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官路商途-第10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做为建邺第二副城市中心,市里其实更希望这里能建成新的城市中心——新市街那里已经不堪重负,府南河路又受地形狭小的限制,很难有大的发展,唯有这一片区域,我们可以重新的规划蓝图……你说这里是不是需要有一两座地标建筑将投资与建设的热情提振起来?”罗君站在湖东商圈北面的东华大道,看着东华大道北面的一片空地问张恪,这片空地上暂时种满了手臂粗细的白杨树。

高楼建筑分高层与超高层,世纪锦湖规划设计中的建筑楼群多为百米以下的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的成本要远远高过高层,只有当地价过高时,为了分摊土地成本,在经济上才考虑建超高层建筑。

燕归湖东岸区域的商业用地转让价格为每亩还不到百万,百米以下的高层建筑每平方米分摊土地成本不过三五百元,除了钱太多骚包,谁高兴在这样的地价成本上建超高层大楼?

看着罗君、王维均等人殷切地眼神,张恪真想告诉他们自己更喜欢趴在地上看别人建高楼玩,还想拿史玉柱地巨人大厦血泪史跟他们倾诉倾诉——地标不是这么好建的。

早听说市里决定要在湖东商圈北片建四到六栋一百五十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群整体提升湖东商圈的形象与价值,没想到这么快就摊派到锦湖头上来,而且要锦湖承担地标的建造重任。

要是六栋超高层建筑中能任选,张恪情愿选最矮的一栋来建。

张恪只有先应着罗君的语气说道:“嗯,有一两座地标建筑的确能提高这里的形象……”

“是啊,尽快形成超高层建筑群规模,对世纪锦湖承建的湖东商圈项目也有极高地增值作用,”王维均非常热切的说道,“你觉得这座地标建筑要多高才合适?”

张恪宁可坐享其成的等着别人来帮湖东商圈项目增值,看了邵至刚一眼,心想他应该提前有个底——邵至刚两根手指快速的比划了一下。

两百米高啊!张恪心里在悲鸣,两百米高地超高层建筑少说也要投资十亿进去,要是建百米以下的高层建筑,相同建筑面积、同等装饰规格,投资都不要一半,若是说要追求社会效应,多出来地五个亿再捐两座公益图书馆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要高得多。

日后在新市街寸土寸金的地段会此起彼伏的竖起一栋栋超高层建筑,在燕归湖东建两百米的高楼暂时能拿东海第一高楼的虚名,不用三四年就会给别人相继超越——这钱还真是舍不得往外掏。

看着王维均等着自己回答,张恪嘿然一笑,说道:“到底多高合适,这也很难说。一百米地高楼,上面再竖个一百米的尖塔,也算是二百米地超高层建筑,江北的新浦电视塔不是也有一百九十多米高——我想啊,要是让锦湖来建,这主体少说要建一百三四十米才够,毕竟主体与尖塔对半分地造型不会太好看——我对建筑方面也不懂,只是胡乱说说,罗书记、王书记心里想着这楼得有多高?”

王维均差点一口血喷出来,路南面最高的住宅公寓楼都接近一百米高,张恪心目中地理想地标建筑竟然是一百米高的主体加一百米高的尖顶,新浦电视塔是差不多接近两百米的超高建筑,可是新浦电视塔从下到上都只是个圆筒型尖塔,建筑面积才两千多平方米,总投资只有两千万元—他跟罗君也只能面面相觑,心想着这工作还需要慢慢的去做。

罗君、王维均也不能留下来蹭晚饭,看过建筑工地就相继离开。看着罗君、王维均离开,张恪伸手做了个抹额头的动作,长吁了一口气,叹道;“真是吓得我一身的冷汗啊,这高楼哪里是这么好建的!”问邵至刚,“你们有没有做过评估,我们在这里最高建多高的高楼才能保证利大于弊!”

“主体以上的尖顶不需要多大的投资,只是市里不会同意让地标高楼上加太高的顶,会让兄弟城市耻笑……”邵至刚笑着说,“市里传出风声说要在北面要建六栋超高层大楼里,我就想到锦湖逃不过一劫,我想不争这第一高就好,一百六七十米,只要不超过两百米,问题都不会太大……”

陈信生心里暂时也没有底不好评价,只能先等世纪锦湖拿出方案来。

“那你们先拿个方案出来给大家讨论一下,”张恪又跟邵至刚笑着说,“要真没有什么问题,建一栋高楼就建一栋高楼,没事站在两百米的高空往下撒尿,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第十一篇 疯狂计划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

换作别人掌控着这么庞大的经济帝国,大概恨不得建一栋高高的楼,享受将芸芸众生踩在脚下的快感,王维均之前对说服张恪建地标还是蛮有把握,这才透出个意思,见张恪下意识的就在那里耍滑头,心就些冷了。

坐在车里,眼前要过江,司机将车速减下来,王维均看着二桥桥面上车流量很大,跟姚文盛说道:“唉,二桥刚建好,就要考虑建三桥的问题,不用几年,这二桥的状况不会比一桥好多少。”

