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田信玄-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三日,遗体不可能直接移回古府中,却说将遗骸送至甲斐,放入涂笼,有欠合理,不足

全部采信。

对於信玄的临终之地,有下列之说:

㈠驹场(下伊那郡)说:《御宿监物书状》、《当代记》、《驹场长岳寺寺传》。

信玄的火葬冢,在长岳寺附近。

㈡浪合(下伊那郡)说:《三河物语》、《三河风土记》。

㈢野田城说:《菅沼家谱》。

攻击野田城时,信玄为笛音所诱,出而遭城内洋枪狙击而亡。

㈣田口(三州津具村田口)说:《野田战记》、《野田实录》、《叁河国名所图绘》、《

三河志》、《福田寺过去帐》。

信玄在田口的福田寺辞世。据说,跟随信玄到此地之侧室,在此剃发出家。信玄冢,又称

五轮塔。

㈤根羽(下伊那郡)说:《甲阳军监》。

一的濑义法氏在他出版的《武田信玄终焉地考》中,论证为根羽。例如,此处尚留有五轮

塔,到了每年四月十二日信玄的祭日,附近的居民都会携物祭供。另外,还列举许多此地

为信玄临终之地的数种考证。

《甲阳军监》中确实有许多不实之说,但是《甲阳军监》中提出的人名等,大多是实在的

人物,也有不少是有史实根据。我们不能否定《甲阳军监》的一切,一的濑义法氏之说也

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这五种说词中最不足采信的是野田城说。史学家也表同意。而其他四说之中究竟何者为真

,不能轻下断言。为什么呢?因为每一种说词都缺乏有力的证据。

关於处理信玄遗体之说,也是各持己论。

㈠在古府中火葬之说。

根据《御宿监物书状》,信玄的遗骸被悄悄送人古府中。古府中圆光院由绪书上写到,是

在踯躅崎馆东南方的土屋右卫门尉的宅内火葬。信玄死於四月十二日,乃阳历的五月二十

三日,是接近初夏的季节。假设信玄死於驹场,驹场距古府中约三十里(约一二零公里)

,不易直接将遗体运回。就常识来判断,应该是火葬後,携骨而返。

㈡在驹场长岳寺火葬後的信玄遗体,被送往信浓龙云寺(长野县佐久市岩村田)埋葬之说



昭和六年五月二十九日,龙云寺寺男野田惣太郎,六十二岁,在整修境内的玉垣支柱时,

於地下二尺处掘得一骨壶。除了骨之外,还有短刀和袈裟环。环上记有:

大檀越信玄于时天正酉年四月十二日於驹场卒战时为舍利 纳兹 北高和南顶礼百拜

意思是与信玄同行的北高禅师,带著信玄的遗骨,埋在寺裏。

当时,信玄遗骨出现时,引起莫大的震撼。史学家对发现时的情形、袈裟环上刻的字句,

多所怀疑,一直未受到公认。昭和四十五年,山梨乡土史研究会的林贞夫氏,发行《信玄

遗骨物语》(新人物往来社),认为龙云寺的遗骨,才是信玄的遗骨。但是,昭和四十七

年,长野县佐久市野泽町的乡土史学家平林富三氏,在《历史研究》第一三六号杂志上,

以学术的角度反驳其说,并结论之:

於信州史界,自发掘之初以至於今,未曾有疑,实无必要再触此题……

信玄的临终之地及遗骸去向之所以众说纷纭,是因为信玄留下的遗言——三年内隐藏死讯

。武田家力遵遗言,努力地隐藏死讯。但是,信玄死後一个月,诸国传说纷纷,二个月後

,人人都相信信玄死了。

纸包不住火,真像终有揭露之日。愈是想显现信玄还活著,却愈现矛盾。有关信玄之死,

猜测颇多,随著时代的变迁,更是绘声绘影,添枝加叶。

信玄的临终之地和遗骨去向,仍是一个谜。

信玄临死前交代守密三年,是顾虑外敌会在得知信玄死亡後趁危反击。他告诉胜赖,三年

内只要好好守成,或许能有一番局势。但是,胜赖沉不住气,亲自率兵远征在信玄死後反

击的德川和织田。信玄用的是叩石桥而渡的战术,而胜赖完全以积极的战法获得明智城、

高天神城,所扩张的领土犹甚於信玄生前。

但是,胜赖勇猛过头了。他在设乐原之战败给织田和德川联军,失去了山县昌景、马场美

浓守等主要将领及武田军的主力。自那天起,武田一蹶不振。那是天正三年五月二十一日



天正四年四月十六日,胜赖遵照父亲信玄的遗言,在惠林寺(盐山市)举行葬礼。

《御宿监物书状》上谈到信玄的葬礼。武田法性院入道信玄,改戒名为惠林寺殿机山玄公

大居士。葬仪队伍很长。

画像捧持     仁科五郎盛信(信玄五男)

牌位捧持     葛山十郎信贞(信玄六男)

佩剑捧持     小山田信茂

腰物捧持     秋山惣九郎

腰物捧持     原隼人佐

龛捧持       逍遥轩武田信廉

鸿胪卿捧持   武田信俊(武田信实之子)

