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晴儿的田园生活-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饭子晴他们还是过去老房了,要是不去的话,不光田氏,曾瑞庆和周氏还得挑理。周氏的灶房子晴还是第一次进,太小,所以饭菜还是摆在厅堂,沈氏跟着忙乎了半天。也没什么正经的大菜,就是看见周氏又给新女婿准备三个荷包蛋,周天清尽数吃完。子晴想中午吃了晚上还吃,消化得了六个鸡蛋吗?曾瑞庆和周氏一直没有跟燕仁达和春玉两口子说话,子晴见大姑爹依旧吃喝仿若并没放在心上。
    第二天,大概十点来钟,老爷子领着众人过来了,曾瑞庆说是回去当值了,春玉一家仍旧跟来了,夏玉领着她夫君参观,子晴观察了下,周天清眼里只有惊讶和羡慕,没有嫉妒,子晴领了客人到厅堂,夏玉帮着泡好茶水,子晴就去灶房帮忙了。沈氏一早就开始准备饭食,自从子禄去了学堂,子晴就更忙了,要喂鸡,要育种,要打扫院子要积肥,好在有何氏帮着带着子喜。
    接风宴开始,沈氏准备得很是丰盛,又是肉又是鸡的,可把大毛他们喜坏了,上来就一人抢了一个鸡大腿,三毛到底小了些,抢了个鸡翅根。沈氏看了着急,不好说什么,这鸡大腿是特意留给两个新人吃的,要不沈氏就剁小了。
    “大毛哥,我娘说这鸡腿是留给二姑二姑父吃的,人家是第一次上门,你们抢什么?”子晴开口说道。
    “孩子们吃吧,我们不用,还有这些好菜呢。”周天清忙说。
    “就是,谁吃不是吃啊?二姑爹都没意见了,做了不就是让人吃的吗?”二毛说道。
    春玉听了有些尴尬,训斥了孩子几句,田氏不爱听了,说道:“知道今天孩子多,也不知道多杀只鸡,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肉,哪有不抢的?”
    沈氏听了不答言,子晴从心里鄙视了一番,这老婆子,错的永远是外人。
    酒桌上是燕仁达唱主角,边劝周天清,边自己一杯接一杯地往嘴里灌,一边还没忘往嘴里塞肉,老爷子看了直皱眉。周天清酒量明显不行,属于沾酒就多的,加上是第一次上门,有些拘谨,沈氏依旧准备了三个荷包蛋,原来新姑爷上门就这习俗。饭后稍歇了一会,喝杯茶,周天清就张罗要走了,怕回家晚了路上不安全。
    燕仁达倒是热情地留客,“妹夫,别着急走啊,晚上咱俩再喝,天黑了怕什么,大不了,晚上再住一夜。二嫂这边也有的是地方。”
    “不了,家里还等着呢。谢谢二哥二嫂的热情招待。”周天清说完就带着夏玉告辞,众人送出门去,客人走出好远了,燕仁达还兀自喋喋不休。还是老爷子嫌丢人给他们都带走了,毕竟还有何氏在呢。
    送走客人,子晴赶紧跑去菜地看瓜苗怎样了,这几天都没有时间瞅一眼,还好,密密麻麻的,有一两片叶子。
    回屋看沈氏正移栽小院子的黄瓜等菜,说早就该栽了,这几天一忙就忘了,何氏帮着。多出来的各种菜秧何氏说给子晴她舅舅们留着。
    子晴想西瓜秧子也长出来了,便跟她娘商量,这么大的一片地,应该有五亩左右,要栽到什么时候?又不想让外人帮忙。
    沈氏想了想说:“要不,今年还找你舅舅们来一趟,去年不也是他们栽的吗?正好把剩下的瓜苗、菜秧带回去,娘知道你不想让外面人知晓,你放心,娘会嘱咐他们的,这些年,你舅舅们对娘不薄,都很疼惜,如今咱家的日子稍稍缓过些,娘也希望他们多个进项,能多宽裕些。”
    子晴一想,也是这理,将来自己肯定也希望家人都生活的幸福,最起码也是能衣食无忧。
    这日,忙完了西瓜苗,子晴闲下来,看着徐师傅做家具,忽然想起书房那屋,最好铺木地板,做几套矮几,像那种日式的房子,大人可以看书,小孩可以玩乐。
    子晴征求了徐师傅的意见,徐师傅说,用自己家的普通木头就行,不过要先剖开对好接缝,然后再拆了刷清油,清油干了之后才可以正式铺,子晴记得好像要打木楞,防潮,徐师傅听了细想了一会,说好像是这个理。
    小刘把书房那屋的青砖起了,徐师傅指导,小刘动手,花了半个月把木地板铺好了,子晴看着光可鉴人的木地板,脱了鞋子走来走去,子禄兴奋地拉着子寿在上面蹦来蹦去,“三弟,以后我们看书写字就有好地方了,我可是做梦也没想到我能在这样的地方写字看书。”子喜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只是看见哥哥姐姐抱着一团,滚来滚去的,他也在上面兴奋地爬着。
    子晴又让小刘打了五个矮几,自己动手做几个靠枕,这时徐师傅的活就只剩下书房和屏风了,每个卧室放了对小圈椅和茶几,博古架除了沈氏屋里,打算书房再做一个。子禄他们也搬回西屋第一间,挨着子晴他们。
    月底曾瑞祥和子福回来,看到书房的木地板和小矮几都很惊奇,子福还抱着子晴转了二圈呢,“晴儿,哥哥真的太喜欢了。”
