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之春回-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哥儿不小心说漏了嘴,团团就吵着要去。”
  杨崎口中的阳哥儿是他的伴读王和阳,顺阳知府家的嫡幼子,比杨崎大两岁,不喜读书,整天调皮捣蛋,几年前在一次宴会上两人认识后玩得十分投趣,知府夫人就把儿子送进杨府给杨崎当了伴读,好让他跟着多读点书,出人意料这阳哥儿虽比杨崎大,但十分信服杨崎,这几年跟着学了不少,可把他娘高兴坏了。
  “你们要去打猎?”田珍用揶揄的眼神打量着杨崎。
  杨崎的身高在同龄的孩子中不算矮,但也仅仅是不算矮而已,和他大哥十岁时比起来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平时又没见他练过骑射,难怪田珍会怀疑。
  “娘!”杨崎被自家娘亲这样打量有点羞恼,“孙师傅说我的骑射还不错,所以我和阳哥儿想去试试身手。”
  “孙师傅?是你父亲上次带回来的那位?”
  “嗯”杨崎点点头。
  “你这才学了几天,就想着去打猎?”见儿子不满意自己的态度,田珍只好安抚道,“我儿子真厉害,学几天就能打猎了。那你们去的时候多带点人,好给你们拎猎物。”其实是保护你们。
  杨崎这才高兴起来,“那娘你和团团就等着,我去猎几只狐狸给你们一人做一件披风。”
  “我也要去,要去,娘,团团想去。”
  看着两眼发光的女儿,田珍组织了下语言,“团团现在还小,不会骑马,等团团大点娘就送你一匹小马驹,到时团团学会了再去打猎好不好?”
  “娘,团团就去看看!”杨思像条大毛毛虫抱着田珍的腿扭动着。
  “看看也不可以,打猎太危险了,如果你去受了伤,我会心疼的,你忍心让娘心疼?”
  摇摇头,杨思只好答应,“团团不去了,不过娘什么时候送团团小马驹。”
  “等你长到这么高我就送你。”田珍用手比划着。
  “啊!要这么高呀,那还要多呀!”杨思对比着自己的身高满脸失望。
  田珍抱起女儿,“你要好好吃饭,不挑食,用不了多久就长到这么高了。”
  “真的吗?”天真的望着田珍。
  “嗯,只要你不挑食,多吃饭,少吃零食,很快的。”
  杨崎也插道:“团团要多吃饭,等长高了我就教你骑射,带你去打猎。”
  “二哥你说话要算数,骗人的是小狗!”
  “骗人是小狗。”
  听到承诺,杨思乐得在房里砰砰跳跳起来,“团团要好好吃饭,快快长大!快快长大!……”
  看着天真无忧的女儿(妹妹)两人也哈哈笑了。
  傍晚时分田珍收到了两封回信。
  一封是杨嘉衍写的,上面只有寥寥数语,“这里一切安好,家里就拜托夫人了,勿念!”向来都是这几句,她已经习惯了,田珍看完就扔在一旁。
  而另一封是杨彦写的,田珍看见送信人的时候就知道他是不会回来的,果不其然,信里写道:“娘,孩儿不孝,不能侍奉于亲前,但孩儿身为大明子民就应保家卫国……,何况孩儿是你们的孩子,更不能临阵脱逃,给你们蒙羞,让你们失望。知母担忧,儿心惭愧,但儿习武多年,为的就是能像父亲一样,上场杀敌、建功立业。娘您放心,孩儿一定会保护自己,平安归来。”
  田珍无力的坐在椅子上,对于大儿子,田珍是有愧疚的,崎哥儿出生的时侯早产身子骨不好,她就把大部分心思放到了二儿子身上,那时彦哥儿才二岁,老太太也提出要帮她带彦哥儿,田珍就答应了。待崎哥儿稍微大点身子也好多了,再想把他接回来养时,老太太和田珍的关系已经破裂,说什么也不愿把彦哥儿送回来。
  而彦哥儿对这个世界刚有印象的时候,田珍却缺席了,加上老太太的挑拨,后来无论田珍怎样努力弥补,也比不上与另外两个孩子亲密。近几年杨彦长大点懂事了,两人之间的关系才渐渐缓和过来。
  田珍看着窗外的光线逐渐变暗,直至消失,揉了揉僵硬的脖子,叹了口气,朝房里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这几天很忙,就写了这点,等忙完后,我会努力码字的!

  ☆、备战

  顺阳的冬天白雪纷飞,银装素裹,别有一番滋味,如果是往年会有不少文人墨客外出赏雪赋诗,而今年的顺阳城格外的冷清,只能时不时的在街上看见些人影,不过大多神色匆匆,买完东西就往家走,不敢多停留半分。
  田青平解下披风,抖了抖身上的雪,接过丫鬟递过来的手炉走进里间,刚坐下,就开始抱怨起来,“冻死我了,这天真是一天比一天冷!”
