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5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豚的听觉器官特别灵敏,英美等国家的海军就是利用这一点,在海豚
的耳朵上安上一个用集成电路制成的增音器,使海豚的听觉能力再提高几十
倍,以便让它侦察和监听来往舰船。海豚的教练员说:海豚比狗容易驯服,
智慧比猩猩显得强些,更没有像训练其他动物所遇到的那么多麻烦。现在,
海豚被训练担负的任务花样繁多,它可以带着炸药包或水雷直接去炸毁敌方
舰船、码头和船坞,也可以刺杀敌方潜水员,保护自己的桥梁、港湾,为舰
船导航,护送小型潜艇,救助海难人员,配合己方蛙人执行任务等等。美国
海军曾经训练成功一头代号为“间谍”的海豚。他们利用这头海豚,把一种
微型探测仪秘密地吸附到停泊在某军港的一艘苏联核潜艇的底部。几个星期
之后,又令它将这个探测仪收回来。有关这艘苏联核潜艇的燃料数据,便准
确无误地记录下来,从而使美军成功地以海豚窃取了重要的军事情报。总之,
海豚在海军的作战中用途广泛,确实可以称其为海军的“好士兵”。

活跃在越战中的动物

越南战争中,美军和越军都将受过特殊训练的动物用于战争。除了常见
的马、犬、鸽外,还有其他的动物。如美军曾用鹅看守桥梁。鹅的习性是,
当有人接近时就叫个不停,可起到报警的作用。据说,鹅在看守两贡桥梁时,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越军在利用动物方面点子也很多。他们有时放出猫在美军军犬的警戒地
域乱窜,吸引美军军犬的注意力;有时放出狗熊窜入美军阵地,对其士兵进
行骚扰;有时用水牛群趟美军的地雷场;他们还对难以驯服的狐狸进行特殊
训练,使其在夜间专向有亮光的地方跑,在狐狸的背上捆上炸药包,炸毁美

军的军营或弹药库等等。

潜艇上的鼠和鸽

在潜艇发展史上,鼠和鸽曾起过特殊的作用。它们的任务分别是检测潜
艇舱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和传送遇难求救信号。
因为鼠对二氧化碳有敏感的生理反应,日本早期潜艇出航时,每次都要
带几只小老鼠,潜航时经常注意观察它们,如果鼠的动作迟钝,说明舱内二
氧化碳的浓度高了,需要上浮进行通风换气。在现代潜艇上,人们是用光干
涉二氧化碳分析仪或红外线二氧化碳分析仪等先进仪表来监测舱室的空气成
分的。但有的科学家仍认为,再精密的仪器也有疏漏,而有生命的动物监测
与高技术仪器结合才更加可靠。
潜艇上携带军鸽主要是用来作潜艇救难的通讯工具。当潜艇在水下发生
故障时,把携带着求救信的军鸽放进一只特制的金属简,再在筒内充入少量
压缩空气,通过一个特殊装置,把鸽筒放漂到海面,靠筒内压力自动打开筒
盖,鸽子就可以远走高飞,把求救信息传回潜艇基地。现代潜艇上的无线电
信号浮标,可以说是以往信鸽漂浮装置的进一步发展。

借刀杀人

1955 年 11 月,以色列制定了一个侵占埃及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南端沙
姆伊赫的作战方案,但苦于力不从心,未敢轻举妄动。因为从埃以双方的军
事实力对比看,以色列处于劣势。
恰逢 1956 年 7 月,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这一行动得罪了曾
经称霸中东的英国和法国。英法两国不甘心轻易丧失控制苏伊士运河的特
权,暗中拉拢以色列帮忙,惹是生非,挑起战乱,并企图以此为借口出兵苏
伊士运河,实行军事占领。以色列抓住这“天赐”良机,决定“借刀杀人”,
入侵西奈。以色列首先从法国索取大量的武器装备,并秘密地与英法高级军
事指挥官连续会谈,共商作战计划。1956 年 10 月 19 日,以色列在英法两国
支援下,越过边境侵入西奈半岛。第二次中东战争从此爆发了。战斗中,英
法两国出动大批飞机空袭埃及,支援以色列地面部队的行动、埃军为了预防
英法联军进犯苏伊士运河区,不得不削弱对以色列全力以赴的抗击。这样,
西奈战场的形势发生逆转,埃及在西奈防空力量的削弱很快变成了大撒退。
11 月 15 日,以色列对西奈半岛实行了军事占领。从军事上讲,以色列打赢
了西奈战役,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借刀杀人”的手段,得益于英法联军的
帮助。

飞机割电线

1956 年 10 月,以色列军队为夺取埃及的西奈半岛,大举进攻埃军米特
拉山口。
米特拉山口是埃军的要塞,与作战指挥中心保持着密切的通讯联系。要
塞部队每时每刻都向作战指挥中心汇报战争形势,并接受指挥中心的作战指
令。同时,要塞的各据点之间也用通讯加以联系。以军探知这种情况后,决

