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第16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

美国总统的宣言没有换来同盟国组织的强烈回应,当时薛希岳也没有发表任何针对性的宣言,实际上也没有这个必要。美国总统的宣言换来的只是最为沉痛的,将给今后两代,三代,甚至更多的美国人留下最沉痛的回忆。

直到这个时候,薛希岳才做出了最后的决定。从当时薛希岳的决定来看,至少可以肯定一点,在选择最后的手段时,薛希岳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避免走出这最后的一步!

第十八章 天使与恶魔

在收到了首相的命令后,当地时间十五日上午八点半,罗云冲安排了六架气象侦察机飞往三个由首相确认的三个轰炸目标,分别是:费城,哈里斯堡,以及波茨菲尔德。

这个目标顺序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手癣目标是美国东北部地区唯一没有遭到过大规模战略轰炸的大城市费城,如果费城的天气情况不理想,不适合轰炸的话,那么就将轰炸哈里斯堡,如果哈里斯堡的天气也不理想的话,就将轰炸波茨菲尔德。以美国东北部地区往年八月中旬的天气情况来看,三个目标都出现恶劣天气的概率不到1%,只要有一个目标上空没有积云,那么就可以在当地时间十五日这天投下原子弹。

为了保险期间,每个目标都安排了两架气象侦察机。实际上,所谓的气象侦察机就是“鹏”式轰炸机改装而来的,上面增添了一些简单的气象观察与搜集设备。为了确保这些飞机的安全,朱荣哲将安排战斗机为其护航,同时出动舰载航空兵压制附近地区的美军军事基地,清除掉该空域内的美军战斗机。

这些侦察机都是飞直线的,此时美国东部海岸地区基本上已经没有防空能力了,在舰载航空兵的压制下,美国航空兵已经丧失了本土东部沿海地区的制空权。虽然舰载航空兵受到航程的限制,暂时还无法飞到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去执行夺取制空权的作战任务,但是在整个美国东部沿海地区,就没有美军航空兵可以活动的地方。

按照侦察机的飞行速度,最快也要在下午两点才能发回天气报告,而携带原子弹的轰炸机在下午两点出发的话,轰炸机飞到费城至少都需要五个半小时,飞到波茨菲尔德需要六个半小时,那么就只能在夜间轰炸,而命令中是明确要求在白天轰炸,而不能在夜间轰炸的,因为还有很多观察轰炸结果的飞机将伴随前往,而在夜间很难准确的记录下轰炸结果。

九点半,罗云冲当机立断,命令第1152中队在十一点之前起飞,跟随气象侦察机飞往目标,这样,只要气象侦察机确定了目标上空的天气情况,轰炸机就能直接进入,节约了三个小时的时间,争取在下午四点半到五点半之间投下原子弹!

第1152中队是一个很普通的部队番号,可这支轰炸机中队却绝不普通,该中队的中队长就是已经升为了上校的吴林糠。

与其他中队一样,第1152中队也有12架“鹏”式轰炸机,不过却绝不是12架普通的轰炸机。在此之前,吴林糠并不知道他们这支特殊中队的任务是什么,因为在前期的战略轰炸行动中,他们一直驻扎在关岛的安德森机场,从来没有去前线参加过轰炸行动!

从五月份开始,该中队里的四架轰炸机就在反复执行一个任务,那就是从安德森机场起飞之后,到北面不远处的萨里甘岛上空,在4500米,6000米,以及8500米的高度上投下一枚长接近3米,直径超过了70厘米,重量达到了4500公斤的巨型炸弹。吴林糠知道,当时他们投下的只是模拟炸弹,因为没有任何一枚炸弹在落地后爆炸,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这到底是一枚什么样的炸弹。

负责安排任务的是一名吴林糠根本就不认识的准将,他甚至怀疑这名准将不是陆军战略航空兵的将军,因为就那么几个将军,吴林糠都认识。这名准将给吴林糠他们下达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三种不同的高度上,都能够将炸弹投到篮球场的范围之内,绝不能有任何误差。

一共有四架“鹏”式轰炸机在进行投弹训练,而且这四架轰炸机都安装了一套新的轰炸瞄准仪,投弹手还专门进行了几次学习。另外八架轰炸机都没有参加投弹训练,却每次都会伴随吴林糠他们出发。当时吴林糠只知道这八架轰炸机都进行过特别的改进,实际上,进行投弹训练的那四架轰炸机也进行过特别的改进。问题是,吴林糠他们从来没有接近过那八架轰炸机,甚至不允许与那八架轰炸机的机组成员见面。

这些奇怪的命令,安排,任务都让吴林糠等人感到很是惊奇,可是当初他们在加入了尖子飞行部队的时候,罗云冲就明确告知,他们将是一支特别的队伍,一支绝对精锐的队伍,一支很有可能将要执行重大行动的队伍,特别是在轰炸了新奥尔良的拦河大坝后,吴林糠等人更是坚信不疑。

