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种田之春回-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珍前世未在北方待过,今世又在暖和的云州长大,即使在幽州待了十来年对这冬天的寒冷还是适应不了,看看乐青手里的衣服说道:“你再从放冬衣的箱子里找件斗篷出来,我这老胳膊老腿可比不上你们,得穿多点以防感染风寒。”
  知道自家主子畏寒,乐青又从箱子里翻了好一阵才找出一件月牙白镶着狐狸毛边的斗篷,用手摸了摸,“太太,这些衣服像似拿出来晒过,一点都不潮。”
  田珍正好梳妆打扮完,对着镜子调整了下发钗的位置转过身,“是吗,给我摸摸。”田珍摸了几下也觉得像似晒过,“可能是乐兰她们拿出来晒过,最近忙糊涂了,都忘记要把冬天的衣物拿出来晒晒!”
  “可不是吗,才回来事情本就多,又要给府里的人添置冬衣,又要储备冬天的蔬食,偏巧乐兰她们受惊感染了风寒,太太事事亲力亲为,那能记得那么多,都是奴婢们没用万事都要让太太操心。忙了半月太太你累了也瘦了,你瞧这衣服大了这么多,回头奴婢让厨房弄点好汤补补,太太你就安心歇着,其它事情就交给奴婢们做就行。”乐青伺候田珍穿衣发现几月前才制的新衣居然大了,不禁担忧道。
  田珍也发现了衣服的问题,“我正愁自己胖了,现在瘦了正好,衣服改改就好,今年事多,就你们几人可不成。对了这次请的大夫怎样,我看上次那个就不像能看病的,治疗这么一点效都没有,反而越来越严重。”
  “太太放心,这次请的是济世药堂的钟大夫,据说以前在太医院任职,才开了两副药就有了效果,今儿早上奴婢去,乐兰她们可以下床走几步了。”乐青和乐兰、乐霜从小一起长大,尤其是乐兰还是她的表妹,见她们好转,自是高兴不已。
  “既然有效,就找那个钟大夫多开几副药,直到完全康复,药费就走我帐上,你可得看好她们,别像上次一样给我省钱。”
  上次乐兰两人受惊歇了一天就硬撑着起来做事,没几天就患了风寒,偏生为了省钱二人随便找了个大夫抓了几副药吃,越吃越严重,半个月了还不见好。
  这年头得个伤风感冒可不是好玩的,一不小心就丢了小命,那能为了省钱乱找大夫抓药的,田珍知道后把她们好好训斥了一番,嘱咐她们没好彻底就不要出现在她面前。
  “太太,她们知道上次险些丢了小命,可不敢再乱来,现在就是奴婢不催,她们也会按时吃药的。”乐青笑道。
  这几天各种物资已从楚州陆陆续续运进了杨府所在的顺阳,田珍来坐着马车到城西的一个仓库停下,刚下马车就见田青平穿着件单薄的棉衣在指挥搬运队伍。
  田珍皱了下眉,从丫鬟手里拿过包袱匆匆走到他身边,“二哥,瞧你,也不多穿件衣服,这里可不比云州,”说着就从包袱里拿出件及膝的披风给他披上,又把包袱递给他身后的小厮,“我知道让你现在去加衣你也不会去,先披着这个,一会休息时再把包袱里的衣服换上。没想到今年的第一场雪来得这么早这么大,只给你准备了这一身,你先穿着,等我回去再让她们给你多做几身。”
  田青平之前冷过劲没感觉,现在一披上披风马上顿时有了寒意,打了个哆嗦,“这边是挺冷的,说来这几年你是怎么过来的?”他想到田珍在云州的时候一到冬天就不出门,幽州这边更冷,冬天难道一直躲在被子里?不由好奇道。
  田珍瞧他自个都冷得不行还有闲工夫问这些无聊的问题,没好气道:“我冷了知道加衣服,不像某些人冷了都不知道回去多穿点。”又拿出早已备好的姜汤递给他,“把这碗姜汤喝了,免得感染风寒。”
  田青平讪讪的接过姜汤正打算辩解一番,却没想到田珍根本不理他,早走到一边吩咐小管事处理分姜汤的事。
  待他们说完,田青平也把姜汤喝完了,走到田珍身边讨好道:“姑奶奶,我这不是忙吗,他们从楚州过来人生地不熟的,又这么多物资,我不在这看着怎么行?……”
  说了好半天也不见田珍软下来,田青平只好使出撒手锏,“当然除了这些原因外,我还从这里的一个老人那里打听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让我不得不留下抓紧把这些事处理好。”
  果然田珍来了兴趣,“什么重要的事?你莫不要骗我,不然……,你知道的。”威胁道。
  “我哪敢骗你,是真的有事。”
  田珍侧耳做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手却握得紧紧的,准备一会田青平的答案让自己不满意就动手。
  田青平看她这样咽了咽口水,准备了下说道:“前天他们刚到顺阳,我就想着给他们接接风,在这附近找了个酒家点了些菜正准备开吃,就听见旁边一桌有人在说今年冬天姜人必来什么的,我就留了个心,走上去询问。”
