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美人志-第9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军事集团的对垒当中,他们所处的地位最为尴尬,而又无法回避,虽然来自帝国中央的种种迹象表明已经有重要人物在向这几支武装力量施压要求他们加入北方军,但事实上已经处于半独立地位的这几支军队的主官却不能不考虑他们怎样把握好这样一个度,赢得更多的观察时间。如果能够坐观固然好,但许多事情往往不以个人意愿转移,你越想置身事外,反而越发逃避不了,这就是一个怪圈。

西返的无锋一行在晋中也受到了晋中士绅的热烈欢迎,尤其是以煤矿主们为主的工商界人士更是对这位不但掌握着帝国整个西部地区大权而且现在还控制着通往帝都大门的秦王殿下大肆谄媚邀宠,其热烈程度让足以让随行人员为之侧目,不少大煤矿主甚至慷慨激昂的公开表示愿意捐输巨额军资支持秦王殿下的大业。

无锋自然清楚这其中的奥妙,鉴于晋中一直处于军事管制状态,煤矿主们的矿山虽然已经陆续重新开工,晋中城守府事实上处于停止运转状态,煤矿主们的煤矿外运都不得不和军队直接打交道以获取军事物资外运许可,手续上不但相当麻烦,也让从心理上不愿与军队打交道的矿主们感到不便。当然这些都还不是最主要原因,由于本地煤矿主们或多或少都与帝都的大贵族们有着关联,而秦王殿下与帝都大贵族们关系交恶已经不是秘密,这会不会牵连到本地这些煤矿主们呢?想一想河朔地区不少原来与太平教关系密切的商人,在军管状态下,只需要一句交通叛逆便可以让你坠入地狱,没收财产算是好的,弄不好就让你滚进大狱永世不得翻身。

在士绅商贾们为无锋一行举行的欢迎酒会上,无锋也应士绅商贾们的要求明确答复了西疆政务署和军务署将很快商量在晋中取消军管恢复地方行政管理,同时也含蓄的点示对于那些一直站在那些反对西疆的帝都保守贵族一方士绅商贾西疆虽然不会采取超越法理的行动,但是也绝不会放任自流纵容其这等公然与西疆敌对的言行,也希望晋中的士绅商贾与帝都那些不识时务顽固不化的保守势力划清界限。

无锋软中带硬的言论立即在晋中引起了一波反击帝都保守贵族势力的高潮,河朔第一大报刊《中原日报》长篇大论的刊载了晋中工商业界对西疆政权的欢迎和支持态度,并纷纷表示与帝都保守势力一刀两断,表明在现实利益面前,商人们毫不犹豫的抛弃了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义无反顾的投入西疆怀抱,而帝都贵族们除了切齿痛恨外也找不到任何反击的手段。

在河间府,无锋与在此迎接的关西总督方成松就成立河朔郡以及河朔总督人选问题与方成松交换了意见,无锋考虑河朔地区虽然已经全部纳入自己管辖区域,但事实上龙泉和晋中都还处于战争的第一线,随时可能爆发战争,本意希望方成松仍然暂时代理河朔地区的管辖权,但最终还是被方成松提出的尽早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恢复地方政府管理、促进经济迅速恢复的意见说服,同意尽快恢复北原和河朔两地区的郡级行政区域,重建两地地方经济。

薄近尘的倏来倏走并没有让多少人察觉到什么,不过无锋专门抽出半天时间会同他与苏秦三人密谈也只有无锋身边人才能感觉得到薄近尘这一次来绝非小事,从薄近尘离开时一脸复杂的神色让人意识到也许又有什么重要的担子要让这位在西疆军事系统中地位日益上升的太平余孽来承担。

薄近尘的确有些苦恼,在接到无锋通知他到河朔见面时他便意识到了肯定又有什么棘手的任务要让自己接手,但他还是没有想到秦王殿下交待的任务竟然是这样一个无论从感情上还是道义上他都不愿意面对的任务。车声辚辚,马车在一群骑兵的护送下向北而去,薄近尘独自坐在马车上瞑目养神,脑海中却总还停留在前日里那一席谈话中。

应该说苏秦的分析是相当准确的,司徒泰和司徒彪的合流事实上已经让帝国分成了两大势力团体,正在蒸蒸日上的西疆李系利益群体和仍然在帝国内地拥有一定支持度的司徒家族利益群体。

西疆李系背后是整个西疆领地那的工商阶层,由于西疆体系尤其重视在整个领地居民内占有重要地位的工商业者和农民的利益,加上这几年中随着西疆领土不断拓展,商路和商品销售渠道不断打通,加上政府以超前规模对交通设施的投入和改善,享受到这种工商业繁荣带来的利益不仅仅是工商阶层,包括已经相当部分从农民转化为雇佣工和手工业者都一样品尝到了工商兴盛带来的好处,所以西疆的支持者甚至涵盖了整个西疆中下层群体,有了这样广泛的民众基础,应该说西疆李系在的国西部地区的地位已经无人能够撼动,甚至由于西疆领地内工商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而相形之下原来曾经是帝国最值得骄傲的东南地区经济状况却是一落千丈,这让曾经为帝国提供了七成以上赋税收入的东南工商阶层感到无法忍受,也让东海和江南两地的工商阶层在暗中全力支持西疆。

