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圆通的人际关系-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可法(1602—1645),字宪之,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兵部尚书。1645年,史可法率扬州军
民与围城清兵展开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被俘,不屈被杀。


 不可以逃走吗?当然不是,带兵打仗的人想逃太容易了,但是他一跑,这辈子就白活了,如果不跑,
就可以万古流芳。人迟早是要死的,要死得其所,要死得其时,这是你可以选择的,所以史可法选择战死
沙场。岳飞也是一样,如果他不想回去,别说十二道金牌,就算二十四道金牌也没用。结果他回来了,身
遭不测却流芳百世。

 人生不过是四个字而已——心想事成。我们不要把“心想事成”当做祝语,它本来就是事实。但心想
事成不意味着你一直说想成功就能成功,老天听不懂人的话,整个宇宙都是信息场,老天只接受你的信息,
但听不懂你的话。当你发出“我要成功”的口头信息时,老天所接收的信息是“这个人没有成功”,然后
就如愿以偿让你不能成功。

 什么时候你能掌握宇宙信息场的变化,你就可以心想事成。现在有一种说法是心灵管理,即学会怎样
去控制对方的心灵。我相信有一种力量,是到目前为止科学所不能解释的,叫做念力。宇宙非常大,我们
已知的部分很小,如果已知的部分是科学的话,未知的部分就是神,如此而已。

 每个人要建立自己的价值观,把自己的价值观发散出去造成一种磁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频率相
同的人就是志同道合的人,这个就是所谓的缘分。缘是机会,分就是关系,有缘无分就是说,两个人有机
会,但始终无法建立关系。

 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否则物极必反,过分亲密就容易吵架。“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有道理
的,因为两个人就算是唇亡齿寒的关系,牙齿迟早也会咬到嘴唇的。

 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

 要想和别人搞好关系,首先要同自己搞好关系,要能够接受自己。只有接受自己的人,才能使自己的
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因而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你跟自己相处不好,就不会有人跟你处得好;你跟自己
处得好,别人才会跟你处得好。所以人要首先了解自己,跟自己相处好,而不是只看到别人。每当面对着
镜子的时候,问问自己对镜中人究竟是爱是恨?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大概很少有人会喜欢你。可事实上
就是有大部分人不喜欢自己,总觉得自己这儿长得不好看,那儿也长得不好看。要改变别人只有一个办法,
就是改变你自己,而改变自己不是说去整容,而是接受你自己。当你哪一天接受了自己,就跟自己相处好
了,那时你会发现,所有人慢慢地都跟你处得很好,都开始接受你了。

 憎恶自己的人,必然也憎恶别人。不能接纳自己的人,在情绪上常常显得很不稳定,不是有意表现优
越,便是相当自卑。这种内心的摩擦,使得不能接受自己的人,同样也会憎恶他人。
如果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并不好,不妨反省一下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如何。先调整自我关系,然后改善人
际关系,才是有效的途径。人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这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主要的差异。

 既然能够自主,一切由自己决定,当然要由自己承担所有的责任。换句话说,一切的言行,事实上都
要先通过“自己”这一关。自己认可的,才说得出来;自己认同的,才做得出来。所有接触的对象,也由
自己来决定。人,最先也最多接触的,应该就是自己。


 接受自己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过分地爱自己,有时会成为可怕的自恋狂。自恋狂最大的特征是,完
全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人不但不能欣赏别人的优点,而且从来不怀疑自己很可能具有某些缺点,以致自认
为十分可爱。我们最好冷静下来,客观地反省自己究竟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缺点。发现自己有缺点,只
要实实在在努力去改善就可以了,不必过分憎恶甚至嫌恶自己,造成自我否定,反而容易成为坏人。

 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就能够把它变成优点。接受自己有某些缺点的事实,尽量不要让它发展,进而
将它转变为自己的优点,才是最好的办法。贝多芬后来变成聋子,照样谱写传世名曲。人都不是完人,有
缺点是十分自然的现象。人没必要变成完人,“完人”表示把人做完了。对于自己的缺点,固然不可忽视,
却也不必紧张。因为紧张无济于事,并不能解决问题。

把缺点变成优点,听起来有一些奇怪,怎么会这样?其实任何言行,配合时空的变迁,调整到合理的
地步,便是优点。离开了具体的时空,本来就没有什么优劣可言。

 尽量减少缺点增加优点,并不意味着让所有人都说你好,想得到所有人的赞美本身就是贪心的想法。
大家都说好,未必真的好;大家都说坏,也未必真的坏。特别是多元化社会,同样一件事,有一个人说好,
就可能有五个人说坏。我们不能够单凭人家的论断来判定这件事情的好坏,却应该看看赞成的是哪些人,
反对的又是哪些人,然后再谨慎地进一步判断。