近亲围在龛旁,家臣戴乌帽参列。

参加葬礼的僧侣达千人。棺材以金银珠玉装饰。葬仪所过之地,覆以白绢。

葬礼极尽奢华、虚饰之能事,仿佛是想掩饰武田的没落。

沿途居民眼中泛著泪光。是出自对伟大信玄的别离悲凄之情,也是暗示武田家的末路。

(山之卷终)

武田信玄…附录

笃信家信玄和宗教

佐藤八郎(乡土史家)

信玄为求战胜,是不分神佛一律相信。我们可以从他许愿的祷文中,看到他多彩多

姿的宗教信仰。

现实的、功利的宗教观

天文十四年(一五四五)二月,武田晴信参拜近江的多贺大明神後,亲自写下这样的祷文



晴信生於大永元辛巳年(一五二一),天文十四年正逢他二十五岁的厄年,所以求神保佑

除厄、延长寿命、文德武运兴隆。

「谨启  闻说江州多贺大明神者乃日域灵神,境内人民皆信服异常,与往西天谒耆婆天无

异。故知与不知者,莫不竞诣。某乃源氏朝臣武田大膳大夫睛信,生於辛巳年。今岁当逢

五之年,谨向神灵之威质疑。若灵则保佑我消灾除厄,延年益寿;且得萧公食肉芝,王母

洗皮毛,蒙佛法之金言,实乃无量寿佛。若其不然,则诸佛亦妄语也,惜哉。次求文德武

运昌隆,诸事如愿。若此愿成真,必献黄金二两予宝殿,愿天长地久

时天文十四年龙集乙巳大壮如意珠蓂  某晴信敬书」

此祷文中晴信用了一些天竺和中国的佛教典故,可见他学识之深,也可以看出他受中世战

国宗教的影响。例如祷文中祈求除厄、廷命、文德、武功,这些地方都和当时其他的武将

差不多,可是他还说「谨向神灵之威质疑」、「若其不然,则诸佛亦妄语也」,意思是说

,我信你是因为你灵,如果真灵,就请赐福,否则你也没什么了不起。从这里可以看出晴

信现实、功利的宗教观。

晴信好禅学,弘治二年曾重金礼聘京都五山天龙寺的策彦到惠林寺开讲。策彦在一年以後

归山,其间曾对晴信说:「参禅者,未来悟道也。武士当务之急,应是如何调兵遣将,追

求名利。悟道乃未来之事。若得胜兴国,集长老与佛法,众人亦传晴信公乃佛法者矣。」

当时晴信三十六岁,策彦五十七岁。策彦在天文年间再度成为遣明使,圆满达成任务,为

後奈良天皇赐封「天下第一僧」。晴信听策彦说道,受他的影响相当大,曾在三年後的永

禄二年(一五五九)出家,改号信玄,当时虽然有剃发的仪式,却不曾剃发。高野山成庆

院所藏的画像可以证明他在往後生涯中也没有再剃过发。

胸怀统一天下大志的晴信,是否在听了策彦说道和想起祖先源赖朝的英雄事迹,而有心仿

效呢?

信玄的弟弟信繁在永禄三年(一五五八)为嫡男信丰写下九十九条庭训。虽然其後三年信

繁在川中岛的激战中不幸战死,但江户幕府的儒员室鸠巢,在所著《骏台杂话》中曾说:

「足利季世天文永禄年间天下最贤能的人,唯甲州武田信玄之弟、左典厩信繁而已。」恐

怕他是受庭训的影响吧。庭训中说:不谈鬼神、不过分祭祀神、以参禅为嗜好、若欲参禅

方法无它,抛却生死而已。如照鸠巢所言,信繁该是古之圣贤误降乱世,只好提剑称英雄

了。在他短短的生涯中,有崇高的宗教观贯彻,甚至为此殉难。

信玄就算没有受策彦道学的影响,他也会因为是一国之君,不致和信繁执相同的宗教观的



信玄将易经称为四圣人,了解圣人意志,依其礼,进退坐卧。

永禄元年(一五五八)九月一日,信玄在信州下之乡明神庙亲笔写战胜祈愿书。曰:「信

玄是否该待越军出巡再战?问四圣人卜凶吉。愿四圣人相劝,旗开得胜。」四圣人指的是

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也就是周易大成四人。信玄相信凭他们的智慧,一定能告诉他

趋福避凶的方法。

同时信玄也会从易经卦辞中观测神的旨意,在决战前熟思卜辞,再依四圣人的意志,巩固

自己必胜的信念。这一点可算是信玄独特的宗教观了。

信玄的神社信仰

信玄虽然笃信神佛,乞求神佛帮助诸事顺心,可是他也同样著重实际,像甲州法律条款中

就记载著:「天下事皆可抛,唯武备不可废。」武器是作战胜利的有形条件,无形条件则

是精密的训练和由信仰得来的必胜信念。

信玄许的愿可分战胜、安产几类。

1。战胜祈愿

信玄对信州的诹访明神有特殊的信仰。根据《吾妻镜》的记载,信玄的祖先武田信义奉以

仁王的旨令,讨伐平家时,曾得诹访大明神显灵相劝。从此以後武田家历代都信仰诹访神

社。

信玄还曾用长四公尺,宽零点四公尺的红底绢布,上面亲自书写诹访明神的神号「南无诹

访南宫法性上下大明神」,并用金粉饰之,做成二十几面大军旗,自本阵以下各军皆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