定必须首先割断要塞的通讯联系,于是采取了一个奇特的飞机割电线的办
法。他们挑选 4 名有丰富经验的飞行员,驾驶野马式战斗机低空潜入埃军通
讯线路上空,用螺旋桨和机翼将距地面仅 4 码高的通讯电线统统割断。埃军
要塞与指挥中心失去联系,各据点之间的联系也中断了,顿时一片混乱。以
军伞兵旅趁势冲杀,仅用 1 天时间就轻而易举地拿下了米特拉山口要塞。

林中“间谍”

越南战争期间,越军在热带丛林中经常遭到美军炮火的意外袭击,其命
中精度令人惊讶不已。
原来美军安置了一种奇怪的“树”混在热带树林中,这种“树”外形酷
似热带树,有“树干”、“树叶”,很难辨出真伪。这就是美军专门用于窃
取越南情报的“电子间谍树”——振动探测器。“树干”和“树叶”是它的
发射天线,机芯和电源就装在“树干”底部。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接收
周围 30 米内活动人员或 300 米内机动车辆产生的振动波,并将振动波转换成
电信号发射出去。然后,经过自动化指挥系统的接收、处理,美军就可以在
5~7 分钟内判断出对方兵力、兵器的种类、数量和位置,从而为空军或炮兵
的进攻提供准确的数据。

水龙头建奇功

西奈半岛连接欧、亚、非三大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以色列为了长期
霸占这里,在 1968 年花费 2.4 亿美元的巨资,在沿苏伊士运河东岸约 130
公里的宽阔地面上修建了所谓“巴列夫防线”。这条防线筑有高达 20 米的陡
峭沙堤,并且在前沿阵地和纵深内,构筑了大量的坚固支撑点,配置了大量
的新式坦克、飞机、导弹。以军吹嘘说,这条防线“坚不可摧,万无一失”。
埃及军队要从西奈半岛赶走以军,就必须攻克“巴列夫防线”,而要攻
克这条防线又必须首先在 20 米高的沙堤上打开缺口。这使埃军总指挥部的将
军们很头痛,他们计算过,从沙堤上炸开一个 2 米宽的缺口需几十吨炸药,
而全军的行动需要几十个这样的缺口,那就需要成千吨炸药并花费几十个小
时的时间。这显然是不行的。埃军总指挥部的将军们一时拿不出很好的办法
来。
这时,埃军指挥部的一个小军官从水龙头冲洗车辆中得到启发,大胆地
提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办法——用高压水龙头冲击“巴列夫防线”的沙堤。
这个主意经过一番研究后被总指挥部采纳了。结果,水龙头大显神威。战斗
打响后,800 多名身强力壮的埃及士兵,用 100 台消防水龙头一齐对准沙堤
猛冲,沙堤遇水即垮。不到 10 个小时,埃军就用水龙头开辟了 60 多条通路,
进而一举突破了以军的防线。

“外科手术式”的空中袭击

1986 年 4 月 15 日凌晨,美军对利比亚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外科手术式”
的空中袭击。整个空袭共持续了 18 分钟,摧毁了预定的军事目标,圆满地完
成了任务。

4 月 14 日晚 19 时,驻扎在英国空军基地的 24 架轰炸机、5 架电子干扰
机和 30 架大型空中加油机分别从英国的 4 个空军基地起飞,在空中加油机的
支援下,绕道大西洋,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在那里,英军完成了
与美军第六舰队海军航空兵 60 多架飞机的协调任务。4 月 16 日凌晨 1 时 56
分,突袭开始。这时,远途而来的 4 架和第六舰队的 16 架电子干扰机,在预
警指挥飞机的指挥控制下,对利比亚沿岸的指挥、控制、通讯和情报系统进
行了从海面、陆地到空中全方位的积极的电子干扰,使他们的指挥失灵,武
器失控,情报闭塞,雷达无用。在电子干扰机实施强大电子干扰的同时,美
国海军航空兵的飞机发射了反辐射空对地导弹,来压制利比亚的防守警戒雷
达和地空导弹基地。随之而来的是空中编队对 5 个地面目标的猛烈空袭。由
于美军的全方位电子干扰、利比亚从战斗开始就处于“看不见,听不着,打
不准”的局面,只能被动挨打。这样,到 2 点 14 分,空袭就结束了,前后仅
用了 18 分钟。美军共投弹 100 多吨,摧毁利比亚 5 座雷达站、5 个地空导弹
基地和 5 个大型目标。

高尔夫球“击落”飞机

1988 年,一架现代化的战斗机被高尔夫球“击落”了。消息传来,轰动
了世界。
事情发生在贝宁共和国首都波多若伏的空军机场。这天,机场临时工马
蒂厄正在机场附近的球场上练习打高尔夫球。与此同时,对面机场跑道上,
空军机械师龙宁驾驶着一架战斗机腾空而起。马蒂厄“啪”地一棒把球击向
天空,谁知道这球竟鬼使神差地击中了一个飞鸟。这只鸟在落下时正好撞在
刚刚起飞的战斗机的挡风玻璃上。驾驶员龙宁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忙乱中拨
机转向,结果飞机偏离航线,“轰”的一声撞向附近的一个山头。飞机爆炸
了,幸好龙宁反应敏捷,逃生及时,但还是受了重伤。
空军当局马上组织调查,查来查去,结果把事情的责任全推到临时工马
蒂厄身上。他们向法院起诉,指控马蒂厄为肇事者,要求他赔偿经济损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