“那也是建邺经济发展迅速!”姚文盛笑着说。

“你说锦湖最后可能答应建多高?”王维均问道。

“提前建超高层建筑,能增强其他投资人的信心,对湖东商圈的价值提升作用非常的明显,这个道理,张恪应该想得比我们透彻,只不过罗书记今天突然提出来,他心里没有把握——他没有把握的事情,就是让陶晋书记出面,也不要想他能给个准话。”姚文盛说道。

“他是个滑头,”王均笑了起来,“这事,你替我盯紧些,要加强湖东区域的建设,眼下也只能指望锦湖打前锋了——九六年刚启动数字长廊构想战略时,市里计划五年往高新区投一百亿的基建费用,当时已经是相当了不得的数字,市里的决心也很大,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建邺的经济步伐能迈这么大,一百亿的额度顶多撑到明年年中,满打满算也才过去三年的时间——也不怪罗书记想提前在湖东建高楼。”

就眼前来看,在燕归湖东建一百五十米以上的超高层大楼还有些为时过早,但是建邺的经济引擎不减速,也只需要五六年的时间就能将这些超高层大楼填满。

虽然锦旗下最核心的企业爱达集团将制造部门的重心设在海州,但是研发部门的重心却在建邺,市场部门也有向建邺倾斜的趋势,除了爱达集团的部分部门之外,锦湖商事的国内总部也设在建邺,新光林业、盛鑫电器、盛鑫电讯、世纪锦湖地产、世纪锦湖餐饮娱乐等分支集团总部以及锦湖经济研究中心都设在建邺,再加上其他部门在建邺的分支机构,除了工厂与一些关键性的实验室之外,这些办事机构都可以合并办公场,差不多就需要一栋八九万平方米的高楼才够用。

锦湖要建高楼,倒不用担心会有多闲置,张恪大概还是舍不得建高楼的超额成本吧,心里这么想着,姚文盛忍不住摇头微笑,跟王维均说:“掏三个亿来建图书馆倒是没有见他皱眉头……”

王维均说道:“似乎也不怪他,他当时宣布拿三个亿出来建图书馆时,国内是一片赞誉之声不假,不过还是有些杂音的,上面就有个别领导质疑锦湖才三五年的时间为什么这么有钱,要查锦湖有没有侵吞国有资产,查看他们的缴税情况——好在锦湖崛起的轨迹是清晰的,顶多是有个别领导发发牢骚而已,不会真有什么行动——我想这种传言张恪或许也听了不少吧……”

姚文盛微微一叹。也不仅仅是个别导在发牢骚。要没有人帮锦湖在上面说话。个别领导地牢骚就会成为了金口玉言。有多少企业能承受个别领导随便发牢骚?心想锦湖如此看重海外市场。即使有着参与全球竞争地雄心壮志。也没有必要将海外运营部门都置在锦湖商事地框架之下。这么一来无非是方便锦湖将海外利润都截留给锦湖商事用于海外扩张——锦湖高层内部一直强调在外不在内地发展战略。大概也是对国内政治形态有深层次思考吧。

□□□□□□□□□

在罗君、王维均等人走后。张恪与陈信生、邵至刚、杜飞他们在湖东又转了一圈。

离开工地时。陈信生跟张恪说起一件事:“橡树园之前有心建立触探感测技术地研究部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也找到适合地人选。徐明灿。是美国Cypress半导体公司地资深工程师。他个人名下就有电容式触控领域地三项发明专利——请陈汉璋亲自跟徐明灿接触了几次。徐明灿更倾向接受锦湖地注资注册独立地公司。他与他团队地两名成员昨天已经飞抵建邺。你要不要跟他见一面?”

“有没有商业计划书?见面之前总要先看一眼。”

陈信生从随身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张恪。张恪随手翻了几页。说道:“我下午能看完。那就晚上见一面吧。”

杜飞对专业名词听了一头雾,还是等陈信生到橡树园下车之后问张恪所谓的触控感测技术是什么玩艺。

“真是不学无术啊,”张恪叽笑杜飞一句,才给他解释,“笔记本触摸键主要就是应用了这个技术,具体的技术内容,想来你也没有心思了解——摩托拉罗去年就发布一款带手写识别功能的准智能化手机也属于这一技术领域。眼下,掌上电脑对触控技术很重视,毕竟要实现掌上电脑的小型化,又必需要有快捷方便的文字输入能,手写屏触控识别技术是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另一个主要方向就是发展小型的全键盘,各有各的优点,主要还是看用户习惯的培养,除了掌上电脑之外,触控技术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也不仅仅局限于消费电子产品上—现在,我们常用的手机都是屏键分离,应用这一技术,将来就能在屏幕上完全的实现按键功能……”

杜飞掏出手机看了看,他用的这只手机才能显示四行中文,笑着说:“那可真要橡树园的研发人员狠狠的拼搏几年才行……”

“不要说的这么幸灾乐祸……”张恪也笑了起来,不要说触控感测技术本身了,单单让手机正面整个的都覆盖液晶屏,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