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又到不了的地方,独木舟和木筏以其独特之处为人们往来、捕鱼带来极大
的方便。
    正如我们不知道轮和车是谁发明的一样,我们也无法知道木筏和独木舟
是谁发明的,以及在什么时候受什么启发而发明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合理
的设想中看看人类的祖先是怎样努力的。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的祖先很早注意到了树木能在水中浮起,也许
还看到了小动物趴在树上随水漂流。也许是在某次洪水泛滥的时候有人抓住
水中的树木捡了一条命。由此聪明的人们想到用藤子将数根树木捆在一起,
顺水漂流去寻找食物或搬运重物。这就有了原始的木筏。
    顺理成章的设想似乎是:先注意到树木浮在水面上,进而发明了木筏,
后来人们想到将树木的中间掏空,人呆在原始的“舱”里,为了减少水的阻
力,又将两头削尖,这就成了今天看到的独木舟。人们可以用它作为河汊纵
横的沼泽地带的交通工具。
    不管是怎样产生的,木筏和独木舟在今天这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
代,仍然在某些地方继续发挥作用,足见其影响深远。
    有一点是众所周知的:如果木筏和独木舟没有动力来驱动,那么,除了
随波逐流,它们就无法动弹了。这当然不行。最早可能是用树棍来划或者撑,
这树棍就是桨的前身。后来也许是因为人们发现停放在水上的木筏或独木舟
能被风吹动,也许是因为注意到风吹动树叶在空中飘动,因而想到用树棍撑
起兽皮,让风吹动兽皮从而推动木筏前进。这兽皮便是原始的帆。现在我们
知道,人类在船上挂原始的帆,最晚也在公元前 4000 年至公元前 5000 年。
    帆的发明与木筏和独木舟的发明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知道:在没有帆的
时候,对木筏和独木舟的驱动都是靠人力,而没有利用自然的能源——风能。
帆的发明使得人们第一次有意识地利用人力与畜力之外的自然力——风力成
为可能。我们知道:地球上风力资源极其丰富。在荷兰,大风车几乎随处可
见,故有“风车之国”的美称。风力之大,有时是惊人的:陆地上,狂风可
将大树连根拔起或从中间撕裂;在海上,风可以掀起数十米高的巨浪。因此,
人类如果能有效地利用风力资源,肯定是大有可为的。
    自从帆被发明以来,为了更好地利用风能来推动船只前进,人们对帆做
了很大的改进。有了能调节面积的帆,而且往往一条船上安上多张帆,大风
用小帆、小风用大帆。如果调整船的方向使帆面与风向成合适的角度,船利
用逆风也能前进。正所谓舵工巧使八面风。当然,这个时候,船走的不是直
线,而是“之”字形线路。
    运输业的突破——畜力
       
    按照普遍的看法,狗是人类最早驯服的动物之一。
    几千年来,狗的灵敏的嗅觉、敏捷的身体、良好的耐力和它们对主人的

忠诚使得它们在帮助人类看家、围猎、现代的刑侦、导盲以及为军队服务中
表现非凡。相比之下,狗在交通方面的表现就不那么引人注目了。但在很早
以前在北方一些气候寒冷的地区,狗拉雪橇一直是一种主要的交通工具。直
到现在,今天的阿拉斯加,冬季还常举办狗拉雪橇比赛。说到雪橇,不能不
提及驯鹿拉雪橇。人们大都知道鹿茸和鹿皮是好东西,殊不知:驯鹿拉雪橇
也是林海雪原上的不错的交通工具。甚至于传说中的圣诞老人也是乘坐驯鹿
拉的雪橇来给孩子们的长筒袜里放圣诞礼物的。
    如果说狗和驯鹿拉雪橇还不广为人知的话,那么马作为交通工具,其贡
献则是有口皆碑的了。几乎在世界各国的神话传说中都有马的形象,而且不
是拉车就是作为坐骑。这正是几千年来马所扮演的两个主要的角色。
    在公元前 4000 年以前,人类就开始养马了。一部分力大的马被用来拉车
运货,一部分速度快的成了代步工具,速度快且在战场上能保持镇静的成了
战马。在漫长的没有车的岁月里,人们对千里马的渴望不亚于现代人对名牌
汽车的渴望。有关千里马的传说也因此常见于史书中。到后来,千里马甚至
成了人才的代名词。
    在古代中国,还修有专门的官道和驿站,从京都通往全国各地直至边疆。
驿站上常年备有良驹,有专人伺候,一旦有紧急公文,便用这些马接力传送。
这时的马扮演的是信使的角色。
    自古以来,马在战争中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古代,马拉战车的数量多
少就和现在的坦克或飞机的数量多少一样,是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标志。直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骑兵还因其速度快、能出奇制胜而颇受重视。
    在上一个世纪,美国人开发西部的时候,牛仔们一匹马,一支枪在广阔
无垠的西部纵横驰聘闯天下,那时的马对于牛仔们来说,已不仅仅是一种代
步工具了,而是他们的生命的一部分。
    几乎与马车同样常见的牛车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牛虽然走得慢,但忠厚
老实,一身蛮力颇得一些人的青睐。这也就注定了它们一辈子“吃进去的是
草,吐出来的是牛奶和血”。直到今天,还可以在草原上看到牛拉的勒勒车
在艰难地慢悠悠地行走。
    这就是说,人类的祖先在漫长而艰难的生存斗争中总结经验,发明了轮、
独木舟、木筏、帆,并驯服了一些动物。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享
受生活”,他们一切努力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活下去。生存是最根本的努
力。而经验和智慧则是所有发明的源泉。

