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官路商途-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恪心想海州这地方也不大,从概率上来说,就算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大概只要隔四五个人就能拉得上关系。既然盛夏与陈妃蓉初中同校,岂不是她们家也住这附近?

唐婧兴致很高,张恪就陪她在街市耗了一天,杜飞吃过中饭,就耐不性子先走了。明天就是除夕,夜市比昨天冷清多了,不然唐婧跟张玫两丫头还不肯回家。

先送张玫回家,赶到唐婧家楼下,看到宿住宅楼前后停着好几部车,经过看见车里都坐着人,还有人藏在花坛的阴影里。看到从楼梯间走出来一个人,好几个人推门下车,倒是花坛后面的走抢楼梯,其他人只得继续回车里等,赶情是排队到唐学谦家拜年。

张恪帮唐婧提着东西上楼,在楼梯间故意大声说话。唐学谦打开门站在楼梯口,看着张恪笑着说:“你小子把我家婧婧拐跑了一整天,都去哪里了?”

张恪苦笑着说:“唐婧要去沙田那边练摊,我给她抓去当了一天苦力,练了一天的摊,卖东西的钱还不够吃两顿饭的……”

还没有等进屋,唐婧就唧唧喳喳讲起今天街市练摊的事情,满脸的兴奋,小脸在外面冻得通红,却没一点疲倦。

张恪走进屋,刚才从花坛后面抢着进楼的家伙尴尬的站在客厅里。

唐学谦温和的对他说:“行了,你可以提着东西走了。你经过下面,跟楼下那几部车子里的人说一下,不是我唐学谦不近人情,昨天市委开会讨论要对过年这种送礼风清理一下,你们不要让我唐学谦第一个言而无信。”

那人拎着东西退了出去,顾建萍倒是有些舍不得,这种原则性问题上却拗不过唐学谦,何况唐学谦今年夏天差点吃大亏,也让她心有余悸。

就算唐学谦刚才的那番话是真心话,也不挡不住别人登门的热切之情,张恪在客厅里坐了一会儿,就告辞离开了。

第二篇 迷情 第一百二十七章 发夹惹起的风波

第二天除夕,张恪与妈妈梁格珍跟着小叔张知非一家赶回东社老家过春节。

这是张知行坚决要求的,张知行留在市里值班,家里不留人,也就不用管别人登门送礼了。

顾建萍也领着唐婧回新泰老家,看来唐学谦这次是动真恪的了。这时候市里调不出车来,张恪让周文斌开车送顾建萍、唐婧回新泰,免得她们在路上吃苦头。

小叔张知非虽然打算将家安在市里,不过春节还是打算回东社过的,反正他有车,来回方便得很。

张知行名下的祖屋,早在入冬就由张知微、张知非几个堂兄弟集资翻修过,增加了卫生设施,内部装修不比市里的房子差。

大伯张知微对张知行一家三口回东社过春节很意外,这年头哪有当官躲着送礼人的?

张恪在东社老家却很无聊,没事就跟唐婧通电话,与许思通电话很麻烦。

张知行除夕在市里值夜班,初一在市里值过班,夜里才赶到东社,第二天又开车回市里,周富明、唐学谦初三一起去省城以市里的名义给各个省领导拜年,礼物都得由他来安排。

张恪初二就跟着回市里,初三也要去省城给徐学平拜年。考虑到市委书记周富明的关系,张恪不方便搭市里的顺风车。

张知行开车将张恪丢在街口,心想自己今天肯定给缠在市里脱不开身,问张恪:“你中午到市里来吃饭?”

“没有你,我也饿不死,”张恪拍拍土褐色的短风衣外套。笑着说,“你晚上回东社?”

“我可能留在市里值夜,你晚上也住市招待所来吧。”

“看情况吧,明天又不同路,我让锦湖公司派车送我去省城。”

张知行笑了笑,也不管儿子晚上会到哪里去流浪,开车直接走了。

开车从东社赶到市里只需要一个小时,起了大早,现在才早上七点钟,街头的雾气还没有消散。春节城里人都起得迟,街上冷冷清清。没有什么人,到处积着鞭炮的碎屑。

九四年。对烟花炮绣地燃放管制还不是那么严厉。

对张恪来说,对这座城市依旧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陌生感,或许他已经习惯十四年后的都市。街上的报亭都没有营业,身上没有带磁卡,也打不了公用电话,顺着街道往沙田方向走。

张恪没有急着去找许思,人在沙田闲逛。这一带的建筑大片成建于民国初年。中间夹杂着历史更长久的建筑。站在远处眺望。走到近处细观,这些色彩与形状完全不同的院墙、屋顶、门廊、瓦檐、廊柱及窗户上的浮雕花饰。给人的感觉真正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同人的千人千面。这些老房子也是一栋一个面孔,绝无重复和雷同。

抛开那些精雕细镂地细节之美,与前门商贸区紧挨着的沙田给人地整体印象陈旧而杂乱,在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挤进近七八千户人家,加上租住人群,差不多有将近十万地居住人口。

雾气渐散,淡青色的天空弥远,微风清寒,巷子里疏斜枝生的树木还有病叶飘叶。

要是能将这里好好收拾一下,却是相当错的居住地。

虽然市里对城建规划思路逐渐的发生转变,但是对沙田这一片陈旧不堪的建筑群到底是拆是修,还是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对立意见。