最让吴林糠无法忍受的是,他们与家人的通信联络受到了严格的限制,甚至不准往家里写信,而且收到的家书都要在检查过之后才能交到他们的手里。其他飞行员还能忍受,可当时吴林糠的妻子已经身怀六甲,吴林糠即将要当父亲了,却不让他给家里写信,为此,他还跟那名准将闹过两次呢,可是最后的结果仍然一样,要么离开,要么就遵守纪律,没有第三项选择。

吴林糠没有选择离开,他只能留下。枯燥的,近乎苛刻的训练一直持续到了八月初。当时,四个机组都已经达到了训练要求,不管是在4500米,还是在6000米,或者是在8500米的高度上,都能够将炸弹投到那个只有篮球场大小的目标之内。四日,吴林糠等人接到了命令,做好转场飞行的准备工作。

八月五日,机群离开了安德森机场,途径瓦胡岛,最后降落到了圣佩德罗苏拉附近的机场。机组成员还没有离开轰炸机,一群宪兵就把轰炸机围了起来,随即吴林糠等四个机组的成员就被接到了四栋单独的房屋里,而那四架轰炸机也被积极拖到了机库里面进行全面检查。在过了一个不那么舒服的夜晚之后,次日,吴林糠他们再次架机起飞,而这次的目的地是圣地亚哥附近的一座大型正规机场。

到达圣地亚哥的机场后,从八月十日开始,吴林糠他们执行了几次飞行任务,每次,轰炸机都要带上5吨的配重,然后在古巴东部的海面上空来回飞行十多个小时。这类任务对吴林糠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闭着眼睛都能完成。直到八月十一日,也就是在帝国首相薛希岳向美国发出了最后通牒的时候,吴林糠等人才意识到,他们将要执行一次非常重大的任务,这就是他们这支部队存在的原因。

当天晚上,四个机组的成员被集中了起来,一名上校参谋军官给他们做了任务介绍。也就是到这个时候,吴林糠等人才知道,他们要投下的炸弹是“原子弹”,炸弹被称为“雪茄”。同一天晚上,那只由“金沙江”号巡洋舰送到圣地亚哥港的板条箱被运送到了机场,迅即就被送进了一个看管极为严密的机库里面。

这天晚上还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吴林糠收到了一封家书,他的女儿已经在八月八日的时候降生了,信中还附带了女儿出生时的照片,妻子在信里要吴林糠给女儿取名字。当时,吴林糠根本就不能向外面发信,结果兴奋得他一晚上都没有睡着,就在想着女儿的名字。第二天一早,吴林糠就在他的那架轰炸机的机头左侧涂上了一个展翅飞翔的天使,以此来祝愿自己的女儿能够健康成长。

八月十二日,一大群技术人员对四架轰炸机进行了全面检查,最后挑选出了两架状态最好的轰炸机为投弹轰炸机,这其中就有吴林糠的“天使”号。从同一天开始,吴林糠等两个机组成员的行动受到了严格的控制,他们只有三个地方可以活动,宿舍,厨房,以及飞行员娱乐中心,甚至连机库都不能去。

十三日没有什么事,吴林糠只是在远处看到,一群技术人员正在搬弄他那架轰炸机。十四日,吴林糠等人被带到了机库,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第一次见到了“雪茄”的真正模样。

原子弹的外形与他们之前在训练中投下的炸弹很相似,只是多了一个减速伞的伞包,当时还有很多人在对原子弹进行检测,而且看样子都是高级工程师。当时吴林糠就已经意识到,这是一枚很特殊的炸弹,只是到底有多特殊,他心里还没有底。

当天,吴林糠等两个机组的成员接受了一次培训,一名上校军官向他们讲解了投弹的过程,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投弹之前必须戴上特制的墨镜,同时,在丢下炸弹之后,轰炸机要以最快的速度转向,同时以最快的速度沿着原来的航线飞回来。按照这名上校军官的讲解,他们大概有2到3分钟的时间,而在这2到3分钟内,轰炸机必须完成转向,同时飞行至少15公里。

为什么要飞上15公里?吴林糠没有问,可是他知道,这是生死攸关的15公里。轰炸机全速转向的话,大概需要40到45秒的时间,而轰炸机在8500米高度上的最大速度是每小时450公里左右,也就是说,一分钟大概能飞行7。5公里,而除掉了转向的时间,实际上没有2分钟的时间让他们飞出15公里。最后,吴林糠等人得出的结论是,必须要以最大飞行速度投弹,并且至少需要3分钟的撤出时间。

根据飞行员提出的意见,工程师对原子弹上的定高引爆装置进行了最后的调试。当天晚上,吴林糠又没有睡上一个安稳觉,他已经感觉到,关键的时刻就要到来了。次日上午,就在吴林糠等人起床进行锻炼的时候,美国总统在白宫发表了最强硬的宣言。随即,吴林糠等人被紧急叫到了航空中心。

最后一个问题,由谁来投下原子弹?当时候选轰炸机有两架,也就是这个时候,最终的结果确定了下来,因为另外一架轰炸机的主轮出现了漏气的问题,“天使”号将承担轰炸任务,也就是说,吴林糠这个机组最终负责投下原子弹。

九点半,罗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