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教练-第1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英超攻防节奏转换快速的原因!

而温格的阿森纳之所以更贴近于大陆战术体系,就是因为他的球员有球能力通常都比较高,这就使得他们的控球能力好,哪怕无球跑动不如曼联,但是他们可以把节奏放慢,甚至是达到欧洲大陆球队的水平,等于是走跟曼联不同类型的道路。

如果说,英格兰球队通过无球跑动来填补控球方面的不足,而欧洲大陆足球则是要通过控制球权来控制比赛的话,那么杨诚的足球理念就是在这些足球想法上的进一步提升。

萨基曾经说,杨诚在很多战术思路上和他很像,例如两人都对英格兰足球有很深入的了解,对荷兰的全攻全守也非常推崇,但是又都结合者意大利自身的高压迫防守特点,他们的理念就是,一套无球球员和控球球员,共同组成的动态系统。

所不同的是,杨诚非常强调整体性,萨基觉得,杨诚的足球思路比他更具攻击性,更加积极主动,因为他当年更多的还是建立在意甲足球的防守基础上,通过中场紧逼和压迫,完成对AC米兰的改造,但事实证明,毁誉参半,以至于后来卡佩罗颠覆了萨基留下来的体系,而且又取得了很大的辉煌。

而杨诚跟萨基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萨基的哲学是统一,他希望所有的球员都能够跟他同样的一条思路,摒弃其他的想法,只能有他这种想法,具有排他性,这就有点类似于现在巴萨的风格,伊布拉希莫维奇就融不进去。

但是杨诚的想法则是融合,对待各种足球理念和想法,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够为我所用,我就吸取,而对待球员的个性和技术能力问题,杨诚也都是建立起一套整体的大框架,任由球员去自行发挥,再将他们糅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整体。

谁优谁劣,这不好说,但萨基自己也说过,他的战术在AC米兰取得一次成功,但是在意大利国家队就不行,94年世界杯杀入决赛,到底是球员个人发挥还是萨基足球的成功,这依旧还是很有争议的。

但是杨诚的战术却从德甲到意甲到英超到西甲,都取得了成功,这是无可争议的!

所以萨基觉得,杨诚的融合,实际上比他的统一更进一步,至少更具适应性,而且更有活力,更能够根据足球风格的变化而与时俱进。

“当下足坛环境百花齐放,各种流派的足球风格都有一席之地,但是球员的个人发挥是不应该被放弃和扼杀,因为一个主教练的思维哪怕再聪明,都比不上球场上十一名球员随时随地的创造和开发。”

“球队的整体思路和理念非常重要,这是主教练所应该要坚持的,但也需要球员来完成,所以主教练应该在坚持球队整体思路和框架的基础上,鼓励球员个人发挥,创造无限可能!”

这是杨诚对自己战术思路的一次总结,他把球员对战术的理解,比喻为是演戏。

同样是一个傻,却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演绎方式,可以流口水,也可以歪嘴流鼻涕,不同的演员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而他们理解出来的傻,只要能够融入到电影整体氛围和节奏当中,那就可以了,甚至有可能会让电影增添亮点。

球队的战术就好比是一部电影,球员就是演员,主教练就是导演,给出剧本和角色定位,让演员自行发挥,而主教练负责掌握一个尺度,共同打造出一部完美的电影!

这就是他所想要的!

而就在不久前,杨诚在梅丽莎·特里奥的专栏里写下了自己一段话,再度获得了萨基的肯定,他说,球员个体的实力决定了球队的战术打法,但有两样东西他觉得不应该变,一是信任,第二是无球跑动!

杨诚觉得,信任是任何一支球队形成战斗力的基础,这无可争议,无球跑动则是可以糅合控球能力和控制空间能力这两大元素于一体,进而取得某种平衡。

也就是说,你球员有球能力弱了,你就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无球跑动来达到限制空间,进而瓦解对手在控球能力上的优势,就好象曼联、切尔西这样;如果你的球员有球能力强,那你就可以通过无球跑动倾向于增加控球,进而瓦解对方的防守,就好象巴萨那样。

当然,具体的情况肯定不一样,得根据每一支球队各自的情况去进行,得靠主教练自行把握,但是杨诚的这一番言论,不由得就把他这些年来所推崇的无球跑动体系,重新拔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也使得包括萨基、弗格森、希斯菲尔德等人都对杨诚即将推出的书很是期待,甚至于萨基断言,也许这会是杨诚开创流派的一本关于足球战术理论的著作。

但是在那之前,杨诚的一举一动都注定了会受到全世界足球主教练的关注,可谁都没有想到,杨诚会重新把英格兰足球60年代流行,萨基在80年代昙花一现的影子训练,给重新搬到了皇马的球队上面。

但杨诚的影子训练肯定和萨基的不同,就好象萨基和英格兰当年的影子训练不同一样,都要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够有效。

