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汉语-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译作〃鲁仲连辞让了多次〃、〃把佩带的玉玦举起多次来向他示意〃,但是语法结构是大不相同的。
  以上所讨论的叙述句,它们的主语都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主动者。但是,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叙述句的主语也可以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例如: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左传宣公二年)
  谏行言听。(孟子·离娄下)就谓语动词来说,〃蔓草〃是被〃除〃的,〃衮〃是被〃废〃的,等等。但是,这只能说是意念上的被动,还不是上古汉语真正表示被动的句法。
  在先秦时代,真正的被动句所占的比重很小。当说话人有必要运用被动句时,一般在动词后面用〃於〃字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却克伤於矢,流血及屦。(左传成公二年)
  东败於齐,长子死焉;西丧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孟子·梁惠王上)这里要注意的是:不是介词〃於〃字本身能表示被动,而是动词用於被动的意义;但是,由於用〃於〃字引进了行为的主动者,被动的意义就更加明显了。还要注意古代这种用〃於〃字的被动句的词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在现代汉语里,表示被动的介宾词组放在动词前面(大树被风吹倒了)在上古汉语里,引进行为主动者的〃於〃字介宾词组放在动词后面(〃东败於齐〃)。
  有时候用〃为〃(wéi)字表示被动: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
   卒为天下笑。(同上赵策)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后来又有〃为……所〃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史记·魏公子列传)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这种结构形式在秦汉以后的古书中最为常见,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的书面语里。
  表示被动的,除〃为〃字外,还有〃见〃字和〃被〃字。例如:
   盆成括见杀。(孟子·尽心下)
   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但是这不是上古汉语被动句的主要形式,这里就不详细讨论了。
  古代汉语叙述句经常应用的语气词是〃矣〃字和〃焉〃字。
  (一)〃矣〃字
  〃矣〃字是一个表示动态的语气词。它意味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在一般情况下,〃矣〃字总是把事物发展的现阶段作为新的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吾知所过矣。(左传宣公二年)
  (原先不知道,现在知道了。)
  寝门辟矣。(左传宣公二年)
  (原先是关着,现在开了。)
  余病矣。(左传成公二年)
  (本来是好好的,现在受重伤了。)
  王无亲臣矣。(孟子·梁惠王下)
  (本来有亲臣,现在没有了。)
  有些句子用了表示时间的副词如〃已〃〃既〃〃尝〃等字,表示某一情况已经如此或曾经有某一情况;句尾用〃矣〃字,是说话人把它当作新的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战国策·赵策)
  郑既知亡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战国策·赵策)
  有时候,某一情况还没有出现,但是预料它将会出现,用〃矣〃字也是把它当作新的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虞不腊矣。(左传僖公五年)在多数情况下,这是一个偏正复句,偏句表示一个假设,正句表示在这个条件下的后果。例如: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左传宣公二年)
  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战国策·赵策)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无论表示已经如此或行将如此,〃矣〃字总是报道一种新情况。
  表示可能性的句子虽然也属於叙述句,但是并不表示一种过程。在这类句子里,〃矣〃字仍然报道一种新情况。例如:
  公闻其期,曰:〃可矣!〃(左传·隐公元年)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注意〃可也〃和〃可矣〃的分别:〃可也〃是简单的判断,〃可矣〃则包含〃以前未可而现在可以〃的意思。)
  吾惛,不能进於是矣。(孟子·梁惠王下)
  以形容词为谓语的描写句同样可以用〃矣〃字,因为描写句同样可以报道新情况。例如:
  国危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今老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左传宣公二年)有时候,描写句的谓语部分被提到前面去,后面再用〃也〃字煞句(也有不用〃也〃字的),这样就增加了夸张的语气。但是〃矣〃字本身并不表示夸张语气。例如:
  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策·赵策)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祈使句用〃矣〃字,这是祈使者希望对方实现某种行为或完成某种事情。例如:
  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齐策)
  总起来说,〃矣〃字的语法意义跟现代汉语语气词〃了〃(啦)字的语法意义相当;绝大多数的〃矣〃字都可以译成现代的〃了〃字。
  〃矣〃字又可以用於疑问句,在这种情况下,〃矣〃字仍保持着原来的语法意义,不过由於句子里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所以〃矣〃字似乎也帮助表示疑问语气罢了。例如:
  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
  事将奈何矣?(战国策·赵策)
  何如斯可谓之士矣?(论语·子路)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二)〃焉〃字
  〃焉〃字是一个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我们说它是指示代词,因为它常常指代某一范围或方面;我们说它是语气词,因为它经常用於叙述句的句尾来表示停顿,就一般情况说,它的后面不再加别的语气词。
  〃焉〃字所指代的范围或方面,常与处所或人物有关。例如: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左传隐公元年)
  (虢叔死在那里。)
  余收尔骨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我在那里收你的尸骨。)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孟子·梁惠王下)
  (砍柴的,打猎的,都到那里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必有我师在此三人之中。)
  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
  (见贤则思齐於贤,即思与之齐。)
  非曰能之,愿学焉。(论语·先进)
  (愿在这方面学习。)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论语·宪问)
  (我於此三者都无能。)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庄子·养生主)
  (於此得养生之道。)
  这种用法的〃焉〃字,如果前面是形容词,就指代比较的对象。例如:
  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
  (晋国,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强大。)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没有哪一种善事比这个更大。)
  我们应该注意〃之〃和〃焉〃的区别:在和动词结合时,〃之〃字用在及物动词的后面,〃焉〃字用在不及物动词的后面。试看上文所举的例子:〃非曰能之,愿学焉〃,这里的〃能〃字在古代是及物动词,〃学〃字用作不及物动词。同一动词,加〃之〃或加〃焉〃,词义不同:〃死焉〃的〃死〃是不及物动词,是一般的意义,如〃虢叔死焉〃;〃死之〃的〃死〃是及物动词,表示殉难,如《左传宣公二年》〃提弥明死之〃。
  〃焉〃字虽然是一个代词,但由於它的位置经常是在句尾,所以它逐渐取得了语气词的性质。有时候,它和〃於〃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它的代词性就冲淡了,而它的语气词性质就更为突出了。例如:
  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焉〃和〃於国〃同时出现。)
  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
  (〃焉〃和〃於我心〃同时出现。)有时候,〃焉〃字虽然没有和〃於〃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但也完全失去了代词性,只能算是纯粹的语气词,带有指点引人注意的语气。例如:
  击之,必大捷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国语·晋语)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最后两个例子最富有启发性,这两个例子都是平行的句法,第三个例子上文用〃矣〃下文用〃焉〃,第四个例子上文用〃焉〃下文用〃也〃,试加比较,可以看出〃焉〃字所表示的语气来。这种用法的〃焉〃字有点像现代汉语的〃啊〃字,但不是每一句的〃焉〃字都能用〃啊〃来对译。以上只算〃焉〃字的活用法,〃焉〃字的正常用法仍然应该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正如〃矣〃字一样,〃焉〃字也可以用於疑问句,在这种情况下,〃焉〃字仍然保持着原来的语法意义,不过由於句子里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所以〃焉〃字似乎也帮助表示疑问语气罢了。例如:
  君何患焉?(左传隐公元年)
  既富矣,又何加焉?(论语·子路)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梁惠王上)
  此外,古书上还有些〃焉〃字用於句中,似乎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
  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於天子,天子焉始乘舟。(吕氏春秋·季春纪)
  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墨子·鲁问)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墨子·兼爱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