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美人志-第7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横祸?”无锋叹息不已,游目四顾,最终还是落在若有所思的祁夜寒脸上。

犹豫良久,祁夜寒方才启口道:“大人其实不必太过忧心,难民的确需要分流安置,否则长久聚集,定会坏事。只需将难民营分散设置,每一处难民营不得超过五千人,难民营之间相距三百米,用石灰水断隔,杜绝相互往来,再让所有人服用药液预防消毒,观察五日以上,若是无发病者,即可解除监禁。若是有,须将病者及其邻近者迁出隔离,其余人需观察一周以上,若是未见异常,亦可解除,依此类推,可保无虞。”

“哦?”不但无锋,连同萧唐与苏秦二人皆立身而起,一副惊喜交加之色,“祁先生,可这等之法所需郎中大夫甚多,我领地内无法满足啊。石灰水自然不在话下,但那消毒防病药液,急切间哪里去寻?”

“李大人稍安勿燥,这防治瘟疫,重在防而非治,若是那患了瘟疫,并非药石能济,只怕也只有听凭天命,看个人的造化了,这防的手段却并不复杂,不需太多专业人员,只需要足够身体健壮者,服下消毒防病药液,穿上隔离衣,参与各难民营难民消毒工作,并不需要太多医疗技能。至于那消毒防病药液,祁某这里倒有一个方子,纵然不能绝对保证,但只要是身体健康者服用后,不要过度与患者亲密,大多能够逃脱这一劫。”祁夜寒见对方三人闻之色变,并非伪作,心中也有些感动,遂大方的道出自己家的祖传秘方。

“好!祁先生此番功德无量,李某代表两郡民众在此感谢祁先生大恩大德了。”无锋也不多言径直走到祁夜寒面前躬身三礼,慌得祁夜寒连忙浮起一鞠到底的无锋,连连称不敢当。

“只是这药材需要抓紧备齐,好在我这方子所需药材都是些常见之物,倒也不难配齐,但所需数量太大,还是须得马上准备为好。”祁夜寒让过无锋的礼,一边赶紧道。

“这药材之事,祁先生无须担心,关西、天南本就是产药大郡,那金州更是药材之都,李某在年初也曾作了一些准备,相信能够很快备齐。萧唐,此事一毕,你速去让何京与拉奥二人组织人手,调集一切所需物资和药材,定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尽快让天水一地的难民救济工作走入正轨。”无锋也不多礼,瞬即恢复了常态,立即着手安排。

萧唐自是点头应命,无锋这才将目光环顾已经入座的众人。此次邀请得来的这十数人皆是帝国各地中颇有名气的士人,皆因身份以及其他一些原因未能在帝国官府中任职,而眼下西北领地已经扩大了好几倍,虽说中基层官员可以在西北大学的毕业生员中选拔以及培训,但中高层人才却不是一所学校就能培养出来的。在这方面,无锋更是感觉到西北的底子薄弱,像萧唐、苏秦、王宗奚、王缭等人入自己幕僚不久便纷纷担当要职,但即便是这样,无锋依然感觉到手中人才的匮乏,尤其是西疆都护府成立在即,而无锋又有意对整个自己领地重新进行调整的情况下。

第一百零八节 人才荟萃(3)

接下来苏秦也恰到好处的抢先两步替李无锋介绍在座的众人。应该说这些客人都是应萧唐、苏秦、王缭、王宗奚、何京等人通过各种私人渠道发出的邀请而来,请柬无一例外的却都是以西北军政节度使府和关西军政节度使府联合发出的,名义都是邀请众人来西北和关西参观和视察唐河帝国西疆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情况,并邀请众人来西北和关西进行讲学的。这种规格极高的邀请无疑是一种具有相当声望资质的象征,能够得到这种邀请函自然是一份无上的荣耀,所以在得到两郡节度使府联合发出的邀请函后,几乎没有人能够拒绝这种带着学术参观性质的邀请。

这已经是李无锋发出的第三批邀请函邀请来的客人了,来的人也远比前两次邀请的客人有分量得多,尤其是在东海、江南和五湖陷入战乱,而北方又有异族入侵的情况下,邀请函还专门注明邀请客人偕同家眷一道游历李无锋的帝国以外的管辖地——西域诸国、腾格里草原、北吕宋、缅地,体味异域风光,这种极具诱惑性的邀请终于吸引了许多第一二批还对西北和关西有着偏见的重要客人,毕竟能够免费携带妻儿老小参观游历中大陆诸地,享受异域风情,这也是人生难得的一次机遇,何况对方又是如此诚恳的邀请,真要再拒绝,的确显得有些不近人情,加之各地战乱不息,出门游历讲学也能够躲避一些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至少安定已久的西部在治安方面从未听说过有任何问题。