关键还在于一个钱字。

□□□□□□□□□

张恪自己初步估算了一下,要将沙田这一带古旧建筑都进行保护性修缮改造,将需要动用超过三十亿地资金,是海州市三年地财政收入,要真把这个预算拿出来,只怕唐学谦会第一个放弃保护性修缮改造的方案。

全部拆除重建、开发商业地产,市里将可以利用商业资本来完成沙田旧城地改造,这完全是一件省事省力又得政绩的方案。

九十年代初,国内很多城市旧城改造都放弃对古建筑的保护,还有一点很重要地因素就是市政投入的问题。古建筑保护除了市政投入之外,很难引入商业资本进行运作,在九十年代初期,城市建设处处缺钱,旅游产业还没有大力发展起来,拿出一年或者几年的财政收入进行古建筑群保护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把问题拖延到十年之后就能迎刃而解,除了旅游产业发展、古城保护意识增强、城市营销的观点占据上风之外,财政收入充足看起来更像最关键的因素。

但是哪一任市长会容忍沙田像一块狗皮膏药一样贴在海州的版图上贴十年?何况这里还紧挨着寸土寸金的前门。

唐学谦做不到这么清高自许。

疏港河是第一步,沙田就是第二步,市里拿不出钱来,那只有交给开发商拆掉开发商业地产,可能会象征性的保留青羊道观、千年古樟别院、丹井台等建筑,不过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张恪逛到丹井巷遇到许鸿伯,许鸿伯大冷天下身穿着灯笼裤、上身是球衫,衣服很单薄,张恪看了都觉得哆嗦。

“许老师早起锻炼呢?”张恪问候道。

“你这么早在沙田转悠啥?”许鸿伯跑步身上正起汗,没想到年初二一大早在沙田遇到张恪。

“我回东社过年了,一早跟我爸赶到市里,正想去许老师家拜年呢。”

“你不像能这么早想到我的人,再说,我家在那边呢,你怎么往这边走?”许鸿伯戳穿张恪的谎言。

张恪无奈的笑了笑,说道:“到了沙田,就看这些旧建筑,看痴了神,要不是遇到许老师前,我还能接着往前走。”

“呵呵,”许鸿伯笑了笑,倒是接受张恪的这个解释,现在少年孩子只会觉得沙田这里陈旧杂乱。没有人会看入了神,大概只有醉心于建筑或美术、摄影的人,才会觉察出陈旧杂乱之下的美来,“我先回去换身衣服,你先去棋院等我,我请你喝茶。”

张恪见许鸿伯有话要说,点点头答应下来,也不提拜年不拜年地事,沿着丹井巷继续往里走,沿着一道斜里伸的巷子。转到许思家门前。

听院子里没有动静,寻思着也许没有起床。不方便这就找许思,转身往道观方向走。这道巷子里养狗人家居多。张恪走过去,犬吠声交错,让张恪心惊胆颤,后悔没有从外面绕。

走到巷子口,就插到陈妃蓉家,道观就在陈妃蓉家后面,看见许思从陈妃蓉家的院门口往外探头。

“真是你?”许思惊喜的笑了笑。“今天才初二。你不是回东社老家过春节了吗?”

“怎么有人猜到是我的声音?”张恪奇怪的问,“我又没有哼着歌过来。谁能猜到我过来?”

许思笑了起来,说道:“听到巷子里狗叫得厉害,许维说一定是不常干好事的小坏蛋来了。出来一看,还真是你。”

“我还算偶尔干点好事,你们就这么诋毁我?”张恪笑了笑,说道,“我早上坐我爸的车回市区的,许老师叫我到这里来等他。你们一大早都到陈妃蓉家里来做什么?”

“陈妃蓉家明年请客,今天就要动手准备,我们过来帮忙啊。”

张恪探头往里看了看,许维跟陈妃蓉拿着羽毛球拍正往这边看。

许维大笑着说:“我说的吧,巷子里地狗只对小坏蛋凶。”

许思的母亲与刘芬坐在走廊里,这时候站起来,不让许维胡说八道,请张恪进去。

张恪笑着说:“陈叔请我明天过来吃饭,我明天赶着去省城,所以今天提前来拜年。”拱手作揖,又问许思,“许伯伯跟陈叔人呢?”

“到菜市场买明天地菜去了。”

“今天才初二,菜市场会有人?”张恪奇怪的问。

“谁都跟你大少爷似地,工厂开工早的,明天就上工了。”许维在一边冷嘲热讽道,“造纸厂都不放年假,我妈大年初一还上了班。”

造纸厂那边除非检修或者机械故障,生产线不会因为年假停下来,许思母亲在仓库可以轮休几天,算是比较轻松的。

张恪摸摸脑袋,跟许维斗嘴是不明智的行为,笑嘻嘻的问陈妃蓉:“你们在打羽毛球?”

陈妃蓉没有说话,许维横了他一眼,将羽毛球往他跟前一递:“这还是网球拍?我都累一身汗了,你来打吧。”

许维将球拍塞到张恪手里,陈妃蓉也将球拍塞许思手里:“我也累了,许思姐你来打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