 不要太过在乎别人的批评,听到有人说自己的坏话,要看看说的人是谁。希望每一个人都说自己好的
人,往往过分害怕得罪人而成了乡愿,并不是大家所喜欢的对象。

 因此,听到不同的声音,要先明辨是非,因为不同的人立场常常不一致。凭良心,不讨好,也不刻意
为了凸显自己的好而得罪小人,这才是上策。

 以实实在在为做人的准则

 中国人从小就被教育“做人要实实在在,做事要规规矩矩”,这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则。中国
人虽然处世追求圆通,但始终以务实为修身之本。中华文化一直强调“君子务实”,务实的具体表现为,
做人重诚信,不伤害其他人,并且以诚恳的态度对待别人。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一个人能认识自己的过错,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正是务实、务本的实践,也
是对待自己的最佳途径。

 从古至今,获得成功的人不外乎两个途径:一是正道,一是偏锋。以务实的方式来建立人际关系,属
于正道;用欺诈的方式来建立人际关系,即为偏锋。循正道成功,才是实至名归,值得敬重。因偏锋而成
功,不过是欺世盗名,并无多大价值,徒然惹人背后耻笑。中国人厌恶权术而欣赏艺术,便是由于艺术才
是务实、务本的方式与技巧。

 成功离不开实实在在做人、规规矩矩做事,但只是实实在在做人、规规矩矩做事并不一定能成功,这
只是基础工程。就像打地基一样,地基稳,才能在上面建造高楼大厦,但地基并不等于高楼大厦。所以务
实只是本分,守本分之外,需要进一步持经达变,培养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


 如何培养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最好是多看、多听,先了解环境,再适应环境,然后才动脑筋改造环
境,最后才有能力合理地创造环境。多看、多听、多问,并不一定只限于正面的、好的东西,对于那些负
面的、不好的东西也要了解一下,这样有助于防患于未然。记住,此处只是教你多看、多听、多问,但要
少说,正所谓言多必失。贸然说出一些话来,固然痛快,却也很快就要承受某些痛苦。但少说并不意味着
不说,否则就是矫枉过正。当你看准了、想明白了再说话,才会言必有中,每一句话都合理,这样比较妥
当,也会受欢迎。胡言乱语,不但让别人看不起,而且降低了自己的信用。

 在不忘本的情况下权宜应变,才不致乱变。人际关系是不进则退的,就好像一株幼苗,需要时时浇灌
才会茁壮成长,否则的话就会枯死。如果不能随时注意调整,久而久之,人际关系只会转坏而不可能转好。
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因时、因地而制宜,才会增进与别人的良好人际关系。

 务实的同时必须适当地调整,使根本稳固。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必须富于改善意
识,运用精锐的眼光,发挥自己的智慧,不断寻求改善。我们常说随机应变,就是说,任何事情都需要因
人、因地、因事、因时而制宜,不可以一成不变,但是“不可乱变”,不可以为了求新求变而忘本。有所
变还要有所不变,变来变去都能够务实,才是以不变应万变。

 人际关系的建立还有赖于自己长期地培养声望。同样一句话,声望不够的人说出来,便是人微言轻,
很少有人加以理会;换一位有声望的人说出来,马上显得有分量。

 养望相当困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培养自己的沟通力,是比较可行的途径。人际关系有许多
地方离不开沟通,良好的沟通力,正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主要方法。沟通能力强,就是说话说得让对方
听得进去,让对方乐于接受,能够引起对方的共鸣,进而引发共同的行为。

 沟通力良好,才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彼此协调。这时候更需要重视人伦的道理,使大家觉得这种尊重他
人的态度,值得敬重,也能够给予相当的信任,久而久之,声望就建立起来了。这是急不得的,必须经过
时间的考验。在中国社会,遇到争执的时候,经常会请几位德高望重之人出面调停。难道德高望重之人就
一定公平吗?未必,但是大家对他们有信心,知道他们一定会公正,所以将其视为沟通的桥梁。不管他们
的评判有没有道理,对立双方都比较方便下台阶。
善待他人

 人是群居的动物,从一出生起,就避免不了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尤其是中国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很复杂,没有人能逃得过这张巨大而无形的关系网。那我们应该如何维系这张网,即我们如何对待他人呢?

 待人需要诚心

 朋友相交,贵乎交心,也就是说,知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