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途-第10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抓捕那四个家伙,平时看似凶神恶煞,其实一点也不凶神恶煞,在公安干警的审讯下,一个个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行,互相指责抖落劣迹,许多与女秘书死亡案无关的劣迹都被抖落出来了,一个典型的黑社会组织原形毕露,而这黑社会的老大就是甄总,他是指使他们的幕后总指挥。

甄总并不知道外面都发生了什么事。他认为,他那一帮很江湖义气的兄弟们还不至于那么不讲义气。他认为,女秘书的死是一个解不开的谜。谁也不知道她回到了青山市,更不会知道,她被沉进了河底。因此,他抵抗了好些天,见难于蒙混过关后,不得不避重就轻地交代一些经济问题,但这些问题不仅没能让他过关,反而加重了他的罪行。

当他发现,自己孤独地呆在与世隔绝的小屋子里,平时那些得了他好处的人却不闻不问,甚至于石市长也对他漠不关心,当他知道,组织上已经掌握了珠三角某城市的那块地的真实情况,他一下子崩溃了,疯狗一样地乱叫乱吠,把这些年来,得到过他好处的人都一一咬了出来,当然,这也包括那次把钱送到李向东办公室。

他说,这些人都是他的领导,有明着开口叫他要的,也有不开口却在工作上故意刁难他,暗示他不给好处就别想能办成事的。

他说,开始,他并没想隐瞒珠三角那块土,但石市长知道这件事,一定要他隐瞒。他是石市长一手提拔上来的,他不能不听他的话。他隐瞒那块地,自己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企业改制,方方面面都要打点,比如,李常务市长就处处为难改制工作,他不得不一次性送给他五十万。

他说,表面看,他是一个企业的总经理,但事实上,他充其量只是一个企业的保管员,每一个领导都可以向他这个保管员发号施命,都可以摊手板向他要好处。企业改制这么大的事,这么多的油水,他们都眼巴巴盯着,他不想办法弄点钱,不想办法隐瞒一些国有资产,各个零部件就润滑不起来。

甄总知道自己是罪孽难逃,但他也不能让那些人逃脱法律制裁。你们怨不得我,你们不保我甄总,难道还想奢望我一个人扛到底?扛到底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甄总死十回也够斤两。既然你们不仁,我还跟你们讲什么哥们义气?我也不得不自顾自,自保自的命,把你们该承担责任推还给你们,减轻我的罪恶!

纪检部门没想到会牵扯到这么多人,没想到会牵扯到石市长和李常务副市长这些高层,于是向大书记如实汇报,征得大书记同意后,向省里汇报。

李向东的问题是再清楚不过的,他那五十万早就向大书记汇报了,而且,由岑秘书长保管着,石市长却无法能说清楚,省进驻的工作组把石市长带走了,要求他像甄总一样,在规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交代清楚自己的问题。

三四十位曾得过甄总好处的处级干部也视情节轻重,接受组织上程度不同的处分。

正如李向东事先设计的一样,甄总的经济问题交代清楚后,有关黑社会恶势力的罪状又降临到他头上,他又被送进了公安局。那一刻,他发现自己罪大恶极,必死无疑!

企业改制必须继续进行,但这时候企业的实际资产比原来增加了三分之一。这个数目让许多人目瞪口呆,惊叹不已,想这甄总也太狠了,想那石市长也贪得无厌了。

他们说,李常务市长又为青山市干了一件大好事!

第1354章乐意跟你搭档

作掉甄总,推倒石市长,李向东的威信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管青山市的哪个地方哪个部门,只要提起招商引资,提起企业改制,大家对李向东都赞许不断。

有人说,如果不是李常务市长,青山市的招商引资怎么会炒得那么热?二河市怎么会成为全省招商引资的热土?成了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有人说,如果不是李常务市长,石市长和甄总趁企业改制,不知要侵吞多少国有资产?一家明明盈利的企业,竟被他们说成资不抵债,真是瞪大两眼说大话,脸红也不红。

有人担心地说,这招商引资是热起来了,但工业污染也进来了,治安也复杂了,这也不是什么好事吧?

抱乐观态度的人说:“工业污染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引进来了,外来工增加了,人口流动大,治安环境相对差,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种普通存在的现象,就像是一种富人病。有病想办法医治就是了,但总不能因为有富人病就不想富吧?我倒希望得富人病,而不希望还像以前那样,在省里提起青山市,人家就说,你们那是穷地方!”

有人担心地说,李常务市长推倒了石市长,是不是在为自己铺平道路呢?企业改制这场斗争,维护国有资产不流失,只是一种说法吧?更主要还是政治目的吧?

