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在哪里,对他们来说都没有任何区别。

(12)群体的行为

群体是如此遥远地背离了他们存在的依据,以至于让我们对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再也无法坚守自己的判断能力。

在法庭上,构成群体的陪审员会作他们作为个人的情况下绝不会通过的判决。

在议会中,构成群体的议员们会执行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都会反对的法律和措施。

在法国——在法国的国民公会之中,每一个委员都是知书达理、行为温和的开明人士,但这些宽和的人一旦构成一个群体,情形就立即截然相反了。

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正是这些心肠慈软、悲天悯人,哪怕是看到一只受伤的鸟儿都会落泪的善良人们,他们却毫不犹豫地听命于最野蛮最残暴的提议,把完全清白无辜的人送上断头台。

正是这样由最具智慧的人所构成的群体,他们甚至连自己的利益都违反,连他们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也全都放弃。

他们在自己人中间滥杀无辜,他们投票杀死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

他们也杀死更多无辜的人。

为了提高杀人效率,他们甚至将炮口降低,对准对面的老人和小孩,一次性地将数以万计的无辜百姓碎为齑粉,尸骨无存。

然后他们说:他们的一切行为是神圣的,是为了给这些被他们以最残暴的手段屠杀的人们谋取福祉,不得已而为之。

群体中的人不仅在行动上与他本人有着完全相反的表现,而且他的思想及感情也与平时完全不同。

在中世纪时期的十三世纪和十四世纪,鼠疫肆虐欧洲大陆,夺去了整个欧洲约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生命。鼠疫非常可怕,于是人们开始相信它在本质上只能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是上帝在惩罚罪人的罪行。

就这样,大规模的鞭笞开始流行。受鞭笞者认为通过抽打自己和承受其他身体上的惩罚,上帝可能就会认为他们已经受够了惩罚,从而不再让他们染上鼠疫。这种狂热蔓延至全欧洲,最初教会也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是当鞭笞行为渐渐变得失去控制,教皇颁布了禁止的法令。不愿停止的人被绞死、斩首或是烧死。说来古怪的是,教会命令一些受鞭刑者在罗马城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圣坛前由主教亲自鞭打。

在鼠疫横行的时期,人们需要找到一些替罪羊,任何长相丑陋或行为古怪的人都会受到怀疑。富人、残疾人和犹太人极容易受到攻击,迫害接踵而至。在弗莱堡和巴塞尔城,犹太人被成群赶入巨大的木制建筑中活活烧死。许多犹太人流亡到德国东部和波兰,只有在那里,他们才可以得到宽宥。

你也许会问:在这么多人之中,就找不到几个睿智而理性的人,出来向民众说明一切吗?

不错,在群体之中,绝对不存在理性的人。因为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群体能够消灭个人的独立意识,独立的思考能力。事实上,早在他们的独立意识丧失之前,他们的思想与感情就已经被群体所同化。

群体中的个人思想与感情的变化是如此的彻底而深刻,带给人一种无法相信的绝对性效果:

拥有独立意识时的守财奴,在群体中会表现得挥霍无度。

拥有独立意识的怀疑论者,在群体中会成为最为虔诚的信徒,甚至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怀疑。

拥有独立意识时的老实人,在群体中会表现得蔑视法律、我行我素。

拥有独立意识时的胆小鬼,在群体中会变成一个胆大包天、肆意妄为的人。

印证这一奇异心理现象的,有着数之不尽的例证——但最值得我们纪念的是1789年8月4日的法国。

在那天夜里,法国的贵族们激情澎湃、热情洋溢,为他们心中所充斥着的神圣观念与理想主义情怀所感染,所打动,他们毅然决然地集体投票,放弃了他们的特权,从而让他们自己沦为了此后断头台时代的猎物。

但如果,他们每个人都是在单独状态下思考这件事,那么,决不会有一个会赞成这项提案。

(13)奇迹的创造者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

第一:在智力上,群体的表现远不如构成这一群体之中的个人,所以在涉及到智慧这方面上,我们是绝不能依赖于群体的。

第二:群体比个人更有力量,但是群体的表现是极不稳定的;而个人无论是智力还是能力方面,总是维持在一个平均的水平线上的。

第三:群体的行动是受感情激起并主导的,这种感情的强弱程度,直接决定着群体的行为能力。

第四:群体的表现有可能比个体更好,或者更差。究竟群体会表现得更好还是更差,这完全取决于周边的环境如何。

第五:群体能够干出什么来,取决于影响群体的暗示具有何种性质。如果这种性质是积极的、进步的、有意义的,那么群体的表现就会是相应的积极进步而有益。反之,如果主宰群体行为的暗示是负面的心理能量,那么群体的表现就会非常可怕——如果把群体比作是同一个人,那么这种主宰群体行为的暗示力量就好比是人的思想,如果这个人的思想是善良的,那么这个人必然是善良的,反之亦然。

