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8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县。他早年留学日本、德国学习音乐,1920 年回国后,主持北京女子高等师
范学校音乐科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工作,为专业音乐教育的开创做了有
益的尝试和准备。1927 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肖友梅主持创办了上海国立
音乐院(后改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这是我国正规专业音乐教育的
开端。此后,他一直从事该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为我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发
展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肖友梅曾编写过《风琴教科书》、《钢琴教
科书》、《和声学》、《普通乐学》等一批我国早期的音乐教材。同时他以
严谨的风格,运用西方作曲理论写出了一些早期的艺术歌曲,如《问》、《南
飞之雁语》等。此外,他还在器乐创作方面有所尝试。他一生共写有 100 多
首歌曲、两部大合唱、两首弦乐四重奏、两首钢琴曲、一首大提琴曲。肖友
梅还是我国最早获得博士学位的音乐家。1916 年 7 月,他以《关于 17 世纪
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一文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民族音乐家、二胡演奏家——阿炳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他自幼随父学习音乐。
26 岁时因病双目失明,流落街头以卖唱、沿街乞讨为生。阿炳的演奏技巧超
群,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他根据自身的体验和生活经历,创作并演奏了著
名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听松》以及琵琶独奏曲《昭君出塞》、《大
浪淘沙》等。1950 年,中央音乐学院曾对阿炳的创作演奏进行抢救录音,整
理出版了《阿炳曲集》,并于 1956 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冼星海(1905~1945),广东番禺人,曾在国内北大音乐传习所、国立
艺专和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他 1929 年去法国勤工俭学,毕业于巴黎音乐
学院。1935 年回国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创作了大量抗日歌曲,其
中《太行山上》、《救国军歌》、《夜半歌声》、《到敌人后方去》等歌曲
深受群众喜爱,流传至今。1938 年他任延安鲁艺音乐系主任期间,创作了不
朽名作《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作品。1940 年,他去苏联工作学
习,其间创作了大量作品,如《中国狂想曲》、《民族解放》等。1945 年,
他病逝于莫斯科。
    由于冼星海对中国革命音乐做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同志称誉他为“人
民音乐家”。
                   
        时代歌手——聂耳
                  
    聂耳(1912~1935),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他自幼喜爱民间音乐,
并能演奏多种乐器。他曾在上海师从黎锦晖先生学习作曲。他是上海左翼联

盟音乐小组的重要成员之一。1933 年,他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卖报歌》。1934
年是他创作的丰收年,共创作出《大路歌》、《开路先锋》、《毕业歌》、
《新女性》、《码头工人歌》、《前进歌》等优秀歌曲,并写出民乐合奏《金
蛇狂舞》、《翠湖春晓》等器乐曲。1935 年,他写出了《梅娘曲》、《塞外
村女》、《铁蹄下的歌女》等著名歌曲。他还创作出建国后被定为《国歌》
的原《义勇军进行曲》。1935 年他在经日本至苏联留学途中,在游泳时不幸
溺死于日本滕泽市鹄沼海中,时年 23 岁。
    在聂耳两年多的创作生涯中,写出了传世之作 41 首之多,还有 15 篇战
斗性很强的音乐论文。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他第一个
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音乐开路先
锋。
                   
                  现代抒情歌曲作曲家——施光南
                  
    施光南(1940~1990),四川重庆人。1964 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
系,以创作抒情歌曲见长。他创作的《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洁
白羽毛寄深情》、《周总理,您在哪里》、《吐鲁蕃的葡萄熟了》、《在希
望的田野上》等歌曲家喻户晓,争相传唱。他还为歌剧《伤逝》谱写了全剧
音乐。其中插曲《一抹夕阳》、《紫滕花》、《风萧瑟》等,现为专业、业
余声乐工作者较喜爱的作品,还被选为声乐教材。他的歌曲,多次被评为群
众喜爱的歌曲。由于长期积劳成疾,1990 年在音乐创作中,他突发脑溢血不
幸逝世。
    他的作品清新流畅,旋律优美,感情真挚,通俗易懂,便于流传,具有
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时代感。他在我国现代抒情歌曲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他
的逝世,对中国音乐界是一大损失。
      
