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和尚的白粥馆-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世间的好多事情可能都是如此。我们的人生所做的大部分只能是单选题,我们为了一次又一次的错过而遗憾,但很少有人去想,我们如今拥有的一切美好,其实都是源于曾经的错过。即使时光倒流,我们抓住曾经错过的遗憾,也可能意味着我们会失去今天所拥有的幸福,也许那也并不是好的选择。

第16个 最励志的语录

很多人以为小和尚们平日说的话定然充满了禅机,内容应该是诸如“我佛慈悲”“不是风在动,是你的心在动”之类的,其实这是误会,以戒嗔的几个师弟为例,他们说的话多数和佛禅无关,比如戒傲师弟最常说的话是:“你有什么坏了的东西要我帮你修理一下吗?”这句表面平平无奇的话,其实充满了危险性,因为被他修理过的东西“生还”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而戒痴师弟爱说的话则充满了攻击性,他常说:“戒嗔师兄,戒傲师兄,以你们的所作所为,我真的觉得有必要再‘棒喝’你们一下了。”通常戒痴师弟说完这句话,下面的内容便是戒嗔和戒傲不爱听的了。

相对来说,好像只有戒尘的言论比较平和,但他所说的话也不是智慧警句,他说得最多的一句是:“戒嗔师兄,一直以来我都很羡慕你,因为你有我这么可爱的一个师兄弟,而我就没有。”

所以后来戒傲师弟总结了,其实从励志角度说,施主们的言论水准并不比和尚差,比如镇上的李施主就常常会说出很多振奋人心的话。

李施主是小镇上的一名小商贩,他在小镇的广场边开了一家小商铺,专卖一些手工艺品。李施主最爱说的一句话是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而他自己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李施主的店铺开在好些年前,当初他准备开这家店铺的时候,也并非一帆风顺,至少他的大多数亲朋好友是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在李施主之前,小镇也有不少家店铺,但大家所贩卖的东西,多是一些农产品或者生活用品,至于一些居家用的小装饰品多是由镇子里的杂货商店顺便销售。在他们心目中,李施主没有经营“正常”的商品,而是独辟蹊径想专营手工艺品,这样的计划有些冒险。而且有位开办杂货商店很多年的前辈还提供了数据,证明自己店面里面的手工艺品需求是极小的,如果专营,可能连店面的费用都挣不出来。

但是李施主特豪爽地说了一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便着手进货开店了。

事实证明,李施主的眼光还是不错的,他的商店自开设以来便生意红火,根本没有出现其他施主担忧的那种入不敷出的局面。后来李施主自己说,其实小镇里的人并不是对装饰类商品没有需求,而是以前的商店都不是主营这些东西,自然品种单一,没有可选性,最终导致光顾的人少。李施主开店的第二年,名声开始越来越大,他的顾客也不再只是本地客人了,甚至有一些外地人和他建立了联系,从他的商店批发一些商品去外地卖。

李施主的成功后来被传为佳话。戒嗔也觉得这事挺有代表性的,从不被看好到成功,这其中的曲折和艰辛是值得褒奖的,而当初李施主的豪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自然也成了镇民们传颂的内容。

第二次,大家关注李施主是因为他超生,其实按政策李施主是可以要两个孩子的,但李施主重男轻女,连续生了三个女儿后,居然还打算继续生,直到生出男孩为止。李施主的计划引起了小镇里管计生工作的吴大婶的注意,那段时间吴大婶的压力挺大,几乎天天跑到李施主家里做工作,因为计生工作每年都有一定的考核,万一李施主再生一个,也就意味着吴大婶年度考核要不及格了。不过最终吴大婶失败了,李施主让怀孕的夫人逃去了外地,最后成功地生了一个儿子。虽然李施主对吴大婶也有些歉意,但依然掩饰不住自己的得意,他又端出了自己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只是这次叫好的人不太多,还有人调侃地说李施主是“生自己的孩子,让别人罚去吧”。

戒嗔最近一次听到李施主说他的名言是上半年,那时候李施主迷上了炒股,逢人便谈股票,最钟爱的股票就是与高速铁路相关的,即便是遇上戒嗔这样对股票一窍不通的人,也要说上半天。虽然戒嗔常常被李施主说得一脸迷茫,但对他的意思还是领会了,基本上李施主的意思就是说高铁的前途如何如何远大,高铁的股票未来如何如何好。对于李施主的想法,自然也是有人反对的,有位挺有经验的投资高手劝李施主小心点。他建议李施主少买点,毕竟那些股票都涨了不少了,盲目追进万一政策变了,说不定要亏钱的。结果这次,李施主又一次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投入了不少钱去买那些股票。那些股票一度涨得不错,李施主的名言又有了新的版本:“买自己的股票,让别人嫉妒去吧。”