第六:群体往往会构成骚乱的因由,但群体更多的表现,却是一个英雄主义的群体。

关于这种英雄主义精神——我们经常见到的这种令人无限景仰的利他主义行为,赴汤蹈火,慨然就义,为一种教义或是观念,而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或是愿意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而追求它的纯洁性。这种情况最为常见的发生于一个群体之中,一个孤零零的个人愿意为了某一教义付诸一切的事情,在现实中是很难见到的。

除非是群体,才会体现出这种大义无畏、一往无前的凛然气概。

除非是群体,才会在慨然赴死的进程中带给人一种激昂的情绪与荣誉感。

除非是群体,他们才会做到——正如同十字军东征时代的悲情旧事。欧洲的骑士们漂洋过海远赴伊比利亚,在全无粮草和装备,更看不到救兵的情形下,向穆斯林人讨还基督的墓地。

除非是群体,他们才会像这样——1793年法国在反法同盟的强大攻势之下,国民既没有粮食又没有武器,却奇迹般地挫败了反法同盟的进攻,以一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拯救了法兰西共和国。

这种英雄主义,毫无疑问的是建立在无意识心理层次上的。

也只有无意识的心理特性,才会催生出这种伟大的英雄主义。

而且,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心理背景下的英雄主义创造了历史。假使群体总是表现得像个体那样冷静而功利,那么,世界历史将会表现得乏味得多。

(14)你不会接受的观念

某些观念一旦与我们的思维习惯相抵触,我们就很难接受。

奥地利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之说,断言在每个男人的潜意识之中都有一种弑父而代之的深层欲望。这就必然激起整个世界对弗氏的愤怒,直到他的理论已经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取得了实效,对他的声讨仍然是方兴未艾。

只有当弗氏的理论构筑而成了现代心理学的宏基大厦,针对弗氏的声讨才渐告平息。

但如果我们把构筑于弗氏理论基础之上的现代群体心理学的基本观念表述出来,或许现代心理学仍将面临着与弗洛伊德同样尴尬的处境。

现在我们将说出这些观点——无论你是否能够接受它。

这一观点认为——群体是靠不住的!

这一观点还认为——群体最主要的特点表现为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和批判精神,以及夸大情感等等。

如果你认为这一观点属于你还能够忍受范畴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观点多半会让你勃然大怒:

现代心理学认为——群体的特点与表现,只有在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中才可能看到。

你愤怒了吗?

没有?那好,现在是你应该愤怒的时候了。

现代心理学认为:类同于群体表现的低级进化形态的生命,主要是以女性、野蛮的原始人以及儿童为主。

你终于愤怒了,是不是?

然而本书将不会理睬你的愤怒——也就是说,本书将拒绝为这一观点作出解释或辩护。如果你需要知道究竟的话,不妨去翻看一些更为专业的心理学论述。

更何况,本书认为,阐释这一观点对于那些掌握现代心理学的人来说纯粹是浪费时间,而对于那些对现代心理学一无所知的人来说,你说什么他也不会相信——这正是野蛮人的原始思维的表现形式之一。所以我们还是专注于本书的主要课题:

——回到对群体心理的研究与认知上来,让我们按部就班地分析一下在多数群体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特点。

(15)群体特性之一:冲动、易变和急躁

我们曾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群体的基本特点,它与理性或智慧无关,而是几乎完全受着无意识动机的支配。

群体中的人,大脑功能是处于停滞状态的,最活跃的是脊椎神经——群体行为完全是脊椎神经刺激之下的本能性反应。

就此意义而言,我们完全可以将群体视为一个对文明一无所知却充满了破坏欲望的野蛮人——事实上,群体的思维或行为与原始人非常相似。

但这并不意味着群体就一无所取,事实上,群体的行为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他们往往表现得异乎寻常的完美。只不过,这种完美的表现与群体中的每个人的大脑没任何关系。群体行为是不受大脑支配的,他们之中的每个人的协同一致的行为只不过是他所受到的刺激因素作用于脊椎神经的结果,就好像刺激青蛙裸露在外边的神经,所有的青蛙都会“惊人一致”地动作起来。

而对于群体而言,任何一种刺激因素都会对他们产生控制作用。因此群体的反应会随着这种刺激因素的变化及强度的变化不停地发生着变化。

所谓群体,不过是外界刺激因素的奴隶而已。

所有施加于群体的刺激因素,也同样作用于独立的个人,而且孤立的个人也同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