     欧洲音乐之父——巴赫
                  
    巴赫(1685~1750)是德国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之一。他出生于爱森那赫
市一个音乐世家。他的一生大多在宫廷和教堂供职,担任过魏玛公爵的风琴
师与乐队首席和柯坦王子宫廷的教堂乐师、乐长,以及托玛斯教堂的风琴师、
唱诗班首席、乐长。
    巴赫创作的许多作品,透过悲剧性的宗教题材,反映出作者对德国 30
年战争后的黑暗、贫困、苦难的社会现实的感受以及他倔犟、傲岸的精神。
而他的有关世俗生活的作品,又充满着欢快的情趣。诸如大型声乐套曲《b
小调弥撒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d 小调
托卡塔与赋格》、《农民康塔塔》等,成为他的不朽代表作。
    在巴赫的创作生涯中,他一直是自己的老师。他的创作活动是把德国的
复调音乐传统、新的和声手法以及朴实浑厚的民间音乐与发达的法国意大利
音乐有机地糅合成新的德国音乐。他在复调音乐与和声的发展上,在管风琴
和钢琴的演奏技巧,以及对十二平均律的提倡和示范性运用等方面,都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说,这些成就标志着德国民族音乐的开端,对于促
进德意志统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巴赫的音乐在
世界各国的现实音乐生活和音乐教育、音乐创作中的巨大影响也日趋明显。

他的音乐思维的高度逻辑性和哲理性,技术手法的严密和精巧,始终是学习
作曲者的楷模。因此,他被尊称为“欧洲音乐之父”。
      
       交响乐之父——海顿
                    
    海顿(1732~1809)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之一。他出身于一个贫苦的车轮匠家庭,受到父母亲爱好音乐的影响,从小
就接触了奥地利民间音乐。他曾在教堂的唱诗班中充任童声女高音歌手,接
受了传统的音乐教育。34 岁起,海顿担任匈牙利埃斯特哈齐公爵的宫廷乐师
长达 28 年之久。
    海顿一生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使奏鸣曲和交响曲的体裁得以
最终确立,使四重奏的体裁得以确立和成熟,也使古典乐派严整、匀称、完
美的形式特点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他一生共写有 104 部交响乐、84 首弦乐四重奏、100 多首各类三重奏、
50 首各种独奏乐器的协奏曲、52 首钢琴奏鸣曲、23 部歌剧及 4 部清唱剧。
丰硕的创作成果使他无愧于“交响乐之父”的称号。海顿的代表作品有《告
别交响乐》、《惊愕交响乐》、《时钟交响乐》以及清唱剧《四季》、《创
世纪》等。
      
       音乐神童——莫扎特
                    
    莫扎特(1756~1791)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
物之一。他出生于萨尔茨堡一个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崭露音乐才华。7 岁时,
他就在巴黎举行了轰动一时的音乐会,获得“神童”的声誉。14 岁时,他又
获得了只有极少数作曲家才能获得的波隆那学院院士称号。15 岁以前,他已
经出版了 4 部歌剧、16 部交响曲、1 首小提琴协奏曲、6 首小提琴奏鸣曲和 6
首钢琴奏鸣曲。这些成就显示了他超人的音乐才华。
    莫扎特以他才华横溢的乐思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如歌剧《费
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以及第三十五交响曲、第三十九交响
曲、第四十交响曲、第四十一交响曲和大量的钢琴奏鸣曲、室内乐、独唱、
合唱作品等。
    莫扎特的音乐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时代精神:坚定、乐观、勇于奋
斗,并蕴含着深刻的人道主义情感。他写出的旋律质朴、甜美,充满青春的
朝气,人称“像一座火山斜坡上的葡萄园”。他的器乐作品也注意突出美妙
的旋律,并注意乐章之间音乐性质的对比,为交响乐的戏剧性发展做出了贡
献。
      
         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是德国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之一。他出身于波恩一个平民家庭,1792 年定居维也纳,以教学、演出及创
作为生。他早年深受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从而养成了
倔强不屈的性格和敢于藐视名门贵族的气概。他从不出卖自己的独立人格,
要求以平等的身份与贵族交往。但当他渐渐发现自己的理想、资产阶级的平

等意识和他那倔强的性格,总是与现实格格不入时;当恋爱悲剧袭来,耳聋
难以复聪的命运降临时,对于艺术的爱,对于生活的爱,挽救了他濒于崩溃
的精神世界,使他对痛苦的感受变成了无畏的英雄力量,产生了一种“扼住
命运咽喉”的反抗精神。这种精神上的转变,推动贝多芬的创作进入成熟期。
    贝多芬最为擅长的创作领域是交响曲。他的音乐充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