    子晴解释是因为喜欢一家人在一起学习,弄桌凳又占地方,所以想到了这个法子,靠枕又可以当坐垫,冬天要能铺上厚厚的羊毛毯就更好了。这屋子开了两个窗户,所以光线最好,沈氏还把绣架搬过来了,反正她现在不用下地,时间还是很充裕。

    第六十一章、周氏受伤

    三月初八,萧家的大儿子福生的婚期到了,子晴带着子寿去迎亲了,因为萧家老家并没有多少亲人,又不在当地,所以彭氏央大家都去捧场。
    子晴和萧秀水一起疯了一天,晚上几位未婚的大小伙要偷偷听房去,秀水也意意思思的想偷着去,想拉子晴做伴,萧福生的新房就是原来沈氏住的那间,重新粉刷了,子晴虽也有意凑这热闹,无奈沈氏早早就把她带回去了,“哪有女孩子听这个,没脸没皮的。”子晴深觉遗憾。
    第二天上午,难得的晴天,沈氏和子晴坐在晒垫边,家里的油菜早收回来了,一直没赶上好天气,这不沈氏一早把油菜抱出来翻晒,这会正一边敲打一边揉捏,子晴在一旁帮着撵鸡,子寿和子喜脱了鞋子,穿着厚袜子在晒垫上踩着油菜杆玩,子喜走路还不是特稳当,摇摇晃晃的,倒是知道摔了自己爬起来,惹得子晴和子寿大笑,小家伙见了,玩的更欢了。
    沈氏正跟子晴说着今年城里卖小豌豆的比去年多了,价也降了一文。正说着,突然,天气就变阴了,一会就起风了,何氏跑出来看看天,说怕有雨,忙抱了子喜进屋,三人手忙脚乱地刚把油菜收进门房,一阵狂风就刮过来,飞沙走石的,到处黑压压的,稍后雷鸣闪电,大雨倾盆而下,三人忙躲进屋内。
    下午子禄放学回家,说路上到处是刮断的树枝,还有倒塌的茅草房,何氏说好多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风,麦子肯定要受影响了,子晴一听赶紧出去看看院子里的菜地,还行,毕竟四面都有房子,没刮起来,西瓜地里的苗都东倒西歪,子晴叫大家都来帮忙扶起来。
    这时,子晴听见有人喊门,原来是曾瑞玉来了,说这边的麦地他去看过了,因为是洼地,损失不大,就是需要扶起来,怕泡在水里会发芽,又说:“我刚来的路上还听说,咱村有人被刮得飞了起来,落到水库那边的水渠里,被人救起来,都说还没见过这么刮风的,好像要把东西都卷起来,亏得我跑的快。”
    大家听了都很惊奇,从来没听说过,居然还有人被刮飞了,正说笑呢,秋玉过来送信,原来被刮飞的居然是周氏,子晴觉得周氏的体重在女性里还是偏胖的,这要换上别人,还指不定刮哪了。
    沈氏听了赶紧甩甩手中的泥,要看看周氏去,匆匆忙忙捡了二三十个鸡蛋,交代何氏几句,子晴也跟着。
    到那才知道,周氏的脚脖子肿的很厉害,是被人用板子抬回来的,根本走不了路,老爷子找了当初给子晴看病那个周郎中,子晴他们到的时候,正不知用什么药在做推拿,周氏疼的呲哇乱叫的,大夫一直说别乱动,可周氏的眼泪鼻涕都有了,边哭边数落,一会说孩子爹不在家,家里的事都指着她操劳,一会又抱怨,说老爷子分的地不好,要是分的是老二家的地,就不会遭这罪了。
    老爷子在外头听了眉头越皱越紧。田氏也是唉声叹气的,子萍在一边只会抹眼泪。
    沈氏赶紧问:“爹,给大哥送信了吗?”
    “跟街头的老田说了,让他去接一趟,反正老田也是要送人去城里的。”老爷子说,老田就是赶驴车的,每天都等在街头拉人。
    一会儿,老爷子去送周郎中,沈氏坐到周氏的床沿,问到底怎么回事。原来变天时周氏正在沙地摘豌豆,没剩下多少,就想一口气干完,省的再跑一趟。等看出不对劲想跑时,又跑不动了,后来也不知怎么回事,自己那一刻都晕了,等明白过来就已经在一个废弃的干水渠里了。这水渠比一个人还深,周氏掉底下喊了半天才有人听到,自己都吓坏了,又冷又饿的,不知冲撞了哪路鬼神,说着就要子萍去点香拜拜。
    沈氏烧了点热水,给周氏稍微擦洗了,又去灶房煮了两个荷包蛋端进来,说:“吃碗鸡蛋热乎下吧。最近都别动换了,没听才刚郎中说了,伤筋动骨要一百天呢,跟娘说一声,也别开伙了,两家就和下吧。”
    说完沈氏又问地里的活怎么安排。“那个没事,让我娘家弟弟做去吧。我知道你自己家的事还忙不过来,就不麻烦你了。”周氏说。
    正说着,田氏进来了,说天黑了,沈氏忙站起来告辞,带了子晴往家走。
    回家的路上,子晴跟她娘商量,想等今年西瓜下来卖的银子买下后面的小荒山,“娘,我想种果树,你相信我,一定行的,我已经育出苗了。而且,山上那么大的地方,还可以养鸡,养鸡也很赚钱的。娘,你看,我从来没种过西瓜不也种成了吗?”
    “那大一片山,不得还几十亩啊,娘还想攒钱买上好的水田呢。还是水田实在,你看哪家地主不是有了银子就囤积水田。”
    “那是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