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5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岛的行程进行得很缓慢,他每到一地总是看够了、听够了再走。
福岛用了 15 个月的时间,才到达海参崴。这场打赌他赢了,而且是个大
月家。他的收获不仅仅是一大笔金钱,他还搜集了一大批俄国的军事、政治、
经济等方面的情报。直到许多年以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场打赌不过
是福岛为搜集俄国情报而巧妙制造的骗局。福岛本人也不是一个真正的探险
家,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日本军事间谍。

从卫生状况探出的军情

当年,留学英国的日本海军上校,“浪速”号驱逐舰舰长东乡平八郎,
应邀参观大清帝国的北洋水师。那时候,北洋水师气派非凡,水师提督、御
赐一品的丁汝昌是大红人,所有的大型军舰都是在英国订造的,北洋水师的
总吨位也比日本舰队的大。
1894 年,日本想对清政府发动战争,但很顾虑北洋水师的威力。东乡平
八郎向当局献策道:“清朝海军虽然吨位大,但不堪一击。”他的根据是,
他在参观清舰队时,看到水兵把洗过的衣裤晾在大炮的炮管上,他下船之后
发现自己的白手套弄脏了,可见所有的栏杆扶手都没能保持清洁。东乡平八
郎从这两件小事上看出了清朝海军缺乏严明的纪律。他因此断定,一支没有
纪律的军队,武器再精良也是不会打胜仗的。
日本海军部参考东乡平八郎的意见,很快就制定出了作战计划。果然,
在后来的海战中,总吨位小、装备又不够精良的日本海军一举大败北洋水师。

决定命运的天气预报

1944 年 6 月 4 日,是盟军最高统帅部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天。盟军集中 45
个师,l 万多架飞机,各型舰船几千艘,即将开始酝酿已久的诺曼底登陆作
战,代号为“霸王”计划。就在这箭上弦、刀出鞘的时候,在大西洋上巡戈
的气象船和气象飞机传来了令人沮丧的消息:今后 3 天内,英吉利海峡将处
在低压槽控制下,舰船出航十分危险。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面对风
急浪高的海峡一筹莫展,不得不把进攻时间推迟。盟军司令部里的空气显得
异常沉闷,各兵种的高级军官都知道,登陆战役发起的“D”日,对气象、天
文、潮汐这三种自然因素有着苛刻的要求:换乘海域不能有巨风恶浪;第一
波登陆船队要能赶上涨潮;满潮前要有月光以保证航空兵能识别目标。据分

析,1944 年的 6 月份,能够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天气,只有几天时间,月相
和潮汐将迫使他们在行动时间的安排上作根本的改变,“霸王”计划将成为
泡影。
就在大家几乎陷于绝望的时候,盟军联合气象组负责人、气象学家斯塔
格提出了一份气象预报。他指出,有一个冷峰正在向英吉利海峡移动,而在
冷峰过去和低压槽到来之前,可能会出现一段较好的天气。根据预测,这一
天可能是 6 月 6 日。这一预报,使盟军司令部里那种愁眉苦脸的气氛一扫而
光。很显然,这是一份决定诺曼底登陆战役命运的气象预报。当晚,气象联
合小组对 6 日的天气又作了一次较为详细的预报:上午晴,夜间转阴。这种
天气虽不很理想,但起码满足了登陆的基本条件,对于“霸王”计划来说,
已是求之不得的好天气了。兵家最忌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绝不能再放弃这
仅有的机会了,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当即拍板定案,6 月 6 日被定为登
陆的发起进攻日。做出这一决定,是综合考虑了条件、可能、得失之后作出
的理智的选择。
要说德军对美英联军这样大规模的登陆计划也并非一无所知,从 1944
年初德军在东线遭到惨败以后,他们就已预感到西线的打击正在悄然迫近,
因而从战场和兵力部署上,德军已做了拼死防守和一举歼灭美英登陆部队的
打算。可惜,就是在气象问题上,最终使得德军的这一切准备都成为落花流
水。盟军在发起进攻之前的几个小时,曾破译了一份德军的天气预报:“从
目前的月相和潮汐。
来看,恶劣的天气形势还将在英吉利海峡持续下去。”正是这份不高明
的预报,使德军西线司令官隆美尔认为,盟军根本不可能在最近组织登陆战
役。正因为如此,他才于 6 月 5 日清晨和他的副官一起回德国本土为其妻子
过生日去了。临走时他还交待:“部队长期处于紧张戒备状态,目前气候恶
劣,可以考虑休整一下。”看,由于气象预报的原因,那些本来能够提前发
现进攻舰队的空中和海上警戒被取消了,盟军的扫雷舰队已经驶到了肉眼可
见的距离,德军竟然没有一个人报告……。
气象和战争有着不解之缘,气象预报准与不准,常常对司令官能否正确
判断形势、下定决心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词之差引起战争