最近半年,戒嗔有时候也能遇到李施主,不过却很少听他说自己的名言了。戒傲师弟说,可能是因为他买的股票最近跌得太厉害,不好意思提了。

戒嗔在想,语言的力量有多大呢?虽然有时候小小的话语确实能让我们的内心充满热情,但是事实上,语言往往是最空洞和浮夸的。李施主同样的一句话,可以用来励志,但也同样可以用来为自己的固执找借口。

这世上或许真的没有什么理论是可以盲目膜拜的,说话的人、理解的心,才是重点中的重点。

第17个 美好的回忆与噩梦

不知道是不是天气的缘故,这些日子戒嗔明显感到周围的人中,有一种忧伤的情绪在蔓延,就连生性活泼开朗的戒尘小师弟,面对他最爱吃的馒头的时候都会毫无缘由地长长叹一口气。

对于这种现象,戒傲师弟给出了一个很专业的解释,大概是说,人体的某某腺体会分泌某某激素,这种激素一旦分泌得过多,就会让人产生忧郁感,而每逢季节转换的时候,这种激素分泌量便可能增大,所以忧郁的人自然就多了。

其实,当时戒傲师弟说的话比戒嗔所描述的要专业很多,只是那些太专业的名词,戒嗔也记不清楚,但是戒傲举了一个例子,说他曾经计算过戒尘小师弟吃馒头的时间,在过去差不多是木鱼敲七声就可以吃完一个馒头,可是最近他的速度就大为降低了,差不多要敲上十二三下才能吃完,这就是典型心情不好的表现。

戒傲师弟对戒尘师弟的判断,戒嗔只是将信将疑,但是戒嗔知道有位常来寺里的香客张施主最近确实心情不太好。

张施主是淼镇的居民,他的年纪和戒嗔、戒傲相仿,前几年大学毕业,张施主没有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到了小镇上工作。

张施主微微有点胖,从外表上看,让人感觉很是憨厚实在。他的性格很开朗,平日里就是走起路来,也是那种兴冲冲的架势,而见到戒嗔和戒傲这些熟悉的人,就是一副张着嘴笑呵呵的样子,再配上他圆圆的脸形,总让人觉得很是喜庆。张施主的脾气也蛮好的,有时候戒痴和戒尘与他乱开玩笑,他也丝毫不生气。

戒嗔和张施主也算熟悉,总的来说张施主这人也没有什么太远大的志向,他喜欢小镇平凡安稳的生活。戒嗔很欣赏张施主的生活态度,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只能过这种小日子,如果欣然接受它,生活也会过得如意。

只是最近一段时间,也不知道什么缘故,张施主的情绪好像有些低落。据戒傲师弟说,好像是近期张施主的工作和生活都出了小小的问题,虽然并不严重,但也影响到了他的情绪。

当然,性格外向的人心情不好的表现和内向的人不一样,张施主没有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掉眼泪,只是遇到熟悉点的人就开始怀念曾经的美好时光。

张施主讲了很多小时候的趣事,那只是一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事,但张施主每次说起来都是一脸的向往。

张施主说,人长大了就真的没意思了,小的时候多单纯,只要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就可以,完全不用考虑什么买房、赚钱这些问题,可惜这样的岁月过去了,便不会再回来。

张施主的想法,戒嗔还是挺支持的。长大确实要付出代价,我们不停地在纯白的纸张上用笔画下成长的印迹,这种过程永远是不可逆转的,即便我们寻到了最好的橡皮,也不可能把白纸擦回原样。

只是同意观点归同意观点,但张施主的问题戒嗔也是解决不掉的,毕竟戒嗔也不是哈利·波特施主,不可能拿一根木鱼槌指着张施主大喊“唵嘛呢叭咪吽”,就让他穿越回少年时代。

张施主的这次诉苦行为挺持久的,有段时间,张施主只要见到稍微熟悉点的人,便开始不停地说、不停地说,最后连戒傲师弟这样善于聊天的人,见到张施主也会找个理由躲避了。只有戒嗔这样反应相对迟钝的人,才会每次都被抓住旁听。

这样的日子差不多持续了有一个月,不知道从哪一天起,张施主忽然不再提这些往事了。戒嗔一度以为张施主想买的房子跌价了,或者是他的投资赚钱了,所以他的心情变好了,便不再伤怀过去了。但是戒傲师弟说不是,师弟说,张施主的现状并没有什么改变,以前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

张施主的变化,让戒嗔纳闷了好久,但是戒嗔也不太敢问,万一张施主只是暂时忘了这个话题,戒嗔贸然去提,反而会勾起他的伤心事。这种行为和捡块石头扔马蜂窝没有太大的区别。

有一次张施主和戒嗔聊天的时候忽然说,前段时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小学时候的课堂。戒嗔笑着问,那一定是好梦吧?可张施主说不是,他说梦中的自己正在考试,可怕的是试卷上有很多的问题,但是他自己却一道题都看不懂,最后差不多是哭喊着醒了过来。

戒嗔被张施主的描述逗得大乐,可是张施主却说,后来他想了想,其实那个梦还是挺真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