持反对意见的人说:“政治争斗又怎么样?如果,石市长是个好官,谁也搞不倒他。一个坏官贪官,弄点政治手段把他作掉,也是为民除害。”

李向东从来没有遇到过那么高的评价。以前在市县,他做出再大成绩,也会有那么一些人在背后说三道四。毕竟,都是看着他一步步起来的,有那么一些资历深的人,怎么也不会服气他李向东,总会提起他以前的缺点和不足。

但在青山市,一开始,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强势的李向东,是大书记让他来改变青山市的李向东,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事实证明李向东真有那个本事,真让青山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使心里有那么一点担心,对李向东还是佩服不已的。

于是,有人就问,石市长倒下去了,谁当这个市长?李常务市长会扶正吗?

这是一个很具体和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讨好了某一方,却得罪了另一方的问题。因此,大家只是“嘿嘿”地笑。

官场上的事,谁说得定呢?

官场上的人,不是说你有多大能耐就能当多大的官。什么叫能耐?上面的人说你有能耐,你才有能耐。你李向东到青山市做的这些事,认为你有能耐就是有能耐,不承认你有能耐,也是一句话就能否定的。

“时事造英雄嘛!你李向东是碰巧遇上了,全省不是都在搞产业转移吗?珠三角地区的一些企业不是要向边远地方迁移吗?这是大势所趋,是省委省政府的英明决策,青山市出现这种势头,那是省委省政府的正确指引,别说你李向东能出成绩,换一个人,也能出成绩,而且成绩可能更辉煌!”

然而,青山市成绩再辉煌,大书记还没那么关心,他关心的是石市长倒下去后,其他人会对他有什么看法,当然,他所指的其他人是青山市以外的人。

在你手下的两个大市长都栽了,一个是地级市的张志东,一个是青山市的石市长。你这大书记是怎么当的?平时是怎么教育监督他们的?很显然,平时你的教育监督不力,总犯同一样的错误。

大书记马上向省主要领导汇报和解释,强烈说明,这是两种不同情况,张志东的问题,他负有一定责任,但那石市长却与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他那些问题是以前存在的,今天挖出这么一个大贪官,正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以前这方面的不足,加强了这方面的关注度。

省主要领导说:“你也太杞人自扰了。”

大书记说:“我承认,我是有点杞人自扰,但我担心的还不是我自己。”

他言下之意是说,你把我弄到青山市,我在青山市出点什么事,影响的还不仅仅是我个人,还会影响你的威望,因此,我才不得不这么杞人自扰。他说,我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副省长是青山市人,那石市长也算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他犯了错,那是咎由自取,本与副省长没有关系,但副省长硬要往自己身上揽,硬说我是针对他,打乱青山市的原有布局。

省主要领导问:“有这个事?”

大书记说:“你心里知道就好。”

省主要领导说:“这也太不像话了,他是从青山市上来的,但并不等于那就是他的地方,他离开了青山市,怎么还管青山市的事?支持青山市是应该的,但强加指责,说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就是一种越权行为。省里要你大书记负责青山市的工作,他有什么权利指三道四?难道,他把自己当成青山市的太上皇了?”

省主要领导说,你不用有考虑,该怎么干还怎么干?你在青山市还是干出成绩的嘛!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他问,你到青山市多长时间了?也没等大书记回答,便又说,我一直都没抽时间下去看看,既然你做出了那么大的成绩,我不能只是听汇报,有必要下去走一走,深入调研调研。

大书记一听,不禁喜出望外,省主要领导是下去调研吗?他那是来给他大书记助威。他要让那些说三道四的人知道,他把这个在地级市栽了跟头的人调到青山市来,绝非出于私人感情,而是看中了他的实际能力,看中了他在青山市一定能做出成绩。

随省主要领导来青山市的还有省报记者,省电视台记者。他们聆听了青山市异地招商,再创辉煌的策略,视察了热火朝天的二河市工业园区后,省主要领导在总结会上,充分肯定了青山市的作法,要求记者们好好总结青山市的经验。他说,这是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最成功的例子,是非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范例。

一时间,各媒体掀了一股宣传青山市的热潮。这股热潮很快掩盖了某些不利于青山市,不利于大书记的议论。

在这次视察中,大书记还郑重其事地把李向东介绍给省主要领导。他说,这就是我从地级市带过来的向东同志。他说,他就是我在青山市的马前卒,如果没有他冲锋陷阵,我大书记可没那么大的能耐。

省主要领导握住李向东的手说:“早就听说你了。在临市,在市县,你都干得不错,但是,你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优点非常突出,但毛病也不少!”

李向东像一个腼腆的小孩子,“嘿嘿”笑着说:“我一定汲取教训,牢记省主要领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