100 多年前,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埃塞俄比亚(下称埃国)的战略地位
和经济地位变得极为重要。当时的英国、法国和意大利都想控制埃国。1889
年,埃国迫切需要外援,意大利趁机与之签订了《马查里条约》,企图利用
条约来控制埃国。意大利在条约的用词上玩弄了一个花招,条约的第 17 条写
道:“埃塞俄比亚与其他列强或政府所发生的一切交涉中,可以借助于意大
利政府。”其中“可以”的含义是,埃国同外国发生交往或纠纷时,可以请
意大利参与或帮助解决,也可以不请。但条约还有一个意大利文本。在这个
文本中,意大利别有用心地把“可以”改为“必须”,这就意味着埃国同别
国发生的一切交往和纠纷都必须接受意大利的干预,埃国必须服从意大利。
埃国的主权由此受到了威胁。但是,埃国忽略了条约的两个文本中的一词之
差,在条约上签了字。1890 年,意大利得意洋洋地向各国宣布:埃国是意大
利的“保护国”!埃国为此惊诧万分。埃国在弄清自己是在条约中受到了意

大利玩弄的一词之差的愚弄之后,立即宣布《马查里条约》作废。但意大利
岂肯善罢甘休?由此便引发了两国之间的战争。这真是,一词之差引起了一
场战争。

蛋中藏密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尽管索姆河前线德法交界处的法军哨兵如林,对过
往行人严加盘查,但德军仍对协约国军队的驻防情况了如指掌,并不断发动
攻势,使他们陷于被动。对此,法国情报人员感到莫名其妙。
一天,有一位挎篮子的德国农妇在过边界时受到了盘查。哨兵仔细察看
篮子,见里面装的都是鸡蛋,毫无可疑之处,便准备放行。由于闲着无事,
他顺手抓起一个鸡蛋无意识地抛向空中,又把它接住。哪知,这时却意外地
发现德国农妇神情紧张,这引起了哨兵的怀疑。鸡蛋被敲开了,只见煮熟的
蛋清上布满了字迹和符号,哨兵大吃一惊。
原来,这是英军的详细布防图,上面还注有各师旅的番号。在很长一段
时间内,德军就是用这种办法传递情报的。这个办法是德国的一位化学家给
提供的,其作法并不复杂:用醋酸在蛋壳上写字,等醋酸干了以后,再将鸡
蛋煮熟,字迹便奇迹般地透过蛋壳印在了蛋清上,外面不留任何痕迹。

奇招制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与土耳其军在西奈沙漠地区作战。当时,双
方势均力敌,都无法突破对方的防线,处于对峙局面。
英军司令阿伦比在苦苦思索作战方案时,经常到前沿阵地观察敌情。他
发现敌方物资供应极为困难,生活十分艰苦。一个新的作战方案在他脑中产
生了。他下令马上生产 12 万包含有大量鸦片的香烟,并用飞机空投在土耳其
军队的阵地上。土军士兵因断了香烟,早已烟瘾大发,难过之极,一见空投
下成箱的香烟,纷纷上来抢着就往回跑。他们顾不得上级的警告,管它里面
有没有什么名堂,都痛痛快快地过了一阵烟瘾。
第二天,英军早已养足了精神,集中了 12000 名士兵向土军阵地发起猛
烈的进攻。土军士兵由于吸足了英国“赠送”的香烟,一个个鸦片中毒,昏
然入睡,束手就擒。
就这样,英军轻而易举地突破了土军防线,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假报纸攻心战

1917 年,德奥联军在发动卡波列托战役前调查到,对手是由北意大利皮
蒙特人组成的部队,而皮蒙特人地域观念极强。德奥联军作战部门根据掌握
的情报,决定用假报纸攻心,涣散意军斗志。
他们派人伪造了大批的北意大利报纸,在上面刊登了所谓皮蒙特居民同
当地警察流血冲突的消息和图片,并公布了死伤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职
务等材料。德奥联军在发动战役前夕,将这些伪造的报纸扔到意军战壕里。
意军士兵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报道,并未怀疑其真实性,顿时悲伤不已,根
本无心打仗。德奥联军在心理战成功的情况下,乘机向意军发起猛攻。意军

不战自溃,仓惶逃窜。德奥联军一举突破意军前线,歼敌 40 多万。

蒙哥马利的“三戒”

蒙哥马利元帅是英国的著名将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他为英国立下了
赫赫战功。蒙哥马利元帅戎马生涯中的“三戒”,颇为值得称道。
24 岁时,蒙哥马利从桑赫斯特军官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英军派往印度
的军团服役。在那里,他看到很多军官不思进取,沉迷于花天酒地,这给了
他很大刺激。他深感一个人要想献身军事,成就事业,就必须除掉不良习气。
为此,他给自己定了“。三戒”,即戒烟、戒酒、戒奢,并一生身体力行。
有一次,邱吉尔首相到蒙哥马利指挥的部队参观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
两人共进午餐。邱吉尔问蒙哥马利:“你喝点什么?”蒙哥马利回答说:“水。”
这令邱吉尔对他大加赞赏。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尽管战事紧张,事务繁多,蒙哥马利始终未因身
体欠佳而中断过指挥,这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