萨基当年的做法是,让球员假想对手什么阵型,会怎么盯防,球在哪里,要怎么相应的移动,如何保持球队的整体划一,进退平衡。

但是杨诚的训练方法却不是,他告诉所有的球员,由他来发球,球落到谁的脚下,就由谁来展开进攻,而所有的球员都必须要围绕着这名球员来展开移动,但前提是,假设所有的盯防者都在跟着进攻球员移动,贴身盯防。

也就是说,虽然球场上没有敌人,但杨诚却让他们假设一个防守最为牢固的敌人,这是他从对阵切尔西的比赛中所得到的收获。

别小看这种差别,这对于一支球队的无球跑动、策应和传球能力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譬如说,你就不能够在他面对球门的时候传球到他的脚下,因为防守球员会断掉,通常遇到这种传球,杨诚就会吹响哨声。

杨诚通过这种训练方式,就是要他们每一个人都学会一种,如何更巧妙的运用无球跑动来撕破对方的防线,同时让他们摒弃对手的干扰,思考如何更好的保证己方整体移动和无球跑动的有序和有效,因为没有对手,球员对己方的一切就一目了然了。

就好象这一次,马斯切拉诺拿这个假想的球,他就不能横传给哈维·阿隆索,得假设对方封锁他的出球路线,所以他只能看向往回撤的卡卡,传到卡卡的脚下。

卡卡得球也没转身,因为他也得假设对手阻止他转身,所以他看到了往前跑的哈维·阿隆索,就斜向回传给哈维·阿隆索,因为这种在交叉跑动中的来回传球是防守球员难以化解的。

哈维·阿隆索得球后,他就看到小小罗和比利亚都准备好了,一脚斜长传直接把球精准的传到了对方禁区前沿,小小罗和比利亚同时赶到,比利亚趟入禁区,杨诚的哨声就响起来。

按照规则,进入禁区算有效!

也就是说,杨诚的做法是故意球员去创造,通过跑动去创造和开辟更多的进攻空间,防止自己被对手给盯死,而一旦球到了禁区内,就算是有效,因为他要的就是进攻推进,而不是得分。

也许有人就奇怪了,没有球,大家怎么配合?

杨诚让他们喊,马斯切拉诺要传给卡卡,他就喊卡卡的名字,然后卡卡自己预测球速和方向,接球就举手,再传给球再喊,如此周而复始,而因为所有的假想敌都是最强的防守,所以他们必须被要求在一脚就把球停稳,还得想办法护住球。

例如卡卡刚才,如果他得球后没有往回带,那么杨诚就会吹哨,因为假设他被陷入了包围;如果哈维·阿隆索没有往前移动,而卡卡把球传回去了,杨诚也会吹哨,假设防守球员是挡在哈维·阿隆索的前面。

整个过程很苛刻,限制很多,球员们开始都不是很适应。

杨诚将球队分成三个组,每一个组正好是11个人,分别由自己、保罗·拜尔和贝尼特斯带队负责这样的训练,为期90分钟,是一天三练的最后一堂训练课的项目。

用杨诚的说法就是,假设防守球员是你的影子,你就得靠移动,把你的影子甩在后面,占据主动,如果你停住,你的影子就会抢在你的前面,所以你得不停的移动,不停的一脚传接球,进而形成一套完整而又严密的进攻体系。

所以,那些闻讯而来,观看皇马第三堂训练课的球迷,在场边高处都看得很纳闷,因为既没有球,也没有人,就看到皇马的球员各自在一块场地上喊着队友的名字,做着各式各样的技术动作,感到很难以置信。

因为他们完全弄不明白,这些皇马球员到底是在搞什么?

甚至于身在训练当中的皇马球员自己也都不是很明白,到底这种频频犯错的训练到底有什么用,但是等到他们到了当天晚上的战术会议上,当杨诚带着教练组,对球员对照着训练录像,逐个分析训练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时,球员们顿时都明白了。

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他们在比赛过程,遭遇对方强力压迫时的处理球能力,迫使所有球员必须要一脚触球,同时也可以培养球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反应。

例如,这边传球手喊名字,那边接球手就必须要反应过来,并且立即做出自己的出球路线预判,否则的话,一旦球到了脚下再去做决定就晚了。

当然,训练始终是训练,影子训练可以培养球员的默契,培养球员在比赛中的思考能力和即时反应能力,并且增加球队团队运作的协调性,但却始终无法给球员造成那种身临其境的压迫感。

而杨诚通过录像,希望所有的球员都能够了解到一个更深层次的含义,那就是无球跑动不是亡命的奔跑,而是要有智慧。

“很多时候,创造和限制一个空间去接球和阻止对方接球,可能只需要你往旁边移动一小步,别看这一步虽小,但关乎空间的开拓和限制,作用可能是你跑上几公里,甚至是十几公里都比不上的!”

“跑上十几公里很容易,但是如何跑出这一小步,却很难,这需要你们所有人都在比赛场上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