          陆地交通运输
                   
    最初的智慧——人力车和畜力车
       
    人类不能像鱼类那样生活在水中,也不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
必须脚踏实地地生活在陆地上。因此,尽管很早就有了木筏和独木舟,但人
类在改进交通工具上的努力最初主要还是针对陆上交通工具的。
    前面我们说到了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并将自己从繁重的甚至根本无法
完成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各种巧妙的工具,
并驯服动物帮助自己。但这并不是说有了动物替人卖力,人就不用自己干了。
直到今天,当各种先进的运输车辆层出不穷的时候,在世界上很多地方还能
见到人力车,当然也能见到畜力车了。
    我们知道:人力车不只是载重量比直接的肩挑背负大得多,而且也省时
许多。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车辆之一。但人力是极为有限的,所以不能像大
载重汽车一样安上几十个车轮,放上沉重的货物让人拉。一般的人力车也就
两三轮或独轮。
    在我国,人力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公元前 1600 年的商代,已造出了辐
式车轮的两轮轻便车。秦汉时称人力两轮车为“辇”,一般为王公贵族所乘。
独轮车一般用于那些道路狭窄到只能容下一轮的地方。这种车在山区特别有
效因而也特别常见。
    说到近代的人力车,人们恐怕马上会想到骆驼祥子拉的人力车。拉起从
车厢伸出的辕杆,乘客便往后一仰,很舒服地躺在靠背上。这样的乘坐姿势
也使得拉车的人轻松省力一些。这种车源于日本,故称“东洋车”。现在,
在我们国家一些地方兴起了人力车,只是现在所用的车都是脚踩的三轮。除
了拉人的人力车外,还有拉货的架子车和行李车。
    有一种人力车恐怕没有人不知道,那就是自行车。虽名字叫自行车,但
不用力踩它,它自己是不会走的,所以叫它脚踏车是没错的了。
    自行车最早起源于法国。1791 年,法国人 C.西弗拉克在玩具木马上加装
两个木轮,乘骑者用脚在地面上撑动行进,称为木马轮。1817 年,法国人 K.
德莱斯发明了能转向的木马轮。1839 年,苏格兰人 K.麦克米伦将轮子改为钢
结构,且前小后大,用连着后轮的脚踏板驱动。1874 年,英国人 H.J.劳森在
两轮车上安上链条、链轮等传动机构,用以转动后轮驱动前轮,并可改变链
轮的传动速比。这就成了现代五花八门的自行车的雏形。再往后,有了轮胎
和菱形车架,便有了现代的自行车。
    自行车发展到今天,人们根据各种特殊的需要设计的各种类型的自行
车。除了常见的普通的自行车外,还有各种轻便自行车、载重自行车、赛车、
以及轮胎特制的山地自行车。还有车轮较小的适合妇女、儿童骑的小轮自行
车和无横杠自行车。总之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由于道路拥挤以及汽车带来的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等原因,自行车在西
方国家又重新流行起来。在我们国家就更不用说了。在广大的农村,从走亲
戚到逛街,人们已经习惯骑自行车而不愿步行了。
    在城市的上下班高峰期,一眼望去,似乎是汽车在自行车和人的海洋里
爬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在我们国家,一般人不要说买不起汽车,就
是买得起也没地方放、没地方开。而自行车相对来说有很多优点:方便个人

出门,对道路没有特殊要求,购置费用少,保养容易,不烧油,不排放废气
和制造噪音(那种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老爷车除外),同时,骑车也是
一种不错的锻炼方式。
    虽然中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但相比之下,荷兰的自行车交通却更为发
达。荷兰在 1890 年就修了世界上第一条自行车专用道,并在 1937 年在鹿特
丹的马斯河底修了世界上第一条自行车隧道。1980 年,荷兰平均每 1.6 人就
拥有一辆自行车。专用道路 3 万多千米长,居世界第一位。
    但是,人类既然驯服了动物,那么只要有可能,当然更愿意用畜力车了。
所以除了某些特殊的人力车如自行车外,人力逐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