而代表着原有利益群体的司徒家族主要支持者自然是以大地主大贵族为首保守势力,面对着工商阶层的崛起和生活在最下层民众抗争,他们要想维护自己的特权和利益就只能通过各种手段强化自己的统治地位,李无锋和他们已经无法走到一条路上,而司徒家族就成为了他们为一可以寄予厚望的靠山,他们的根据地便是燕云和五湖。

泾渭分明的两大利益群体其实已经相当清楚,这也让交织着各种利益的原帝国军方系统出现了巨大裂痕,最明显的便是一直驻扎在中州郊区的帝国城卫军团和十四军团,而这一次李无锋交给薄近尘的任务就是拉拢十四军团,这也是让薄近尘感到最为头疼的事情。

十四军团来自与太平降军对于薄近尘来说原本是一个最有利的因素,但现在作为军团长的蓝百林却又是薄近尘最为痛恨之人,想当初兵谏如果不是他的突然反水,太平教又怎么会在这么短时间里落得个土崩瓦解的境地,虽然薄近尘在见识了西疆的强盛和欣欣向荣之后也承认太平教即便是那一次兵谏成功也难以阻挡西疆大步向东迈进的脚步,但这种被人出卖的感觉却是让薄近尘终生难忘。

但李无锋和苏秦的一席话让薄近尘最终改变了他原本拒绝这次任务的态度,如果你内心深处还对那些太平教徒有一丝怜悯的话,就应该利用这个机会让他们脱离苦海,寻求一个新的生活,帝国已经成为了一艘即将沉没的破船,没有必要让这些可怜虫为帝国殉葬,这番话到现在还在薄近尘耳际回响。蓝百林固然可恶,但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想一想他只怕也是为了生存而已,只不过他过高的估计了尤道方的能力,这种用近乎于痴迷般的宗教狂热纠集起来的教徒在真正面对一支经过严格训练的正规军队时没有半点胜算,除了为所谓的圣教事业多捐献一些生命外,其他并无多大价值,只可惜了这些一心一意想要跟随圣教打天下赢得幸福生活的人们。

情报部门也为薄近尘的这次中州之行提供了充分的情报准备,蓝百林的十四军团在司徒朗沉迷于阿芙蓉膏之后便被冷落在一旁了,时有时无难以为继的军饷补给再加上丧失了奋斗方向,这支由最忠诚的太平教徒组成的军队很快就衰败下来,虽然蓝百林用各种手段企图维系这支军队,但事实上除了一两个基本师团的战斗力还勉强能够维持外,其余几个师团的战斗力已经很令人怀疑了。根据西疆情报部门的了解,这支本来就不为帝国中央那些保守势力所喜的招安部队无论是忠诚度还是凝聚力都下降到了一个最低点,如果不是士兵们无路可走,西疆情报部门甚至怀疑这只部队也许早就哗变了。在这种情况下,西疆情报部门得出的结论是只要有一个深孚人望的人出面劝说,至少有九成把握能够将这支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的军队纳为己用。

在这种情况下,薄近尘成为了劝降十四军团的最佳人选,毕竟薄近尘在太平军中的威信大概仅次于尤道方,尤其是他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超过了尤道方,在现在四面楚歌的情形下,只要薄近尘能够捐弃前嫌出面,相信这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西疆从军事上来说并不需要这样一支既缺乏战斗力有丧失了战斗意志的军队,但从政治层面上来说,如果策反了这支军队,无论对于驻扎在中州南部的第八第九军团,还是驻扎在中州东部的第三军团,以及一直在犹豫不决的第四军团剩余两个师团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西疆连这些太平降军都能够热情相待,那自己这些帝国正规陆军投效会不会得到一个更好的结果呢?

第二十二节 天骄折翼

有些疲倦的闭上眼睛躺在胡杨木大床上,丝绣的帐帘上龙凤图昭示着它的产地来自遥远的东方唐河,老态龙钟的老人似乎已经入睡,但站在一旁的两名男子却没有丝毫懈怠,他们知道此时的大酋长也许是最清醒的时候。

“完了?”半晌,躺在床上的老人才挥手示意一直跪在身旁为其捶腿的侍女离开,帐篷里只剩下三人,牛油蜡烛明亮的火光偶尔闪动一下,帐篷里的气氛显得有些凝重。虽然已经通过快马传递获知了东征军遭到了惨痛的失败,但那只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消息而已,具体内情如何,谁也不知道,相距千里之遥,许多情况贵族元老们都只能通过零星的一些消息模糊的猜测着,但巴罗纳城里却早已弥漫着失败悲观的气息。

商人们的消息甚至比军方的消息更灵通准确,更详细可靠。来自东方的商路已经完全断绝,不仅仅是通往乌兰集这条北方主要商道彻底中断,连经过西域和印德安进入腾格里草原的商品也完全断绝了来援,茶叶和丝绸价格暴涨了一倍以上,陶瓷器和布匹也涨了三成,趁火打劫的商人们趁机哄抬物价,这已经引起了巴罗纳城中一些中小贵族们的不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