  顿了顿见田珍听得认真,松了口气继续说起来,“他们是城西附近村子里的庄稼人,在这生活了五六十年,说今年天气异常,和四十年前一样,就猜今年有雪灾,而姜人那边现在恐怕已经缺粮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打来。我听完他们的话也找这里的老人打听了下,四十年前姜人确实来过,据说当时是尸横遍野,还差点攻占了这里,我这不就着急了吗。”
  田珍想了想说道:“我不小心看过顺阳四十年前的档案,上面提到姜人曾攻占了顺阳,而不是差点,只不过没几天就被马将军打退了。今年初冬确实比往年要冷许多,我想草原上肯定更冷,那里粮食恐怕也撑不了多久。如果真如四十年前一样,仅仅这些物资是不够的,我们得再多准备些。”
  田青平挑挑眉,得意道:“这还用你说,我当天就写信让他们多准备粮食、棉衣等物资,就是楚州不够,我也吩咐让他们从云州调过来,你就放心吧。”
  田珍没想到他想得这么周全,笑道:“二哥,这次可全靠你了。”
  田青平拍拍胸脯,“就交给我,保证万无一失,就连冬天防风寒的药我都让他们准备了。”
  “看来这些年二哥成了家,当了爹就是不一样,这都想到了。”田珍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居然连最重要的药品都没想到,不过幸亏有人记着,“你在这忙,我回去让人给你送些生姜、锅碗、暖壶之类的过来,让你们在这弄几个土灶,好方便弄点热汤、吃食。”
  田青平也觉得这主意不错,“那你先回去吧,我让他们先把灶搭好。”
  田珍回到杨府,让人把东西准备好送过去,又到书房给杨嘉衍写了封信,告诉他这件事,让他有个准备,最主要的是把儿子杨彦给她送回来。
  又吩咐乐红、乐青让她们在到外面多采买些碳和棉花、日常药品等等。
  因为幽州没有什么有名的书院,就请了几个有点名气的教书先生在杨府里面教两孩子,因此田珍忙完走出书房,就看见两孩子已经下课回来等她一起用午膳了。
  田珍最近一直在忙,没空照顾两孩子,现在看见她们满心歉意,亲亲她们的额头,又问了些琐事,一起高兴的吃起来。
  吃到一半,乐青带着一个丫鬟匆匆走进来,那丫鬟叫子舒,是老太太娘家侄女李玉衡身边的大丫鬟。
  只见她一进来就跪在地上,重重给田珍磕了几个头,嘴里还叫着,“太太,求你救救我家姑娘吧,求求你了。”
  田珍知道她家姑娘肯定出来事,忙让乐青扶起她,“先起来,我们边走边说,”又转头嘱咐两孩子好好吃饭,自己一会回来。
  三人急忙忙的朝李玉衡住的院子敢去,路上田珍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原来那次纳妾的事情,李玉衡本想通知田珍,没想到被老太太的人发现,说了些难听的话,又把她软禁起来,这让性子和林黛玉有几分相似,又同样寄人篱下、体弱多病的李玉衡难免多想了几分,她又不想打扰别人,生了病也硬撑着,今天更是晕了过去。
  想到这位姑娘,田珍也只能叹句“可怜人!”
作者有话要说:  

  ☆、李玉衡

  当年李玉衡的父亲李昌珉与其原配乔氏被流放到幽州平遥后,乔氏因一路奔波损了身子,最后留下一子难产而亡,为有人照顾自己爱妻留下的儿子李昌珉才续娶了李玉衡的母亲朱氏。
  朱氏是平遥当地一农户家女儿,嫁进李家后是当牛做马伺候李氏父子,便是如此李家人也自持身份不喜朱氏,也未曾想让朱氏生育,谁料乔氏留下的那个孩子在朱氏进门几年后就夭折了,为了留下后代朱氏这才得以生下李玉衡。
  爱妻爱子相继而逝,又见到朱氏生下的是个女儿,年纪不小、身体不好的李父就这样去了,留下朱氏、李玉衡相依为命。
  如果仅仅如此,李玉衡也不会成为今天这个二十岁还未出嫁、体弱多病的“可怜人!”
  朱氏嫁进李家后整日操持家务不说,还要负担起养家的责任,夜以继日的干了几年,身子早就垮了,等生下李玉衡又忙着处理李父的身后事,又没钱补充营养,硬撑到李玉衡三岁也撒手而去了。
  李玉衡生下来没几年父母相继而去,被人视为不详之人,李家的旁系自然不愿收留她,最后她亲姑姑也就是老太太看在是兄长留下的唯一后人才收留了她,虽说收留,但老太太也认为是她才导致了自己兄长的死亡,在杨家也不过是给口饭吃,饿不死而已。李玉衡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等田珍嫁到杨家她的性子早已养成,扭不过来了。
  李玉衡长到十三四岁,出落得花容月貌,老太太就打起来了她的主意,想让她嫁进好人家为杨家李家某点好处,田珍那时和李玉衡相处了都年,感情也处出来了,硬抗着老太太的怒火为她找了个身价清白、品行端正、家庭简单的青年秀才,又对李玉衡许诺为她置办嫁妆,待她嫁过去后会帮她夫君谋出路,田珍这般为她考虑那是拿她当亲妹子相待,偏偏李玉衡性子软被老太太一吓,田珍再三保证她还是怎么也不愿意,田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