!

会维修就像有了一支铅笔,但是有了铅笔还不够,我还要会画画才行。我要成为一名设计工程师。我拜人为师,利用周末和下班时间学习CAD制图软件,买了机械绘图和设计方面的书籍,笔记本上记满了机械知识、绘图草稿……

2009年3月,我的所学有了用武之地。当时某责任料号因为长、短端子错pin而遭到客诉,我毛遂自荐,请求参与此客诉改善。这是我负责的第一件改善案,可是绞尽脑汁苦苦分析、思考了几天,都没有找出解决方案。于是我跑到产线上去找灵感,在一条产线上,看见了一个检测装置。灵光一闪:“我是不是也可以设计一个错pin检测装置呢?”立即回到办公室,花了三天半的时间构思、画图。设计的检测机上线使用后,错pin的不良现象完全消除,客户对此非常满意,而这个检测装置也被推广到类似的料号生产中。

王倩倩:“魔鬼藏在细节中”。

“当作业员要做全技员的事,当全技员要做线长的事,当线长则要做主管的事。”这是一位主管说的话,我把它当作工作中履行的信条。为了让自己更好地胜任线长工作,除了参加部门组织的培训外,还特别学习IE,用动作经济原则、八大浪费、IE七大手法等知识,改善产线作业手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压接工站与焊锡工站产出的半成品要并打为成品,但是两个工站之间相隔很远的距离,作业员必须在两站之间走动,造成了走动浪费。于是我将压接工站移至焊锡工站后面,利用流水线取代人员走动,消除了走动浪费,而且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可以增强作业员的紧张感,使其最大地发挥潜力,如此以来,产线效率从原来的71%提升到97%。

车间里人人都知道我打一个圈就精简了三个人的“传奇”。产线上有些线材很长,在两个半成品并打、穿套管的过程中,作业员必须重复理线,造成了动作浪费,而且理线过程中拉线的动作容易造成品质隐患。为此,我整天拿着线材反复琢磨,无意识地将线材打了个圈,不禁眼睛一亮:就是这样了!只要将线材打个圈,线材就不会散开,作业起来就无需再反复理线,速度加快了,用的人也少了。

我所带的产线生产的是同类产品中最复杂的UPC66pin产品,其中一道工序是插端子:作业员将每IPCS线材一根一根地插入一个有66个孔的黑色塑料匣里面。以前,完成一个66pin料号的整个插端子过程需要7个人分工合作,第一个人插了几根线材后,把HOUSING放到第二个工站,第二个人拿起,插几个线材,把HOUSING放到第三个工站,第三个人拿起……依此类推。我发现,这个过程中,一个工站耗费的时间大概是11秒,而其中拿起动作就花了4秒!经过思考与观察,我向组长提议设计一个流道。流道就是一个槽道,将HOUSING放在流道里,上一站的作业员插完自己的那部分端子后,把HOUSING滑到下一站,直至完成。整个插端子过程,HOUSING都是在槽道中滑行,减少了很多拿起放下的动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不但节约了2个人力,产量却从原来的1。2K剧增到现在的2K。

“魔鬼藏在细节中。”总裁的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很多改善都只是一个小小的变动,但却能带来很大的效率。

吴天然最后说,听了大家的发言,我很受鼓舞,也很受启发。你们是在外务工创业人员中的优秀代表。你们的身上也闪耀着当代中国工人的激情和智慧。希望同志们在富士康这个大家庭里努力工作,实现梦想。另外,也希望同志们在积累到创业的经验、技能和财富后,也能回到山阳去创业,反哺家乡。在这里,我还想听一听同志们对山阳政府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家乡政府一定会尽可能地做好工作,让你们能在外面安心地工作。

第九卷 风云迷离 第853章 是异化还是升华

吴天然真情说道,老乡们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泡…书_吧()

徐青亮就说,吴书记,我有个建议。

吴天然说,你讲,你讲。

徐青亮说,咱们山阳在富士康这里有很多人,我估计总人数接近1万。已经成家的妇女,每三个月都要回到山阳去孕检一次,很不方便。我的想法是,能不能和这边沟通一下,女员工就在深圳这边孕检。

吴天然说,你的这个建议好。回头我们让山阳计委生和这边衔接一下,争取育龄妇女就在务工地进行孕检。

张敢说,今天我的心情很激动,没有想到在深圳见到了家乡的父母官。既然吴书记让说,我就提一点吧。我们在家里都参加了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但在外面住院不能报销,还要回到山阳去,也很不方便。

吴天然说,侯市长,这个事你记一下,回去拿一个办法。我想是这样,看能不能在咱们山阳在外务工集中的地方,设几家定点医院。山阳藉的农民在外地住院治病可以直接报销。

侯鸣放说,吴书记,这个事,市卫生局新农合的同志们也正在探索。希望尽快实现一证通、一卡通。

黄文斌说,吴书记,我也有个建议。

吴天然说,文斌,你说,你说。

刚才几位老乡们在发言的时候,吴天然已经把他们的名字全部记下了。

黄文斌说,其实,我们在外打工,心里始终挂念着家乡。很多人在外面也就是干个年轻,最终都是要回去的。我们很多人都想创业,可在外打工,积累的资金并不多。我觉得,在外面这几年,收获主要在眼界和经验方面。刚才,徐青亮也说了,他每天冲压次超过1万次,成绩虽然很好,但都是机械劳动,就像是肉体机器一样,时间长了,就没有工作的激情了。不如回家自己创作当老板,哪怕是再小的老板也行。我是想,在创业方面,家乡在资金上有没有什么优惠的政策。

常务副市长侯鸣放说,有的,有的。在这方面,天然吴书记有明确的指示。凡是创业的,我们市里都可以一次性提供无息贷款10万元。

黄文斌算了算说,10万元虽然不多,但加上自己的存款,可以上一个项目了。

黄文斌的话引起了吴天然的思考,是啊,务工者的确不容易。每天冲压一万次,是个什么概念,重复机械的动作会把人熬成机器的。工人们大多是80后,他们谁没有梦想?刚到富士康的时候,肯定都是豪情万丈,可时间长了,整天都是重复的劳动,何日才能出人头地?他们的心情能不郁闷?年轻人,如果引导不好,是会出大事情的。

吴天然的忧虑是有根据的,不久以后,富士康就发生了多起员工跳楼自杀的事。当然,这是后话了。

大家在一起放开聊了一阵,吴天然本来想请老乡们在一起吃个午饭。可不行,黄文斌他们都说,工厂领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