对待这些客人,无锋可谓依足了礼仪,丝毫不敢怠慢,这也是无锋为什么要让萧苏二人陪同自己一道接见的原因,他就是要用这种态度和规格来充分显示自己对人才的重视。要知道这些人虽非什么贵族巨贾,但却无一不是帝国内地各郡府的名人,有的是教育大家,弟子遍布各地,有的是医道翘楚,活人无数,名声彰显,有的是隐居才士,虽然少与外界接触,但却在学术方面颇有建树,有的虽然未入宦海,但却是治国安邦的大才,只是因为出身原因或者其他因素未能一展报复,这些人一旦能够为自己献计献策,定能够使自己的统治更加稳固,即便不愿为自己效力,但自己礼贤下士诚信待人的名声也能够传遍帝国内外,足以达到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来投效的目的。

几乎每走到一位客人面前,无锋总要与对方就对方所擅长的行道交换一下心得体会,这样虽然有些费时费事,但却足以证明无锋对客人的尊重和敬意,这让几乎所有客人从心底对这位权倾帝国的西北王感激莫名,毕竟自己这些人再怎么有名气,却无一是贵族出身,拿难听的话来说,就叫白身,而对方已经是拒绝了秦王封号的顶极贵族了。

“甘泉先生,岳麓书院名满潇湘,弟子遍布五湖,可是五湖地区本来就是帝国富庶之地,教育条件良好,但是像李某的辖地诸如西北、天南甚至关西,其由于地处帝国西疆,社会事业长期滞后,虽然李某也有心发展这些地方的教育事业,但无奈人手匮乏,心有余而力不足,像那些北吕宋、缅地、西域以及腾格里草原等地更是仰慕我唐河文化思想艺术,渴望得到我们唐河文化思想艺术的沐浴,以仇先生的心胸,难道就不能在李某领地内开设几家书院,让落后地区的民众得到受教育的机会更多一些,让化外之民有机会仰承唐河文明的雨露?”

一直保持着谦冲淡雅的老者在听完李无锋这一番话后脸上虽然平静无波,但无锋从对方一直半眯的眼中感觉到了一丝变化。

说实话,李无锋的这番说辞的确有些诱人,现在帝国境内局势大乱,虽然岳阳尚未受到太大影响,但五湖地区事实上已经被几大势力所控制,而帝国境内六大书院,无论是帝都的中州嵩阳书院,还是金陵石鼓书院和九江白鹿洞书院,抑或是江南的余杭钱塘书院和姑苏东林书院,都或多或少受到乱局的影响。而从自己到关西这一路观察所得,现在西北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丝毫没有受到帝国战乱影响,如果能将岳麓书院的影响力扩展到关西和西北,一来可以教化世人,二来亦可使得岳麓书院继续保持着对整个帝国文化教育界的影响力,而对方提出的域外施教一事,更是令老者忍不住怦然心动,如果能将唐河民族的文化思想艺术精华传至帝国以外的异族地区,那岳麓书院的名声就远不止目前这种状况,而自己的名字说不定也可以永久的载入史册,彪炳千古。

看见老者似乎在沉吟之中,无锋也不紧逼却把话题一下子扔给了旁边另外一名似乎对自己一番话充满兴趣的中年富态文士:“龟山先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赢得了帝国上下多少文人士子的激赏赞扬,李某年少时也曾因为读到此联时而热血沸腾,这西北、关西以及天南教育大事也算国事吧?而北吕宋、西域、缅地以及腾格里也算是天下之内吧,东林书院以教化天下为宏愿,难道就没有想过为远在西疆乃至域外的民众百姓尽一份心出一分力?”

谦冲老者和富态文士的目光在无锋这一番话后悄然无形的在空中相碰,随即又转开,双方似乎都明白了对方所想,同为帝国教育大家,东林书院和岳麓书院又同在六大书院之列,竞争不可避免,东林书院称雄江南,岳麓书院名扬五湖,各领风骚,但随着帝国时局动荡,书院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如何继续保持书院的影响力甚至扩大影响力已经成了各大书院掌舵人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而现在似乎这个机遇已经来临。

“二位先生,西疆百姓渴求受教育的心情天日可表,而域外之民若能得唐河文明沐浴更是莫大的功德,我想二位先生定然不会让西疆民众失望,在此李某先行谢过了。当然,李某也深知建立书院光大教育不是纸上谈兵,所需甚多,李某也在此郑重承诺,若是书院能够在李某辖地内任何一处修建,当地政府将免费提供土地,并按照书院要求无偿修建一切建筑物,每年还可按照建成书院的规模由各级政府拨给一定数量的教育经费用于购置书籍和支助讲学求学者,政府也不会干涉书院的讲学风格和事务。”

无锋这番斩钉截铁的话语立即让谦冲老者和富态文士几乎同时全身一震,异口同声的问道:“大人,此言当真?”

也难怪二人如此失态,要知道李无锋这番话的含义已经是将原本属于私学性质的书院按照公立学堂的待遇对待了,这可是整个帝国开天辟地的第一遭。不但两人神情振奋欣喜若狂,连周围其他人也被李无锋的这番话震惊了。要知道办教育本来就是一项长期持久光投入无产出的事业,这也是无论是东林书院还是岳麓书院都处于帝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原因,只有在这种环境下,由当地众多的富裕士绅商贾支助之下才能维持书院的运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