  看着里三层外三层裹得像个球似的,还在抱怨冷的二哥,田珍也不接着他的话说,心里有点着急,“外面情况怎么样?”自从与姜人开战的事一传到这边,顺阳城家家户户是门户禁闭,足不出户,甚至陆陆续续的有人家离开幽州投奔亲戚去了,如果再不想办法,恐怕不等姜人打来,有心人一挑唆,这顺阳人就乱了。
  田青平见手暖和过来放下手炉,喝了口热茶,“街上倒是有了人影,不过太少了,许多商铺也没开门。我想仅仅由我们出面安抚那些人是不行的,妹夫虽说是侯爷,但这顺阳百姓可只知道知府,我们得想办法让知府站到我们这边才行。”
  说到这,田珍有些为难,要知道王知府这人向来谨小慎微,之前已经与他谈过数次,但王知府每次都断然拒绝,田珍也明白他的考量,无非是怕姜人真的攻进来,留下这些百姓到时出了事要担责任,摇摇头,“这种情况我也想过,毕竟县官不如现管,但王知府这条路不好走,我们还是另想办法吧。”
  沉思了会,田青平开口道:“既然如此,我们先把城西的那批物资运到铺子里,准备下就开业,再让下面的人四处宣传,好让顺阳的人知道今年冬天至少不缺衣少粮。”
  “行,到时让他们运着物资在城中绕一圈。”
  这次姜人来势汹汹,没多长时间就攻下了与其接壤的胡济、定阳、河岭三个城池。
  已是深夜,幽州平遥神北营却灯火通明,在黑夜的衬托下格外突出,整个军营的人无一人睡觉、说话,气氛诡异到了极点,尤其此次被封为镇北将军的威远侯杨嘉衍的营帐里,杨嘉衍坐在上首闭目养神,十数位将领神色不安的分坐在下面,有的人眼睛还不时的往上首瞟。
  “赵将军你来说说下一步棋如何走。”在其他人崩溃前,杨嘉衍终于开了金口。
  听到他的话除了那位姓赵的将军其余的暗自松了口气。
  而那位赵将军慌忙的站起身走到中间跪倒在地上磕头哭求道:“将军饶命,将军饶命,这次是末将一时糊涂,听信了奸人的谗言,望将军看在末将为大明立下不少战功的份上,再给一次机会,让末将戴罪立功。”
  “饶命?戴罪立功?”杨嘉衍嗤笑一声,愤然道,“赵将军你可知道因为你的‘一时糊涂’,短短数日我朝连失定阳、胡济、河岭三座城!你可知那些姜人一进城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吗?我告诉你他们第一件事便是屠城,屠城!”
  杨嘉衍说到这站起来走上前踹了他一脚,“三座城,整整三十几万人,无一生还,还有我神北营五千精兵、三万将士全部阵亡,而你竟敢一人逃回来,现在还有什么脸来求饶。”说完不出气又踹了他几脚。
  那赵将军也知道这次恐怕是过不去了,歇了为自己求饶的心思,瘫软在地,一脸灰白,瞬间老了十来岁。好一会仿佛想通了什么立起身来,“末将不求将军饶了我这条狗命,只求看在末将跟随你多年的份上放过我的家人,末将做下的事他们并不知情,求将军明察饶他们一命。”
  赵将军以前还是个小小士兵的时候,绝对想不到自己会有今天的结果。
  少年时代的赵将军出生在幽州胡济,几十年前的胡济贫穷、脏乱、不时的受姜人的骚扰,这让赵将军幼时遭了不少罪,发过誓终有一天会亲自让姜人再也不敢侵犯大明边境,让胡济变得美丽富饶。现在渐渐变好的胡济却因为自己一时的私欲给摧毁了,回想着自己当年誓言赵将军是后悔不已。
  接着赵将军把自己与姜人勾结的所有事情一一道明,最后给杨嘉衍重重的磕了个头,“将军,一切都是我一人的错,求将军饶了末将的家人!”
  看着帮助自己良多的赵将军,杨嘉衍沉沉叹了口气,“太祖曾言罪不及家人,只要你的家人确实如你所说真的毫不知情,我会给圣上求情,不伤及他们的性命。”
  “谢将军!”赵将军顿时泪流满面磕头道。
  杨嘉衍不忍见他这样,背过身挥手道:“带下去。”
  半柱香的时间过去了,杨嘉衍转过身来平静的说道:“现在我们来商量一下接下来该如何走。”
  众人来到一张行军图前,杨嘉衍指着图上的一处,“此次姜国兵分三路从东面、西面、中部进攻幽州。现今西面已连失三座城,我军也损失惨重,又要兼顾中东两面必定没有足够的兵力来收复失地,因此我想由连副将代替李将军镇守东面,而李将军则与吴潜副将带一百精兵悄悄前往西面收集敌军军情。待时机成熟我再率兵接应一举拿下三座城,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末将恳请将军坐镇平遥,派小的率兵接应李将军他们。”说话的是杨嘉衍的另一个亲信吴泳,吴潜的双胞兄弟,也是一名副将。
  吴泳其人性子和他大哥吴潜是两个极端,吴潜为人沉稳,吴泳却毛躁冲动,杨嘉衍可不敢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
  吴潜也知道自家兄弟的性子,上战场当先锋是不错,但要让他领兵,没人敢放心,拉住还想表现下自己的吴泳,“你就别添乱了,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
  “怎么!就只能你去,我去就是添乱,将军还常夸我英勇无敌、打遍天下无敌手、举世无双、智勇双全……”
  吴潜摸了把额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捂住吴泳的嘴,制止他再胡说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